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feimdy 发表了帖子 02-06
    有这么一个发达国家,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这个国家四面环海,最近的一个邻国也位于1600公里之外。这里90%的土地都没有被开发,遍地都是纯天然草场,牛羊比人还多,蓝天白云没有污染。这就是新西兰。新西兰的单纯并不仅仅体现地理位置上,更体现在生活的纯粹上。在新西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内耗。一年365天,新西兰人有140多天都在休假。工作加班,根本不可能。到点必须下班,业余时间全部留给了自己和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份令人艳羡的松弛感,底气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首先,新西兰人收入很高。新西兰人均GDP达到了4.7万美金(约33.7万)人民币,这个收入在发达国家中虽然仅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他们的最低工资却在全球名列前茅。新西兰最低月薪在3700纽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是1.67万。这样的水平,也足够一家人的生活开支。(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其次,从出生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孩子出生在新西兰,是非常幸福的,因为政府有非常多的福利和补贴。比如孩子出生后每月都能领一笔牛奶金,一直领到18岁,累计能领15000纽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是50万多万。教育方面,新西兰实行13年
    335 0
  • feimdy 回复了帖子 2018-01-02
    看来下次需要武装一下了
    图片来自海那边APP【婆在新西兰】新西兰山好水好空氣好,但蟲子叮人从來无需打招呼。圣诞节在奧克兰朋友的莊园草坪上玩游戏被咬,到現在仍奇痒无比。去藥房买了这藥膏,也只能緩几个小時不挠痒。哎~家公,恐龍和我全中招。看來新西兰的蟲子只咬"外國人"。
    龍婆活著 1381 8
  • feimdy 发表了帖子 2017-12-28
    创业移民新西兰是一种有经商经验人士可以快速、较低成本移民新西兰的途径,但是,创业移民新西兰在投资生意(或者说,建立一个生意)的时候需要注意,新西兰移民局目前只批准三个类型的生意类型。它们包括,有高科技含量的、有高成长潜力的、能够出口新西兰的商品到全寰球其它国家的。种类01高科技含量的包括生物、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硬软件开发、自动化制造、农业科研等等,具有高科技背景和较高技术门槛的,容易通过移民局的审核。种类02高成长潜力的任何的现有的行业,即便是非常成熟的行业,也有一些“点”能够让初创企业具有高成长潜力,这样的行业移民局容易批准,但是需要一份非常能够打动移民官的商业计划书(俗称:吹牛吹的好)。种类03出口新西兰产品的这算是最简单的一种商业模式了,新西兰移民局为了让新西兰的创业者能够用其原有的渠道资源来“销售”新西兰的产品带动新西兰的出口,故而允许出口新西兰产品的创业移民者能够有机会被批准,在这个情况下建立的生意模式必须是具有出口商资质的、向全寰球其它国家和地区(通常出口的方向都是中国大陆)、走正规贸易渠道。目前而言,创业移民新西兰的批准率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各家移民中介都以为客户申请创
    1778 1
  • 安东尼奥 回复了帖子 2017-12-25
    年轻真好啊!
    家中少年正在申请美国大学!说不焦虑,肯定是不诚实的!当然,我比孩子更焦虑。用孩子自己的话说:真不知道你们家长焦急什么!Easy -peasy!是的, 少年年轻气盛,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也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失败!还不了解跌落之后的沮丧,和再爬起来所需要的勇气、力量与时间。他也不会用世俗的观点去评判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说,18岁的少年正当做梦的年华,他们是天真和幸福的!昨日,与绝大多数新西兰的公司一样,我所在的机构,包括我自己的公司,也是半天工作时间!于是,与孩子相约,来一个"圣诞前夕礼物选购突击"!
    云乡漫游 2319 14
  • feimdy 回复了帖子 2017-12-20
    我才发现给别人评论和点赞其实挺好玩的。
    图片来自海那边APP【婆在新西兰】今晚被本地藝友邀請到家作客。又是一个开心夜。聊不完的話題,敘不断的意念。婆將一日之内的工作疲累都拋之脑后。9点不得不停聊。明早还得爬起上班。晩安!
