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新西兰月野兔 发表了帖子 2016-11-22
    一直想要去90英里海滩,据说那是一个有着森林、沙子和海浪的寰球,美如天堂。>>>>1自从运营原创公众号以来,就忙得不可开交,叮爸高林说我们出去玩玩吧,几乎走遍了北岛的每一个角落,就差这条举世闻名的海岸线了。出发之前,高林查了大量攻略,决定要报个一日之内的旅游团。什么?一个资深驴友在本国出游需要报团?你是逗我玩儿呢?高林解释说:在沙滩上开车看似风光惬意,实则凶险万分,普通车子一旦遇到比较松软的沙地,车轮很容易陷进去,万一到时弄不出来不能及时脱险,潮水上来,车子就泡汤啦。这里也要顺便提醒大家,如果车子在90英里海滩抛锚导致被潮水浸泡损毁,保险公司是不承保的!如果对自己的车技没有信心以及不是四驱车,还是不要冒险的比较好。然而,旅游团的车都是对轮胎和传动系统进行过改造的,司机也都久经沙场,可保无虞。道理我都懂,却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那我中途遇到美丽的风景岂不是不能随时随地停下来欣赏了吗?你要知道,新西兰最美的人风景在路上。最终,我们还是没有跟团,到了当地临时改变了主意。“我们就沿着别的车子走过的路前行吧!”高林指指海滩上的清晰可见车轮印子。“哇,老公你真是太睿智了,简直
    2461 5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6-11-22
    转眼,来到澳洲已经十多年了。其实当初并没有抱着移民的目的而来,但不知不觉却已经把澳洲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发现自己对澳洲的感情从最初的新鲜懵懂,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与身边不少同样来自中国的移民朋友的经历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今天特别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移民经历,希望为那些同样奋斗在澳洲的中国朋友们带来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体会。初来乍到,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和很多人一样,我早早地离开了父母,来到澳洲求学。之所以选择澳洲,是因为这里美丽的海滩,宜人的天气,以及悠闲的生活态度。然而,刚开学就让我经历了不小的挫折。原来在国内学习成绩不错的我,太习惯与国内被动学习的方式,对澳洲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居然有些无所适从,除此之外,我还需要克服语言的困难,与澳洲同学一起小组讨论、在全班同学面前做项目演讲。好在周围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中国同学,我们相互鼓励和帮助,终于在半年后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也就是在第二学期,在一次同学组织的万圣节派对上,我认识了他。和我一样,他也是初来乍到的留学生,相似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派对结束后,我们互留了电话,后来的我
    3899 4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6-11-22
    一大早醒来,看到微信上国内一好朋友发的朋友圈照片,眼泪忍不住掉下来了,孩子发烧40度持续24小时医生没辙,更甚的是,半夜了,孩子躺在医院的长椅上盖着爸爸的大衣在睡觉,看着孩子熟睡中那可怜又可爱的小模样,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也去过沈阳这家据说是儿科很好的医院给特特看过病,最早去的时候特特才不到两个月,每次去医院都感觉像春运时的火车站,尤其是儿科,因为一个小孩生病,会有好几个大人陪着,人一多,医院那环境乌烟瘴气的,没病的人都会被染上病。而且医生看病时的首要句话永远都是先化验吧,不化验没法看……我又想起了很多在国内看病就医时的场景,在北京上学时,颈椎病比较严重,为了在空军总医院挂个专家号,凌晨起来去排队的事也干过;孕期检查的时候挺着大肚子照样要跟人去挤,挤电梯,挤排队就诊,排队取药,候诊时有时候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那时候是多么羡慕家门口那家私立妇产科医院,只需预约,不用排队,就医环境也特别好,那时候就想着,挣钱是王道,不就是差钱吗?后来有了特特,坐月子的时候,天天晚上从卧室窗户都能看到对面楼上一人家的小孩趴台灯下写作业,而且每天晚上都会写到十一二点才熄灯睡觉,那时候妈妈在伺候月子,妈妈说那小孩
    3030 17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6-11-22
