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十足!中美高层对话3大细节,你细品!

来自:Mr海 0 0 2021-03-26

这两天,全球的头条都是中美高层会晤。

一场原以为会平淡无奇的对话,开场的火爆却震惊了全寰球。

国内很多自媒体的画风是这样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画外音:美国居高临下,不讲基本外交礼仪,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虽然这两次“对话”不能简单的相提并论,但杨洁篪主任的那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实在让人感慨万千。

两个辛丑年的不同画风,似乎就是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很好写照。1901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余波之下,清廷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如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提升到了美国需要平视、坐下来平等对话的地步。

同样的辛丑年,但中国早已“换了人间”。

话说回来,为期两天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都有哪些意味深长的细节呢?


01

美国生产“驰名双标”

中美在安克雷奇会场的对话真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和戏剧色彩。

先科普个外交小常识:像这种高级别外交谈判,通常都是闭门的,但一般会允许记者在正式会谈前的“开场白”阶段进去拍摄个三五分钟,好回去发通稿。

通常来说,这种“开场白”阶段都是象征性、礼仪性的,99%都是“场面话”,不会当着记者面明着交锋或说实质内容。

但美国一开始“不讲武德”,不仅严重超时,还对中国香港、新疆、台湾等事务和对外政策横加指责。紧接着又上演起了“双标”大戏,完全不顾外交礼仪,只许自己做补充发言,轮到中方时却试图将记者赶出场外。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面对美方的蓄意挑衅而横生波折,中方对此做出强硬回击。

杨洁篪强硬表态:“美国提倡民主,你们为什么要害怕媒体在场?”

“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所以我们刚才必须阐明我们的立场。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明确表示,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中国代表团的据理力争之下,中国媒体得以见证了这场长达90分钟的精彩开场致辞。


02

美国的凌乱

面对中国犀利的反击,美方显得有些凌乱,有几个细节特别有意思。

细节一,美国国务卿在面对中方指责美国国内人权问题时,巴拉巴拉一大堆,后面居然承认了自己人权方面确实存在问题。

这就出现百年未见的场景——国指责中国搞“霸权”,中国反怼美国没人权,美国人还说我改……有没有中美双方拿错剧本的感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细节二,面对中方洋洋洒洒介绍过去的成就,美国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搜肠刮肚准备也吹嘘一下美国的成就,结果东扯西扯居然扯到美国在火星方面的先进经验。

也难怪,最近几年美国不论国际国内都搞得一团糟,沙利文也就只能满嘴跑火车乱吹,连火星降落也拿来凑数,实在缺乏大国气度。

细节三,中方发言基本就是全程脱稿,中途没有任何交流,显然是有备而来。反观美方则不断在相互传递小纸条,对中方反击显得准备不足。

全寰球媒体完整记录下了美国人在中国反击面前的慌乱与不知所措,很明显,美国人根本就没预料到中方会如此强硬,也根本没有做好前期预案与准备。


03

取得的成果

虽然开局有点意外,吵得很凶,但实际上,结果还是比预期的好,主要有以下3大成果。

首要,双方都希望继续这种高层战略沟通。

这个共识非常重要!

因为美方在对话前公开放言:如果中方在美方深度关切的涉港、涉台、涉疆、涉藏、南海、东海和网络安全等重大问题上没有美方期望的实质性的行动结果,这次对话之后就不会再有高层对话,不会恢复过去定期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个成果是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安排。

比如说成立气候变化工作小组,对双方外交官接种疫苗进行协调,另外就是未来给外交官和记者提供一些方便。还有就是台湾问题,他们又重申了,一个中国政策不变,还有承诺以后找机会继续对话。

收关,确定合作方向。

双方表示将围绕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活动加强协调磋商,看来美国不会继续“退群”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句话来讲,就是中美双方相互当面表明了各自在重大分歧问题上绝不妥协的原则立场,同时达成了一项具体成果——同意建立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这对风电、光伏、新能源车行业是利好。

这次会议算是低开高走,中美的关系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但双方能坐下来“对话”,就算是不坏的消息。

到底,对话总比对抗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