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2
    晚餐时分,恐龙分享了他公司的一件事,让婆进入深度思考。话说,恐龙在一家国际大公司新西兰分部工作,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种族。最近公司人事部想搞一个‘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员工互动活动。就贴出一张布告,征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员工,自愿报名,烹饪一款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来与大家分享。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人事部的组织者在撰写文稿时,使用了一些幽默,‘轻’可一笑而过,‘重’可被当作歧视。为什么呢?到底写了啥?恐龙娓娓道来:在布告里,组织者想幽默地将每个不同种族员工的国家特色都描述一下。有一位同事是美国人,看到他的国家被描述为:投放首要颗原子弹的国家,66%的人口都是胖子的国家。“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在公司的布告栏里这样描述,还是会伤到自尊心的。”“你的美国同事会去告公司人事部对他的歧视吗?”“如果你当它是一回事,就是歧视。如果你不当它是一回事,那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方式。”“那你的美国同事还会参加公司的这项活动吗?”“他不会错过品尝各国风味的机会,但他取消了带美国特色食物去分享的念头。”“哈哈~美国有什么特色食物?麦当劳?”恐龙继续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多多少少都会有自豪感的。虽然这些幽默的句子
    3304 12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2
    抱抱
    之前龍婆家里裝修三个洗手间,將一些拆换下來的柜子和马桶堆在车库里,今天趁天氣好,想清理一下车库,突然发现柜子底有两只死老鼠,旁边黑乎乎的一片。可把婆吓得半死。扔下柜子就往车库外跑。尖叫把邻居都吵醒了。到現在全身还发痒。好彩kiwi女友在场,帮婆清理了僵尸。哎~房子不是芥末容易住的,村姑婆不是芥末容易当的。此鼠非彼鼠
    龍婆活著 1958 4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2
    絕對性正確。
    之前龍婆家里裝修三个洗手间,將一些拆换下來的柜子和马桶堆在车库里,今天趁天氣好,想清理一下车库,突然发现柜子底有两只死老鼠,旁边黑乎乎的一片。可把婆吓得半死。扔下柜子就往车库外跑。尖叫把邻居都吵醒了。到現在全身还发痒。好彩kiwi女友在场,帮婆清理了僵尸。哎~房子不是芥末容易住的,村姑婆不是芥末容易当的。此鼠非彼鼠
    龍婆活著 1958 4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2
    是的。
    十三年前,龍和婆在温哥华经好友介绍认识了。当年龍是打着学中文的幌子,到处寻找合适的中国女朋友。而婆的男朋友位置正好空着,一切随缘。婆对龍并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只觉得他是一个可靠的人,并可以放心交往的男性朋友。而龍对婆却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不弃,......收关,用真诚打动了那个怪癖的婆。最近,龍和婆在新西兰度过了他俩结婚第13周年的纪念日。并公开回答了龍粉和婆粉们的提问。坐在饭厅的双人沙发上,婆手捧着手机,给龍翻译着粉儿们的提问。然后,两人一起认真地回顾了这十三年。一粉问:“你们日常生活中有过争吵吗?次数频繁吗?一般是什么情况下争吵?”龍答:“太多了,记不清了。”婆曰:“哈哈~~是多得都记不清了。所谓的吵架,其实都是对事各持己见的争执,我俩婚前以默契地说明:不对人,也不准伤害对方的自尊,没什么隔夜仇。从小在文化背景各异的中西方国家里长大,对事物的看法不可能没有分歧。而且两人都有主见,都不是YesMan,也都不喜欢YesMan。争执是难免的。小到为‘如何煮鸡的事’,大到为‘是否回中国工作的事’。以前有记录过一些争执的经过,有兴趣可翻看《跨国婚姻》系列的文章。”二粉问:“你们这么
    龍婆活著 2409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2
    這个我幫不了你。一切问心
    十三年前,龍和婆在温哥华经好友介绍认识了。当年龍是打着学中文的幌子,到处寻找合适的中国女朋友。而婆的男朋友位置正好空着,一切随缘。婆对龍并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只觉得他是一个可靠的人,并可以放心交往的男性朋友。而龍对婆却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不弃,......收关,用真诚打动了那个怪癖的婆。最近,龍和婆在新西兰度过了他俩结婚第13周年的纪念日。并公开回答了龍粉和婆粉们的提问。坐在饭厅的双人沙发上,婆手捧着手机,给龍翻译着粉儿们的提问。然后,两人一起认真地回顾了这十三年。一粉问:“你们日常生活中有过争吵吗?次数频繁吗?一般是什么情况下争吵?”龍答:“太多了,记不清了。”婆曰:“哈哈~~是多得都记不清了。所谓的吵架,其实都是对事各持己见的争执,我俩婚前以默契地说明:不对人,也不准伤害对方的自尊,没什么隔夜仇。从小在文化背景各异的中西方国家里长大,对事物的看法不可能没有分歧。而且两人都有主见,都不是YesMan,也都不喜欢YesMan。争执是难免的。小到为‘如何煮鸡的事’,大到为‘是否回中国工作的事’。以前有记录过一些争执的经过,有兴趣可翻看《跨国婚姻》系列的文章。”二粉问:“你们这么
    龍婆活著 2409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2
    謝欣賞!
