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下流水线上的年轻女性,看着她们慢慢被时代淘汰

来自:世界华人周刊 0 0 2020-12-05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记录下了21世纪头20年里,几代打工人从青年到中年的成长过程,也记录下了中国工业区和制造业的变迁。

来源:一条
ID:yitiaotv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高中毕业生占有兵,湖北襄樊人,
2000年来到广东东莞打工,
并开始用相机拍摄工友们的打工生活,
20年来,他拍下了150万张照片。
记录了流水线两侧的年轻女工,
逐渐被自动化机器替代的过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4年12月31日,纸品厂举办运动会时全体员工集合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6年8月13日,下班后在工厂外谈恋爱的打工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0年5月26日,电子厂女工宿舍的公共电视房

凭借这些照片,他从保安队长一路逆袭,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获得新闻报道类优秀摄影师奖。
作品成为国内各大摄影节的宠儿,
还应邀在纽约办了个展《中国制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摄影师占有兵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1月,一条来到东莞市长安镇,
和他聊了聊如此长情和疯狂的创作,
也跟着他深入工厂内部,看到了真正的“打工人”,
“这些人支撑起了‘中国制造’四个字,
他们值得被看到。”

占有兵生于1974年,曾经当过兵的他,精力十分充沛。采访时间是上午十点,他早上六点就起了,先去工业区拍摄了两个小时,又去上了一小时班,然后精神抖擞地出现在约定地点。

长安镇属于东莞市,位于东莞和深圳的交界处,是中国农民工最密集的地方。地图显示,长安镇到处都是科技园、产业园、工业区,与之配套的是员工宿舍和廉价的出租屋。

大量在深圳打工的年轻人,因为深圳房租贵,选择住在长安,每天早晚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3月9日,鞋厂的员工做早操,2018年这个厂已经关闭

占有兵的所有照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拍下来的,称得上是中国农民工的首要手资料。

2000年,占有兵来到长安,在一家大型电子厂里做行政主管,负责全厂的安全保卫工作。在此之前,他曾经是深圳一家酒店的保安。2012年,已经在摄影圈小有名气的他,结束了17年的“打工”生涯,进入长安报社,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0年9月25日,电子厂的女工刚参加完消防演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9年12月31日,电子厂交接班时,上下班进出的人混在一起

在20年的拍摄中,占有兵对打工人的记录几乎是无孔不入。他们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会拍下相应的照片。

在和他相处的两天时间里,亲眼看到他经过街边的一个乞丐时,直接举起手机怼到他脸上拍照。看到我们惊讶的样子,他解释说,他拍照只是为了记录每一个瞬间,不会随意发表。 

在如此细致的拍摄中间,他记录下了21世纪头二十年里,几代打工人从青年到中年的成长过程,也记录下了中国工业区和制造业的变迁。

以下是他的自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4年12月5日,电子厂的女工进无尘室前照镜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空前密集的打工生活 

我的摄影,和我的自身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做保安队长的时候,我经常要走到工厂的各个角落、各个岗位去巡查,这为我的摄影提供了很多便利。

电子厂的特点就是女工特别多,一个工厂里面可能95%的员工都是女的。我所在的电子厂的生产车间,跟富士康是非常接近的。生产线是无尘室,员工在进去之前要穿上无尘衣,戴上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洗手、消毒,再经过风浴室,才能够进入到无尘线上去工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1年1月5日,电子厂的女工在更衣室休息

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上班,中午有50分钟吃饭时间,上午和下午各有10分钟的集中休息时间,让她们上厕所、喝点水,其他的时间都不能够离开无尘室。

理论上是晚上7点下班,但是加班是常态。流水线工人普遍的工资只有每小时14块钱,如果不加班,一个月最多就赚3000多块钱。只有多加班,才能多拿工资。

2008年以前,内地大多数的来料加工厂,都来自于制衣、制鞋、玩具、塑胶、电子、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个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时代。当时,员工超过3000人甚至上万的大型工厂在东莞随处可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20年2月26日,工业区的招聘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4年12月5日,制衣厂车间的电源开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3年9月5日,电子厂车间外的手机柜

进入工业区之后,一般可以看到一块告示栏,上面贴满了二三十个工厂的招工广告。车间里给员工存放私人物品的寄存柜、茶杯柜,集体食堂的饭碗柜,都是非常密集的。

到了宿舍区,一排一排的宿舍楼,出租屋的水表是密集的,钥匙串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阳台上的衣服晾得密密麻麻。

