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2
    【图片】
    他,是高考状元。他,被誉为“德、才、貌三者集于一身的首领级人才”。2010年,申请11所美国名校全部被拒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七年过去,他现在过得怎么样了?作者:严心 来源:WE留学生1.被11所美国名校拒绝的高考状元李泰伯,2010年北京高考状元,高中就读于人大附中,是班长、校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主席、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三次全国数学竞赛头名,被誉为“德、才、貌三者集于一身的首领级人才”。左一:李泰伯 图片来自 Boston.com熟悉李泰伯的人都以为,李泰伯被大家知道的那天,会是因为成功。他应该会有大部分“好学生”的人生路径,被知名名校录取,进入自己梦想中的学校。然而,命运和李泰伯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2010年4月,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李泰伯申请了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1所美国排名前20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被全部拒绝。2.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在中国拥有非凡履历的首领式人才,被美国大学拒之门外,人们多少从中读出了一些讽刺的意味。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股落败的冲击波很快一举冲出北京城,在全中国引起哗然——不满20岁的李泰伯
    柯梦 5769 4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8-21
    心理强大
    1又一家互联网公司CEO被抓了------又一家互联网公司的CEO被抓了,这次是走秀网的CEO纪文泓。经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报(俗称“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2017年8月16日,“4·05”走私大案外逃主要嫌疑人纪文泓被押解入境,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移交给拱北海关专案组。这是该海关查办走私大案中的“红通”嫌犯被成功抓捕归国的首先案例。纪文泓,是知名电商走秀网的创始人和负责人,是案值4.38亿元的“4·05”奢饰品走私案的主要嫌疑人。走秀网CEO纪文泓(资料图)他去年5月17日潜逃境外、7月13日被批准逮捕,在海关总署缉私局协调下,经公安部相关部门提出,去年10月,国际刑警组织签发纪某的红色通报。在潜逃1年近3个月之后,今年8月4日,国际刑警组织印尼警方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将其抓获,海关总署缉私局派工作组将该嫌疑人从印度尼西亚押回入境,拱北海关缉私局接收并对纪某执行逮捕。2潜逃印尼巴厘岛,难逃天网恢恢------纪文泓从被通缉到被抓的过程也相当狗血,这也让我们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流程。2016年5月17日,纪文泓公司被查出走私豪华品进境,且偷逃税款数额巨大,该公司副总裁吴某、财务主管等人被抓获
    Mr海 5574 2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8-15
    好励志啊【图片】
    1976年,北京,一个小姑娘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给小姑娘起的名字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叫“飞飞”。出生后不久,飞飞一家就搬到了四川成都。(飞飞和父母合影)如果说飞飞有什么地方不那么普通,大概就是她旺盛的好奇心了。比如,她一直对只有大人能参加的家长会特别好奇,到底老师带着一群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呢?于是,为了一探总归,她居然自己帮自己开了次家长会。换作一般家长,也许回去就要狠狠地批评教育一番了。不过,飞飞的爸爸妈妈并没有。