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油精和清凉油,才是非洲大陆上的硬通货

来自:世界华人周刊 0 0 2020-10-09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非洲人到底有多爱风油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者:发财金刚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

ID:buuuxiangji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食指轻轻蹭了一下小瓶顶部,尼克在艳阳下的挖掘机里,把一抹绿色擦在了自己的人中上。

 
随着吸入动作带来的头部后仰,在静止的几分钟内他身上只剩下鼻翼还在抽动。
 
“我的鼻孔就像埋进了一片薄荷林,幸福而凉爽的刺痛不断涌来,感觉在大脑里挤了一管牙膏。”
 
“如果风油精是一个女人,我会娶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的妹妹每天出门时除了戴上产自河南的假发,还要在手腕处涂抹够量风油精,为的是随着血液流动,让全身都能被笼罩在风油精的气息里。
 
“风油精”和“清凉油”是她出生以来,比“你好”还要先学会的首要批中文词汇。
 
“我可以没有香水,但不能没有风油精,它标志性的气味后调醇厚,完爆了所有香水,闻起来很有安全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对于风油精所带来的体验,基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见解,非洲人民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清凉力量,并称它为“东方魔药”。
 
在俘获了非洲人民的心长达几十年时间之后,当地人们早已明白风油精基本就是稀释后的清凉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除了可以防止晕车,它也是我头痛时最想要的救赎”,尼克对此经验丰富,“风油精可以滴在嘴里喝,清凉油味道不太好,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地位。”
 
随着功效不断被无上限延展,无论头痛、关节痛、咽喉痛,还是痛经或者感冒发烧都要涂上一点,确实属于包治百病的范畴,跟大力丸是一个等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来自中国的绿色石油”
 
尽管首要次尝试喝它的非洲老铁都以为自己喝了一口过期的胡椒水,但随后一股气流直冲天灵盖的奇妙感受,还是让它在蚊虫肆虐的非洲站稳了脚跟。
 
“当表弟首要次把风油精递给我吸一下试试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没有了明天。”
 
“我曾怀疑他给我的是冰毒。”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说当地长期使用的人会产生依赖症,爱闻的人都上瘾了
        
在常年与中国游客的交互中,当地人也对这种清凉圣物的二次创作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
 
“抽烟之前抹上一点,什么烟都会变成薄荷爆珠,自此我们家里再也没吃过槟榔。”
 
但风油精直接燃烧所带来的危害还未可知,真正的老手会打开烟盒滴一滴,再盖起来放一晚,第二天整盒烟都是凉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以说国内再常见不过的风油精和清凉油,在非洲很多地方几乎是某种货币一样的存在,援建非洲的朋友们每次回国都要装几大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公众号中国石化

去非洲旅游前导游会提醒你多带一点,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可以直接当景区门票或者小费。2012年的时候就有豆瓣网友表示自己的同事在苏丹拿风油精可以换饭吃。

据长期驻扎海外的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的员工朋友称,在利比里亚风油精是最抢手的中国货。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互联网上很多非洲游记攻略都会告诉你,在非洲遇到警察讹你,送风油精;遇到小贩不打折,送风油精;遇到有人为难你,送风油精;就算买肉的时候给摊主两盒风油精,也能获得优先挑肉权。

而融入当地部落很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掏出风油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微博用户@超BIG可爱030
 
如果你是个点风油精的高手,一些部落酋长将会把你奉为上宾。
 
“曾经有一版说明书里包含了绝杀级擦风油精大法,太阳穴两点,脑门儿正中一点,人中一点,后脑勺那个窝一点,这是真正的东方秘传玄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风油精和清凉油似乎突破了商品的范畴,开始包含更多社会学层面的含义。
 
难免也就有人说,在非洲没有它们解决不了的事情,“去移民局或者海关办个事,有的时候觉得比钱还管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甚至不止非洲,从Twitter上关于它们的转赞数量,就足以看出它们在国门之外有多深入人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传说它可以治愈一切,包括使死者复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我父母的说法,有了这些,人就能长生不老”

传说在埃及还有个行家才懂的奥秘,清凉油要经过中国人的手才最有效。

“在开罗机场过安检的时候,有个地服非常热情的跑来帮我拿行李,按常理应该给小费,结果这货问我要清凉油。”
 
而在2016年华尔街日报报道了这种骚操作之后,很多埃及人收清凉油收的都已经麻木了。
 
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中国人认为埃及人原来喜欢清凉油,部分埃及人纳闷为什么中国人爱送清凉油的诡异局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埃及的中国游客有一种独特的方法,不用现金支付小费,而是用装有薄荷油的罐子”——华尔街日报
 
可以这说是一种信息错位,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
 
现在他们对清凉油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清凉本身,到底在炎热的沙漠地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清心寡欲。
 
在埃及当地向导的解释中,上埃及卢克索地区的朋友们主要把它当印度神油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别有峰趣
 
行情永远随着市场而变化,现在埃及已经变成除了给清凉油还是要给小费。
 
当然也有一些游客视野之外的地方压根没有感召到这股清凉,在一些北非地区,有人在旅游过程中一瓶都没有送出去,收关送了一盒给司机兼导游,他还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一些边远地区里还是可以用的,但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方,已经没那么好使了”

上世纪40年代,清凉油的前身,虎标万金油横扫了东南亚市场,却由于历史原因退出了中国。
 
国内首要瓶风油精的产生,则因为是1976年漳州香料总厂照搬了新家坡鹰标风油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几十年后,国内产的清凉油已经开始走向海外,根据媒体报道,曾经清凉油的配方被评为国家机密技术,由专门指定的人生产。
 
到2013年,清凉油出口量将近600万公斤,其中370多万公斤出口到了非洲。虽然也在非洲很多国家建了厂,路边摊上都能随处看到它的身影。但找中国人要,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非洲当地的药店售卖中国清凉油 图片来源:大公报,Liam Lee
 
首要个在非洲传递清凉油或风油精的人早已不可考证,这种情况至少在千禧年时余秋雨写的《千年一叹》里就提起过了。
 
埃及导游瓦利德·柯利安认为,送清凉油的习惯可能源自20世纪80年代,“当年很多公费出国的中国人还不够理解小费文化,就给了随身带的清凉油。”
 
而东北师范大学埃及学家李晓东则认为,就是中国游客自己带着用,埃及人看见了也想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来源:东方IC

尽管非洲人民并不知道它的原理,但不影响它成为最易学的全适用治疗手段。
 
在风油精的配方中透露出了某些原因:其实并不是治愈了疾病,而是转移了你大脑的注意力。
 
通过水杨酸甲酯这类的东西刺激皮肤,产生轻微灼烧感,薄荷脑又带来凉的感觉,一凉一热之下,蚊虫叮咬,头晕头痛,都会被它所带来的刺激所替代,清凉油也是类似的方式。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他们看来,中国游客一直掌握着凉的秘密,并把它们带到了非洲。

而在尼克心里,这些简单有效又足够便宜的产品,似乎冥冥之中就是为非洲人发明的。

◇ 责任编辑:华小妹 微信(huaxiaomei2018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