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时社论|重振多边主义,中欧应更多“聚焦行动”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0-10-31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于“二战”废墟中诞生的联合国本身就是多边主义的产物,值此75岁的生日,一系列纪念活动、高级别会议正在进行中。只是,这一寰球较大多边机构的庆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合作造成较大冲击之时,气氛多少有些凝重。面对新的形势,于“人类十字路口”应运而生的联合国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为75周年纪念提出了“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的主题。


弘扬多边主义,强调其“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种必需”,是过去联合国能够寰球范围内广泛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在9月21日举行的纪念峰会上,多边主义不出意外地成为高频词,显示出联合国及寰球多数国家仍旧希望通过更高效的多边主义去迎接“后疫情时代”,去化解全球性挑战和难题。


除联合国高层之外,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多国首脑都在峰会上表达了加强多边主义、增进理解与合作的愿望。习近平还提出了“主持公道”“厉行法治”“促进合作”“聚焦行动”四点建议,给出了上述问题的中国答案,受到广泛关注。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其背后的多边主义遭遇的此轮危机,有其自身原因,比如需要加强自身改革,也有全球不确定性增加、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更有美国等大国对现有多边合作机制表现出不重视、不尊重的成分。


在“大变局叠加大流行”之下,各界对全球治理产生不同看法可以理解,提出不同改革方案也堪鼓励,但如果就此放弃多边主义,回归单边主义,那就过于偏激且本末倒置了。在当前没有更好替代机制的情况下,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组织仍旧是寰球范围内最核心、最有效的多边机制,其作用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


以此次疫情防控为例,美国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合作和多边的排斥,更将相关问题政治化:在病毒来源上污名中国,并越来越表现出与中国进行战略分离与全面脱钩的迹象;为推卸责任而抨击寰球卫生组织,收关退出了这一在全球防疫中起到重要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在疫情应对中又要求盟友站队、选边,不同程度地冲击了美欧等传统利益格局和合作关系。如此以来,最终的结果是,越是从单边主义出发指导防疫的国家,目前的疫情形势越严重。美国长期位居确诊病例、死亡病例的首要位,经济发展、社会运行也受到很大冲击。反观那些注重多边主义、合作抗疫的国家,要么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要么疫情形势已在可控范围。这其中,中国因为防疫思路清晰和措施有力,目前已经进入经济强势复苏阶段,同时开始加大与欧盟等外部经济体的合作。


鉴于美国“寰球首要大国”的特殊地位,多边机构与美国之间本应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没有美国的强力参与,很多国际组织很难有效协调;另一方面,美国频繁退出国际组织和协定的做法,不仅打破了现行国际秩序和稳定,也破坏了自己的长期利益。多年来,各国建立了很多区域性组织、小型多边集团,以协助全球治理,但就协调能力、合法性而言,这些组织还不足以同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相媲美,而美国留在这样的多边机构之内也对其更有利。


旅欧华侨华人注意到,在多边主义问题上,欧洲和中国有着很高的一致性。除了在此次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表达相似观点,在此前举行的中德欧领导人视频会晤上,也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等,并且宣布了很多具体措施作为支撑。


在美国等国对多边主义以及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提出质疑之际,作为寰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的中国和欧洲,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切切实实地加强合作,无疑将为抗击疫情、恢复经济注入更多正能量。华侨华人身处海外,对国家之间合作亲疏带给个体的影响体会很深。旅欧华侨华人期待,中欧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进一步夯实合作,于“后疫情时代”重振多边主义。



(欧洲时报)


编辑:Yue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按以下二维码,更多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