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lilyo是 回答了问题 2018-07-19
  • lilyo是 回答了问题 2018-07-18
  • lilyo是 回答了问题 2018-07-18
  • lilyo是 回答了问题 2018-07-12
  • lilyo是 回答了问题 2018-07-12
  • lilyo是 回答了问题 2018-07-11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8-05-22
    为什么一定要卖掉房子呢,到开不动车的那天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确实很难理解……
    你向往自由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或许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可惜,能把诗句活成现实的人少之又少。或许你也和我一样,带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流浪到了南半球。但是,在生活的压力下,我们只是换了个国家,继续过着三点一线朝九晚五的日子……Lynette Valk和丈夫John,曾经也是我们中的一员。为了房子,车子,孩子,夫妻俩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半辈子。终于有天,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从生活的重担中直起身来,喘了口气,才猛然发觉:人生苦短,时不我待,是时候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他们想要的生活是啥样?让我们来读读Lynette的自述吧……生活,不在于房贷、大房子、花园和草地。正因如此,两年前,我们卖掉了Blenheim的三房别墅,开始住在房车里。现在,我们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两年来,我们完全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只此后悔的,是为什么不早点过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住在任何想住的地方;我们可以躲开雨天追逐阳光;停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度假小屋。拥有一个房子,这其实是一种束缚,有时压力很大,而且会很贵。为了还房贷、付地税、账单,很多人只能工作、工作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8-01-09
    旅游就要做好被坑的准备啊,防不胜防
    近日在朋友圈内看到一个爆款的帖子,揭露了黑龙江雪乡的宰客行为,看的俺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些年我们也去了一些国家旅行,而且基本都是自助游,没有导游带领引导,全靠自己做攻略独闯,很多朋友认识了解我是从看了我的游记开始的。回忆起旅行中的一些所见所闻,有温馨美好的,也有闹心添堵让人想吐槽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收费的机场行李车搭乘飞机时到了机场先找个行李车把大小箱子推上,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首要次知道用行李车要收费是在2012年年底我们首要次到澳洲旅行时,那天早上我们离开堪培拉前往墨尔本,坐出租车到了机场我们叫儿子赶快去推辆行李车过来,一排车停在那里,儿子却怎么也推不动,我们好生奇怪,这时旁边坐着的一个洋人告诉我们要先往旁边的机器里塞一块澳元才能把车推走,还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生平头一次见到要收费的行李车,好在我们的东西也并不太多,一人拉个箱子就行了,咱就没花这一块钱,这时旁边不知谁推回来一辆行李车扔在旁边,那位洋人还好心的叫我们推上这辆Free的行李车,我们也懒得推了!后来再去澳洲在悉尼机场发现要用手推车已经涨到两块澳元了。在美国发现机场更狠,用一辆行李车要五
    Prisca1966 3388 25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12-29
    我刚到新西兰的时候,住的小区一个中国人都没有,附近我就知道有两个中国人。有个邻居老太太人很好,问我是怎么从中国逃出来的。。。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12-13
    土豆也挺好吃的
    英国人的主食不是牛排,而是土豆
    梦悠悠 1332 2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11-29
    今年有一则新闻,“卖房送女留学却嫁老外父母崩溃大哭女儿就这样抛弃了我们俩老”:工人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今年60岁。夫妇为了满足女儿心愿送她出国留学,卖掉了家里的大房子换成一套小房子,为女儿凑学费送她出了国。结果几年书读下来,女儿留在了美国工作,还在没有与父母商议的情况下,直接打算嫁给外国男友,定居国外。老两口得知消息后,一时难以接受,后来苦劝无果,父亲与女儿关系变得很僵,收关甚至到了“断绝父女关系”的地步。同样是一则留学的新闻,两则一起看,才是中国式父母的真相:最无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付出一切,哪怕半夜三更拍视频教学西红柿炒蛋,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满足孩子国外留学。但也最自私,既然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那你就一定得按照我的方式来生活,不嫁给老外,不能在国外就业,一定得回到父母身边等等,稍微不按照要求来就是不孝。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容易“用力过猛”,认为只要自己倾其所有给儿女很好的,就是在爱孩子,然后把亲子关系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很多夫妻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任何时候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自己的成长才能决定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而不
