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6岁华裔男童确诊!家人按指示隔离无用,全家感染了...

来自:人在洛杉矶 0 0 2021-02-0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拜登对于学校开放的态度一直很没底线,今天放出消息,学校准备要开放了,即便全体师生没有注射疫苗。

家长们就不服了,虽然孩子染疫后恢复健康很快,但是带给家人的潜在危险却是相当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近日,一名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华裔母亲接受了CBC新闻的采访,称自己的孩子疑似在学校感染了新冠,她按照政府和卫生部的指导让孩子居家隔离,可没过几天,所有家庭成员几乎全被感染。这位华裔母亲不禁发出质疑:"当局制定的学校防疫及居家隔离指南真的有效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报道,安女士(Jessica On,音译)的儿子在过完寒假、返回学校一周后开始发烧,确诊之后正在读一年的儿子被要求居家隔离。

对于生活在一套只有两卧公寓的四口之家而言,想要彻底隔离并非易事,安女士作为一名护士,心里再清楚不过,更何况她的儿子才6岁,尚未达到能够自理的年纪。

可这也只此的选择,考虑再三之后,安女士决定和18个月大的女儿搬进客厅,丈夫和儿子各占一间卧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费脑筋的就要属洗手间的分配问题了,因为安女士的家里只有一间浴室。为了能够较大程度减少和儿子的接触,夫妻两不得不将浴室分成"两半"。他们在一个水槽上贴上"妈妈和爸爸用的水槽"的标签,将另一个水槽单独留给儿子。

即使做到了这份上,在儿子确诊新冠之后不久,安女士和丈夫也相继感染了该病毒。只此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年幼的女儿做过的病毒检测均显示阴性,且暂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纵然平常工作里习惯了重压的安女士,经历了居家隔离也不免崩溃:"整个过程就很令人沮丧,你必须时刻警惕,想着保护所有人。"

"我是一名护士,知道在家里有确诊病患的情况下,保持无菌模式的重要性。能够想到的地方我都进行了消毒,没想到收关还是中招了。"

"只能说我们正在努力让自己不灰心吧,但想想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结果就很难不感到很泄气。"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安女士透露,自从儿子确诊后,一家人在屋里都会戴着口罩。她原本以为只要按照隔离指南上的建议做,这一切很快就能过去。

"哪怕是客厅的沙发,我们都分了区域,一边是儿子的活动区,而我们在另一边。"

"记得有一日之内儿子蜷缩着脚趾,畏畏缩缩的站在卧室门口,想要求一个抱抱,那一刻真的太让人心疼了,我是真的很想拥抱他,却只能忍住泪水安抚儿子,告诉他现在还不行,距离隔离期满还有10天。"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儿子有限的"活动区域"

由于安女士的父母平常负责白天照顾小女儿,且她的父亲本身就患有癌症,属于高风险感染人群,所以从隔离期一开始,安女士就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她知道儿童的感染症状比较轻。

在谈及儿子是如何感染上新冠的,安女士表示尽管不能百分百肯定,但卫生当局也承认,儿子从学校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悉,安女士儿子就读的David Oppenheimer小学已经发布过好几次病毒暴露通知,且儿子所在的班级还被要求全部停课,所有学生都得回家进行14天的隔离。

安女士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改进措施加强校园的防疫措施,"社区都出现了感染变种毒株的病例,学校的防疫措施却一成不变,这像话吗?"

至今,BC省仍没有强制学生在校内佩戴口罩的规定,成堆的学生聚集在操场上,既不戴口罩又没保持2米的社交距离,一旦有一人确诊,后果可想而知。

"光是增加洗手次数有什么用,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同时,安女士指出,在监督孩子认真防疫这件事上,老师不该是只此需要为此承担责任的人"老师的存在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更何况他们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安全保护和支持。"

自去年夏季以来,BC省教师联合会就不断呼吁希望能够在校内实行强制口罩措施,却一直未能实现。

好消息是,安女士一家的经历引起了官方的关注,在1日的疫情通报会上,省卫生官Bonnie Henry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公布有关学校的新指导方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愿这一次,别再让家长们失望了... ...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