    龍婆活著 1535 8
  • feimdy 回复了帖子 2017-12-07
    无所谓好,无所谓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早晨起来,关于某幼儿园的事情铺天盖地,朋友圈里,微博里,全是低龄儿童父母的担忧,焦虑,甚至是恐惧,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咒骂,比比皆是。除了这些,移民圈里还有一种声音——多亏我们出来了,纽村就不会有这种事情,为了孩子当移一代苦也值得了。作为一个移居到新西兰一年多的四岁男孩的妈妈,移民前,娃又恰巧是在同属于这家处于风口浪尖的幼儿园的分园上学,不同的是我们是位于北京北三环的另一家分园。从不追热点的我,也想从我的角度说说话。中国的幼儿园真的很不堪么?当然不。阳光的依然阳光,但一定也有像被曝光幼儿园那样的突破底线的存在,他们藏在角落里,是家长避之不及的。我家娃2岁上幼儿园,因为老妈身体不好,我们请阿姨(保姆)已经请的精疲力尽,每年都要加几次薪不说,遇到阿姨家里有事回乡,我们家就要打破所有秩序,应付阿姨不在的日子。在比较了找阿姨的难处与上幼儿园的好处,我们还是狠心让两岁的娃园了。家附近的幼儿园不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小区里走路三五分钟就到的幼儿园。一年半的入园时间,我对这家幼儿园很满意的。刚入园的几天,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小娃们哭的闹的,足够老师们应付的。混乱怎么办,幼儿园全员出动,甚至包括管理
    Ivy缘游 2339 8
  • 安东尼奥 回复了帖子 2017-11-30
    潜水好久了,出来冒个泡
    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来自海那边APP更多新西兰的故事,欢迎关注公众号nzgoldengroup了解
    的_ 1432 4
  • feimdy 回复了帖子 2017-11-28
    生活可真悠闲。
    从美国洛杉矶移居新西兰内皮尔快两年了。以前住在广州,温哥华,洛杉矶这些超级大都市,由于地域宽广,人口众多,许多节庆活动举行的地点分布得很散。恐龙夫妇平时真的没兴致开车前往,打破头地找车位,挤死人地找理想观景点。而新西兰的内皮尔小城,陆地面积才1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还不到6万人,但任何节庆活动它都不会捺下。举行地点也总是在位于海滨的市中心。每个周末,一不留神,都会偶遇一次庆典。去年的圣诞大游行就被龍婆好运地撞上。详情请看《海外生活新西兰小镇的圣诞大游行,到底热不热闹?》今年,又是一次没有‘预约’的偶遇。话说,每到周末,恐龙夫妇都会步行到内皮尔市中心享用早午餐。今天刚步入市中心,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到处在封路。一打听,原来下午1点圣诞大游行将在市中心举行。许多国内的朋友好奇地问:现在才11月底,新西兰怎么就已开始圣诞大游行了呢?不说你不知,其实,这是一种西方文化中人性化的安排。圣诞节在西方不仅是一个宗教的节日,它已衍生到家庭团聚的日子,度假休息的日子。所以,在十二月份圣诞节前后的日子,许多公司会停业停产,许多人会选择休假,出外旅行度假,或探亲访友。这样,同城共庆的气氛将会‘冷清’。为
    龍婆活著 2380 12
  • 安东尼奥 回复了帖子 2017-11-22
    原来鳄梨就是牛油果啊,改天也做做看。
    人以食为先。很多时候,去过的地方,或住过的地方,当时间渐渐冲淡记忆时,仍有味觉提醒着那个‘曾经’。而‘食’又体现了一种文化。一个‘家’的文化,一个‘族’的文化,一个‘域’的文化,甚至一个‘国’的文化。当吃着‘片皮鸭’时,婆会想到北京。当吃着‘馄饨’时,婆会想到上海。当吃着‘羊肉泡馍’时,婆会想到西安。当吃着‘脆皮烧鹅’,‘红烧乳鸽’,‘白切鸡’,‘沙河粉’,‘艇仔粥’,‘布拉肠粉’时,婆会思念广州。对于一些以移民为主要社群的国家,味觉带给婆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还满足了婆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比如说......婆在美国洛杉矶居住了 almost 九年。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洛杉矶居住着许多墨西哥人。墨西哥文化因此在当地被传承。(婆注:墨西哥人大部分说西班牙语)其中,当然少不了‘食文化’。鳄梨酱(西班牙语:Guacamole)是美洲阿兹特克文化裡的传统调料,用鳄梨制成果酱,以便用来蘸主食吃。mole在阿茲特克人說的納瓦特爾語的意思,就是醬料,這個字亦隨着他們的文化而進入了墨西哥的西班牙語中。在美国,鳄梨酱很受欢迎,是年轻人开派对时经常准备的零食,用来和炸馬鈴薯片、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
    龍婆活著 1799 10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8-28
