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年轻人慷慨赴死!这一拳打出去,西方再不敢霸凌中华民族

来自:世界华人周刊 0 0 2020-12-20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硝烟已散尽、枪膛已发凉,

可他们出征的歌声,还在耳边震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者:北洋君

来源:北洋之家

ID:bypm201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50年10月25日,

好多十几二十岁的志愿军战士,

带着年轻的微笑和必胜的信念、

高唱着歌曲跨过鸭绿江,

走向了朝鲜战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70年后,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上,老志愿军战士入场时全体起立向他们致敬!


那时,中国还没有核武器,

美国时不时就威胁:

放一颗原子弹给中国尝一尝!


这一仗打了三年后,

中国和美国再一次坐回到谈判桌上!

至此之后,

再也没有哪个国家

敢来到中国随便轰炸一个县城,

要挟中国政府、迫使中国让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1953年7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及其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毛主席说: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一拳打出去,

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灭了,

这一拳打出去,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

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

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

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拳打出去,

中国人真正有尊严、有底气地

在这个寰球上站了起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7653位志愿军战士的壮烈牺牲,

为中国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为中国赢得了和平与发展!

今天,硝烟早已散尽,

枪膛也已发凉,

但他们出征的歌声还在

我们的耳边震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7653位血洒疆场的英雄

他们倒下时身影不同,

却有着同样的悲壮与英勇


1950年11月23日,

这一日之内是西方的感恩节,

在长津湖南端的一个小镇上,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即将打响!


此时,美军们正吃着火鸡,

享用着感恩节的丰盛晚餐!

而几乎是在同一时刻,

一支169人的志愿军连队,

正冒着长津湖零下30多度的严寒,

以日行30公里的速度行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的手脚冻得像地瓜,

鞋子破了,就用一块布裹着脚,

耳朵冻了,就用毛巾裹住头,

肚子饿了,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此刻,他们的目标就只有一个,

守住1071.1高地——小高岭。


战役在11月27日打响了,

在一日之内一夜的时间里,

美军发起了八次冲锋,

数不清的炮弹倾泻了下来!

这场鏖战打到收关,

三排阵地上

只剩下连长一人的身影,

他抱起收关的武器,

一包五公斤的炸药走出战壕。


30米、20米、10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等他走出了硝烟

美军士兵才终于看清,

这位冲上来的志愿军战士要做什么。


美军士兵惊慌失措,慌忙后撤,

就在这时,他猛地点燃导火索。

随着一声巨响,

他与40多名敌人一同消失在了

烟雾之中。


这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志愿军连长,

就是《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之一,

新中国首要位特级战斗英雄

——杨根思!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1月29日,

杨根思在朝鲜战场的第26天,

他年仅28岁的生命化作漫天的火光,

兑现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


1952年10月20日凌晨,

上甘岭,597.9高地,

一名志愿军士兵提着手雷,

在照明弹的亮光下冒着炮火前进,

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

他的两位战友,

一位当场中弹牺牲,

一位身负重伤、血流不止……


他奋力扔出的手雷,

只炸掉了地堡的一角,

敌人的机枪换了射击口继续扫射。

眼看着冲上来的志愿军战士,

一个接一个倒下,

他咬紧牙关奋力用自己

已经血流如注的胳膊撑起身体,

艰难地爬向火力点,

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猛扑上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就在两挺机枪哑火的一瞬间,

他的战友们冲出了战壕。


战斗结束后,

战友们发现他仍然趴在地堡上,

两手紧紧抠着地堡上的麻包,

敌人的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腹,

在他的背上留下了一个

碗口大小的窟窿。


他就是黄继光,

牺牲时只有21岁,

生前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给我们!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多年后,有人质疑,

人的胸膛不可能挡得住机枪!


已经80多岁的王清珍老人,

当年曾亲手为黄继光整理遗体,

作为上甘岭战役中的卫生员,

黄继光的遗体令她永生难忘:


“他那个两个手还是抓着的动作,

头上戴的军帽也染黑了,

身上血干了,后背都被打空了,

这个腿也负伤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一间炸坏的民房里,

王清珍和她的同事用温水

将黄继光身上已经凝固的

黑血块清洗干净。

她们含着眼泪,

将黄继光被打穿的胸膛缝合好,

并为他换上了一身新军装。


 用胸膛抵住喷火的枪口,

用生命直面冰冷的死亡!

