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取消了进口普通化妆品的动物试验义务,这对国际品牌而言是一个巨大机会。5月之前,外国化妆品企业要在中国销售产品,还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欧洲时报德文网近日刊发德国知名驻京评论员、德国多家主流媒体驻京记者泽林(Frank Sieren)相关话题讨论专稿,评论全文现编译如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规定,2021年5月1日起,进口普通日化产品、化妆品的研发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动物试验。“善待动物组织”(PETA)等动物福利组织认为这是一个里程碑。从前,洗发水、面霜、沐浴露、口红或化妆品等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必须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为了测试保湿剂对皮肤的刺激性,人们会将一种活性成分注射进兔子体内,偶尔还会滴入它们的眼睛里。动物权利活动家认为这是不必要的痛苦。
但新法规不包括所谓“特殊化妆品”,亦即号称具有特殊美容或保健功效的产品,如美白、防晒、防脱发产品、染发剂等。此外,专门为婴幼儿开发的产品也不能完全取消动物试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kosmetik-international.de
欧盟自2013年起禁止在化妆品领域进行动物试验。这不仅是出于对动物的热爱,也是由于科学技术有所突破,人类皮肤组织样本已可取代大多数实验室对动物的需求。现在,一个线上线下总计价值85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正在向外国企业开放,高盛预计,2019年至2025年,中国国内化妆品消费支出将以12%的年增长率上升,直至超过1530亿美元。
此前,无论是由于喜爱动物,还是担心损害自家品牌形象,许多外国品牌都不愿接受中国的动物测试义务。但也有一些品牌接受了这些规定,以便踏入中国这个成长型市场的大门,某些国际品牌甚至为此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部分品牌还利用所谓跨境电商、如阿里巴巴的“天猫国际”平台直接向中国客户销售商品,从而绕过动物实验条款。但这并不能为自身建立起大规模的解决方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cash.at
澳大利亚护肤品牌BWX的总裁芬隆(Dave Fenlon)表示,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决策改变了他的公司。“得益于跨境电商,我们的产品已经在中国颇有名气了。但这一新规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这个市场90%以上的份额是属于国内销售渠道的。”
这一进步也完全符合中国顾客的想法。尽管中国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动物福利法,但多年来,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一直在增长。约有200个非政府组织正为动物福利问题开展活动,养宠物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报告显示,去年该国宠物猫数量增至4862万只,同比增长10.2%。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freepik.es
虐待动物的案件也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引起愤怒的风暴,比如玉林市一年一度的“狗肉节”也越来越被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所厌恶。2016年,有1100万中国人签署了反对该节日的请愿书。2020年4月,深圳成为中国首要个禁止食用狗和猫的大都市,违规者较高要支付约19500欧元的罚款。
新冠大流行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动物福利的发展。30多年来,中国首次更新了国家保护动物名录,增加了500多种。食用野生动物和大熊猫、金丝猴、黑熊等濒危物种的,将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购买非法猎杀动物者可面临较高3年监禁。根据动物权利组织“Faunalytics”的一项研究,有51%的中国人支持动物福利,这就是改变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