    谁不想生活在自己的族群里,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谁不想孩子跟自己说一样的语言,认同一样的文化?谁又真会喜欢离开故土,像小孩一样从零开始学习完全陌生的处世之道?甚至到老的那一日之内,没准还不得不住进去一个全是白人的养老院,临死都要和医生讲英语?谁又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像个外国人,将来说不定娶个白人老婆,很可能成为和自己完全两个寰球的人?事实上,在没有全职在家自己带孩子之前,我觉得上海的生活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上升机会也多,圈子也会跟着工作不断扩张。在这里,有默契无间的工作伙伴们,还有能一起吃喝玩乐的同学闺蜜。在这里,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哪样不方便,哪样不实惠,当然,前提是愿意网购的话。那时身边也不乏海归的同事朋友,很多甚至是放弃了绿卡回国的,他们大都厌倦了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生活,加之海外事业发展机会远不如国内,所以都一个个地回来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好脏好乱好快活”。而且据当时的观察,这些同僚回国后生活满意度都还比较高,一则事业晋升速度远非国外可比,二则
    3242 5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6-11-21
    本文是盛名学者杨恒钧记录儿子在澳洲学习的一篇文章。他从澳洲国民教育这个角度,记录了儿子思想上的变化,并为澳洲的国民教育感到惊叹。作者:杨恒钧澳洲的小学生肯定是接受国民教育的,学校还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少爱国主义精神。可问题在于,这些年下来,我始终没有搞清澳洲的小学是如何对孩子们“洗脑”的。他们没有课本,也没有相关的科目,没带回家庭作业。问他们老师在学校如何教育他们爱国的,儿子是一问三不知。小儿子也于今年升七年级(相当于中国大陆的初中一年级),看起来,我是没机会弄明白澳洲小学的国情教育了。我意外地同儿子进行了一场对话,让我意识到澳洲小学的国民教育是如此的强大,强大到把老子吓出了一身汗。事情是这样的——9月8日是星期六,开车带两个儿子出去玩,大儿子提到今天是地方选举投票日(选举地方议员与市长)。由于澳洲实行的是强制投票(过了18岁必须投票,否则罚款50澳元),过了18岁的大儿子对地方事务并不熟悉也不关心,为了公平,他决定放弃这张选票,准备向票箱投空票(作废票)。小儿子听到后马上插进来说应该投票给现任的那位市长。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认识”那位市
    3851 8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6-11-21
    十年前初到澳洲时,正赶上早春季节,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亲戚拉着我们到什么企鹅岛、大洋路等"着名"景点一一逛过去。照理,面对南太平洋那一望无际的深深堪蓝,以及危岩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波澜壮阔,我这个来自内陆的很少见过海的"土包子",应该激动不已才是。但不知为什么,我对这一切很麻木。首要次感到澳洲与中国有所不同,是在坐公共汽车时。那是在墨尔本的一个小站,我上车后,很快到了下一站,有那么十几个人排队等候上车,多数是老太太。这些人慢悠悠的排着队,一个一个慢悠悠的买票,买票时还跟兼当售票员的司机慢悠悠的说话。我无比诧异的看着这一切:这么慢!司机居然也跟他们有说有笑,后面等候的,和车上的坐着的乘客居然也没有一个人催:"快点!"想当年咱在北京时,追赶公共汽车时的百米冲刺那叫一个快啊,奋不顾身往车上挤时,身手那叫一个敏捷啊,就是这样,还时常有眼看就快上车了,却被"啪"一下关在门外、眼睁睁看着车绝尘而去的事情呢。这时候,看着慢腾腾的澳洲公共汽车, 和慢悠悠的澳洲人,脑子中不知怎么突然闪出这么一句话来
    2572 3
  • Mr海 发表了帖子 2016-11-21
    在"移民较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个话题之前,可能要从我对移民"得"与"失"的看法说起。这一年里,得与失的问题几乎经常萦绕在我的心头,但是我始终铭记别人告诉我的一句话(别人告诉过我很多,能够铭记是因为认同)——到了这里,不要去对比(包括与别人对比,与自己的过去对比),如果非要对比,就要学会正确地对比。回顾这一年,我觉得我所得到的,远远大于我所失去的。具体来说,我所失去的,可能就是我这一年相对比较艰难和痛苦的上班,在Warehouse和Workshop里,从摸爬滚打、一身油污、度日如年,直到如今逐渐地习惯,以及这一年上班收入的减少。而我所得到的,似乎很多很多——安全放心的空气、食物、水,优美到令人心醉的自然环境,儿子的上学与教育,良好的社会福利,等等等等。那么,所有收获中较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这个答案从我们登陆一开始,就在我心目中遥遥领先于上述那些本身已经非常"诱人"的各种收获。这个答案就是:一个良好的社会。我觉得要想去解释这几
