•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8
    呵呵, 拿来堵别人的嘴啊!【图片】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0-18
    这是今天刚看到的新闻呵呵, 我生活在多伦多, 应该有所发言权. 不想王婆卖瓜. 这统计结果如何算出来的不清楚, 但是不是"必须参观"的城市, 还请个人自己决定. 寰球上有那么多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 如罗马, 巴黎, 雅典, 伦敦, 莫斯科等等, 都应排在多伦多之前, 因为她到底是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年轻城市.但我想说, 从移民的角度讲, 加拿大是欧美国家中最依赖移民和最款待移民的国家, 而多伦多又是有着加拿大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点, 确实是个适合移民的好地方. 就业机会名列首要已不必说, 文化的多元性和各族裔的相容性也是举国之冠. 气候虽不如温哥华温暖, 但一年四季分明也不失为一种好景观; 文化氛围可能不及有"小巴黎"之称的蒙特利尔市, 但蒙市的法语基础文化却让不少英语人士却步从而减少了她的国际竞争力. 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力以及城市生活的可负担性方面, 多伦多都是较具潜力和吸引力的国际大都市.顺便提一提, 前五名中的其他几个城市, 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消费极高, 古巴首都哈瓦那又不具备比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3978 2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很正常啊! 在加拿大, 狗狗是家庭成员之一, 而且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全家都宠他! 
    今天周末, 来篇轻松的吧. 也是几年前写的, 特此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几年前, 儿子做了暑期工之后, 用自己的钱买了只宠物狗, 算是一了他十年前的那个心愿(六岁时他曾央求过我, 但我因种种原因没答应他). 在他决定买狗之后, 到网上做了大量research, 终于找到一家给Border Collie配种的兽医(据说那种狗天生敏捷聪明), 在小狗出生第七周的时候就把它抱回了家, 取名DEXTER.其实, 那时候对儿子买狗的想法我和他爸不是没反对过. 原因很简单, 他高中功课很忙, 活动很多, 买只狗养着, 难说没有"玩物丧志"之嫌. 再说, 他还是个大男孩的性格, 自己房间都乱七八糟, 又如何能应付养狗带来的卫生问题? 可他一意孤行, 不改初衷, 他甚至把狗狗将来可能所需的费用都算好了, 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 认为方案切实可行. 收关还拍拍胸脯说:"妹妹肯定会喜欢的!"呵呵, 妹妹喜不喜欢小狗呢? 答案是肯定的. 音音比她哥哥小整整十二岁, 孤独的她还是很需要玩伴的, 所以她热切地盼望着哥哥的小狗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谢谢! 
    今天周末, 来篇轻松的吧. 也是几年前写的, 特此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几年前, 儿子做了暑期工之后, 用自己的钱买了只宠物狗, 算是一了他十年前的那个心愿(六岁时他曾央求过我, 但我因种种原因没答应他). 在他决定买狗之后, 到网上做了大量research, 终于找到一家给Border Collie配种的兽医(据说那种狗天生敏捷聪明), 在小狗出生第七周的时候就把它抱回了家, 取名DEXTER.其实, 那时候对儿子买狗的想法我和他爸不是没反对过. 原因很简单, 他高中功课很忙, 活动很多, 买只狗养着, 难说没有"玩物丧志"之嫌. 再说, 他还是个大男孩的性格, 自己房间都乱七八糟, 又如何能应付养狗带来的卫生问题? 可他一意孤行, 不改初衷, 他甚至把狗狗将来可能所需的费用都算好了, 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 认为方案切实可行. 收关还拍拍胸脯说:"妹妹肯定会喜欢的!"呵呵, 妹妹喜不喜欢小狗呢? 答案是肯定的. 音音比她哥哥小整整十二岁, 孤独的她还是很需要玩伴的, 所以她热切地盼望着哥哥的小狗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在加拿大上大学不是决定于一次考试, 而是平时多次考试的分数积累, 所以不存在一次定终身的恐怖感. 十一和十二年级的平时分数都很重要. 