相反的是,他们很乐于去鼓励和保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上个世纪80年代的成都还没有今天这么繁华,但只要一有展览,爸爸妈妈都会带飞飞去,让她尽可能看到更广阔的寰球和更多新奇的事物。同样,为了开拓视野,家里还定了很多杂志,比如《奥秘》、《科学画报》、《航空知识》和《无线电杂志》。不管飞飞是否能看得懂,但自此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对科技知识好奇的种子才是爸爸妈妈的目的所在。除此之外,飞飞家还有一条很有趣的家规:放学回家后只能在40分钟之内做作业,之后愿意玩儿愿意看杂书都可以,就是不可以再做作业。爸爸妈妈是想让飞飞养成做事情专注高效的习惯,不要左顾右盼地拖延,然后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24
    好想知道拖地机器人的效果怎么样
    今天真的可以说是"收获"累累的一日之内。上周不同的时间订购的东西居然都在今天到了。老公最期盼的是“拖地”的机器人和给小菠萝刷毛的刷子。这两样东西都是为了小菠萝的. 家里其实一年前已经买了一个扫地的机器人, 每天可以自动定时把房子扫一遍,清理小狗的毛. 当初找小狗的时候,特意选择了应该不会掉毛的那种狗的。可是谁知道,买回来,养大了,发现小菠萝还掉毛挺厉害的。可是已经养了,有感情了,是不可能去退回小狗的。所以开始置备小菠萝的一些用品,包括扫地机器人。买回来后,感觉省去了以前每周扫地这件事,也不错。今年春天,老公听别人说还有一种自动拖地的机器人,马上就要想再买一个。他是我们家里较爱干净的,然后就开始上网研究哪一种,哪个牌子的拖地机器人好,价格等。他比较喜欢上亚马逊上订购东西,觉得东西相对便宜。我不喜欢在亚马逊上订东西。一是有的时候会有假货和次货,他自己有一次买个打印机就出现了这个问题。二是无法用店里的优惠券。很多次了, 我发现我在其他官方网站或者其他网络商店,用上店里给的优惠券以后,常常比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便宜。而且我又注册了两个网上购物和实体店购物的购物现金返利, 有超过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长知识了
    寰球上有枫树的国家不在少数,歌颂枫叶之美的佳作更是比比皆是,可是当人们提起枫叶,还是会首要个想到加拿大,甚至亲切地称加拿大为枫叶国。去过加拿大的人都知道,枫叶标志遍布在加拿大每一个角落,即便多年之后忘记了当年的风景,却总也忘不掉那一片火红的枫叶。枫叶到底有什么魔力?一片枫叶标志里能蕴含多大的信息量?接着往下看~如果说枫叶真的有魔力,那么魔力就应该源自加拿大人对于枫叶发自心底的认同感与热爱。枫树是加拿大国树,枫叶是加拿大最知名且最受尊重的标志物。18世纪,法裔加拿大人已将枫叶作为表明自己身份的标志。自19世纪50年代起,枫叶开始出现在加拿大军装和帽徽上。每一位为国殉职的战士的墓碑上都一定会刻有枫叶的标志。1965年2月15日,印有一片大大的红色枫叶的新国旗首要次在渥太华国会山前升起,举国欢呼,这一日之内就成了加拿大的国旗日。没有哪个国家符号像加拿大的枫叶这样普遍,加拿大人简直愿意看到枫叶出现在任何地方。有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愿意在自己的身上纹上枫叶;很多加拿大人在国外时会在显眼的地方挂上枫叶配件,以便首要时间认出自己的同胞;如果某个加拿大组织或者活动需要一个标志,那么他们首要个想到
    挑灯亮剑 4967 2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8
    羡慕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希望到美国读本科,关于太平洋另一头的校园生活,我听到过这样那样的说法,有对有错。这篇文章挑出了其中的10个,让我结合自己在耶鲁的经历告诉你“事情的真相”,值得所有想考美国大学的同学一读。作者:李柘远LEO学习篇1.听说美国大学上课时记出勤,如果老翘课会死翘翘基本正确,特别是以常春藤联盟为代表的知名大学。美国大学多seminar—研讨型小班课堂,每门这样的课通常只有10个上下的学生和1位教授、1位或若干位助教(大多是本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每次上课,大家都会围坐在一张圆桌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有时简直像朋友聚会—只是气氛还没那么轻松罢了。试想,这样的小班课如果老是有学生缺席,该多尴尬啊。教授都找不到“聊伴”,根本没法把课堂讨论进行下去。所以,小班课的期末成绩里通常包括一定比重的“class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出勤与课堂表现)”,我在耶鲁上的几门seminar甚至给这一项分配了30%-40%的比重。换句话说,如果你老翘课,这30%到40%的分数就悬了,你的期末成绩也就“危在旦夕”了。在耶鲁等大学,动辄两三百人的大课大多也有出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7
