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cassie耶努斯 发表了帖子 2017-12-01
    每年年底,是大学生申请出国留学的高峰期,Cassie在这里提醒大学生留学的目的主要是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要避开几大误区,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能力,理性选择学校和专业。误区一:追求名校名专业01(麦吉尔大学)大学生出国留学,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十分重要。这时要综合考量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追求名校名专业。国外大学有个普遍特点是“宽进严出”。如果自身条件、能力不是那么优越,即便上了名校,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很大,可能出现学习压力过大、身体不适、挂科、中途放弃、拿不到毕业证等局面。所以出国留学可以先请咨询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筛选出合适的学校和专业。误区二:出国后再学语言02出国留学,语言是一大关。申请国外学校,应该把语言功底打扎实,雅思、托福考试尽量考取高分,提前熟悉一些专业词汇。如果分数能够达到申请学校的要求,可以先去申请学校,同时继续学习语言,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对话的能力,适应国外的各种口音。误区三:有压力憋在心里03离开父母出国留学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学会沟通交流。大学生出国继续深造,面临的压力很大。有些学生怕家长担心,往往憋着不说。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给中国学生设置
    2632 6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12-01
    期待期待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制作的一档在线分享栏目,海那边将定期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为大家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真实的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希望通过该栏目,助你了解真实、精彩的海外生活。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分享真实的海外生活,请添加小那微信号:xiaona-hnb,参与分享将获得200元答谢红包哦。温馨提示:如有疑问可在帖子下方留言,嘉宾将会优先解答帖子中的问题~本期嘉宾Cathy移民加拿大十七年, 先后任职于多伦多市政厅、 联合国驻多环保机构以及全国性非营利机构。 熟悉加国职场文化, 关注移民留学动态。公众号【枫林鸟在加拿大】作者分享内容1. 加拿大职场有哪些机构类别? 2. 各类机构的求职就业状况如何?3. 加拿大“社会主义”特色的非盈利机构;4. 教育培训和职场发展的关系。分享时间北京时间:12月1日(周五)11:00如何收听添加微信号:Canada-hnb或扫码加入移民交流群,免费听取本次分享
    小边 3431 8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有好有不好,在乎你是用来作啥用
    从没有听过美国有什么“包青天”,反腐倡廉,大义灭亲。但美国却极少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这就是人治和法治的区别。美国是寰球上最早提出并通过法规对隐私权力予以保护的国家,1974年美国通过了《隐私法案》,在美国这个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的国家,有件事却显得不那么“隐私”:美国的个人房产信息极度透明,几乎所有个人住宅都可以在商业网站或地方政府网站中查询到具体的房屋信息。上网查房产信息在美国,要查某个人的房产信息,可以到很多商业网站或者政府网站查询。比如最常用的房产网站ZILLOW,输入房产的具体地址,房产的所有信息一览无余。除了商业网站上这些基本信息外,用户还可以到各地方政府的网站上查询更详细的信息。如:纽约市政府的网站www.nyc.gov,找到其中“城市自动登记信息系统”(ACRIS)http://a836-acris.nyc.gov/,根据这个系统的介绍,从1966年以来的纽约市全部五个区的房屋相关纪录都可以查询到。据报导说,一幢房子办完交易手续两周内,就能在这个系统中查到。查询选项首要个就是“按姓名查找”,也有“按地址查询”。但各地情况不同,也有地方的房产信息,只能“按地址查询”,禁止“按姓
    Mr海 3744 4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父母不独立也是子女惯的
    今年有一则新闻,“卖房送女留学却嫁老外父母崩溃大哭女儿就这样抛弃了我们俩老”:工人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今年60岁。夫妇为了满足女儿心愿送她出国留学,卖掉了家里的大房子换成一套小房子,为女儿凑学费送她出了国。结果几年书读下来,女儿留在了美国工作,还在没有与父母商议的情况下,直接打算嫁给外国男友,定居国外。老两口得知消息后,一时难以接受,后来苦劝无果,父亲与女儿关系变得很僵,收关甚至到了“断绝父女关系”的地步。同样是一则留学的新闻,两则一起看,才是中国式父母的真相:最无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付出一切,哪怕半夜三更拍视频教学西红柿炒蛋,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满足孩子国外留学。但也最自私,既然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那你就一定得按照我的方式来生活,不嫁给老外,不能在国外就业,一定得回到父母身边等等,稍微不按照要求来就是不孝。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容易“用力过猛”,认为只要自己倾其所有给儿女很好的,就是在爱孩子,然后把亲子关系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很多夫妻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任何时候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自己的成长才能决定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而不
