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升级,无数人都想念他:26年前,两国和平如何被一声枪响终结?

来自:世界华人周刊 0 0 2021-05-20

↑点击上方关注,周刊带你看寰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拉宾遇刺26年后,和平不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寰球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寰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最近多次登上热搜。

5月17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视频中,一位巴勒斯坦男子绝望地哭喊:“求求你了,妈妈,请留在我身边,不要丢下我一个人,求求你了妈妈……”

他的母亲被困在了废墟之下,而以色列军队仍然在轰炸加沙。


时至今日,以军的轰炸已经造成上千名巴勒斯坦群众伤亡,到处都是绝望的哀嚎,连妇女和儿童都没有逃过炮火的袭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中东地区。

有网友感慨:“犹太人在历史上被纳粹种族灭绝,如今角色互换,变成了加害者。同样惨无人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需要和平温暖互助友爱,而不是血腥屠戮。”

曾经的受害者,如今举起了屠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一幕幕人间惨剧面前,巴以的和解似乎成为奢望。而在此刻,许多人都非常想念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是以色列战功赫赫的名将,也是曾执掌国柄的总理。

如果他还活着,如今的乱局断然不会产生。

他就是拉宾Yitzhak Rabin),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也是首位死于刺杀的以色列总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6年前的枪声,打碎了巴以和平的美好愿景。

以色列人为什么要杀死他们曾经较爱戴的将军?

拉宾为什么被视为卖国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多以色列人可能至今都没有想明白,他们曾经疯狂崇拜的拉宾将军,为什么会变得那么“懦弱”?

年轻时的拉宾,和大家印象中那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判若两人。

他曾是一个激进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手中沾满了鲜血,被巴勒斯坦人视为死敌。而在犹太人眼中,他则是令人敬仰的战神。

1922年,拉宾出生在耶路撒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少年时期的拉宾


这座城市对于犹太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圣城。

拉宾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军人,一直致力于犹太复国主义,他的这种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年幼的拉宾。

犹太人流离失所,太渴望能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国土了。

上个世纪30年代,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进一步激发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潮。

枪杆子里出政权。想要赢得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必须用血与火来交换。

很多犹太青年走上了战场,加入同盟国的阵营,去和希特勒正面硬刚。拉宾就是其中之一。

1941年,拉宾放弃了去美国读书的机会,弃笔从戎。

他原本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却选择了九死一生,为了民族而去搏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青年时期的拉宾

在他21岁的时候,已经当上了排长。25岁那年,他已经是所在部队的副司令兼作战部长。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时势造英雄。对于军人来说,战争是赢得荣耀的最重要机遇。

风华正茂的拉宾,恰逢一个波涛汹涌的乱世。

彼时的以色列刚刚建国,处于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之内,陆续打响了几次中东战争。这个过程,也是军人建功立业的很好机会。

1956年,拉宾荣升为少将。

1964年,拉宾迎来了他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42岁的他被任命为以色列总参谋长,成为以色列军队较高长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1964年,拉宾时任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

他赢得了以色列人的真心爱戴。

保家卫国、雄才大略的将军,人民怎么会不拥护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74年,拉宾出任以色列总理。

从军队到政界,按理说拉宾应该收敛一下锋芒,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态度去处理争端。然而,他却延续了自己的铁腕风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拉宾

不过,拉宾首要次总理生涯,因为复杂的因素而不得不下台,不久之后出任了国防部长。

他的铁腕却丝毫没有改变。

巴勒斯坦人为了抗议以色列的占领,群起反抗,示威袭击层出不穷。

拉宾根本就没有考虑用和平方式去解决,而是果断下令:实行“铁拳政策”!