    离开中国在新西兰定居了,直到现在还是有人不停的问我:为什么去新西兰定居了?中国哪里不好了?问这些话的朋友潜台词是:中国这么大,还搁不下你?我想说的是来到另外一个国家定居了,我不需要给每个人都宣布我来这里的理由,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我不会让房子绑住我拴住我不会为了要有个房子而当个十几年的房奴,这个就是我。可是当我与众不同的时候当然会被很多中国人不理解。更多人在心目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到底中国和新西兰有哪些不同?到底2个国家的优劣都是哪些?到底中国有多差?新西兰有多好?新西兰到底是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完美宜居之国呢?我们去了新的国家我们能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呢?在新西兰人们的理想会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新西兰是不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国家?新西兰生活的人们和在中国生活的人们,谁更快乐?你如果有思考以下问题的话,你就会特别想了解中国以外的别的国家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你有无担心过你的子孙后代生活环境比现在更差?有无顾虑过你每天呼吸着不干净的空气日积月累会生病?你有无思考过为什么房子价格越来越高?人们生活却越来越辛苦?你有无好奇那些地大人少的国家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你有尝试过保护环境没?你有无思考过地沟
    4309 0
  • feimdy 发表了帖子 2017-06-05
    新西兰投资移民2类(新西兰普通投资移民)新政于5月22日正式实施,在2016年年底,新西兰移民局就已经宣布变政内容,不仅增加了经商管理经验的年限加分和英语成绩上限加分,还将对年龄进行打分,增加增长型投资(GrowthInvestments)额外加分。近日,移民局发布了几个新政条件的详细解读,下面来一起看看:一、英语成绩依然必须要有至少相当于雅思3分的英语成绩,当然在新政下,除了雅思,还有不少英语成绩也是被认可的。二、年龄申请人必须未满66岁。三、投资额较低为300万纽币,不再有100万纽币安家费的证明,但依然需要证明资金来源。四、经商经验至少要有3年的经商经验,经商经验可以分为股东(至少持有25%的股份)或者高管。无论是股东还是高管,均需要公司满足以下要求:有5个以上全职员工或年营业额在100万纽币以上收关,值得一提的是,新政下的投资2类EOI必须至少有20分,才能获得被选取资格。当然,也并不是说,你到了20分就一定能选上,具体还需要按照分数高低来进行筛选。关于旧政的收关一次筛选EOI截止到5月19日,之后则全部按照新的政策来。所以对新西兰投资移民依然抱有热情的小伙伴们,就着新政准备拥
    2520 0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4-26
    又到了每月播报新西兰净移民人数的固定时间了,今天的新闻内容毫无意外:净移民人数再再再……创新高!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时间里,新西兰的净移民人数延续了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把上个月的新高纪录又给刷新了,达到了71900人!自从2016年8月回归历史高点之后,新西兰的年度净移民人数就呈现每月刷新纪录模式,一路从69100人增长到了突破70000人大关。进入2017年后,新西兰对各国人民的吸引力更是一路走高,就在上个月底,净移民人数刚刚以71333人刷新了纪录,这个月就又被打破了。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个月中,新西兰净移民人数71900人与1月底时的71300人相比,增加了600人。在这一年时间中,抵达新西兰并计划至少停留12个月以上的移民总人数创下了129500人的新高纪录,而离开的人数为57600人。持PR和长期居留签证抵达新西兰的总人数增加了14%,为16763人。其中,中国依然是较大的来源国之一,以3435人领跑,涨幅为20%。那么,对这次净移民人数又创新纪录发
    2091 1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4-17
    现在奥克兰炒房厉害众所周知,炒房者“两天赚18万”“平均周入7000刀”的新闻屡见不鲜。但是,有赚就有亏,假如你发现自己刚卖掉的房产转身就被买家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了,求问你的心理阴影面积是多大?一对来自奥克兰的退休夫妇就遇上了这种事,他们找到媒体抱怨,说感觉自己就像“傻X”。而给他们留下这样心里阴影的,是一对华人夫妇。事情还要从15年前讲起:Dianne Millar(简称DM)和丈夫在15年前买下了一块位于奥克兰Redoubt Rd上的一块地,并精心打造了一套4室4卫的房子。他们一直住在这里,可以说这儿的一寸一土都有着他们的心血和回忆。他们的房子长这样:去年的时候,谢振峰(音Zhenfeng Xie)和他的妻子Jessy Li 到这栋房子这里上门来取在Trade Me上买的东西。谁知道来了以后,谢家夫妇却相中了DM他们的房子,表示自己很喜欢这栋房子,希望能够买下来和一家人一起住。DM夫妇那个时候没想着要卖房,房子也没有挂牌上市,没想到买家就这样“找上门来”——不过,DM夫妇还是认真考虑了华人夫妇的提议,到底现在他们退休了,仅仅靠退休金生活。考虑到想要补贴自己的女儿,他们决定把这个房