    2729 6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欢迎关注我的原创公众号,带给你更多的新西兰一手资讯,kittyliubr
    >>>>1恋爱不是在一万英尺的天边,他是在家庭生活间,交抱的手的温暖,柔嫩的手掌的抚摸。这是我带着孩子远度重洋的第二年的首要日之内,夫妻分隔的第366日。一年前的今天,我带着孩子飘洋过海来到这个偏安一隅的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在登陆的那一刻我居然有恍如隔世的错觉,真远啊,这一别仿佛是到了寰球的尽头。像是寰球的尽头,除了因为远,还有因为这里的人烟稀少。我不算是特别喜欢压马路或者热衷于参加各类聚会活动的人,我想我来新西兰应该会比其他人更容易适应吧,所以我没有将目的地选在风口浪尖的奥克兰,到底那里的房价、房租、停车费、交通堵塞、治安问题等等等等已经被非议得太多太多了。我带着9岁的孩子,来到了距奥克兰只有90分钟车程的汉密尔顿。>>>>2汉密尔顿很美,是盛名的“寰球奶制品之都”,有蜿蜒的怀卡托河穿城而过,有平静如镜的鸭子湖,有华丽大气的汉密尔顿花园。我曾经认为我会很快的融入,我忽略了我是有多么喜欢烟火气,尤其是城市里的市井味,我喜欢香港、台北、清迈、广州这样的的城市。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街小巷,我和三五知己一起穿街过巷总能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看清楚,这个是写别人的故事,里面都写了
    >>>>1恋爱不是在一万英尺的天边,他是在家庭生活间,交抱的手的温暖,柔嫩的手掌的抚摸。这是我带着孩子远度重洋的第二年的首要日之内,夫妻分隔的第366日。一年前的今天,我带着孩子飘洋过海来到这个偏安一隅的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在登陆的那一刻我居然有恍如隔世的错觉,真远啊,这一别仿佛是到了寰球的尽头。像是寰球的尽头,除了因为远,还有因为这里的人烟稀少。我不算是特别喜欢压马路或者热衷于参加各类聚会活动的人,我想我来新西兰应该会比其他人更容易适应吧,所以我没有将目的地选在风口浪尖的奥克兰,到底那里的房价、房租、停车费、交通堵塞、治安问题等等等等已经被非议得太多太多了。我带着9岁的孩子,来到了距奥克兰只有90分钟车程的汉密尔顿。>>>>2汉密尔顿很美,是盛名的“寰球奶制品之都”,有蜿蜒的怀卡托河穿城而过,有平静如镜的鸭子湖,有华丽大气的汉密尔顿花园。我曾经认为我会很快的融入,我忽略了我是有多么喜欢烟火气,尤其是城市里的市井味,我喜欢香港、台北、清迈、广州这样的的城市。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街小巷,我和三五知己一起穿街过巷总能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看清楚,这个是写别人的故事,里面都写了
    >>>>1恋爱不是在一万英尺的天边,他是在家庭生活间,交抱的手的温暖,柔嫩的手掌的抚摸。这是我带着孩子远度重洋的第二年的首要日之内,夫妻分隔的第366日。一年前的今天,我带着孩子飘洋过海来到这个偏安一隅的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在登陆的那一刻我居然有恍如隔世的错觉,真远啊,这一别仿佛是到了寰球的尽头。像是寰球的尽头,除了因为远,还有因为这里的人烟稀少。我不算是特别喜欢压马路或者热衷于参加各类聚会活动的人,我想我来新西兰应该会比其他人更容易适应吧,所以我没有将目的地选在风口浪尖的奥克兰,到底那里的房价、房租、停车费、交通堵塞、治安问题等等等等已经被非议得太多太多了。我带着9岁的孩子,来到了距奥克兰只有90分钟车程的汉密尔顿。>>>>2汉密尔顿很美,是盛名的“寰球奶制品之都”,有蜿蜒的怀卡托河穿城而过,有平静如镜的鸭子湖,有华丽大气的汉密尔顿花园。我曾经认为我会很快的融入,我忽略了我是有多么喜欢烟火气,尤其是城市里的市井味,我喜欢香港、台北、清迈、广州这样的的城市。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街小巷,我和三五知己一起穿街过巷总能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电子商务
    >>>>1其实10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真是截然不同,虽然家里的几位堂姐姐都移民到了澳洲或者欧洲,但是在当时说起移民,感觉离自己还是太遥不可及。广州挺好的,自小在这里长大,太多的童年记忆和乐趣,每一条街道都是熟悉的,每一个店铺都有它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故事,侧耳倾听——都是熟悉的乡音和腔调。因而自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一直是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存在,直到遇见我的老公高林,他的人生与我的恰恰相反,15岁便独自离家到了北京,而后在山东泰安念大学,后来又去了离家更远的深圳,收关来了广州。