    十三年前,龍和婆在温哥华经好友介绍认识了。当年龍是打着学中文的幌子,到处寻找合适的中国女朋友。而婆的男朋友位置正好空着,一切随缘。婆对龍并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只觉得他是一个可靠的人,并可以放心交往的男性朋友。而龍对婆却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不弃,......收关,用真诚打动了那个怪癖的婆。最近,龍和婆在新西兰度过了他俩结婚第13周年的纪念日。并公开回答了龍粉和婆粉们的提问。坐在饭厅的双人沙发上,婆手捧着手机,给龍翻译着粉儿们的提问。然后,两人一起认真地回顾了这十三年。一粉问:“你们日常生活中有过争吵吗?次数频繁吗?一般是什么情况下争吵?”龍答:“太多了,记不清了。”婆曰:“哈哈~~是多得都记不清了。所谓的吵架,其实都是对事各持己见的争执,我俩婚前以默契地说明:不对人,也不准伤害对方的自尊,没什么隔夜仇。从小在文化背景各异的中西方国家里长大,对事物的看法不可能没有分歧。而且两人都有主见,都不是YesMan,也都不喜欢YesMan。争执是难免的。小到为‘如何煮鸡的事’,大到为‘是否回中国工作的事’。以前有记录过一些争执的经过,有兴趣可翻看《跨国婚姻》系列的文章。”二粉问:“你们这么
    龍婆活著 2409 6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1
    之前龍婆家里裝修三个洗手间,將一些拆换下來的柜子和马桶堆在车库里,今天趁天氣好,想清理一下车库,突然发现柜子底有两只死老鼠,旁边黑乎乎的一片。可把婆吓得半死。扔下柜子就往车库外跑。尖叫把邻居都吵醒了。到現在全身还发痒。好彩kiwi女友在场,帮婆清理了僵尸。哎~房子不是芥末容易住的,村姑婆不是芥末容易当的。此鼠非彼鼠
    1958 4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需了解一些当地的歷史背景
    新西兰的霍克斯灣不大,但这里聚集的藝術家不少。特別是婆居住的海滨小城内皮尔,至从经历了1931年的那次大地震之后,由藝術家们的想像力延伸出的藝術題材,一个比一个新穎。这次的霍克斯湾藝術創作大奖賽,有九十多位本地藝術家參展角逐。收关,这幅鬼異空靈的創意作品获得了大奖$1000紐現金。咋一看这幅灰色调的作品,并无啥出彩之处。但,只要留意到作品旁的历史图片: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人数,同样的姿势,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再走进细看作品,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覺。那腿,那头,那忽隱忽現的身躯不得不赞藝術家的......听说内皮尔有不少鬼屋。其中一间鬼屋在内皮尔山。属私人住宅。但邻居从未见到有人居住。从窗子望入,一切摆设都静止在1990年某一日之内。就像主人出门一直未归。呵呵
    龍婆活著 1696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哈哈的~圈子不同吧
    新西兰的霍克斯灣不大,但这里聚集的藝術家不少。特別是婆居住的海滨小城内皮尔,至从经历了1931年的那次大地震之后,由藝術家们的想像力延伸出的藝術題材,一个比一个新穎。这次的霍克斯湾藝術創作大奖賽,有九十多位本地藝術家參展角逐。收关,这幅鬼異空靈的創意作品获得了大奖$1000紐現金。咋一看这幅灰色调的作品,并无啥出彩之处。但,只要留意到作品旁的历史图片: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人数,同样的姿势,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再走进细看作品,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覺。那腿,那头,那忽隱忽現的身躯不得不赞藝術家的......听说内皮尔有不少鬼屋。其中一间鬼屋在内皮尔山。属私人住宅。但邻居从未见到有人居住。从窗子望入,一切摆设都静止在1990年某一日之内。就像主人出门一直未归。呵呵
    龍婆活著 1696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1
    語言詞匯都需日常增添。嘻~多用才能記住
    龍婆家的周五影院,昨晚某龍选了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若平时,婆一定反对。但昨晩只想放松神经。整部戏,某龍与某婆的笑点真的不一样。平时面部严肃的龍笑得象个孩子。而婆~呵呵。BTW,现在才知网络常提的"雪糕妹妹"原来是这部戏。原来这种闹剧英文叫Slapstick。外国人在IMDb上给分还蛮高的嘛:7.8/10
    龍婆活著 2193 5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1
