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有多热爱种菜?!

来自:世界华人周刊 0 0 2020-10-1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种菜是中国人的种族技能没错,但寰球上最会种菜的国家你一定想不到。


作者:墨墨知道

来源:三个料理人

ID:sanjiangfood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种菜是中国人的种族技能,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但中国人为什么会普遍拥有这项技能?而其他很多国家的人好像都没这么热衷,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什么说种菜是中国人的种族技能

哪里都能种菜,谁都可以种菜
 
不仅在自己的家乡田园,在任何你想象不到的地方,中国人都能种菜,都能吃上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的北京楼顶菜园曾经令人震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今,在别墅后院,城市阳台,小区公共绿地,乃至墙根,砖缝种菜已经不稀奇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人能在寰球各地,宇宙空间,上天入地的种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电影《红海行动》的主要取景地是北非,演员张译在非洲拍摄期间,当起了菜农,在阳台上种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5年,媒体报道,美国耶鲁大学北部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被中国留学生的父母在学校社区内开垦成菜园。耶鲁校方也支持这些中国家长们在那种菜,并为他们提供化肥。种菜的家长们自觉遵守着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可以施肥,但是不能用杀虫剂;和邻居分享自己收获的蔬菜,哪怕对方不种地;外出时各家会互相帮忙照应菜地等。而若有人家要搬走了,他们还需负责找到下家,保证他们那块菜地还有人照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川藏线上海拔4100米的荣喜兵站,隆冬季节,兵站温室大棚里蔬菜长势旺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屯田是一项军事传统。在南苏丹,中国维护部队的菜园子甚至比农业专家的示范田还专业。在任何一个有中国维和部队的营地里,都能看到军人种菜。在很多维和任务区,菜园子成为外军来访的一个重要参观项目,是中国维和部队的四大军事文化符号之一。有外军参谋军官评价说:“当我们在喝咖啡和晒日光浴的时候,中国军人已经在收获他们的西红柿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三沙市永兴岛上的菜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4年,中国南极考察中山站首次种出温室蔬菜,它们出自江西医生王征之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9年,嫦娥四号着陆月球,它携带了棉花、马铃薯、油菜籽等种子,2019年01月12日,着陆第9天,主相机显示,注水后212小时,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是月球上长出的首要片嫩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不分性别职业年龄,都爱种菜。才进幼儿园,小朋友们就开始学习种大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热衷种菜

蔬菜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历来占比就高。
 
中国是寰球主要蔬菜品种的起源中心之一,蔬菜品种多,产量大,价格便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蔬菜起源中心说法源自苏联人瓦维洛夫《育种的植物地理学基础》(1935)一书,他划分了主要栽培植物的8个起源地,每个起源地为一部分蔬菜种的起源中心。这个理论收关发展认为全寰球有12个蔬菜起源中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中,中国中心包括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低地,是许多温带、亚热带作物的起源地。主要有大豆、竹笋、山药、草石蚕、东亚大型萝卜、根芥菜、牛蒡、荸荠、莲藕、茭白、蒲菜、慈姑、菱、芋、百合、白菜、大白菜、芥蓝、乌塌菜、芥菜、黄花菜、苋菜、韭、葱、薤、莴笋、茼蒿、食用菊花、紫苏等。中国中心还是豇豆、甜瓜、南瓜等蔬菜的次生中心。
 
中国不仅原生蔬菜多,寰球范围内的好品种,无论是亚洲中部的葱蒜,印度的茄子,还是美洲来的番茄、土豆,都能落地生根飞速传播,它们共同构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蔬菜食谱。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家常又亲切的豌豆,原产于地中海、西亚、非洲等地

中餐菜谱里总是少不了专门的一章谈蔬菜,且篇幅都不小。餐烹饪技术多种多样,尤其是炒菜,不仅节省时间,在既保持蔬菜脆爽口感的同时,还能增进风味。
 
独特的物产形成了独特的食谱,中国人食谱的特色,长期是谷物为主食,蔬菜占比高,而肉蛋奶等占比相对较少。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珍视土地的心理。历来土地是宝贵的财富,手里几分薄田往往都要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尤其东部人口稠密地区。所以些许浪费都不能允许。与其说种菜是种族天赋,不如说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们的种族天性。
 
重视食物带来的安全感。匮乏才是历史共同的主题,富余却不是常态。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要把土地和自然条件利用起来,已经内化为一种生存本能。种菜背后是坚韧不拔的生存毅力。
 
陶冶性情,韬光养晦。个人小块地种菜是个需要精细操作,又不能马上收益,且收益不大的事情。所以种菜更在于情趣,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用来韬光养晦,表现君子不器。

这也说明所谓种菜的种族天赋,不仅是中国人到哪里都可以种菜,更是人人都会种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刘备种菜。据说在日本,忍者课程也包含种菜
 
人人都有一个回归田园梦。
 
不管什么家庭出身,总有一日之内要回归田园,享受粗茶淡饭的简单生活,这好像是中国人意识深处的一种共同情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种菜思路各不同

