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尤为不易。
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是在教育、住房、医疗这三座大山夹缝中求生存的阶段。
而学区房,是教育和住房两座大山的变态综合体。
近两年,全国房价在“房住不炒”大基调和调控政策的打压下,基本趋于稳定,不少城市的房价还下降了,但学区房却丝毫不受影响,始终保持着稳涨不跌。
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学区房,都是觉得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分配不均造成的。
深化教育改革箭在弦上!
最近,两会期间,高层释放了一个事关孩子教育的重磅信号:
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矛头直指学区房背后的教育机构和售楼处。
中国房地产疯狂发展20多年,泡沫非常严重。
3月2号,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指出: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是金融体系较大灰犀牛。
这是他在短短一年内,已经第3次对房地产和炒房投机行为发出警告。
中国楼市泡沫大,而学区房问题就是泡沫中的泡沫。
01.
学区房有多火热?
前段时间,庄主经常看到国内学区房价格暴涨的新闻。
比如,“北京海淀区学区房一夜上涨40万”、“上海学区房一房难求,业主跳价严重“、“深圳突然出现天价学区房”。
查阅各大房产网站可以发现,国内一线城市的学区房价格涨幅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学区房最贵已经超过20万元/平方米,北京最贵学区房25万元/平方米左右,深圳学区房目前较高达到了32万元/平方米。
一套学区房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甚至北京最破学区房仅仅是一个1.5米的过道,一平米叫价都高达15万。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据估计,一般学区房的价格往往会比普通住房高80~很高左右,有的甚至更高。
即便价格高昂,很多家长砸锅卖铁也要买,而且还是抢着买。
02.
中国家长为何对学区房有执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中国家长的心愿。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所作为。
但是全国的教育资源并不均衡,所以考试的难度、录取利弊也有很大差异。
一直以来,教育本着就近入学、户籍优先的原则。
比如,北京高考相对容易,河南、河北、山东高考难度较大。
河南长垣一位市民花了29万元购买了一套“西藏学区房”,让孩子落户当地,在西藏参加高考,享受西藏当地考试难度低、录取分数线低的优势。
这种“高考移民”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不少家长早早配置了海外身份,让孩子成为华侨生,参加华侨生联考,避开国内普通高考的激烈竞争,400分轻松上985/211名校。(什么是华侨生?如何让孩子成为华侨生?可以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再来看看,家长热衷买学区房,买的总归是什么?
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未来的确定性。
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好的教育资源极度稀缺,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买下一套学区房,就相当于给孩子提供了和稀缺教育资源挂钩的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也极大增加了上好大学的概率。
另一个层面来说,家长购买学区房,其实追求的是孩子未来的确定性。
而且,通常来说,中产阶级更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资,花高价买学区房。
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中产阶级都是典型的通过读书改变阶级的人,也是学历教育的受益者。
正因为有了名校学历,他们才有了更好的工作起点,更高的薪酬,也有了买房的底气,和学区房的投资基础。
所以他们无比笃信学历,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更舍得花钱为孩子的教育投资。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为了让孩子将来上个好学校,家长们都拼尽全力,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当然也不能错过确定性最强的途径——学区房。
到底,学区房能够带来的成果非常诱人:不平等的竞争优势,较高的升学率,上好大学的概率更大,孩子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可能性更高。
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公司招人时都要求是名校毕业,普通学历越来越不值钱。
学历贬值厉害,不可避免带来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孩子的未来,承载着阶级的传承,极具重要性。
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家长们的焦虑可想而知。但是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既选不了学校,也选不了老师,而且也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孩子学习。
所以,学区房就成了很多家长缓解焦虑的一剂良药。
给孩子买了学区房,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就不会焦虑了吗?当然还是会,但是心里会好受很多,至少自己为孩子的未来增加了很多确定性和可能性!
03.
学区房的未来前景如何?
当前,学区房与教育资源紧密绑定在一起,家长们不得不加入“抢购学区房”这一教育竞赛。
但对于学区房的未来前景,我认为是暗淡的。
首先,房住不炒的定位下,高泡沫的学区房必然是打压的重点。
其次,教育与房产脱钩,将会是今后的主导方向。
早在2019年7月,教育部就出台了新规定:一些教育不均衡的地区,要采取随机分配、多校划片的入学方式。
大多数时候,孩子入学都是就近分配的,由于一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因此就很容易出现孩子多、学校少的情况。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上学,原本一个小区只分配一个学校,现在可以分配两个或更多学校。
除了二胎以外,一套房每6年只能对应一个入学名额,一旦登记,这个学区房只可以被一个学生使用,如果想要变更必须等到6年以后。
对于开发商,上面更是动了真格,直接取消“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房”的入学资格。
对于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教育部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于超过录取人数的,进行随机分配。
一些省份明确规定,严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此次两会期间,大领导讲话后,预计接下来将会有新的调控政策。
教育和房产彻底脱钩,虽然短期内无法实现,但是值得期待。
对房地产与教育脱钩,你怎么看?
欢迎加入我们的交流群一起聊聊 ▼
买房获身份,孩子变华侨生
押宝下一个“小深圳”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CBD地铁房,永久产权
0首付、低总价!
全球BPO中心,年轻人多
租住需求旺,年收约20%
一人买房,全家获身份
孩子变成华侨生,轻松上名校!
了解详情,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