    好可怜……
    李小姐于日前生了儿子,忙得不可开交,她的妈妈很想从大陆老家来美照顾她和外孙子一段时间,但是却两度被拒签。李小姐说,她妈妈李太在去年她刚怀孕时,就申请赴美签证,委托旅行社填表,李太向旅行社说自己有女儿一家在美国,但旅行社却说,现在以旅游为目的获得美国签证很容易,填自己有亲人在美国反而麻烦,不必填,就说自己去美国旅游就行了。李太是家庭妇女,轻信了中介的话,在是否有亲属在美国一栏,填了“无”,但她与丈夫、儿子一起去申请签证时,却被拒绝了。今年李小姐7月要生小孩了,急盼妈妈过来照顾自己和孩子。李太第二次去申请签证,但这时问题就来了,是填自己的女儿在美国呢?还是按原来的填没有亲人在美国呢?按原来的填,首要次这样填的结果就是拒签;若按真实的填,等于承认首要次提供了不真实的信息,虽然是因为无知被无良中介所害,自己本身并无欺主观意图。她为此多方咨询,收关,决定还是讲实话,如实填写自己的女儿在美国。为了做好准备,她的女儿把绿卡、报税单、邀请函都复印寄给她,让她在第二次面签时备用,但是,第二次签证还是被拒了。移民律师表示,赴美签证虽然比较容易获得,但是申请签证表格必须如实填写,申请人若有家人在美国是绿卡身
    鄭森 2517 4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7
    创意真好
    突然想起儿子喜爱的小熊来!它为我们家带来许多童趣和欢乐。好久没有画石头了,今天想它就用心画个可爱的它!
    1711 7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7
    醉了
    中国自秦一统天下,设郡县、废分封,历代轮回,直至鸦片一战,打开国门,甲午一战,彻底陷入一片黑暗旧体制已死,新体制却未生我小时候就常在想,你说这每个朝代都是一样的轮回: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外族入侵新皇帝英明神武、励精图治后代的皇帝事事求稳,腐败滋生、贫富差距加大重新进入首要阶段那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家们都在琢磨个啥?!为啥死到收关连一丢丢XXXX制度的影子都没看见?后来我才明白中国传统政治的衰亡无外乎以下8个原因:敌国入侵农民起义权臣专政太监擅权皇室相戈外戚乱政朋党之争地方割据而中国政治体系的演进其实是一部如何防范这八股势力的进化史外族入侵与地方割据一个人看历史,很重要的“障念”就是“国家观”与“民族观”的分离比如在清朝人眼中,郑成功不是民族英雄,而是晚明余孽比如在中原礼仪之邦眼中,秦国就是虎狼之邦所以对于外族入侵,是个细思极恐的概念从当时人的观念看,秦、唐、金、元、清都是外族入侵因此,切忌以今日的历史观去推论古人如何防范外族入侵,古人想过很多招,层层升级最开始肯定是想自己打,但是结果就是打不过人家是职业的打架的,你是业余的发现这招不靠谱后,第二招就是封地方的王我也培养职业打手收关你发现,这
    2744 15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7
    看不懂了
    “父母这辈子就算完了,全家可都指望着你呢。”放弃自己,寄托家族梦想于一子,这种天真想法更容易出自于所谓“寒门”。最近大家被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话刷屏了。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生在北京中产之家,获得的教育和资源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得不到的。阶层差异造成教育资源差异,形成阶层固化,早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很多人觉得寒门难出贵子是社会的不公,然而确实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寒门难出贵子,体现的恰恰是对奋斗者的公平——如果你不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的孩子也很难实现他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在孩子身上,越来越不现实。我小时候,见过每天打麻将,躺在家里啃老的成年人,他们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爹妈这辈子算完了,你要争气。