    十三年前,龍和婆在温哥华经好友介绍认识了。当年龍是打着学中文的幌子,到处寻找合适的中国女朋友。而婆的男朋友位置正好空着,一切随缘。婆对龍并没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只觉得他是一个可靠的人,并可以放心交往的男性朋友。而龍对婆却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不弃,......收关,用真诚打动了那个怪癖的婆。最近,龍和婆在新西兰度过了他俩结婚第13周年的纪念日。并公开回答了龍粉和婆粉们的提问。坐在饭厅的双人沙发上,婆手捧着手机,给龍翻译着粉儿们的提问。然后,两人一起认真地回顾了这十三年。一粉问:“你们日常生活中有过争吵吗?次数频繁吗?一般是什么情况下争吵?”龍答:“太多了,记不清了。”婆曰:“哈哈~~是多得都记不清了。所谓的吵架,其实都是对事各持己见的争执,我俩婚前以默契地说明:不对人,也不准伤害对方的自尊,没什么隔夜仇。从小在文化背景各异的中西方国家里长大,对事物的看法不可能没有分歧。而且两人都有主见,都不是YesMan,也都不喜欢YesMan。争执是难免的。小到为‘如何煮鸡的事’,大到为‘是否回中国工作的事’。以前有记录过一些争执的经过,有兴趣可翻看《跨国婚姻》系列的文章。”二粉问:“你们这么
    2409 6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7-07-10
    新西兰的霍克斯灣不大,但这里聚集的藝術家不少。特別是婆居住的海滨小城内皮尔,至从经历了1931年的那次大地震之后,由藝術家们的想像力延伸出的藝術題材,一个比一个新穎。这次的霍克斯湾藝術創作大奖賽,有九十多位本地藝術家參展角逐。收关,这幅鬼異空靈的創意作品获得了大奖$1000紐現金。咋一看这幅灰色调的作品,并无啥出彩之处。但,只要留意到作品旁的历史图片:同样的背景,同样的人数,同样的姿势,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再走进细看作品,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覺。那腿,那头,那忽隱忽現的身躯不得不赞藝術家的......听说内皮尔有不少鬼屋。其中一间鬼屋在内皮尔山。属私人住宅。但邻居从未见到有人居住。从窗子望入,一切摆设都静止在1990年某一日之内。就像主人出门一直未归。呵呵
    1696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10
    凡是功夫片,恐龍都喜歡看
    龍婆家的周五影院,昨晚某龍选了2004年周星驰的《功夫》。若平时,婆一定反对。但昨晩只想放松神经。整部戏,某龍与某婆的笑点真的不一样。平时面部严肃的龍笑得象个孩子。而婆~呵呵。BTW,现在才知网络常提的"雪糕妹妹"原来是这部戏。原来这种闹剧英文叫Slapstick。外国人在IMDb上给分还蛮高的嘛:7.8/10
    龍婆活著 2193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9
    医生必須英文口語好,否則与其他医务人员也是很难沟通的。
    生老病死是我们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追求生命的质量、延长生命的长度也是人之本能。在国内医患关系紧张以及科技逊色于国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了去海外求医。众多的影视剧中,也不乏出现这样的剧情——大病国内医不好,到国外就医好了。 今年1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而美国肿瘤协会的新近统计则显示,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至2009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68%。 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医疗体系成熟的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以美国的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为例,2012年该医院接收的中国病患约为40例,而到了2013年就猛增到约100例,而选择海外就医的患者中有70%属于肿瘤患者。 美国,汇集了寰球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高端人才,医疗水平自然领先于大部分国家。但也有美国当地人抱怨说,看病难、看病贵,照个X光就
    小边 7609 69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9
