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上海楼市刚刚经历一轮“暖冬”行情,学区房尤为火热。
2020年12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22.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59.1%,创下2020年内交易新高。新房成交量大幅上涨的同时,一些热门板块的学区房房源稀缺,一房难求,导致价格暴涨。
“学区房行情太火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位网友透露,“看房的时候,房东临时要涨价5万元,我也没犹豫,还好定了,要不距离现在不到半个月,那套房的总价又涨了40多万元。”
前不久,她刚购置了上海浦东内环的一套学区房,一套面积33平方米的老破小,成交价格约450万元。短短半个月过去,同小区同户型的数套房源挂牌总价已经涨到了490多万元。
楼市过热,政府会不会出手调控?
1月20日的时候,一则上海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但是很快就被辟谣了。
然而,短短一日之内之后,到了1月21日,上海深夜出台了房地产新政。
1月21日晚上,上海推出《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2021年1月22日起实施。
《意见》明确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并调整了增值税征免年限。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2、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
3、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
4、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5、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
简单解读一下就是:
假离婚买房这条路被堵死了
2年免税变5年,短线购房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炒房行为被抑制了
购房者失去过度放大杠杆的可能,炒房客的部分资金来源被掐断
买房摇号优先倾向刚需,再次明确“房住不炒”
显然,上海房地产新政是在严格落实国家近几年一直强调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条理念。
落实房住不炒的理念,上海新政最核心的逻辑就在于几点:
通过严格对离婚购买商品住房这个行为的审核,实际上打击的是炒房行为的出现,到底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如果仅仅是为了居住需求,根本不会有离婚买房的事情,那么离婚的核心逻辑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炒房的嫌疑,所以在这方面打击实际上是降低上海当前不太正常的炒房现象。
严格控制其他来源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其实也是进一步为了防范化解有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这是从金融资金链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化解风险,另外一方面则防止其他资金被恶意用于房地产市场的炒作。
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实际上则是通过税收的手段进一步控制,从而让整个房地产市场有比较明确的市场预期,避免炒房现象的出现。
所以整体来看,当前上海的调控政策是一个方向性非常明显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刚需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打击炒房行为,避免上海房地产出现过热或者出现泡沫膨胀的现象。
不止是上海,近两年,深圳、北京、广州等全国多个城市不断加码楼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理念。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全国有超过1000家房企转行养猪,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以后房子就是个住的工具,大幅增值的可能越来越小。想要在国内通过买房、甚至炒房致富的朋友,还是别想太多了,早点洗洗睡吧。
对于上海楼市新政,
以及中国房地产前景,
你怎么看?
欢迎加入我们的交流群一起聊聊 ▼
海外投资特价好房
后疫情时代,捞金菲律宾!
首都马尼拉房产,年收益高达25%
地铁学区房,总价仅42万起!
免税带租约,省钱省心赚租金!
一人买房,全家拿绿卡
孩子化身华侨生,轻松上985/211名校
了解详情,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