    路子 6665 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标题很励志。但精英就是能改变世界的呀。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小时候,在家门口读一所普通的小学,真的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整整玩了六年。那时候小升初,北京还没有现在的“锁区”政策,交了好运,阴差阳错进了海淀区大名鼎鼎的X大附中。一路上,尽管自己只是学渣,但见过太多学霸和大牛。咱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对孩子的重要影响,真的是一辈子的。·01·好学校,教给孩子真正的努力和拼搏刚进X大附中,我就发现,只有自己小学玩了六年,别人可都不是啊!我那时的英文水平,基本限于认识26个字母,估计比现在咱们社群里,很多英文启蒙做得早的3、4岁的孩子还差远了;我的海淀同桌,英文如百灵鸟一样流畅悦耳,看英文电影完全不用字幕,和外教成了忘年交,经常谈笑风生,她在小学六年,已经能把很多原版的儿童文学名著,如《夏洛的网》《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全书背诵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一科都被学霸们碾压。坐在我后面的男生,初中就学完了中学数学,开始自学微积分和大学高数;我们语文课代表,小学就熟读四书五经,能用古文洋洋洒洒地写作;听高中班主任说,我们学校的一位学长,爱好天文,天天去学校的天文台观测,国内外天文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因
    kaka君 5119 2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各式各样的,做什么职业的都有吧。不过中国人做地产经纪的确实挺多
    加拿大较赚钱的人一年收入如何?2015年有大约 27万加拿大人进入了 “Top 1% 俱乐部” ,占加拿大总人口的 0.8%。虽然较低门槛是 23万多,但这个人群的人均总收入是 529,600加元,比一年前增长了12.2%。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公司的股息收入大幅增加”,这 1% 人群的人均股息收入在2015年为102,300 加元,高于上一年的 66,700加元。这 1% 人群的收入占到加拿大全国人口总收入的11.2%,高于2014年的份额10.3%,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增加。另外,虽然赚的多,但这些高收入者交的税一点都不少,他们交的税,在加拿大个人所得税总额中占的份额为22.2%,比2014年的份额有所上升。让人惊喜的是一年来,有更多的女性加入了1%知名俱乐部,2015年收入较高的 1% 群体中,妇女的比例是23.2%,高于2014年的 21.7%. Matthew Staver/Bloomberg在各省中,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富人增加最快的省份,而受油价下跌影响的阿尔伯塔省,高收入者减少了不少,在阿尔伯塔人,2015年与2014年相比,有3,390人掉出了
    cassie耶努斯 8212 11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不过高收入要缴纳更多的税款,等于是用税收来平衡这一点吧
    加拿大较赚钱的人一年收入如何?2015年有大约 27万加拿大人进入了 “Top 1% 俱乐部” ,占加拿大总人口的 0.8%。虽然较低门槛是 23万多,但这个人群的人均总收入是 529,600加元,比一年前增长了12.2%。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公司的股息收入大幅增加”,这 1% 人群的人均股息收入在2015年为102,300 加元,高于上一年的 66,700加元。这 1% 人群的收入占到加拿大全国人口总收入的11.2%,高于2014年的份额10.3%,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增加。另外,虽然赚的多,但这些高收入者交的税一点都不少,他们交的税,在加拿大个人所得税总额中占的份额为22.2%,比2014年的份额有所上升。让人惊喜的是一年来,有更多的女性加入了1%知名俱乐部,2015年收入较高的 1% 群体中,妇女的比例是23.2%,高于2014年的 21.7%. Matthew Staver/Bloomberg在各省中,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富人增加最快的省份,而受油价下跌影响的阿尔伯塔省,高收入者减少了不少,在阿尔伯塔人,2015年与2014年相比,有3,390人掉出了
    cassie耶努斯 8212 11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谢谢认同