而这些说自己完了的爹妈,还不到四十岁。还有个男同学,母亲没文化,生完孩子就不工作了,父亲是工人,特别爱喝酒,喝完酒就打他,说他不好好学习。男同学后来顶父亲的职进厂当工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阶层固化。所谓阶层固化,是这两年的事。之前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每个人,只要有点智商、肯吃苦努力、愿意跟时代一起前进,都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阶层,过踮起脚尖够得着的生活。我有个农村亲戚,初中毕业来
    朱珠 3904 13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7-17
    好多时候,上层人士比下层人无耻多了
    我不是特别清楚什么叫底层: 家乡的田埂上走着我家叔叔,挺亲切的存在,虽然房子破旧,但是一家族子都得定期支援着; 城里的农民工,保姆么?杨姐阿代都是很亲切的;那些市井么? 呵呵,他们不是很有钱,也还是很有生活的,甚至,一点都不要你可怜: 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那些孩子上大学的不多,但上了大学的,说真的,社会经验和生存伎俩摔俺们几条大街;我对底层是复杂的,其实不敢同情,也不可怜他们,反而觉得踩他们的人不晓得死活...家里的保姆,院子里的保安,通厕所的,搞装修的...他们跟你息息相关,你不释放点仇恨你皮痒啊? 是的,你可以对他们呼呼呵呵,看不起,说真的,很多有钱做官自以为上层的我看也就是那么回事,不过是lucky一点罢了,好像有些重乡土的肖扬总也要给一个家乡的底层找些生意,这底层一转身也就成了有钱人了,杜月笙削梨嘴巴会说会办事,转身就成了文人墨客党派的座上宾了,啥叫底层高层?国人很奇怪,不踩人就浑身不舒服,你以为你是谁?底层,也是你的nation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6-21
    国内,结婚后两个家庭的牵扯很多,人情往来啊,七七八八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这是托尔斯泰在探讨家庭、人生的小说《安娜.卡列琳娜》中的开卷语。婚姻、爱情,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每个人都要面对,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种族。那么今天美国成为寰球只此超强,和美国人的家庭、爱情观有没有关系?在今年“情人节”那天,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CBS台和美联社公布了它们联合做的新近民调,在问到如果你有下辈子,会不会还跟现在的配偶“结婚”时,10个美国人中,有9个说:会!在一些热衷反美的国家媒体上,常渲染美国人离婚率多么高,已超过50%,美国家庭要崩溃,社会趋向不稳定等等。但美国的这个新近民调显示,不管离婚率多高,美国人的婚姻是非常有质量的。90%的人说下辈子会再跟现在的丈夫或妻子“结婚”,说明绝大多数美国人非常满意自己的配偶,爱情指数相当高。美国女孩找友标准:兴趣,幽默,肌肉而且这不是一个偶然的民调结果,过去15年来对这个问题的追踪调查,比例都没有多大变化,1995年是93%,比现在还高一点。在这项民调中,在被问到选择配偶、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时,依序是:49%选择尊重,37%选择信任,10%选择幽默,2%选择性,0%选择金钱。美
    KaTharina 2538 4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6-21
    同人不同命……
    买饭等候时也不忘用功的衡水中学学生—1—被誉为''清北复交收割机''的衡水中学有多牛逼?2015年,清华北大在河北省招走了248名学生,有一个城市占了将近170个,这个城市的一所中学占了119个,在2016年,这所中学的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更是增加到了120人(清华55人,北大65人).有一所中学蝉联了12连冠,有一所中学在5年内有6个状元,有一所中学在5年内有543个清华北大,有一所中学5年内有12个中科大少年班,还有香港的高校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本一率仅仅10%左右的河北省,她创造了80%多的奇迹。这个城市叫衡水市,这个中学叫衡水中学。更可怕的是,在衡水,从来不只是仅有衡水中学,还有衡水2中,武邑中学,冀州中学,枣强中学,郑口中学等等。在经济如此落后的地方把教育做的如此奢贵,需要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每天5:30起床,要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收拾床铺打扫卫生,被子叠成豆腐块,铺面不得有丝毫的褶皱;每天要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完成教室——食堂——教室的路程;每天谁首要个到达教室谁收关离开教室老师点出的问题都会有十分详细的记录
