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布于笔者公众号“TouchCanada 探奇加拿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
最近整个北美都被美国黑人GF死亡事件弄得好不安宁。
上周六,我遛狗刚进门,只听小妞突然冲下楼来喊道:"我想去游行!我想去!"
什么?我懵了 ...... 她叽叽喳喳地说了一大串,我才听清她是想去多伦多市中心参加声援美国的游行抗议活动。
我首要反应是:"你想跟谁去?"(其实我知道那时候游行已经快结束了)
小妞说:"暂时不知道,别问那么多!等我先联系她们!"......
小妞才不到十四岁,一个八年级的小女生,就要伙同小朋友一起去游行?为何游行?抗议什么?她们懂吗?而且,这不还在疫情隔离期吗?
继美国明州事件之后,不仅美国很多城市掀起了游行示威浪潮,抗议的声浪也传到了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等国家。一时间,欧美各地在仍属于疫情控制期的状态下,一波一波的游行浪潮此起彼伏,人们戴着口罩就纷纷上街抗议了。
而在多伦多,人们游行除了为声援美国,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几天前多伦多的一幢公寓楼发生家庭纠纷,警方接报后赶到大楼处理,但29岁的黑人女子Regis 从阳台坠落身亡 ...... Regis的母亲控诉称,女儿有精神健康问题,是警察推她导致了这起悲剧,他们一家仍相信警方的介入与女儿死亡有关 ......
和美国警察用膝盖压住受害人脖子的”硬核“现场不同,多伦多这一事件中的女子是自杀还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警方是否有暴力执法也仍在调查之中。所以,从即时的报道来看,多伦多人的游行没有美国佬的怒气冲天,大约3千多人的集会也是以理性呐喊为主,声援美国,警醒加拿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虽然多伦多这场游行简直不算个事儿,但并不妨碍我家小妞情绪激动。她一会儿冲上楼,一会儿又跑下楼,来来回回心神不宁地折腾了十几分钟 ......
看她那副犹豫不决又貌似坚决的样子,我压着心里的紧张,刻意平静地说:"多伦多坠楼女子的事件还在调查中,没人目睹警察暴力执法,一切都还需要证据支持,你贸然跑去加入游行队伍,是想争取什么呢?...... 而且,你们一帮小女孩,没有大人带着怎么行?"
小妞听了没作声,但过会儿还是坚称,要看看她的小同学们是否响应,反正多伦多也不应有歧视黑人的行为,我们就是要支持反种族主义活动!
正在这时,她手机响了,估计是小同学在回复她的“召唤”。我听到她说“嗯嗯是太晚了! ”,边聊边往楼上冲 ...... 我知道,她今天这场冲动是没戏了。
小妞上楼不久又下来了,说是约好小闺蜜一起去骑单车,很快就一溜烟跑出去了。
不过,这趟游行去不了,难说下一次小姑娘们会不会提早“行动”。她已经让我刮目相看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二
她走后,我还是忍不住想了想,刚才我的话有没有表示出明显的反对?有没有误导她?有没有让她觉得华人家长就是这么“不管政事”?而且还反对孩子参与?
我想,她冲动地要去加入游行,估计一是被这疫情憋坏了,需要来点刺激的东西来发泄一下;二是被她社交媒体上的舆论群情影响了,感觉这么沸沸扬扬的正义活动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影子呢;第三,我相信这也是加拿大人文教育的结果,从幼儿园开始就被引导,要对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抗议反击;第四,我察觉她本人好像一直都感兴趣这类话题,平时要是我一不小心透露出“歧视”的蛛丝马迹,都被她紧绷着小脸严正驳回,弄得老妈我要灰溜溜地认错道歉 ......
小妞长大了,我还真不知道她总归懂得多少呢,但感觉小屁孩的“思想境界”超过了我的想象。
第二天,也就是周日下午,紧接着就发生了蒙特利尔市声援美国的游行示威活动。很遗憾,一些示威者在正式集会之后就开始打砸商店窗户,故意纵火,趁机作乱,抢“加拿大鹅”分店,抢Bell公司店面的手机,抢乐器店里的吉他 ...... 收关警察介入,喷射烟雾弹驱散了人群 ......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虽然很不象温和内敛的加拿大人的作派,可它确实是发生了 。再结合最近发生在美国的各种事件,不得不让人警醒担忧:游行示威如何避免暴力骚乱?正常的诉求如何避免滑向负面的破坏行为?如果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又该怎样引导自由思想的下一代?
我把新闻转给小妞看,可她好像并不在意我的“吓唬”,反过来还给我发一大堆据说是她美国小网友发来的视频,说“你看那些警察坏不坏?”
呃,我俩的沟通不在一个层面上。
我再试图引导她:“你得看清楚为什么有人跑去乱砸东西?为什么警察会出现?”
一直处于“正义凛然”姿态中的她是看不到安全隐患的,固执地反驳我说:“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不同!和美国不同!你看多伦多昨天的游行不是很好吗?加拿大人就是很nice的!” ......
唉,我们告别了奶粉尿片,却迎来了唇枪舌剑,这也许真是成长的代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三
晚上,小妞在楼上跟小同学电话八卦,嘻嘻哈哈聊得很大声(疫情期间减少见面,电话聊天成了每日必备的“精神社交”)。
我好像听到她大声嚷嚷“下周还有游行?! ”,正想上楼去“刺探”一下她们搞什么鬼,突然哥哥房间的门开了,他一改平日的好脾气,走过去重重地敲门喊道:“No! 一群teenagers,没有大人带着就跑去游行?No way!”
哥哥的出现一定让妹妹吓了一跳,他的态度也让妹妹始料未及。在我们家,小妞认定我和她爸就是“洁身自好不多事”的华人父母而跟她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她哥哥,比她大一轮的亲哥哥才跟她有“可辩性”,也最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现在哥哥突然发话了,小妞惊慌打住 ......
我在楼下“隔墙有耳”偷听兄妹俩的对话,发现二十几岁的大哥哥显然不是老妈那种苦口婆心劝阻的角色,但也没有跟妹妹同声同气盲目自嗨。
“你以为游行就象逛街?! ” 哥哥神情严肃地说,“妈妈不说你是因为她知道你会反驳她,但我明白告诉你,不能去!”
小妞沉默。
接着,哥哥放缓了语气说:“想去游行,先回答我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