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报告:中国人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岁

来自:温哥华港湾 0 0 2019-08-29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源:人民日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9-08/28/content_1943653.htm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古话放在今天的中国早已不适用了。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中国人均寿命在70年间实现巨大跨越。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的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提高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总人口由1949年的5.4亿人发展到2018年的近14亿人,年均增长率约为1.4%。庞大的人口总量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口出生率为36.0‰,死亡率高达20.0‰,自然增长率为16.0‰,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恢复和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逐步发展,到1957年,人口死亡率已下降至10.8‰,自然增长率升至23.2‰,人均预期寿命升至57岁。伴随死亡率的快速下降,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较快实现了首要次转变,进入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生育水平迅速下降,至1977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3.0以下,上世纪末,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出生率降至15‰以下,自然增长率降至8‰左右,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与现代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类似。


“人才红利”铺垫发展基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总量巨大带来的人口红利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达到峰值9.22亿人,之后增量由正转负,总量进入减少阶段,2018年为8.97亿人,仍保持近9亿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确实量依然庞大。


统计局报告指出,随着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因素逐渐减弱,而由人口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带来的“人才红利”,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伴随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刚刚超过8年提高到2018年的10.63年,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了坚实人力基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