    今天周末, 来篇轻松的吧. 也是几年前写的, 特此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几年前, 儿子做了暑期工之后, 用自己的钱买了只宠物狗, 算是一了他十年前的那个心愿(六岁时他曾央求过我, 但我因种种原因没答应他). 在他决定买狗之后, 到网上做了大量research, 终于找到一家给Border Collie配种的兽医(据说那种狗天生敏捷聪明), 在小狗出生第七周的时候就把它抱回了家, 取名DEXTER.其实, 那时候对儿子买狗的想法我和他爸不是没反对过. 原因很简单, 他高中功课很忙, 活动很多, 买只狗养着, 难说没有"玩物丧志"之嫌. 再说, 他还是个大男孩的性格, 自己房间都乱七八糟, 又如何能应付养狗带来的卫生问题? 可他一意孤行, 不改初衷, 他甚至把狗狗将来可能所需的费用都算好了, 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 认为方案切实可行. 收关还拍拍胸脯说:"妹妹肯定会喜欢的!"呵呵, 妹妹喜不喜欢小狗呢? 答案是肯定的. 音音比她哥哥小整整十二岁, 孤独的她还是很需要玩伴的, 所以她热切地盼望着哥哥的小狗
  • 不哭的双鱼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国外也有摘水果这项活动啊  【图片】【图片】
    摘苹果-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新泽西就是一个大农村,有很多的农场和果园。现在周围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越来越多的开始经营农场,秋天经常有采摘活动。今天周日,典型的新泽西秋天的天气。昨晚在网上查了一家有富士苹果的果园,距离我家50分钟的车程。Melick's Town Farm (Califon Orchard - 472 County Road 513, Califon, NJ)是新泽西较大的果园。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他们有650公亩的土地,5万棵苹果树,有8种苹果,我们较爱吃富士苹果。果园里人满为患,大多是移民。因为说英语的不多,指挥车辆的都是老墨。这个季节人们可以摘南瓜,和玉米,最多的是摘苹果。不知道为什么地上的苹果比树上的多。小孩子的活动有坐马车(大人四刀小孩两刀),喂农场的动物,还有参观最古老的做苹果酒的作坊。我们是首要次去这里采摘,价格还合理,十磅以上就是1.59刀一磅。这个果园种植有桃树,但没有梨树。夏天可以摘草莓。没有咖啡馆,我们开车到半个小时以外的奥特莱斯去采购并喝咖啡。开车感觉整个汉特顿郡都很萧条,奥特莱斯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东西也比往日贵了。不过还是满载而归!在新
    三涵妈妈 4694 9
  • 不哭的双鱼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地税这么高啊...美国的房子都是这个样子么?
    说说我们镇的房价--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今天是周六,三儿一大早就去考PSAT。我做早餐,送他去考场。上午在健身房自虐2个小时,中午又和从弗吉尼亚来的普大的藤妈一起吃饭,下午2点半带客人就看房。客人是刚从大学校园毕业的年轻人。在这里我不讲房市,只是讲一讲在新泽西的montgomery 镇30万美金能买什么样的房子。这个房子是联栋镇屋,邮编地址是普林斯顿,距离普大也就3个迈,但学区是我们镇的。这个房子没有地下室,建于1986年,面积大约150平米。2个卧室,两个半卫生间。地税在2015年不到8千美金,物业管理费不到300美金。房子的外部和房顶都由物业管理来负责。那么从照片上看一看这个房子(照片是由经纪公司提供的)厨房主餐厅从餐厅角度看厨房从进门的地方看客厅通往2楼的楼梯二楼的Loft主卧门外主卧门外第二个卧室第二个卧室第二个卧室的卫生间超大主卧主卧卫生间主卧从二楼看大门一楼的卫生间小院外景房子的后面(我照的)房子后面的网球场(几步路的距离)看房之前和藤妈们在镇里的中餐馆吃早茶。
    三涵妈妈 6451 2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呵呵, 没问题, 我几乎每天一贴【图片】  || 回复:30岁前移民多伦多多谢楼主回复,我会持续关注的,对于了解加拿大还是蛮赞的,还望楼主多分享了
    这是我五年前写的一篇博文, 先后被多家网媒和杂志转载. 今天是我加入"海那边"的第三天, 特地在这平台重发此文, 以贺女儿的十岁生日以及我一直仍在欣赏叹服的加拿大幼儿教育.-------------------------------------------------------------------让我欣赏的加拿大幼教今年九月, 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 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岁时的小音音, 入托婴儿班.)加拿大幼教("ECE"----Early Child Education), 就是指托儿所(Day Care)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Infant, 四个月到一岁半), 幼儿班(Toddler, 一岁半到两岁半), 和学前班(Preschooler, 两岁半到五岁)三个年龄段. 之后就进入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然后升小学.幼教在加拿大是个很受欢迎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0-14