    上次说了感恩,我觉得感恩之心必须有施恩做前提。你不曾付出,不会知道人家帮你是需要克服困难的。那么对于施恩一方来说,也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我们的口头语是不图孩子回报,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在找一个心里的平衡!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当然你也需要一个结果。我们所说的不图回报是指不希望得到一对一的等价物质回报,但是你内心必须得到平衡。我和我姑姥姥长大,她的口头语总是:我拉扯你多么的不容易。她不但对我讲,而且更多的是对我父母讲。搞得我父母总觉得欠她的,所以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我们一老一小,占尽了我家的资源。我父母还有我两个弟弟只能把细粮让给我们。还有我自己就要下意识的在讨好她,做她喜欢我做的事情,在外面是确实不能给她丢面子的。我接触的很多人都爱对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给孩子心理增加负担,表面上看似孩子们不介意,实际上这样的洗脑还是很管用的。我从小就知道,居高临下的告诉人家我帮了你,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可是身边的人总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再提醒别人我帮了你!我觉得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平衡,希望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回报。说到养孩子的回报,每个父母都有不
    三涵妈妈 2539 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是的,人们没有意识罢了。
    上次说了感恩,我觉得感恩之心必须有施恩做前提。你不曾付出,不会知道人家帮你是需要克服困难的。那么对于施恩一方来说,也有一个心态的问题。最常见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我们的口头语是不图孩子回报,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人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在找一个心里的平衡!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当然你也需要一个结果。我们所说的不图回报是指不希望得到一对一的等价物质回报,但是你内心必须得到平衡。我和我姑姥姥长大,她的口头语总是:我拉扯你多么的不容易。她不但对我讲,而且更多的是对我父母讲。搞得我父母总觉得欠她的,所以在那个食品匮乏的年代,我们一老一小,占尽了我家的资源。我父母还有我两个弟弟只能把细粮让给我们。还有我自己就要下意识的在讨好她,做她喜欢我做的事情,在外面是确实不能给她丢面子的。我接触的很多人都爱对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给孩子心理增加负担,表面上看似孩子们不介意,实际上这样的洗脑还是很管用的。我从小就知道,居高临下的告诉人家我帮了你,是一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可是身边的人总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再提醒别人我帮了你!我觉得这些人的内心没有平衡,希望得到一些物质上的回报。说到养孩子的回报,每个父母都有不
    三涵妈妈 2539 9
  • 三涵妈妈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我们那时出国也是因为穷
    专访海外华人,分享移民故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大咖说”栏目本 期 嘉 宾 介 绍Prisca,曾经的中科院建筑设计师,现在的全职太太。1998年拿到新加坡绿卡,而后移居新加坡。现在的Prisca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她的旅游足迹遍布寰球各地,如印加故都秘鲁古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等。趁Prisca稍有空,终于有机会跟她聊聊她的移民经历和生活变化。 放弃体制内的工作,移民新加坡 1988年,Prisca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科院下属的一个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师的职业。单位福利不错,在结婚的时候给她分配了一套46左右的单元房。在当时相比很多人来说,她已算中产。在交谈中,问及Prisca是否在国内时就很喜欢旅游,她说旅游在当时是豪华的梦想,更别提出国旅游了。虽出国旅游很遥远,但部分人因向往国外生活,会选择技术移民的方式。而Prisca与丈夫正是通过技术移民到新加坡。九十年代时,国内人均收入普遍都很低,而当时作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无论从生活水平还是收入上都比国内高。人们选择移民是为了追求
    小边 8388 45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呵呵, 被意识形态的环境整怕了【图片】
    1、国营企业的特殊经历让我萌生出国的念头我是学电子的,毕业后自己钻研钻研电脑编程,在国内一家国营单位写写程序,一晃就快十年。有一年,领导和一个IT工程师突然过不去,互相热吵加冷战折腾了几个月。虽然这场争斗我是局外人,但是,想着自己到四十岁的时候,面对满街“三十五岁以下”的IT人员招聘启示,我还能有饭吃吗?有次领导无意中对我说:“对人就是要狠,才能做的了工作!”我的心里越来越凉,一个强烈的思想开始冒出来—将来十年,自己在国内不知道会被怎么对待,趁着年轻,出国吧!2、加拿大像一杯清茶,慢慢的就能品出淡淡的甘甜终于出国了,举目无亲。我开始找了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工人,有了基本稳定的收入。最早两年,以前做白领的影子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加拿大的白领专业工作又没有这么好找,我时常懊丧的捶桌子,觉得这样做流水线什么时候是个头。但我不断的衡量着现实,清楚的知道我再也不想回到国内那种环境中去了。几年下来,在加拿大渐渐习惯了。一家子守在一起感觉也非常温暖。而我在这家工厂逐渐升到了机器操作员,我开始品味出加拿大的好来。加拿大好像是一杯清茶,苦也苦不死人。只要心平的过日子,就会知道老实人不吃亏,会慢慢品位出淡淡的
    Mr海 1637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加拿大的幼教: 门槛高(要ECE早教资格证书), 工资高(比很多服务行业都高), 监督强(政府发放牌照并定时检查)。 最后, 也是关键的一点: 要有爱心!不喜欢孩子的人不能做幼教, 这一点在考证时基本就能刷掉一大批!
