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老大尼泊尔老大看上去有一定年纪了,称呼他为老大并不表明他是黑社会的(也不排除这种可能),而是我们习惯上对于长者的尊称。他和韩国小妹一样,都是我第二学期的学生(收费生),为了表明我并非重色轻友的薄幸之徒,我也只好收尼泊尔老大10澳币一小时。(必须承认,内心是极其不甘的。)我和尼泊尔老大一度合作地很愉快,他资质相当不错,基本上能够完全理解我的讲解。其实他理解得越快,我钱赚的就越少。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在损失一些金钱的同时,我获得了另外一样东西——成就感。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一个人生下来后吃饭,工作,交朋友,谈恋爱,住豪宅,成为名人,到了这一步,算是满足了前四类的需求。然后他以非营利为目的建了一所学校,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这就满足了“自我实现需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佛家所谓的“小乘大乘”,儒家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体上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可见,境界越高,物质上的需求越少,精神上的需求越多,获得的快乐越大。成就感无疑就是精神上获得的一种满足,在那么一刹那,它比金钱带给我的满足更大。正当我越来越为我这个得意门生而感到自豪的时候,这位仁兄却做了件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情。到了第三个学期,又要学一门编程课了。老师说这次的作业可以两个人一组也可以一个人单独做。一下课,尼泊尔老大飞一般地冲到我面前,说:老师说了,作业可以两个人一组,我们两个一组吧。我望着他极其诚恳的目光,心里很想对他说这么一番话:大哥,我跟您非亲非故,说句您不爱听的,我连您姓啥都不知道。您要跟我一组?您干脆就说我把作业做好直接送给您得了。市价20元一小时,我只收您10元,不到半小时还不收费。您还不满意?那以后干脆我倒贴您钱,您看成不?我是这么想的,但不是这么说的。尼泊尔跟咱也就一山之隔(虽说高了点),为了藏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可不能伤了和气。我及时编了个合适的理由,对他说:我已经说好跟我一哥们一组了。对不起,下次吧。后来我一直在思考为啥他会向我提出这么个要求,难道是我看上去比较傻?想了很久,算是想通了。尼泊尔老大不是认为我看上去比较傻,而是觉得我真傻!问题就出在我只收10元一小时上面。大街上有很多卖香蕉的,大家都卖20元一斤,只有张三卖10元一斤。大家当然去买张三的香蕉了。买来一尝,嗬,还是极品香蕉(我给人做的作业几乎都是满分的)。那为啥只卖10元一斤啊,大家想来想去只想出一种可能:张三是傻子。于是觉得还可以再压价,甚至还有人想骗吃免费香蕉。海明威说: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为之而奋斗。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怎么美好,可我们仍然要为之而奋斗。好,来吧,资本的积累注定是血淋淋。举起手中的屠刀,去他娘的雷锋精神,去他娘的奉献主义,谁要撕我的脸,我就扒他的皮!尼泊尔老大,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你听好了:在我查清楚你是否真的跟黑社会有瓜葛之前,我暂且放你一马,仍然以10元一小时维持我们的合作伙伴关系,现在马上给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