    今天周末, 来篇轻松的吧. 也是几年前写的, 特此分享. 祝大家周末愉快!几年前, 儿子做了暑期工之后, 用自己的钱买了只宠物狗, 算是一了他十年前的那个心愿(六岁时他曾央求过我, 但我因种种原因没答应他). 在他决定买狗之后, 到网上做了大量research, 终于找到一家给Border Collie配种的兽医(据说那种狗天生敏捷聪明), 在小狗出生第七周的时候就把它抱回了家, 取名DEXTER.其实, 那时候对儿子买狗的想法我和他爸不是没反对过. 原因很简单, 他高中功课很忙, 活动很多, 买只狗养着, 难说没有"玩物丧志"之嫌. 再说, 他还是个大男孩的性格, 自己房间都乱七八糟, 又如何能应付养狗带来的卫生问题? 可他一意孤行, 不改初衷, 他甚至把狗狗将来可能所需的费用都算好了, 掂量掂量自己的口袋, 认为方案切实可行. 收关还拍拍胸脯说:"妹妹肯定会喜欢的!"呵呵, 妹妹喜不喜欢小狗呢? 答案是肯定的. 音音比她哥哥小整整十二岁, 孤独的她还是很需要玩伴的, 所以她热切地盼望着哥哥的小狗
    3513 16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不算太多, 但我个人认为四十岁还可以考虑, 因为无论技术还是资金积累都到一定程度了, 而且加拿大的规定也是四十五以下, 所以不必顾虑. 但关键是要抓紧时间, 因为申请的处理过程较长, 一两年是要的.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 不哭的双鱼 发表了帖子 2016-10-14
    9月21日电,纽币汇率的时上时下,让一些已经获得新西兰投资移民AIP的客户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投资资金不够而烦恼。近日,新西兰移民局发布的一则关于投资移民预批(AIP)允许增加后续资金的好消息给广大投资移民客户吃了一粒定心丸。新西兰移民局表示,新西兰投资类移民已经获得预批的客户,如由于汇率波动原因导致批复信上移民局认可的资金达不到对应的投资额,现新西兰商业移民局已经可以接受申请人追加新的资金。针对此新规定,专业顾问了解到新的申请程序和相关要求如下:1. 此变化适用于不可预见性的情况导致原投资资金不足,如汇率波动。2. 新引入的资金需要解释新引入资金来源的合法性。3. 原投资移民预批指定投资的资金只能进行部分更改,如果需要全部更改的话,必须重新递交一次新的申请。4. 此投资款转入的时间不会因为追加新的资金而被延长。在此之前,只有在收到预批信之前,是可以增加或者更改指定投资资金的。现在可以放宽到在收到预批信之后,这无疑给了投资移民申请人更大的方便。
    1804 0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谢谢,谢谢!
    这是我五年前写的一篇博文, 先后被多家网媒和杂志转载. 今天是我加入"海那边"的第三天, 特地在这平台重发此文, 以贺女儿的十岁生日以及我一直仍在欣赏叹服的加拿大幼儿教育.-------------------------------------------------------------------让我欣赏的加拿大幼教今年九月, 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 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岁时的小音音, 入托婴儿班.)加拿大幼教("ECE"----Early Child Education), 就是指托儿所(Day Care)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Infant, 四个月到一岁半), 幼儿班(Toddler, 一岁半到两岁半), 和学前班(Preschooler, 两岁半到五岁)三个年龄段. 之后就进入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然后升小学.幼教在加拿大是个很受欢迎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一点不假,亲身体会【图片】
    这是我五年前写的一篇博文, 先后被多家网媒和杂志转载. 今天是我加入"海那边"的第三天, 特地在这平台重发此文, 以贺女儿的十岁生日以及我一直仍在欣赏叹服的加拿大幼儿教育.-------------------------------------------------------------------让我欣赏的加拿大幼教今年九月, 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 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岁时的小音音, 入托婴儿班.)加拿大幼教("ECE"----Early Child Education), 就是指托儿所(Day Care)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Infant, 四个月到一岁半), 幼儿班(Toddler, 一岁半到两岁半), 和学前班(Preschooler, 两岁半到五岁)三个年龄段. 之后就进入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然后升小学.幼教在加拿大是个很受欢迎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哇塞,谢谢!那也欢迎你尽快进入加拿大!