    路子 6662 5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10-17
    良心啊
    自1998年住房市场化以来,中国房价几乎单边上涨。政府频频调控,但往往仅起到短期效果,越调越涨。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长效机制”,这次能否管住房价这头怪兽?纵观全球,很少有国家可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但德国却“独善其身”。从1977年至今,德国人均收入增长约3倍,但同期名义住房价格仅上涨约60%,房价收入比较低,这提高了民众的幸福度,也成就了“德国制造”。德国房价为何长期稳定?对我们有哪些启示?摘要1、德国房价合理,房价收入比偏低,保持了长期稳定的房价,在全球“独善其身”。1970-2015年,德国新建住房名义价格指数增加90%,扣除通胀的实际价格下跌11.3%,实际房价收入比下跌62%。十次危机九次地产,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球各国普遍受诱惑刺激房地产泡沫,而泡沫崩溃又带来沉重代价,唯有德国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和危机。2、德国长期实行以居住导向的住房制度设计,并以法律形式保障。德国政府始终把房地产业看作是国家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过多地强调其“支柱产业”的地位。政府重视发展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电子、机械制造和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13
    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压力
    一个企业家、一把手的背后是一个企业,少则几人,多则千人、万人的员工。他们率领公司一路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得越好,意味着他们的责任越重,而他们也就变得不敢病、死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重病、面对死亡,企业家又是如何应对的?这对他们本人、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他们的脆弱背后又是什么?任正非: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半夜常常哭醒“我无力控制,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半夜常常哭醒”、“研发失败我就跳楼”,这是任正非在华为创业维艰期决绝说出的话。那时他先后历经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港湾“抢食”、国外市场遭遇思科诉讼、核心骨干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依旧深感无力。这位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坚强如铁的商业硬汉曾经如此艰难。此后,在一封给华为抑郁症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他的身体还得了多种疾病,因得了癌症动了两次手术……即便在黑暗里哭泣,但任正非呈现给员工依旧是充满斗志的状态,提出以奋斗者为本的口号。任正非历次讲话文件被外界视为圭臬,而主旨只有一个:身在黑暗,心怀光明,梦想不灭,努力前行。这段话也正是对任正非精神很好的诠释。陈
    Mark_ 5033 2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8
    这样也可以
    事情发生在英国,一个妹子通过Tinder配对上了一个相当心仪的男人,两人出来见面,吃了一顿罗曼蒂克的晚餐,心潮都很起伏,于是男方说要不要去我家坐坐,妹子当然顺水推舟的说好啊那就去吧。去了之后还没开始办事,妹子肚子不舒服借用洗手间,结果遇到了段子里才会有的大便堵住马桶下水口的剧情。妹子想了想觉得这事儿太他妈尴尬了总不能出去跟男人说不好意思在上床之前我的排泄物把你的马桶给堵死了吧,遂决定自己动手解决。她叠了几层厕纸把大便包住给捞了出来,然后准备扔到窗户外头,不料这个住宅的窗户设计是双层的,而且不是那种可以水平推开的窗户,不仅外面那层打不开,里面这层甚至也只能斜着打开一点,所以这坨大便实际上没有被扔到户外,而是扔到了两层窗户中间的窗台上。也就是说,在厕所里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窗外躺着一坨已经渗出纸面的大便,但是伸手又够不着,被玻璃给挡住了。这下子妹子觉得实在搞不定了,走出厕所和男方坦白,男方一边表示崩溃,一边和她一起回到厕所想办法解决问题。两人大眼瞪小眼的谋划许久,终于妹子提出主意,说自己以前练过体操,身体柔韧性很好,所以可以倒着从窗户缝隙里进去拣回大便,但是她需要男的在室内抱住她的腰把她拉回来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8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8
    【图片】这是我向往的生活
    纽约市长白思豪(发言者)当地时间9月5日与众多市府官员齐聚市政厅,对DACA受益者表示支持。据美国《寰球日报》报道,美“童年抵美暂缓遣返计划”(DACA)的废除将影响3万名居住在纽约的“梦想生”。当地时间9月5日下午,纽约市长白思豪与众多市府官员齐聚市政厅,宣布纽约市将尽一切可能保护在美“梦想生”,并强烈表示希望国会通过“梦想法案”(Dream Act)。纽约市公校、医院、公共场所将继续为所有“梦想生”敞开大门,并尊重他们的文化背景。市警也将保护“梦想生”,不让他们经历强制遣返。白思豪表示,他计划与全国多个城市的市长合作,尽较大努力让国会迅速做出回应,以保护“梦想生”。他指出,目前通过“梦想法案”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关键,为了所有优秀的年轻人,国会必须尽全力通过“梦想法案”。白思豪同时希望所有DACA受益人都能继续正常工作、学习,并表示纽约市需要他们。市府还将深入到学校、小区,为DACA受益人及家庭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了解他们的权利。据报道,DACA计划于2012年设立,适用对象为在美居住5年以上且在16岁前首次进入美国的31岁以下非法移民