单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以色列将会怎样对付巴勒斯坦人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色列的军人们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在短短几年内有1775名巴勒斯坦民众丧生,身受重伤者不计其数。

巴勒斯坦也在不断采取复仇行动,袭击事件不计其数。

无论谁输谁赢,最受伤最遭殃的都是平民百姓。

在巴以人民的哭喊与哀嚎声中,拉宾的思想渐渐发生了转变,这位将军一日之内比一日之内沉默。

1992年,拉宾再次成为以色列总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在他上台之后,却让所有的以色列人瞠目结舌。

“拉宾变了!”

这个曾经像钢铁一样强硬的政治家,如今却要寻求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和解。拉宾似乎变得软弱了。

他开始频频与巴勒斯坦方面进行谈判和接触,拿出较大的诚意去打动阿拉法特。

为了巴以和平,拉宾愿意让出一部分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的土地。

“卖国贼”的大帽子,瞬间扣在了拉宾的头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95年,示威民众高举着“拉宾是叛徒”的牌子


可是,拉宾此举却是用心良苦,完全没有个人的私心。


时局已经发生了改变,以色列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无所顾忌了。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想要与中东国家搞好关系,不愿意再像以往那样,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以色列身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克林顿

归根结底,以色列不过是美国的一枚棋子而已。

除此之外,战争给以色列国民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如果一直打仗,冤冤相报何时了?

拉宾是身经百战的铁血将军,他当然不畏惧死亡,但是他不忍心让自己的国民在战争中无辜殒命。

以色列必须做出改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是,以色列的民众们并不能理解拉宾的苦心。

他们愤怒地指责拉宾,认为他是在出卖以色列的国家利益,是在卖国求荣。

有人直接拿他和“二战”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相比:

“拉宾之举是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后尘。当年张伯伦相信希特勒‘土地换和平’的承诺,如今拉宾也犯了这个错误!”

也不能一味责怪这些民众。巴以之间的纠纷太久,很多家庭都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捍卫得到的每一寸国土,其实也是为了维护亲人们的荣誉。

1993年,巴以签订了和平协定,拉宾也迎来了国内较大的反对浪潮。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93年9月1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等走上主席台

他被国民视为叛徒。

拉宾平静地回应:“我是个军人,还曾是国防部长。相信我,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

道之所系,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明明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却还是义无反顾。他要为巴以人民找到和平的出路。

1994年,拉宾和阿拉法特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左至右: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

巴以之间的和平曙光,已经出现。

然而,1995年11月4日晚上,拉宾在出席一场集会的时候,遭到右翼分子刺杀。

拉宾永远地倒下了。巴以关系也再次阴云密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阿拉法特不再相信以色列政府,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时至今日,巴以地区除了猜疑、仇恨、战争、复仇,找不到和平的任何踪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天的以色列,完全不考虑任何退让。

有了拉宾的前车之鉴,也很难有以色列政治家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得罪国内的民众。

以色列没有爱好和平的民众吗?

当然有,可是他们的声音太微弱了。

那些失去儿子的母亲,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亲的孩子,没有多少人听得到他们的哭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又或者是,政治家们听到了,装作没有看见。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现在的以色列完全不把公义放在眼里。

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公然宣称:

“弱者将崩坏、被屠杀、被从历史中抹除,而强者不管是好是坏,都会生存下去。强者为尊,强者有盟友,最终和平也归于强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内塔尼亚胡

这样的发言,怎能不让人悚然心惊?

很难想象,这种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言论,居然出于犹太人之口。

当年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将他们送入奥斯维辛的时候,宣扬的不就是这样的言论吗?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争端,似乎没有哪一方占据确实的道德制高点。

但是,正如村上春树曾经说过的那样,鸡蛋和高墙,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无论高墙多么正确、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色列政府就算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当它决定对平民进行轰炸的那一刻,就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此时此刻,多么需要一位明智的政治家力挽狂澜。

只可惜,以色列已经永远失去了拉宾。

● 参考资料:

1. 环球财经丨伊扎克·拉宾:中东和平之魂

2. 当代寰球丨拉宾:为中东和平献身


●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