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中国留学生承认投毒室友
美国时间11月30日,宾夕法尼亚州一名中国留学生承认在黑人室友的食物和饮料中放入重金属“铊”,企图谋杀,目前面临6至20年监禁。
今年26岁被告杨宇楷(YuKai Yang,音译)于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主修化学。杨承认2018年3月购买重金属铊(thallium),在涉案室友的牛奶、食水和漱口水中投放,洛尤早前出庭作供时表示,他中毒后出现头痛、呕吐及体重下降的情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被告报案之后,杨宇楷已经被美国警方逮捕并被学校开除,在两年的取证等待之后,杨宇楷最终认罪。
根据认罪协议,宾夕凡尼亚州的检察官会撤销另外2宗案件对杨宇楷的起诉。杨宇楷不是美国公民,而被捕后其学生签证已被撤销。法官告诉杨很可能被遣返中国。案件下月21日判刑。
铊,是一种剧毒的化学金属元素,对人体的损害是永久性的,目前为止,医学上针对铊中毒的治疗都没有理想效果。
中国人对于铊中毒的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26年前,清华才女朱令的中毒惨剧。朱令中毒后的巨大对比,和真凶至今逍遥法外,这些人性的恶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2、
26年前同样手段毁掉清华才女
26年前,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开始出现头晕目眩症状,在一次短暂性失明后,她来到医院眼科检查,没有查出异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令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头发全部掉光,双腿剧烈疼痛,面部肌肉歪斜,语音不清,到收关,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没有中毒之前,朱令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从小练习钢琴、古琴、大学期间成为清华民乐队的主力队员,获得过全国高校艺术独奏组二等奖,同时还是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是在中毒之后,她在鬼门关走了好几回,抢救下来后,智力和自理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直到今天,她的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需要父母全天的照顾。而她的父母也已经步入古稀之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哪天自己先走一步,留下女儿一个人该怎么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朱令中毒开始,关于她的报道就一直持续不断。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都曾拍过专题片来介绍。除了朱令的悲惨遭遇,让人们一直对这个事件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案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
1995年劳动节过后,清华大学正式为朱令中毒的事情向公安局报案。有了公安部门的介入,人们都希望能够早日查到真凶,给朱令和她的家人一个交代。但这一查,就是26年,至今,真凶依然逍遥法外。
在清华大学报案之前,朱令的家人局提出为保护证据封锁现场的请求,但清华大学以“迁出同学有困难”并没有照做。导致在此期间,朱令的宿舍发生了一连串神秘的“失窃案”:朱令的私人用品丢失,包括隐形眼镜小盒、口红、洗发液、浴液和水杯。
这些不值钱的小东西,自然不会有真正的小偷愿意偷的,只此能解释的就是有人要销毁证据。
但是,铊这种剧毒金属,在当时的北京最多只有二百多人能接触到。这样范围一下就缩小了,根据有几十年破案经验的老公安王补推断,“嫌疑人的范围是很小的”,而且,清华大学女生宿舍管理非常严格,外人很难进入,更别说两次投毒,所以只能证明一件事——“凶手就在朱令身边”。
尽管警方找到了清华化学系某课题组在石家庄购买铊的发票,嫌疑人的范围也越来越小,但这个案件,却一拖再拖,没了下文,至今成为悬案。
3、
铊,毒不过人心
26年过去,真凶总归是谁?或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不是所有正义都能得到伸张,迟到的正义也可能永远都不会来到。
当凶手逍遥法外的时候,铊中毒带给朱令和家人的,可以说是生不如死的感受。
刚查出症状的时候,朱令被送往中国很好的医院之一协和医院进行检查,但在经历了多项检测之后,被告知“排除铊中毒可能”。导致了朱令病情被延误,后来,朱令的家人起诉协和获得胜诉,协和医院被判补偿朱令医疗等损失人民币10万元。
如果当初直接查出铊中毒,在最早时间内做出治疗,朱令的病情会不会得到好转?但假设是不存在的,只能说上天对朱令太过残忍。
这26年来,朱令的生活起居都需要父母照顾。早年间,因为铊中毒严重的后遗症,朱令全身瘫痪、大脑迟钝,生活不能自理。看着昔日女儿在清华读书、弹琴、比赛的照片,再对比一下躺在床上的女儿,她的父母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2011年之后,朱令的康复情况有所好转,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是父母每天还是需要帮她物化、清痰、注入胰岛素,吃饭也只能喂流食。
朱令的抵抗能力也非常脆弱,2011年,一场普通的感冒就让她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一住就是十个月。从此之后,朱令的父母更加小心照顾女儿的起居,“我要时时刻刻看着她,现在一点小病、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让她失去生命,我现在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朱令的父亲感叹着。
“这世上的毒药千万,都比不过人心的歹毒”。这句话用在那位投毒犯上再合适不过。朱令和家人这几十年的痛苦和辛劳,全都是因为有一个用心险恶的人,将铊投入到她的饮食之中。
我们不知道这个人看到朱令的遭遇之后,会不会心怀忏悔?
其实,同学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凶手林森就因为与同寝室的黄洋性格不合,就痛下杀手,在饮水机里投放剧毒化学元素,导致黄洋死亡。在监狱中,林森面对镜头痛哭不已,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之情。
因为一点冲突就下此毒手,就算能逃过法律的制裁,也逃不过良心的谴责。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长按这个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移民群,老司机们都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