    还能有一所让人放心的幼儿园吗?答案当然是有。不但有,而且还很多;出钱越多,可以放心的概率越高。不过总是有万一。最近,连续在上海、北京发生的幼儿园事件也许就是“万一”吧。今天是感恩节,我们却不得不要聊一件不那么“感恩”的话题。我们总是强调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刻意地忽略了另一句“钱不是全适用的”。而最近频频在幼儿园发生的事件,都在述说着一件事:用花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北京、上海,这都是在国际上可代表中国形象的城市,不过很遗憾,一家“幼儿园”就足以抵消掉这些城市几十年建设而来的美轮美奂,一夜之间把我们在某个点上打回原形。别管是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还是纽交所上市公司,也别管是一个月3000,还是一个月过万……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如果曾经忽略了某些重要的东西,那是迟早都要被补课的。只是最近这一连串的事,打击的是爸妈们那脆弱的舐犊之心。1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12月至今,媒体报道过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北京与广东6起;浙江、河南5起、河北、福建4起……其中,常见的虐待方式就是体罚殴打和扎针。
    melody在加 2873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别处的文章, 但把题目改了【图片】 仅仅只为雾霾移民?!
    近日,一条新闻让人看得揪心!一段家长哭诉携程幼儿园的视频在社交网络疯传。视频里的孩子被老师殴打孩子,磕桌脚.....这些孩子最小的才好几个月大,连向妈妈告状都不会。完整的视频更加令人发指,除了上述暴行以外,更有甚者把消毒水喷到了孩子眼睛、嘴里,给爱哭的小宝宝半小时喂半管芥末,导致孩子一小时拉肚子六次......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历史积累和遗留下来的问题绝不会少。除了毒空气(雾霾)、毒奶粉(三鹿奶粉)、以及费用高昂的天价学区房外、还有丧心病狂的老师。30年来,多少人想移民外国?《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人口迁出大国,美国和加拿大成为中国高净值人群最想去的国家,而他们海外投资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和子女教育。1在加拿大锻炼出的好身体回中国两天就投降------朋友秦宇早年间留学加拿大,后来就拿了“枫叶卡”,一直生活在那里。多年来,他以“北美农民”自嘲,经常在群里说,离开伟大祖国的怀抱,在加拿大这个大农村当农民,感觉与国内朋友的差距越来越大。也验证了那句话——一出国就爱国。每次群里有人发牢骚,他总是希望能从正面引导大家,“别那么多抱怨,加拿大也是一
    AnnieLong 2593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恩, 目前仍是吃香的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看着挺激动人心的是吧? 看来学金融的还会有一段美妙前程。但没有哪一行是一成不变的保险箱。 文章收关也说了,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 很多职业都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有谁能一直笑到收关? 不得而知。不过, 未来不可掌控, 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找金融工作机会?别往纽约跑了 就在多伦多!纽约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多少年来其地位都是稳如泰山。但时过境迁,根据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本周四发布的一份新近报告,最近十年(2006-2016)来,加拿大城市的金融工作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伦多,十年间增长25%,净增总数则是55,000份金融工作职位。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也经历了双位数的职位增长。反观美国,这十年各大城市金融工作职位大量流失,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旧金山,而芝加哥流失最为严重,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人类自己给自己断了后路【图片】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看着挺激动人心的是吧? 看来学金融的还会有一段美妙前程。但没有哪一行是一成不变的保险箱。 文章收关也说了,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 很多职业都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有谁能一直笑到收关? 不得而知。不过, 未来不可掌控, 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找金融工作机会?别往纽约跑了 就在多伦多!纽约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多少年来其地位都是稳如泰山。但时过境迁,根据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本周四发布的一份新近报告,最近十年(2006-2016)来,加拿大城市的金融工作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伦多,十年间增长25%,净增总数则是55,000份金融工作职位。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也经历了双位数的职位增长。反观美国,这十年各大城市金融工作职位大量流失,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旧金山,而芝加哥流失最为严重,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那是!自己创业最好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看着挺激动人心的是吧? 看来学金融的还会有一段美妙前程。但没有哪一行是一成不变的保险箱。 文章收关也说了,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 很多职业都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有谁能一直笑到收关? 不得而知。不过, 未来不可掌控, 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找金融工作机会?别往纽约跑了 就在多伦多!纽约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多少年来其地位都是稳如泰山。