    2045 0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4-14
    最近是不是总是能看到类似的报道:90后华人情侣走上百万炒房之路,19岁小哥存1年钱买房,25岁的小伙儿娶妻生娃房子一套三……“买房先进个人”们孜孜不倦地讲述着自己买房历程,媒体也一致打出“买房要趁早”腔调,塑造了一个个刚毕业就喜买房的千禧一代90后形象一篇《如何30岁之前在买下一套房》的文章在facebook上得到了疯转,年轻的华人property coach也站出来循循善诱:年轻人,要想买房,现在你的观念就要变!必须Toughen up!但其实我们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境普普通通、运气断断续续、意志时有时无的普通人。普通学生们对买房这事到底这么看?对如今年轻一代来说,买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30岁之前买房,在他们眼里是可能实现的吗?今天,几位来自维多利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就来现身说法了:Holly Morton主修英国文学和西班牙语我希望收关会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现在的高房价问题,然后我们真的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吧。但现在,能在30岁之前买房的人确实是幸运儿。作为一个文科生,我觉得我的(买房)前景不怎么样。我会愿意有一日之内拥有自己的家,我会做这种梦。但我不会随时都去想这
    2140 0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4-12
    刚来新西兰的时候,特别喜欢问那些定居多年的华人们一个问题:来了新西兰,你后悔吗?无数答案里,有个人的回答令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一位已经在新西兰居住了近20年的老移民,出国前,她曾在北京税务局有着一份令无数人艳羡的工作。她说,当初她们全家刚刚登陆新西兰的时候,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国内的种种舒适而备感怀念,所幸没有放弃坚持了下来,日子也逐渐步入正轨。只是偶尔回首,想问自己值不值得,始终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直到某一年,她回国探亲,顺便回到原单位办理一些手续。时隔多年,当再次步入税务局的大楼,走着熟悉的楼梯,面对那些熟悉的面孔,她说,时光在这里似乎是静止的,一切仿佛都和从前一样,大家谈论的依旧是这个圈子里的那点事儿,纵使是新入职的年轻人也是如此,毫无生气可言。更让她讶异的是,她的某位同事这么多年喝水的杯子都没有变过。她说,就在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的出走是正确的。曾经的税务局于她而言也是整个寰球。住在家属区,每天出门走的是同样的路,到了单位面对的是同样的人,下班买菜偶遇的也是同样的一批人,谈论的都是相似的事情。年年岁岁,领导和同事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她每天的喜怒哀乐。终有一日,工作
    3669 2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4-09
    现在要想在新西兰找个钱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眼光可不能只盯着奥克兰、惠灵顿这些大城市了,虽说全国招聘职位连续3个季度都出现了两位百分数的涨幅,但最迫切需要新员工的还是各地区的公司老板们。眼看着2017年首要季度过去了,新西兰权威网站求职版块照例进行了统计,一下被新西兰就业市场的火热表现给惊呆了:65000个空缺岗位招聘你以为是闹着玩的吗?这和去年首要季度相比,涨幅都超过15%了好嘛!不过,虽然工作机会大大增加了,可老板们给的薪水可没怎么见涨。2016年第四季度的时候,新西兰平均工资下降了3%,而今年这3个月在招聘岗位大增的背景下,工资水平基本没什么变化。尽管工资水平表现不佳可能是受到了移民等人口增长的影响,但就按目前招聘需求的趋势发展下去,估计不出几个月老板们要想招来心仪的人才,就得多花点钱采取利诱措施了。尤其是建筑和客服行业这些需求特别旺盛的行业,工资涨幅太小根本满足不了应聘人的要求。要知道,公司的空缺职位增加了,市场上找工作的人数可是有限的,这么一来每个应聘者的选择机会可是大大增加了,别说招聘岗位薪水不够吸引不
    3086 2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4-06