    AnnieLong 2751 2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6-21
    大概就是语言吧
    “寰球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寰球太辽阔,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传统,沉淀了不同的生活习惯。付小费在美国被认为理所当然,在中国却可以给,也可以不给;摸小孩的头部在国内会让人觉得这个小孩挺可爱,在泰国却触犯了禁忌。客居异乡,人生地不熟,可能语言也不通,风俗习惯和国内也存在诸多差异。在海外,你最不习惯的是什么?赶紧互动起来,避免以后出国的同胞“入坑”……还能一起来吐槽呢~回帖格式:在 (国家/城市),我最不习惯的是 。
    小边 4254 75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6-20
    确实有点自私,私德也很重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83岁的台湾作家李敖自曝罹患脑瘤,只剩下3年生命。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发出公开信,要做一档谈话节目,“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我们可以一起吃一顿饭,合一张影,我去带你看可爱的猫,我会全程记录我们收关一面的相会……”11949,一个少年把他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到了台湾------李敖,这个名字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记忆、一种符号、一种年少轻狂时的不成熟。他是自称当今学问较大的人,是民主斗士、是台湾的立法委员,还曾经竞选“中国台湾地区总统”,是七八十岁还能轻松把妹的坏男人……一个现象是,只有年轻人和老年人喜欢李敖,因为这两种人,一种充满希望,对寰球抱以天真,一种人生将尽,后悔当初不曾潇洒放开,连一个传奇的故事都没办法给儿孙讲。1949年,13岁的李敖在上海的外滩上,看到了一个王朝的衰败。骑着高头大马的警察拿着马鞭,抽向拥挤的人群,可不管警察的鞭子有多用力,始终驱赶不走为了兑换金圆券而把银行大门堵得水泄不通的市民。大陆要沉了,所有的人把能带走的东西全部装上了船,包括李敖,带了一箱子书,和父亲一起跨过台湾海峡,来到了台北。2写100本书禁98本,快意恩仇不怕坐牢--
    Mr海 2586 4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6-20
    哟哟
    名人改国籍总是要被讨论一番的,不管是改出还是改进。近来传言曾先后加入美国籍、新加坡籍的李连杰想要落叶归根重回中国籍,而遭到网友谩骂。李连杰是我国一代功夫大腕,1982年主演《少林寺》一战成名。在之后的影视作品中,他又成功塑造了黄飞鸿、方世玉、张三丰、霍元甲、陈真、令狐冲等经典角色,享有“功夫皇帝”的美誉。1997年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2007年开创了壹基金,2013年获得了”中华武术30年较具武术影响力人物 “称号。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值得回味,也不得不说李连杰为中华武术走向国际立下汗马功劳。对于他成名之后宣布放弃中国国籍,先后加入美国国籍和新加坡籍一事,李连杰本人曾公开解释过。他说加入美国籍是为了在好莱坞顺利发展,加入新加坡籍是为了建立壹基金,还说根据新加坡法律的规定,在新加坡成立壹基金的话,就必须是新加坡籍,所以自己当时别无选择。虽然他进军好莱坞的后续现在看来不咸不淡,壹基金也曾备受质疑。在一次访谈节目上,柴静问他,对于当年他加入新加坡国籍一事很多人用了一个比较刺激的词“虚伪”,李连杰回答说“没问题”。晚年的他,从媒体曝光的状态来看,似乎是疾病缠身,身体情况堪忧,甚至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5-15