但时过境迁,根据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本周四发布的一份新近报告,最近十年(2006-2016)来,加拿大城市的金融工作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伦多,十年间增长25%,净增总数则是55,000份金融工作职位。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也经历了双位数的职位增长。反观美国,这十年各大城市金融工作职位大量流失,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旧金山,而芝加哥流失最为严重,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没那么快的, 现在不用太着急【图片】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看着挺激动人心的是吧? 看来学金融的还会有一段美妙前程。但没有哪一行是一成不变的保险箱。 文章收关也说了,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 很多职业都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有谁能一直笑到收关? 不得而知。不过, 未来不可掌控, 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找金融工作机会?别往纽约跑了 就在多伦多!纽约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多少年来其地位都是稳如泰山。但时过境迁,根据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本周四发布的一份新近报告,最近十年(2006-2016)来,加拿大城市的金融工作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伦多,十年间增长25%,净增总数则是55,000份金融工作职位。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也经历了双位数的职位增长。反观美国,这十年各大城市金融工作职位大量流失,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旧金山,而芝加哥流失最为严重,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想太远也没必要, 把握好当下才现实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看着挺激动人心的是吧? 看来学金融的还会有一段美妙前程。但没有哪一行是一成不变的保险箱。 文章收关也说了,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 很多职业都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有谁能一直笑到收关? 不得而知。不过, 未来不可掌控, 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找金融工作机会?别往纽约跑了 就在多伦多!纽约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多少年来其地位都是稳如泰山。但时过境迁,根据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本周四发布的一份新近报告,最近十年(2006-2016)来,加拿大城市的金融工作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伦多,十年间增长25%,净增总数则是55,000份金融工作职位。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也经历了双位数的职位增长。反观美国,这十年各大城市金融工作职位大量流失,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旧金山,而芝加哥流失最为严重,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呵呵你也认识我嘛【图片】 
    [楼主按] 这是今天的华语新闻,看着挺激动人心的是吧? 看来学金融的还会有一段美妙前程。但没有哪一行是一成不变的保险箱。 文章收关也说了,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开发, 很多职业都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有谁能一直笑到收关? 不得而知。不过, 未来不可掌控, 把握今天才是最重要。-------------------------------------------------------------------------------------------找金融工作机会?别往纽约跑了 就在多伦多!纽约是举世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多少年来其地位都是稳如泰山。但时过境迁,根据加拿大咨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本周四发布的一份新近报告,最近十年(2006-2016)来,加拿大城市的金融工作增长迅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伦多,十年间增长25%,净增总数则是55,000份金融工作职位。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也经历了双位数的职位增长。反观美国,这十年各大城市金融工作职位大量流失,包括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旧金山,而芝加哥流失最为严重,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压力蛮大的!
    从2013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海外高中生源的首要大国,到了去年,更是刷新了记录,达到一年35万人之多。留学低龄化的井喷趋势,总归意味着什么?这些孩子的家长们,已经不再只限于富人丶官员和知识精英,更有普通的工薪阶层,中国的下一代教育是否正在另一种体制里突围?出走的“好孩子”如果不去英国,陈小天应该正在南京一所知名高中里,接受题山文海的洗礼。孩子的亲友,对于他的出国感到震惊,15岁的他已经比同龄小孩具备很多竞争优势:在南京很好的初中念书,初一就有游学英国的经历。记者发现,这波少年留学潮中,主角不再只是那种成绩不好在国内混不下去的“坏孩子”,而更多的是像陈小天般的优等生。正在美国加州一所私立高中念高三的宋雨晨,初中是在上海浦东排名第二的中学念的,他们班上45个同学,有一半出国读高中。能不能出去,不仅靠成绩,还得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海外高中普遍没有奖学金,中国学生又以选择寄宿私立学校居多,学费加生活费一般在5万美金左右。负责美国高中项目的经理王梦妍算了一笔账,在美国高中四年就得120万人民币,如果加上本科,至少投入150万到200万。这些小孩未必来自大富大贵的家庭。宋雨晨有一个在大型投资公司
    Mr海 5285 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