    这是我五年前写的一篇博文, 先后被多家网媒和杂志转载. 今天是我加入"海那边"的第三天, 特地在这平台重发此文, 以贺女儿的十岁生日以及我一直仍在欣赏叹服的加拿大幼儿教育.-------------------------------------------------------------------让我欣赏的加拿大幼教今年九月, 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 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岁时的小音音, 入托婴儿班.)加拿大幼教("ECE"----Early Child Education), 就是指托儿所(Day Care)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Infant, 四个月到一岁半), 幼儿班(Toddler, 一岁半到两岁半), 和学前班(Preschooler, 两岁半到五岁)三个年龄段. 之后就进入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然后升小学.幼教在加拿大是个很受欢迎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6-10-14
    这是我五年前写的一篇博文, 先后被多家网媒和杂志转载. 今天是我加入"海那边"的第三天, 特地在这平台重发此文, 以贺女儿的十岁生日以及我一直仍在欣赏叹服的加拿大幼儿教育.-------------------------------------------------------------------让我欣赏的加拿大幼教今年九月, 我家小女就要从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RE)"毕业"了! 回想过去三年的快乐日子, 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岁时的小音音, 入托婴儿班.)加拿大幼教("ECE"----Early Child Education), 就是指托儿所(Day Care)阶段的婴幼儿教育----含婴儿班(Infant, 四个月到一岁半), 幼儿班(Toddler, 一岁半到两岁半), 和学前班(Preschooler, 两岁半到五岁)三个年龄段. 之后就进入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Kindergarten), 然后升小学.幼教在加拿大是个很受欢迎
    3431 18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是的, 生活态度也不一样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4
    YES, 好坏因人而异, 但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 
    进了移民圈子, 当然首要话题就是: 移民国外到底好不好?这个话题太大了, 全适用的上帝也不能替你解答. 以我自己移民加拿大多年的经历和感受, 应该说, 移民没有好坏, 只有得失. 在选择的关口, 你不能患得患失, 否则永远止步不前; 你也不能委曲求全, 否则以后怨气冲天; 你更不能苛求完美, 否则你会梦断彼岸. 最重要的是, 看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关于移民的得失, 不妨让我们先看一段报道吧, 是几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沙莎写的一篇文章: "移民的隐性成本----某些东西的价值远超我们想象".作者是从"一个北京的哥儿们最近开始琢磨移民的事情"开始的, 并引用了2007年伦敦大学经济学家Nattavudh Powdthavee运用British Household Panel Survey(英国家庭盘区调查)的调查结果,再结合经济学的定量分析得出----假如一个人从经常能见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个不能常看见他们的城市,他需要每年多挣八万五千英镑来弥补由于远离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 稳定的亲朋关系可以助长个人的快乐情绪, 这甚至超过了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大学也就学了这个,没其他技能了【图片】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肯定的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6-10-13
    绝不!在加拿大有谁敢歧视,立刻上法庭。谁说结婚了就不能工作?什么年代啊!
    简单说, 不算太难. 如果英语好, 会更容易.对于首要代移民, 无庸置疑, 单为物质谋生, 文科的弱势显而易见. 两者相比, 理工科工作更直接----有技术就能赚钱; 更快捷----培训一段时间就能上岗; 也可能薪水更高----技术骨干年薪上十万一点不奇怪. 所以中国那句"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古训确实是真知灼见. 如今在异国土地上傲视群雄群芳的移民同胞几乎都是理工科类的莘莘学子, 他们凭借勤奋的钻研精神和不断长进的语言能力, 大多能在西方职场占据技术性领域且屹立不倒. 说明一技之长确实能打天下, 而且打到大洋彼岸还一样战无不胜.但那是不是说,以语言见长和与人打交道为主的文科工作就一定是华人同胞的禁区呢? 走出国门之后是不是一定要弃文从理呢?还是看看你自己属于什么类型吧. 如果你喜欢文科, 你英文挺好, 你实在不想放弃过去所学的文科知识, 或即便改学理科了也是赶鸭子上架; 还有, 你愿意接受收入不丰但干得开心的事实等等, 那你就不要轻易地弃文从理----出路一定是有的.其实,不管文科理科, 出国之后都是要学习一段时间才能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