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命!他10年前错失24亿美元收购,如今负债百亿沦为老赖

来自:Mr海 0 0 2019-12-14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汇源果汁”创始人沦为“老赖”



2019年12月11日,“汇源果汁”董事长及创始人朱新礼的41亿元资产遭到查封,今年第四次被限制消费,列入“老赖名单”。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遥想当年,朱新礼风光的时候,是和马云一起坐在“赢在中国”的评委席上,指点江山,雄姿英发。可叹如今,马云已经封神,功成身退后不仅在电影里打遍各路武林高手,还能够在有名交响乐的指挥台上“左右互搏”,给“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这句玩笑话加上一个又一个的注解。


而曾经和马云并肩的朱新礼,不仅自己成为了“老赖”,他的汇源果汁,也深陷债务泥潭。


2018年3月,汇源果汁在未经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向汇源集团旗下的关联公司借款42.75亿元,这一行为直接违反了港交所的规定,导致汇源果汁在港交所的股票停牌。在这次停牌事件之后,汇源果汁又接连爆出负面新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卷入P2P爆雷风波,一次次延期发布年报,连续多年净利润亏损,负债高达114.03亿元,到了2019年4月,想要以36亿元“贱卖”给“天地壹号”的计划也宣告失败。


年关将至,又传来创始人资产被查封的消息,那个“有汇源,才叫过年”的企业,今年春节真的有点难过了。


这并不是朱新礼首要面对负债累累的企业,1992年,辞去了山东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的他,接手了一家负债千万元的水果罐头厂。


这是一家县办的国营罐头厂,因为产品落后,营销手段几乎没有,几百名工人天天在一起吃大锅饭,到收关所有人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朱新礼有魄力,有手段,他看准了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坚定不移,认定了下海经商将会迎来一个春天,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接下了这家罐头厂。


凭借着多年从事外贸经济工作的经验,1993年,他带着首要批产品——浓缩果汁,背着一大包山东卷饼,一个人跑到德国参加展会,白天在展会上向各国商家推销产品,晚上回到宾馆喝白水啃卷饼,就是这样的艰难环境下,他拿到了500万美元的浓缩果汁订单。


那真是一个处处都是奇迹的年代:1993年,曾经因为“投机倒把”被劳教三年的李晓华,去了一趟日本,成为了章光101的中国总代理,迅速发家致富,买了全北京首要辆法拉利。1992年,刚辞去大连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的王健林,成立了万达公司,首要次拆迁改造项目就赚了800多万。1996年,靠着在香港收废纸赚到首要桶金的张茵,在东莞投下1.1亿美元,创建玖龙纸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产品就能赚钱”、“有关系就能赚钱”、“去深圳就能赚钱”、“闭着眼睛都能赚钱”、“贷到款就能赚钱”这些传说都出自那个时代。


汇源果汁在朱新礼的带领下,也曾经一路高歌猛进,营业额年年上升,并在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刷新记录的较大规模IPO,上市当天股票就涨了6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着销售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暴涨,汇源果汁成为了“国民饮料”,连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果汁业务,都完全不是汇源的对手。


2008年,可口可乐干脆提出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汇源果汁的全部股份,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谈判和审查之后,这场收购以失败告终,也正是这场失败,导致汇源果汁开始进入了一个转折点。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
10年前,可口可乐开价24亿美元收购,失之交臂


2008年的中国首富是饲料及铝业大亨刘永行,身价30亿美元。24亿美元对于汇源和朱新礼来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天价。


事实上朱新礼本人就很乐意这笔收购能够成功。他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把企业当猪卖100年都没错”。


汇源本来就是朱新礼养肥的“猪”,在价格较高的时候卖掉,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朱新礼这边和可口可乐两厢情愿,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在网络投票上,有八成的网友不能接受汇源卖给可口可乐,理由是“民族品牌怎么能卖给外国人呢?


面对网友的反应,朱新礼回复说:“品牌没有国界,没必要打上民族烙印,卖掉汇源也不是不负责的行为,只是市场的价值规律使然”。


而当这份收购案送到商务部去审核的时候,也遇到了重重困难。


经过了长达一年的反垄断审核之后,2009年商务部发布公告,禁止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并给出了三个理由:


1、并购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并购将会使潜在 竞争对手经手果汁市场的障碍提高。
3、并购将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此之前,为了能够让这件并购成功,朱新礼扩大了生产,提高了估值。并且在谈判过程中,了解到双方销售渠道重合,朱新礼主动砍掉了十几年建立起来的的销售体系,包括裁撤商超渠道、省级经理以及大量基层销售。


等到这项并购被否决,朱新礼的汇源元气大伤,砍掉销售体系容易,要重新建立起来就难了。他不得不仓促招人。而之前扩大产能造成资金链紧张,他又不得不加大融资贷款的力度,使得汇源开始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可以说汇源果汁今日的困境,与10年前与可口可乐的这场失之交臂的并购案有着很大的关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
这些事就叫命中注定


“如果2008年交易成功,我们已是千亿级公司了。当然这些事就叫命中注定,我一点都不埋怨。”多年以后,回顾那段往事,朱新礼这样说。


关于那场并购案的失败,大多数人都把责任归咎于可口可乐的处理过程太过高调。


当时在中国各大论坛、电视节目上风光出尽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就这样说:“果汁领域外资收购,显然不如啤酒领域"高明"、"隐蔽"。以青岛啤酒举例,目前,青岛国有资产管理局持有青啤30%已上的股份,维持大股东地位,而日本朝日啤酒出资6.665亿美元,获取青啤19.9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同时,比利时啤酒公司拥有27%的股份。外资只要在股票市场再多买一小部分,就能成为青啤大股东。


郎咸平的意思是说,如果可口可乐不是那么高调,一张嘴就要收购汇源的所有股份,使得中国人在情绪上一时无法接受,而是像啤酒行业那样,先低调收购少一点的股份,然后再去股票市场买入一点股份,通过这种看起来慢一点的方式,反而能达到成为大股东的目的。


所以可口可乐的负主要责任,而朱新礼自己,也不能说没有失误。他没有重视民间的抵触情绪,在八成的声音都是反对的情况下,还要用“自断双臂”的办法来迎合可口可乐的收购,没有考虑清楚一旦收购失败,将会面临的后果。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朱新礼没有马云那样功成身退,拿着几辈子花不完的钱过神仙日子的命。


从一个中国经济的风云人物,到如今成为失信人员,资产被没收,两鬓斑白的朱新礼,只能独自面对人生的“至暗时刻”。


我们也希望他可以拿出1992年接手负债千万罐头厂时的魄力和手段,带领汇源果汁这样的“民族品牌”、“国民饮料”渡过难关。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