黄继光和千千万万的中国军人一样,

宁可前进一步死,

也绝不后退半步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你牺牲了一个儿子,

我也牺牲了一个……”


美国人始终不敢相信,

长津湖死鹰岭上,

穿着单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冻成“冰雕”仍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他们更想不明白,

上甘岭43个昼夜的拉锯战,

他们动用了人类历史上较大的炮火密度,

山头被炮火生生削低两米,

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

为何就是攻不下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在夺回地表阵地。图为537.7高地战斗实景。


70年了,长津湖、上甘岭

从来不是两个普通的地名,

而是中国人的精神高地。

这里的每一片雪花和每一抔泥土,

都浸透着中国军人的英雄血,

饱含着他们舍生忘死的英雄气!


在朝鲜战场上,

付出了巨大牺牲的还有

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

人民空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时中国空军与美国空军相比,

实力不是一般的悬殊。

我国空军仅有作战飞机不足200架。

而美军则有1400架以上;


中国飞行员还没来得及结束培训,

就被派往了战场,

初出茅庐、从没有参加过实战的

志愿军空军,

面对的是强自己数倍的,

当时寰球上最强的美国空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年轻的中国志愿军空军飞行员,

没有被强大的敌人吓倒,

他们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

他们决心用拼刺刀不怕死的精神,

跟敌人血战到底!


范万章,山东栖霞人,

为了保证飞行大队的战斗力,

他独自缠斗3架敌机,

从万米高空打到千米低空!

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

已经受伤的范万章做出了人生

最重要的决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把油门加到较大,

驾驶燃烧着熊熊烈火的战鹰,

径直向敌人机群猛撞了过去……

血染长空的那一刻,

他才25岁!


孙生禄,河北定兴县人,

他为了吸引住敌机群,

被12架敌机围攻、开火,

飞机已经被严重打伤,

僚机对他大声疾呼:

“快跳伞!快跳伞!”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孙生禄仍然顽强地坚持着,

他知道,能多撑一分钟,

队友就多一分安全。

在收关的紧要关头,

孙生禄用尽收关的力气把机头一拉,

驾着熊熊烈火的战鹰,

朝敌机撞去……

孙生禄牺牲的时候,才24岁。


一个人、一支军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靠什么赢得尊严?

靠的是不怕流血、

不怕牺牲的勇往直前!


来到朝鲜战场之前,

只飞过20多个小时的刘玉堤,

与美军在“空中拼刺刀”,

一次战斗就击落了4架美军战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海、刘玉提、张积慧、赵宝桐……

中国年轻勇敢的飞行员们,

在2年又8个月的空战中,

共出动飞机26491架次

击落敌机330余架,击伤90多架。

人民空军一战成名!


整个朝鲜战争,

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

以外所有新式武器。

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则凭借数量不多的迫击炮与机枪,

以及手中的步枪和刺刀,

甚至是枪托和石头同敌人死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什么他们还是一个孩子,

却愿意在异国他乡

零下30多度的地方忍冻挨饿?

为什么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

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

他们依然像一颗颗铆钉

死死钉在阵地上与敌人血战到底?


很多年后,

美国人回忆起朝鲜战争,

他们说: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打败了我们!


是的,美国人永远不会理解,

这些可爱的中国年轻人

在这里爬冰卧雪、吃炒面吃雪,

是为了让他们的母亲、孩子不吃雪,

他们在这里流血冲锋,

是为了他的祖国和人民免遭蹂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黄继光牺牲后,

年过六旬的老母亲邓芳芝,

没有掉一滴眼泪,

只是独自坐在村口看着儿子

离家的方向。


几天后,

她为小儿子黄继恕收拾好行囊,

再一次将自己亲生骨肉

送上朝鲜战场。


 1953年4月,

60多岁的邓芳芝来到北京,

毛泽东拉着她的手说,

“你牺牲了一个儿子,

我也牺牲了一个……”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个是人民首领,

一个是农村妇女,

他们有着相同的骄傲,

也有着相同的悲伤,

在双手紧紧握住的那一刻,

他们,都是失去了各自心爱儿子的

父亲母亲……


1953年7月27日,

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

1958年3月,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撤离朝鲜时,

黄继光的弟弟黄继恕带着母亲的思念,

与哥哥生前战友一起来到了

黄继光牺牲的地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临走时,黄继恕将一捧

浸染了兄长鲜血的泥土,

连同找到的弹片用手帕包好,

带回了家乡……


197653名志愿军英雄

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因为战争的惨烈,

他们大部分人被就地掩埋在战场……


1954年12月,

志愿军总部发电询问

毛岸英遗骨是否运回北京时,

毛泽东只说了一句话: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总归是什么?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