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房价上涨,很多人不开心;房价下跌,同样有很多人不开心。
房住不炒,香港终于打响首要枪。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日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发布施政报告,对房地产发出历史性大招:一是大幅回收私人土地,百分之百用于建设公营房屋。预计未来五年将回收400公顷私人土地,而过去五年仅回收20公顷。二是未来10年,香港公屋和商品住宅新供应比例由60:40调整为70:30,公屋供应将占到七成。三是降低首付比例,较低一成首付,支持刚需购房。首次置业人士,较高可申请九成按揭贷款,只需要付一成首付,楼价上限从400万港币提升到800万港币。四是继续推进填海计划。在香港岛和大屿山之间填海,其中“交椅洲人工岛”能为香港提供1000公顷的土地,成为重点发展新区。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在此之前,香港“四大家族”已有三家主动提出“捐地”,由郑裕彤家族主导的香港新寰球地产率先提出,捐出300万平方英尺(约等于27.87万平方米)农地给社会
随后,郭德胜家族以及李兆基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管理人也纷纷响应,考虑会将名下的闲置用地无偿捐赠给政府。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指向,那就是增加土地供应、大力发展公屋、支持刚需购房,从根源上遏制高房价问题。
每一个初到香港的人,都会学到两个词:寸土寸金,千尺豪宅。所谓千尺,折算过来,其实还不到100平方米这背后,香港已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2019年新近统计数据显示,以70-100平方的房屋为例,港岛每平方均价高达22万港币,九龙为19万港币,而与深圳一河之隔的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
至于大面积的“千尺豪宅”,港岛均价更是高达24.5万港币。注意,这只是一平方的价格。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这还是香港房价下跌之后的结果。今年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原因,香港房价从较高点一路下滑,较高跌幅接近5%。
即便如此,如此之高的房价,显然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担。所以,在香港,富豪们住在山顶豪宅,穷人们只能蜗居在十来平方的笼屋里。房价问题,俨然成为香港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国际上,没有哪个城市的房价,能像香港一样在四五十年里能一路扶摇直上;也没有哪个地方能像香港一样,房价延伸出如此之多的社会问题。即便是国际上的发达城市,无论纽约伦敦,还是东京新加坡,无论经济如何发达,房价都不像香港如此出格。
的确,以李嘉诚家族的长江实业、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产,郑裕彤的新寰球、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一度“富可敌国”,而大多数财富都是经由地产而来。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201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诚和李兆基分别以349亿美元、303亿美元,位列全球第23位和24位,虽然略逊于马化腾和马云,但这个财富总量仍旧令人咋舌。
这些开发商们,创设了卖楼花(预售制)、公摊面积、勾地制度等诸多玩法,这些玩法在将香港房价不断推高的同时,也为其他一些城市树立了另一种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