    中国人讲究方便,而有时并不在乎自己的方便正好导致了别人的不便。医疗哪里好,哪里不好?哪里方便,哪里不方便?真的是因人而异的。主要是看哪方面的服务合你胃口。在国外看病需要預約,主要是不浪費資源。有些小病,真的是可自愈的,也就无需去医院找医生了。但中国人习慣无论大病小病都往醫院跑。大醫院排队挂号就花了一个上午,再排队看病就一整天。而在国外只需預約時間到位,基本可見医生,不浪費时间。其他检查也是預約的。在中国,一间大醫院从看病檢查拿藥都可一气呵成。而在国外需跑多个地方。重病真累不起。但醫院的宁静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暖心服务,还有尊重私人空間,使得病人可享受到一种死都死得有尊严的感覺。在加拿大是全民醫療,每月交医保,有家庭的以家庭为單位交。有工作单位的多数由工作單位交。医藥費自付。美國不是全民醫療,需自买醫保。在美國和加拿大都做过檢查和小手术,感覺服務超好。來到新西兰,感覺挂号費好貴,我的是$42紐,但每种药費只需$5紐,还可免費续藥。
    生老病死是我们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追求生命的质量、延长生命的长度也是人之本能。在国内医患关系紧张以及科技逊色于国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想到了去海外求医。众多的影视剧中,也不乏出现这样的剧情——大病国内医不好,到国外就医好了。 今年1月份,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而美国肿瘤协会的新近统计则显示,美国癌症病人在2003至2009年的5年生存率达到68%。 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医疗体系成熟的国家,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面孔。以美国的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为例,2012年该医院接收的中国病患约为40例,而到了2013年就猛增到约100例,而选择海外就医的患者中有70%属于肿瘤患者。 美国,汇集了寰球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高端人才,医疗水平自然领先于大部分国家。但也有美国当地人抱怨说,看病难、看病贵,照个X光就
    小边 7609 69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8
    生活本来就应该这样呀。哈哈~不忘初心
    今天在Kiwi 好友的督促和帮助下,办了几件"一直想做却拖延着没做的事"。新合作,新开始,享受一切过程就好!
    龍婆活著 1436 4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8
    精确地说:是因为一个网友而认识了这座城市
    三年前,美国迪比克和密西西比河之行。因网友东方大哥而认识了迪比克这座城市。因溫暖的友情而难忘。
    龍婆活著 1520 4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8
    搞得婆现在见蓝莓也起疙瘩了。哎
    这不是黑莓,不是蓝莓,而是这种蟲卵。粘粘的。Facebook 上溫哥華好友提醒见到就用火烧掉,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它。不知新西兰是否也有?
    龍婆活著 1476 2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8
    社会环境
    哈哈~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刚出国时,由于中西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感到吃惊的事真不少。但渐渐地安居乐业,并融入本地人的生活之后,思维方式受本地人影响,也就对他们的行为习以为常,不再惊讶了。想了半天,才想到2004年在溫哥華结婚后更改姓氏,去警察局登记时,正好有一位二三十岁的白人女子在填表。而站在她身边的一位警察叔叔手里拿着一顆不小的钻石介子在眼前左右端详着。听她们的对话,才知,这位白人女子捡到这顆钻石介子之后,就交到警察局,希望警方可找到失主領回。哈哈~在当今时代,当今社会,这种拾钻而不贪的行为需要多么高尚的品德呀!这事让婆惊讶至今。
    龍婆活著 2056 9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7-07-08
    哈哈~追剧追的
    哈哈~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刚出国时,由于中西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差异,感到吃惊的事真不少。但渐渐地安居乐业,并融入本地人的生活之后,思维方式受本地人影响,也就对他们的行为习以为常,不再惊讶了。想了半天,才想到2004年在溫哥華结婚后更改姓氏,去警察局登记时,正好有一位二三十岁的白人女子在填表。而站在她身边的一位警察叔叔手里拿着一顆不小的钻石介子在眼前左右端详着。听她们的对话,才知,这位白人女子捡到这顆钻石介子之后,就交到警察局,希望警方可找到失主領回。哈哈~在当今时代,当今社会,这种拾钻而不贪的行为需要多么高尚的品德呀!这事让婆惊讶至今。
    龍婆活著 2056 9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