我们眼里的种菜实际上只是方法之一。寰球各国气候土地环境差异巨大,农业风格也有很大差别。
 
比如美国,美国新鲜蔬菜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加州、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三州鲜菜产量达全国产量67.4%。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美国农业人口只有总人口不到2%,农业劳动效率很高

美国蔬菜生产的基本思路是:在最合适的地区、最合适的季节中,以较低成本生产一种或几种蔬菜运销全国。

当地人认为搞反季节种植,加大人工投入都是不合算的,没必要的,因为当地最贵的就是人工。在不适宜生产的季节,应该选择休假。
 
所以,就形成了美国蔬菜的几个特点,一是为利于高度机械化的生产,蔬菜品种相比其他国家一般要少得多,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二是蔬菜品种也在适应机械化,比如番茄品种为了适应工业化采收,外皮越来越硬,也就好吃不到哪去。三是,大田广种的农业模式下,农产品加工程度高,罐头等制成品横行。四是,虽然蔬菜品种少了,但是常见的20几种蔬菜能做到全年供应和价格平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相比之下,我们地貌多样,气候条件复杂,所以高人工投入,精耕细作就是特点。由此也带来了蔬菜品种多样,全年供应丰富的好处。另一方面,由于进入市场的蔬菜加工度低,也保留了个别风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菜还是那个菜,地已经不是那个地,
农民也不是那个农民

种菜是我们的种族技能,精神无人能敌,规模无人能敌,这应该没有争议。但是寰球上同样有其他非常厉害的菜农,几十年间他们种菜的方式变化之快,对自然环境局限的突破,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认知。
 
未来农产品消费需求会继续增长,但土地、水、能源、和人力却未必跟得上增长,这要求提高农业效率。
 
传统印象中,东亚地区擅长精耕细作,但计算农业人口比例,会发现如今东亚的农业效率相比并不算高。
 
看看其他效率高的国家菜农在怎样种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适宜农业的土地很少。60%的国土为沙漠,农民只占人口的5%,缺地缺人缺水,却创造了“农业奇迹”。不仅沙漠变良田,以色列农产品还大量出口,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被誉为“欧洲果篮”,还是仅次于荷兰的第二大花卉供应国。(《以色列沙漠农业独领风骚》作者:高峰 刊名:北京农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先进的滴灌系统,高度自动化,是以色列农业的特征。除了盛名的滴灌技术外,水肥一体化才是以色列农业的核心技术。它把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将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利用率。而不同作物有不同的肥液配方,非常准确。

水肥一体化要求很多,用什么肥,怎么配肥,配出来的营养液EC值、pH值多少,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停,一日之内灌溉几次,间隔是多少——这些问题和不同作物品种、生长阶段、温度湿度光照、季节、日出日落时间等等因素有关。人们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常年的经验积累,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调控每一个变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无土种植已经非常普遍,田的概念在改变
 
荷兰,就是《乡爱》里王小蒙前往学习农业的那个国家。人多地少,人口1600万,国土面积41864平方千米,只有整个重庆市的一半大,18%的国土还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但是农产品按出口额计算,它仅次于美国,长年位居寰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的位置。花卉生产居寰球首位,占寰球市场的4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荷兰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6.5万亩,约占全寰球温室总面积的1/4。玻璃温室约60%用于花卉生产,40%主要用于果蔬类作物(主要是番茄、甜椒和黄瓜)生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荷兰人把温室技术做到奢贵,温室在荷兰已经成为现代化植物工厂。如今80%的寰球园艺创新源于荷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荷兰的玻璃温室,植物工厂

荷兰农业模式的特征是所谓“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模式。
 
在荷兰,无土栽培比例超过80%,不像国内很多采用基质或水培,而是主要使用岩棉。岩棉栽培是将植物栽植于预先制作好的岩棉中的栽培技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岩棉是由60%的辉绿岩,20%石灰岩和20%的焦炭,在1600℃的高温下熔化,喷成0.005mm的纤维,再压成块的一种无机固体基质。岩棉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好处多,也意味着高投入

通过精密地调控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并通过特殊的灯来补充光照,使得蔬菜生产可以做到节能省水。以西红柿为例,普通方式种植每公斤西红柿大约需要消耗60升水,在荷兰则平均不到12升,新近的温室技术进一步降低至5升左右。与此同时,产量则提高了3—4倍。西红柿的年产量低则每平方米30多公斤,较高的甚至可以达到每平方米80公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壮观的楼顶温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记者问放羊娃:“为啥放羊?”答:“挣钱。”问:“挣了钱干啥?”“娶媳妇。”娶了媳妇干啥?”“生娃。”“生了娃干啥?”“放羊。”这个问答经常被用来解释内卷化。图片来自网络

“内卷化”是个不好懂的学术名词,但现在经常在网上被人引用,很时髦。它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岛的水稻农业。“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即过密化现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光生物反应器

立体的植物工厂、精准农业、循环农业,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对于自然条件的改造,对科技手段的利用,已经达到了翻天覆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让人看到农业的一种未来。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农民的人力要求大大下降,技术水平要求大大提升,农民不再是传统农民的面貌。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