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要来了!中英同日宣布重大突破,进展比预期还快!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0-07-23

6个月前,新冠疫情刚刚在中国武汉爆发的时候,没有人能料到这种病毒居然能在全球造成范围如此之广、持续如此之久的影响。眼看全球总感染人数已突破千万,今年秋冬季还面临第二波爆发的危险,疫苗的研发进度便自然而然成了各国瞩目的重中之重。


而昨天,寰球有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就发布了有关新冠疫苗的大好消息: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小组和中国一支科研团队同时传出喜讯,两者正在进行的疫苗研究项目都迎来了喜人进展,速度甚至超过了预期!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Xinhua/Global Times


根据德国《每日新闻》栏目报道,牛津大学与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 Zeneca)共同开发了一种“载体疫苗”,亦即借助另一种无害的病毒,将新冠病毒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接种进人体。牛津大学研究小组表示,他们的早期临床研究已经表明该试验疫苗是安全的,它几乎没有副作用,且有明显免疫反应。


为了测试该疫苗,研究组在5家医院中招募了1000多名志愿者。其中一半志愿者注射的是正在开发之中的新冠疫苗,另一半则注射了另一种疫苗用于对照。结果显示,这种研发中的新冠疫苗引起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志愿者体内用于协调免疫系统的T细胞在注射疫苗后两星期达到峰值。与此同时,大约60%的注射者出现了发烧、头疼、肌肉疼痛和注射点反应等副作用,但都被归为轻度或中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dpa


来自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医院的Klaus Überla给了这种疫苗以积极评价,认为接种者的免疫系统在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加强——一方面产生了抗体,另一方面,T细胞的增长也有可能延长疫苗对人体的保护时间。但Überla也指出,疫苗产生抗体的数量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因为其数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无症状感染者体内的抗体数。


慕尼黑大学的病毒学家Gerd Sutter目前正在德国感染研究中心研究新冠病毒疫苗,他也认为牛津大学这一实验结果总体上是积极的。Sutter表示,T细胞出现的反应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预防重大疾病的好机会”。他还对这一研究所证明的“疫苗可接种的安全性”感到欣慰,但也认为还需进一步测试。


由于该疫苗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目前还不能确定它的实际功效。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该疫苗最适用于哪些年龄层、需要进行多少次接种、对人体的保护将维持多长时间。牛津大学研究小组也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3期研究将在英国、南非和巴西的数千名志愿者身上进行,该团队希望能在秋天得到结果。



中国方面,工程院院士陈薇所率领的团队的疫苗研发进展也于同日发表在《柳叶刀》上。据《每日新闻》报道,该团队的研究思路与牛津研究组类似,已在中国武汉的500多名志愿者身上做了临床试验。这其中,一半志愿者接种了高剂量疫苗,四分之一接种剂量较低,四分之一接种安慰剂。这其中,几乎所有接种了疫苗的志愿者也都产生了抗体和更多的T细胞。

 

中国江苏省疾控中心的朱凤才教授对《柳叶刀》介绍称,这项研究是“评估这款早期实验疫苗的重要步骤”。但是,现在真正评估该疫苗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还为时过早,因为测试对象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新冠病毒。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大型的3期试验,以检验该疫苗是否确实如希望的那样起到作用。



(欧洲时报德国版关梦觉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欧洲移民交流群】

请扫码 或 加微信号 Europe_hnb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