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澳门赌王”何鸿燊老爷子自掏腰包6910万港元,买下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马首,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的礼物,献给国家文物局。
这不是赌王首要次捐文物给国家。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在何鸿燊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国商人的民族担当。
说到香港富豪,就总有那几位绕不开的人物。爱国商人除了何鸿燊这位在世的老人,还有另一位已故的富豪,他就是霍英东。
赴汤蹈火,热血难凉。
01
和出身名门望族的何鸿燊不同,霍英东出身于一个贫困的渔民人家。
霍英东的原籍是广东番禺县练霞村,但从祖父霍远潮那一代开始,霍家就在香港落户,从事驳运行业。
霍英东幼年时期,他的家便是一条两米多长的小舢板。直到7岁,霍英东还没有穿过鞋子。同是这年,一场台风夺去了他两个哥哥的生命,几个月后,父亲又因病死去。
母亲刘氏领着7岁的霍英东及他9岁的姐姐和5岁的妹妹,弃舟登岸,在熟人的帮助下,搬进香港的贫民窟。
霍英东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再穷,便送霍英东入读一所免费小学,后来又含辛茹苦地以每个月5元的“高昂”学费。直到日本侵占香港,霍英东不得不退学。
1945年抗战胜利,整个香港都处在一个全民热闹的氛围当中,霍英东就在这个时候,在街上的报亭看到了一份报纸,别人首要眼看到的都是头版新闻。
像中缝的地方基本都没什么人看,大多是一些寻人启事,或者是不重要的通告,霍英东看到的也是通告,是一条拍卖信息。
这或许就是命中注定。这次,他看中40台轮船机器,参加投标只须付100元的费用,于是他设法向外人借了100元,几天后,港府通知他已经中标,让他准备1.8万元去取货。
但霍英东一个穷小子哪来这么多钱,于是他和一个朋友达成协议,以4万元把这些机器转卖给朋友,霍英东不费吹灰之力,便赚到了2万元。那个年代的两万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这是霍英东赚得的首要桶金。尝过买卖物资的甜头之后,霍英东深深体会到,从享贸易盈利高、赚钱快,是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
他开始频繁参与拍卖并中标,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02
很快,历史的风云突变带给了霍英东一个更大的机会。也是从那个时候起,霍英东首要次与内地产生了交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规定“凡是一个士兵可以利用的东西都不许运往中国”。
接着,1951年5月18日,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操纵下,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新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以制裁新中国援助朝鲜。
此后,有43个国家接受了这个决议,其中英国就此采取措施,禁止13大类物品从英国或英属地(包括香港)输往中国。
在当时,与中国内地通商是向联合国挑衅,一旦被抓获便可能受到严惩,但霍英东“胆大包天”,只要有钱赚便敢于冒风险,因为他当时是个“穷光蛋”。
汽油、橡胶、轮胎、药品等物资,当时内地极为紧缺。香港,就这样成为了封锁线的突破口。有香港商人敢卖给内地也是加了高价钱,而霍英东一直做着良心生意。
霍英东的船队用双手和肩膀组成人肉传送带,将军用物资源源不断从海上运到内地。
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商业征程让霍英东做水上生意发了大财,同时也为日后和内地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做了铺垫。
03
1950年前后,地产业开始在香港首度兴起。第二次寰球大战结束时,香港人口只有50万,到50年代初,人口已超过150万。
人口剧增,工商业勃兴,使房地产业兴起成为必然趋势。当时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一直被英资财团所垄断,但霍英东决定杀出一条血路。
可以说,今日所有的地产商,都萌受霍英东福泽。以前,香港的楼宇买卖方式与现在不同,那时都是以一整幢作为买卖单位的.
1954年底,霍英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做法,他把整幢大厦分拆,分层、分单元出售。这使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而且霍英东发明了按揭买房的办法。预付定金,按揭购买期房,今天司空见惯的卖楼花正是霍英东的初创。
这一举措带来了极为深远的成果。他让中国人居有其所的执念有了一处安放之地,让无数人穷极一生的梦想提前几十年实现。
但按揭贷款买房极大地促进了房地产交易,也就造成了房价高企和上涨过快,同时也为炒房团提供了便利。
50年代中、后期,霍英东的财产已超过1000万港元,成为香港有名的大亨。
据统计,在一年的时间里,仅在油麻地一片区域,霍英东建起的住宅数量就超过一百栋,共计600余层。在极盛之时,香港一年中超过70%的新建楼盘都与霍家有关。
在香港赚足钱的霍老也不忘内地的发展。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启动时,他就和新加坡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一起,积极参与到其中,并对其他港商和爱国华侨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正是在他和陈嘉庚先生的积极影响下,寰球各地的华侨们才敢大胆地参与到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从而取得了改革开放的重大胜利。
霍英东鼎力支持,率先在内地投资,“英东”建筑遍布全国。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霍英东总投资超过10亿港元,为大陆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资金动力。
邓小平同志在人大宴会厅接见了霍英东。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二人首要次见面时的情节,这张照片,邓小平在92年南巡的时候签名赠给霍英东
因为和内地来往甚密。很快,危机也随之而来。
霍英东秘赴北京参加国庆盛典的事情被英方查实,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将他抗美援朝时支援内地的旧事翻出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霍英东被定性为“反动港商”。很快,港英政府就开始了阴险的报复。先是禁止霍家旗下地产公司参与投标,然后已中标的地块也要求退回。
紧接着,制裁更全面升级,他名下的大楼被无限期停电,逼迫他低价卖出。压力之下,霍英东无奈屈服,只能将刚刚建成的星光行大厦低价卖给英姿地产公司。
霍英东潇洒选择了放手,即便霍家仍然有着极为雄厚的资本实力,即便香港的地产市场还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可挖。
04
紧接着霍英东就投身了自己热爱的体育事业。
霍英东非常热爱体育,尤其足球。他早年曾组织球队,参加香港足球联赛。之后他出任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成为首位华人会长,在任长达20多年。
霍英东还喜爱羽毛球、网球、高尔夫、象棋等,曾获得两届全港网球双打头名,也是香港象棋总会的荣誉会长。
1974年,51岁的霍英东参加亚足联会议,帮助中国重返亚足联。1979年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1980年重返国际足联,1981年重返国际羽联,霍英东的作用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1984年,许海峰夺得中国首要块奥运金牌。霍英东以1亿港元成立“霍英东体育基金会”,奖励获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
1986年,北京成功申办亚运会,霍英东主动捐款1亿元,兴建了北京亚运村里盛名的“英东游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