我就在想,在这么多密集的东西下面,人在哪里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东莞市,印刷厂的员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9年10月1日,农民工在广场上看电视转播的大阅兵

过去有一些台资厂,每天早上工作之前,会让员工做早操,所有人集中在一个巨大的空地下面;到了吃饭的时候,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入集体食堂;交接班的时候,上班的人和下班的人交错前行。

从上面俯拍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一个、密密麻麻的人头。而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他们的生存空间被较大限度地压缩了。

所有的生产线都是一样的逻辑,细分产品的工序,每个员工只需要做其中的一道工序,就可以让效率较高,价值较大。这种分工会让人变得越来越机械,你可能在鞋厂里干了一辈子,但是不知道怎么做鞋,收关只能被困在生产线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5年8月12日,玩具厂生产线上的女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离不开的工厂,回不去的农村 

我们算是首要代打工人,20多岁来到东莞,在这里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只能住工厂宿舍。当时我们一个宿舍放了五个上下铺,一共10张床,每张床上住两个人。

宿舍还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要求你几点钟开灯,几点钟关灯,限制外人进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2月11日,农民工情侣在超市外面吃炒板栗时拥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3年7月10日,情侣在工业区外的街头拥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0年5月3日,在公园里拍拖的打工情侣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9月5日,一对农民工夫妇在公园长椅上打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9年7月1日, 一对农民工夫妇从市场买完菜后,步行回出租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麻烦的就是谈恋爱。工业区的特点就是除了上班,就是加班,其他时间也只能在工业区进行小范围的活动。你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地点,才能和对象见面:可能是在工业区的长椅上坐一会儿,也可能是在草地上躺一会儿,我的很多影像都是在这些空间下拍下来的。 

当一个人最私密的生活,都只能在一个公共的空间里呈现的时候,就说明了生存的处境还是比较艰难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3年2月2日,春节前的长途汽车站,准备返乡的农民工在人群中艰难地穿行

我见过一位农村妇女在工厂里坐地不起,大声哭叫“还我女儿”,旁边的保安只是冷漠地看着她。她的女儿19岁,在那家工厂打工,空闲时间去海边玩耍,结果失足掉进大海被淹死。

我们当时只此的想法就是,结婚了就回老家,就不再打工了。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很多人回到老家两三个月之后,根本不习惯。打工虽然很苦,但是工业区里面什么都很方便,每个东西都有专门的人提供,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薪水收入。

回到农村,只有土地,没有收入,你就是想喝个可乐,可能村里的小卖部还没得卖。收关你又回到车间来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这一代人出来的时候是年轻人,经过了20多年之后,我们的孩子也出来了,又进入到流水线,成为新时代的打工人。

过去我们是没有热水洗澡的,天天洗冷水澡,水压还不够。现在大部分工厂都会提供热水,还有空调、洗衣机、公共电视房甚至还有WiFi,条件大大改善。很多人的父母已经在这里买了房子,他可以去住父母的房子,或者在旁边租一个房子自己住,比我们自由多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7月4日,电子厂夜景,所有宿舍已经装了空调

就像夜间的一盏灯,周围总有很多蛾子,不停地围着这只此的光源飞来飞去一样,打工人就是这些蛾子,一代又一代地扑向这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被谩骂的“打工妹模特大赛”

我对工友的记录,从他们刚到广东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从火车站辗转到工业区,在工业区里找工作,录取之后接受考试和培训,直到进入生产线工作。下班了之后在食堂吃饭,在宿舍生活,周末的时候去购物、游玩,过年的时候再从广东这个地方,回到各自的家乡。 

大家都认为打工者非常辛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打工人也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情感分配,也一直在经历发展和变化。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0年11月7日,电子厂有员工近2万人,每年举行多种娱乐活动,女工模特比赛特别受欢迎

2010年开始,我陆续拍了一些工厂举办的打工妹模特大赛。在招工比较困难的时候,工厂会通过举办这种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应聘。参加的人都是流水线上的女工,比赛分为常服、礼服、泳装等不同环节,还有跳舞之类的才艺展示。

我把这些影像放到网上之后,短短两个多小时,点击率就超过了3000万。
这些照片里展示的场景,和人们对打工妹的刻板印象完全冲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一部分人对这些影像进行了攻击,说这是为厂长选小三,大量负面的留言不堪入目。

其实像这样的活动在工业区很常见,打工的年轻人也会去广场上跳舞,去KTV唱歌,染发、纹身、追求时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2年1月1日,来自新疆的农民工难得给家人打电话

..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