    maimai13 1567 1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7
    【图片】 || 回复:安好勿念哈哈哈
    【云乡漫游】昨日的云天好清高!与一朋友相约咖啡,不经意几个小时从指缝间溜走,却仿似走过彼此长长的岁月里。临到要告别,惊闻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这真是缘分!望向蓝蓝的天空,让我想起Kelley Robert 的那首盛名的歌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I think about it every day and nightSpread my wings and fly awayI believe I can soarI see me running through that open door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flyI believe I can flySee I was on the verge of break downSometimes silence can seem so loud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But first I know it starts i
    云乡漫游 2726 5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7
    【图片】 || 回复:Alex三水哈哈,谢谢 || 回复: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嗯, 就是这个目的  
    这篇文章可能在其他网上发表过.今天再次读到,仍觉得有一定的可读性,特此分享给大家.文中有些内容可能只是个例,比如养老金收入有几十万,那是不真实的.还有,水费电费现在也涨价了,每月一百刀是不够的...... 但作者对社会形态的分析挺中肯, "橄榄型"的社会结构确实是加拿大的真实状况; 华人移民过来,能处在哪个阶层,取决于每个人的背景(资金或学历等), 自身的奋斗精神,以及个人的追求目标.整体来讲写得不错,能让人对中加两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个基本了解.看过之后,会增强某些人的移民意愿,也会让某些人断掉移民念头.不管怎样,抽空一读,有助你思考.---------------------------------------------------------------------------------------------------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2
    【图片】
    近几年,一种全新的留学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这种留学方式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主要申请对象是正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孩子。家长们通常会利用南北半球之间假期的差异,提前为孩子们申请,插班澳大利亚的学校,让孩子有机会做一个短期的小留学生。这种比正式留学时间短,比短期游学时间长的留学被称为微留学,颇受一些家长的追捧。今年7月,本文作者杨青和老公带着即将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布丁,趁着国内暑假的时间,来到悉尼的一所小学开始了为期9周的微留学。上周,他们经历了一堂“打开新寰球大门”的数学公开课......(以下内容来自作者杨青的日记节选)1.数学周里的公开课布丁上的这所学校的宣传和通知单特别多。有活动就会发通知,让家长签字。周一六年级的孩子集体去附近的一个中学参观,问家长是否同意。这种机会我肯定是立马同意,因为对一个短期体验的孩子来说,恨不得在一个学期内尝尽各种可能。孩子去了一日之内,结果回来告诉我,他得了个奖,是做手工得的。而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奖。除了手工课以外,这次中学参观还有美术课和音乐课,那里一位帅哥演绎了如何用电脑来做音乐。参观的第三周是数学周,之前就收到通知,问父母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方法,欢迎提
  • lilyo是 回复了帖子 2017-09-02
    【图片】
    近几年,一种全新的留学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这种留学方式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主要申请对象是正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孩子。家长们通常会利用南北半球之间假期的差异,提前为孩子们申请,插班澳大利亚的学校,让孩子有机会做一个短期的小留学生。这种比正式留学时间短,比短期游学时间长的留学被称为微留学,颇受一些家长的追捧。今年7月,本文作者杨青和老公带着即将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布丁,趁着国内暑假的时间,来到悉尼的一所小学开始了为期9周的微留学。上周,他们经历了一堂“打开新寰球大门”的数学公开课......(以下内容来自作者杨青的日记节选)1.数学周里的公开课布丁上的这所学校的宣传和通知单特别多。有活动就会发通知,让家长签字。周一六年级的孩子集体去附近的一个中学参观,问家长是否同意。这种机会我肯定是立马同意,因为对一个短期体验的孩子来说,恨不得在一个学期内尝尽各种可能。孩子去了一日之内,结果回来告诉我,他得了个奖,是做手工得的。而班上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奖。除了手工课以外,这次中学参观还有美术课和音乐课,那里一位帅哥演绎了如何用电脑来做音乐。参观的第三周是数学周,之前就收到通知,问父母有什么样的建议和方法,欢迎提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