    在新西兰,孩子们接受初级教育的学校种类很多。除了我们熟知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远距学校以外,还有一种可以允许孩子们在家学习的受教育方式,叫做Home schooling(或home-based schooling)。主要是自学或在家学习,父母亲能够获得若干补助,将孩子留在家中学习,政府也会通过一些检定来追踪学生的学习成效。新西兰政府为什么允许孩子们在家接受教育?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交往或者其他能力吗?一位曾经在kiwi家庭换宿的华人妈妈想分享下她眼中接受家庭教育的新西兰孩子。曾经有个老外和我分享他对homeschooling的看法:“人们这么做,是有特殊原因的”。至今,我仍旧记得当时她说话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作为具有好奇精神的吃瓜群众,我们在新西兰就选了这样的家庭,作为此次打工换宿的下一站。新西兰的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到高中毕业。大学学费可申请无息贷款,生活费可以申请补助,如果生活费不够花,也可申请无息贷款。即使这样,每年仍有很多kiwi家庭放弃义务教育,选择在家自己教育子女。在我们换宿的这个kiwi家庭,男主人Peter和女主人Helen都出生在基督教家庭,Helen和她
    2144 0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3-16
    题记:因勇敢,得幸福。昨天朋友圈被知名媒体人李方老师的文章《最近有点为北京感到难过》刷屏了。我看了以后,觉得没什么好难过的,难道现在不是卖房离开的时候吗?如果你在京沪深有套房,拿来换一个安稳幸福的下半辈子,不就是北漂十年的较大回报吗?今天就来说说房事。北京的房子又涨了,看了看各区价格,深感北京俨然已是宇宙中心。十年前的三五千块的楼盘,现在都是八九万。这些年,要不是房价涨了,真怀疑呆在北京完全就是赔本买卖。有时候会觉得,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打拼多年的一切努力,最终衡量其价值的标尺,居然不是你个人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了什么价值,而只不过是有幸赶上了房价翻番的快车。从这个角度说,你在这个城市,与那些炒房客有什么区别?北京西城区部分楼盘价格表你的名牌大学学历,曾经鹤立鸡群、挥斥方遒的优越感,在房子面前都是一种优雅而华丽的伪装。我们都曾经半夜躺在被窝里,用手机计算器上的房价来安慰自己的破碎的梦想。回首大学刚毕业北漂时的那些豪言壮语,过去这十几年,就是一场刺激而难受的过山车。该到终点了。文昌胡同位于北京金融街南部边缘,盛名的二小即位于此。曾经34万一平米的天价纪录,早已泯然于过去,取而代
    4206 3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3-10
    侨胞朋友们出入境频繁,可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那种感觉就像这样...国侨办,这位海外华侨华人的“娘家人”,更是海外侨胞的“贴心人”,明白华侨华人需要什么!“娘家人”在国内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促成多项新政落地。有关于申请“中国绿卡”的政策利好,也有适应来华长期居留、多次往返的“长期签证”...看看哪条你用起来最方便?外籍华人“专享”申请中国“绿卡”时,外籍华人会有专享条款么……?当然有!在北京中关村、上海“双创”“双自”示范基地单位、广东省自贸区: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或在“双自”区内或“双创”示范基地内单位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而且,更贴心的是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哟!除了中国“绿卡”之外,还有其他多次出入境的选项么……?当然有!!北京在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外籍华人(不受60周岁年龄限制),提交可证实曾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材料(或提交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出具的外籍华人证明函件),凭工作许可和聘雇单位的担保函件,申请有效期不超过5年
    1972 1
  • 安东尼奥 发表了帖子 2017-03-07
    在南半球的星空下寂寞的活着。 五年来,新西兰成了我的家,我的天地。在这片远离尘世的土地上,有着最蓝的天,最绿的树,富庶的社会,友善的居民。但是我寂寞。 冬季的奥克兰,连绵的雨,湿漉漉的,阴阴的空气有说不出的寒意。每天上学途中,风夹着雨,弄得浑身有些潮潮的,而心情也如是。生活于我,从来都不是一首散文诗。即便在这美丽的岛国。我仍然寂寞。 每天的课业的沉重,是一只具体的越来越沉的书包。我当然知道晚霞有多绚丽,星空有多宁静,但考试成绩似乎更能左右我的心跳。一次又一次考试的间歇中,我活了下来,但彷徨。 不知道一间房间能否代表一个家,一盏灯有无足够的光来取暖,每个寂寂的清晨,我仍不想起床。不是因为渴睡,那是厌倦。我知道门外是房东的客厅,窗下有厚厚的课本,伸手可以摸到闹钟冰冷的外壳。我不指望有奇迹,今天会发生的我都知道,我甚至想长眠不醒也没关系。 电话这头,我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那头,‘平’淡淡地,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有一段时间,似乎只剩我空洞洞的声音在响着,但我不愿放下听筒,电话线如同生命线,我只能紧紧抓住。 我应该是爱‘平’的。我的生活中没有过别人,我想我们是相爱的,否则怎么会走了三年。但我们之
    3056 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