我说不上哪种生活方式更好,起码他让我见识到除了守在父母身边之外的另外一种人生,也许在外流浪也不错,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让自己迅速的成长。虽然这种感触很快就转瞬即逝了,但也许就是这一颗深藏心里的种子让后来的决定变得顺理成章。直到我后来入职一家网媒公司,这个算是我人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虽然以前也有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但目之所及也就方圆百里。在网媒公司的内容部就职,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新闻资讯。在孕期中的我被那些触目惊心的字眼撼动着,三聚氰胺奶粉、失效疫苗、豆腐渣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那是写别人的故事啊……
    >>>>1其实10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真是截然不同,虽然家里的几位堂姐姐都移民到了澳洲或者欧洲,但是在当时说起移民,感觉离自己还是太遥不可及。广州挺好的,自小在这里长大,太多的童年记忆和乐趣,每一条街道都是熟悉的,每一个店铺都有它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故事,侧耳倾听——都是熟悉的乡音和腔调。因而自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一直是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存在,直到遇见我的老公高林,他的人生与我的恰恰相反,15岁便独自离家到了北京,而后在山东泰安念大学,后来又去了离家更远的深圳,收关来了广州。我说不上哪种生活方式更好,起码他让我见识到除了守在父母身边之外的另外一种人生,也许在外流浪也不错,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让自己迅速的成长。虽然这种感触很快就转瞬即逝了,但也许就是这一颗深藏心里的种子让后来的决定变得顺理成章。直到我后来入职一家网媒公司,这个算是我人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虽然以前也有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但目之所及也就方圆百里。在网媒公司的内容部就职,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新闻资讯。在孕期中的我被那些触目惊心的字眼撼动着,三聚氰胺奶粉、失效疫苗、豆腐渣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这有什么心理障碍的
    >>>>1恋爱不是在一万英尺的天边,他是在家庭生活间,交抱的手的温暖,柔嫩的手掌的抚摸。这是我带着孩子远度重洋的第二年的首要日之内,夫妻分隔的第366日。一年前的今天,我带着孩子飘洋过海来到这个偏安一隅的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在登陆的那一刻我居然有恍如隔世的错觉,真远啊,这一别仿佛是到了寰球的尽头。像是寰球的尽头,除了因为远,还有因为这里的人烟稀少。我不算是特别喜欢压马路或者热衷于参加各类聚会活动的人,我想我来新西兰应该会比其他人更容易适应吧,所以我没有将目的地选在风口浪尖的奥克兰,到底那里的房价、房租、停车费、交通堵塞、治安问题等等等等已经被非议得太多太多了。我带着9岁的孩子,来到了距奥克兰只有90分钟车程的汉密尔顿。>>>>2汉密尔顿很美,是盛名的“寰球奶制品之都”,有蜿蜒的怀卡托河穿城而过,有平静如镜的鸭子湖,有华丽大气的汉密尔顿花园。我曾经认为我会很快的融入,我忽略了我是有多么喜欢烟火气,尤其是城市里的市井味,我喜欢香港、台北、清迈、广州这样的的城市。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街小巷,我和三五知己一起穿街过巷总能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20
    是别人的故事
    >>>>1恋爱不是在一万英尺的天边,他是在家庭生活间,交抱的手的温暖,柔嫩的手掌的抚摸。这是我带着孩子远度重洋的第二年的首要日之内,夫妻分隔的第366日。一年前的今天,我带着孩子飘洋过海来到这个偏安一隅的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在登陆的那一刻我居然有恍如隔世的错觉,真远啊,这一别仿佛是到了寰球的尽头。像是寰球的尽头,除了因为远,还有因为这里的人烟稀少。我不算是特别喜欢压马路或者热衷于参加各类聚会活动的人,我想我来新西兰应该会比其他人更容易适应吧,所以我没有将目的地选在风口浪尖的奥克兰,到底那里的房价、房租、停车费、交通堵塞、治安问题等等等等已经被非议得太多太多了。我带着9岁的孩子,来到了距奥克兰只有90分钟车程的汉密尔顿。>>>>2汉密尔顿很美,是盛名的“寰球奶制品之都”,有蜿蜒的怀卡托河穿城而过,有平静如镜的鸭子湖,有华丽大气的汉密尔顿花园。我曾经认为我会很快的融入,我忽略了我是有多么喜欢烟火气,尤其是城市里的市井味,我喜欢香港、台北、清迈、广州这样的的城市。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街小巷,我和三五知己一起穿街过巷总能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18