    确实,现在看来,生活在中国幸福感满满的
    我拿了加国绿卡,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加拿大!(加国其实不如中国福利高)经常听到网友们用羡慕的口气讲着国外的福利有多么多么的好,我想谈的是真实的加拿大福利和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5-12
    当你无意在Google上找到这样一张照片,你会被三个人温暖的笑容融化,不是吗?甚至没有让你立即发现,他们实际并没有血缘关系。而在美国,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无论大小,你一定会在活动中看到穿着中国传统服装的小孩子被两位金黄头发的父母呵护着,孩子的幸福显而易见。根据美国政府相关收养管理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是领养中国孤儿最多的国家,从1999年到2010年,美国共收养中国孤儿64000余名。而在2014年一年,就有2040位中国孤儿被美国家庭所收养,占所有国家被收养总人口的31%。图为美国好莱坞甜姐儿梅格瑞恩抱着收养自中国的女儿Daisy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与中国女儿杨乐意于是,一些人问:为什么美国人不在自己的国家收养小孩呢?本国收养不是更方便吗?小编要说此言差矣。因为美国人口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国家政策和经济水平,弃婴的数量就更少。所以美国人如果从本地收养,选择面很小。再加上美国有关儿童的法律一向严格,对于收养,更是手续复杂、耗时长、费用高。往往领养一个美国小孩要花费上10万美金,历时五年时间,养父母双方都必须通过收入、住房、夫妻性格等多项排查。审理程序、时间和花费等方面都让很多夫妻望而却步。
    郭小宝 3115 9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5-06
    教育很重要
    来源:南方周末“再不出去就晚了”2008年时,韩磊还是个“坚定不移派”。大专毕业的他经营着一家科技公司,买房买车,手头还有大量存款。人到中年,生活安稳,韩磊较大的希望就是小孩长大成才。虽然,朋友圈子里有人选择了“走出去”,但韩磊却是连国门都没出过。“别人家的孩子”改变了他的态度。一次,韩磊到朋友家玩,朋友此前已经移民加拿大,小孩也在那边念书。他惊奇地发现,朋友小孩会在自己进门时打招呼叫人,说话时也彬彬有礼。而出国念书前,这个孩子并不怎么叫人。进一步了解,韩磊得知这个孩子自己还制定了计划,每天玩耍和学习都有安排,不需要监督,会自己主动去完成。韩磊清楚记得,这孩子出国前成绩还不如自己的孩子。询问中,朋友将孩子的变化归功于加拿大的优质教育。“再不出去,时间就晚了。”危机感瞬间占据头脑,韩磊觉得不能等了,必须送孩子出国念书。韩磊说,他担忧成绩中等的孩子会在高考里毁掉。在以成绩说话的高考中,每年只有极少比例的高中生能进入“985”或者“211”工程高校。通过咨询,韩磊决心选择了加拿大的投资移民项目。按照韩磊的打算,等到大儿子高中毕业,就可以前往加拿大念大学。随着对这个枫叶之国的了解,当地良好的教
    懒洋洋 3124 1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5-04
    看来我也要好好锻炼身体,可以省钱
    美国看病贵,早就已经不是什么大新闻了!之前社交媒体上“留学生晕倒交不起救护车”就被炒的沸沸扬扬。1留学生合力吐槽看病经历说有一个美国留学的学姐,白天走在上学路上,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低血糖),昏迷前的收关一句话是:别叫救护车!这个看似笑话的段子,在微博上引发了无数留学生对于“国外看病贵”的合力吐槽,很多留学生都深有感触:叫一次救护车至少500美金,要是进了急救室随便一躺做个检查,急诊费用也要大概1200美金!下面看一组网友总结的美国留学生的看病经历: 有天头疼,就去检查,护士说量个血压,看到账单时以为自己眼睛坏掉了,数了好几遍真的要500刀。早上去急诊,下午就切了阑尾,晚上直接让我出院,10天后收到账单4万刀。 脚崴了去看急诊,医院200刀,急诊500刀。上学期我感冒了3次,去校医院看了4次病,开了一些很普通的感冒药,居然账单是4000刀!!! 2美国“裸险”看病收天价账单“叫不起救护车”还不是最恐怖的,朋友圈最近又传出一侧惊人的案例:美国“裸险”看一次病,北京一套房都没了。发布消息的是一个在美国陪女儿看病的母亲,女儿在斯坦福大学医院做了个有关心脏的手术,术后5天就出院
    AnnieLong 2318 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