    谢谢你
    >>>>1其实10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真是截然不同,虽然家里的几位堂姐姐都移民到了澳洲或者欧洲,但是在当时说起移民,感觉离自己还是太遥不可及。广州挺好的,自小在这里长大,太多的童年记忆和乐趣,每一条街道都是熟悉的,每一个店铺都有它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故事,侧耳倾听——都是熟悉的乡音和腔调。因而自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一直是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存在,直到遇见我的老公高林,他的人生与我的恰恰相反,15岁便独自离家到了北京,而后在山东泰安念大学,后来又去了离家更远的深圳,收关来了广州。我说不上哪种生活方式更好,起码他让我见识到除了守在父母身边之外的另外一种人生,也许在外流浪也不错,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让自己迅速的成长。虽然这种感触很快就转瞬即逝了,但也许就是这一颗深藏心里的种子让后来的决定变得顺理成章。直到我后来入职一家网媒公司,这个算是我人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虽然以前也有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但目之所及也就方圆百里。在网媒公司的内容部就职,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新闻资讯。在孕期中的我被那些触目惊心的字眼撼动着,三聚氰胺奶粉、失效疫苗、豆腐渣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18
    谢谢你的评论
    >>>>1其实10年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真是截然不同,虽然家里的几位堂姐姐都移民到了澳洲或者欧洲,但是在当时说起移民,感觉离自己还是太遥不可及。广州挺好的,自小在这里长大,太多的童年记忆和乐趣,每一条街道都是熟悉的,每一个店铺都有它的历史,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故事,侧耳倾听——都是熟悉的乡音和腔调。因而自小没有离开过父母,一直是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存在,直到遇见我的老公高林,他的人生与我的恰恰相反,15岁便独自离家到了北京,而后在山东泰安念大学,后来又去了离家更远的深圳,收关来了广州。我说不上哪种生活方式更好,起码他让我见识到除了守在父母身边之外的另外一种人生,也许在外流浪也不错,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让自己迅速的成长。虽然这种感触很快就转瞬即逝了,但也许就是这一颗深藏心里的种子让后来的决定变得顺理成章。直到我后来入职一家网媒公司,这个算是我人生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虽然以前也有阅读与写作的习惯,但目之所及也就方圆百里。在网媒公司的内容部就职,每天都能接触到海量的新闻资讯。在孕期中的我被那些触目惊心的字眼撼动着,三聚氰胺奶粉、失效疫苗、豆腐渣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18
    在做自媒体运营,你可以关注我的自媒体kittyliubr,给大家分享更多第一手新西兰资讯
    新西兰是一个设有较低薪酬保障的国家,并且法律更倾斜于雇员。一个企业要是聘用了一位员工,要解雇他也不是那么轻易一件事情,所以企业聘请员工都会非常慎重。因此,我们也要拿出十足的诚意来面对求职这件事。会有很多读者问我,在新西兰就业容易吗?这完全取决于三项能力。首要,语言能力,英语国家,不解释;第二,工作能力,包括你在国内的工作经验,新西兰的经济很大一部分还是挺依赖中国市场的,比如出口业、比如旅游业,若你能帮雇主打开中国市场,也是一项其他应聘者不具备就业优势;第三,适合本地市场与否,所以在选择专业时我建议大家可以参考《新西兰长期紧缺职业清单》,清单里面的职业确实就是新西兰市场上紧缺人才的职业,同时,这些职业在申请移民时是会获得加分的。>>>>如何在Seek和Trademe网站求职?在新西兰投简历不能跟在国内一样海投,首要选择的机会远没有国内多;第二,他们很重视求职者与职位的匹配度,以及求职者的诚意。广撒网的做法只能让你毫无收获,投出去的求职简历石沉大海,正确的姿势的选中匹配度高的职位全力以赴。如何全力以赴?想想你是如何追到心上人的。首先是投简历,将求职简历甩过去就完事的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18
    还好啦
    11月14日0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小城卡尔弗登东北发生的7.5级地震,地震中造成两人死亡。由于新西兰地处寰球两大构造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火山频发地区。然而,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汤加等相比,新西兰只属中等地震活跃水平。这条地震带正好穿过新西兰北岛和南岛,基督城的位置其实在这条地震带的边缘地带,这也说明地震不是只发生在地震带,边缘地带也会发生强震。根据地震带的说法,新西兰各个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是这样的:地震较高发地带大概在南岛阿瑟山口国家公园附近,但那里人口稀少造成损失不会很大。在大城市中,惠灵顿是较高发地带,抗震设计等级较高。新西兰较大城市奥克兰离地震带很远,基本属于全新西兰最安全的区域,除了有火山的危险,地震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以下罗列一下新西兰历史上震级较高的地震,以供大家参考:1848年10月16日,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Marlborough发生里式7.5级大地震,该次地震是当年在当地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中较大的一次。1855年1月23日,在新西兰Wairarapa发生的地震,是新西兰历史上震级最强的地震,为里式8.2级。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18
    不是……
    11月14日0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小城卡尔弗登东北发生的7.5级地震,地震中造成两人死亡。由于新西兰地处寰球两大构造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火山频发地区。然而,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汤加等相比,新西兰只属中等地震活跃水平。这条地震带正好穿过新西兰北岛和南岛,基督城的位置其实在这条地震带的边缘地带,这也说明地震不是只发生在地震带,边缘地带也会发生强震。根据地震带的说法,新西兰各个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是这样的:地震较高发地带大概在南岛阿瑟山口国家公园附近,但那里人口稀少造成损失不会很大。在大城市中,惠灵顿是较高发地带,抗震设计等级较高。新西兰较大城市奥克兰离地震带很远,基本属于全新西兰最安全的区域,除了有火山的危险,地震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以下罗列一下新西兰历史上震级较高的地震,以供大家参考:1848年10月16日,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Marlborough发生里式7.5级大地震,该次地震是当年在当地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中较大的一次。1855年1月23日,在新西兰Wairarapa发生的地震,是新西兰历史上震级最强的地震,为里式8.2级。
  • 新西兰月野兔 回复了帖子 2016-11-18
    来啊亲
    11月14日0时2分(北京时间13日19时2分),新西兰南岛中部小城卡尔弗登东北发生的7.5级地震,地震中造成两人死亡。由于新西兰地处寰球两大构造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属于地震、火山频发地区。然而,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汤加等相比,新西兰只属中等地震活跃水平。这条地震带正好穿过新西兰北岛和南岛,基督城的位置其实在这条地震带的边缘地带,这也说明地震不是只发生在地震带,边缘地带也会发生强震。根据地震带的说法,新西兰各个区域的地震发生概率是这样的:地震较高发地带大概在南岛阿瑟山口国家公园附近,但那里人口稀少造成损失不会很大。在大城市中,惠灵顿是较高发地带,抗震设计等级较高。新西兰较大城市奥克兰离地震带很远,基本属于全新西兰最安全的区域,除了有火山的危险,地震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以下罗列一下新西兰历史上震级较高的地震,以供大家参考:1848年10月16日,在新西兰南岛北部的Marlborough发生里式7.5级大地震,该次地震是当年在当地发生的一系列地震中较大的一次。1855年1月23日,在新西兰Wairarapa发生的地震,是新西兰历史上震级最强的地震,为里式8.2级。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