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中1.37万所,招生792.71万人,比上年减少7.35万人,下降0.92%。 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20万所,毕业生1367.77万人,比上年减少29.70万人,下降2.13%。
从2017年各省的高中招生数和初中毕业生比例来看,全国平均总录取率为55.5%,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都上不了高中。
即使在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北京和上海,普通高中录取也保持在57%到60%之间,剩下的只能进职校和技校了。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拿上海举例,中考是学生的一次重要分流,大约57%的毕业生进高中,43%进职校技校。能进高中的又分三个层次:市重点、区重点、一般高中。
而好的民办初中和好的公办初中(理科班)是进市、区重点高中的主要生源,一般公办初中是进职校技校的主要生源,当然一般公办初中里优秀毕业生也有考进重点高中的,但到底人数少,属于小概率。
《新周刊》曾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是整个县城只此的一所重点高中,80%以上的学生都是农村户口,于是重点高中就像鲤鱼要奋力跃过去的龙门。
全县将近40万人都知道,如果能考上这个学校才意味着你有50%的机会可以继续读书,再努力一把的人才可以上好大学。如果考不上这所重点高中,就只能去其他普通高中,那样能上大学的机会就少之又少。最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读大专或者高中毕业就去打工。
我的好朋友豆角,读的是县城的另一所高中。后来因为生源不断地减少,这所高中从普通高中慢慢改成了职业高中,为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掌握一门在社会上有饭吃的专长。
当时我还不明白学校不同,其实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寰球。当我真正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就此分岔时,才懂得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高二时,豆角辍学去当兵了,我正在准备会考和即将到来的高三。等他退伍时,我已经去北方念大学。然后他去老家派出所当民警,我那时考上了研究生。豆角在老家待腻了,于是辞职去深圳当快递员,我进了国内一家通讯社做记者。当快递员太累了,他决定回老家当司机,我来了广州做编辑。
这十几年,我不能说谁过得好与不好。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豆角对社会的理解一定要比我成熟和深刻。但是他可能不会像我一样,敲下这么一大段一大段的字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他可能只会摇摇头,然后一声叹息。
——欧安,广西桂北某县城中学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以前我们总教育孩子,不好好学习,以后考不上好大学,现在的形式是,不好好学习,连高中都考不上,同时我们看到,大学录取率在逐年提高,已经超过了80%。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01
是当时规划的地被挪用,另外是地上已经有建筑物了,拆迁很难。地价高企、权属复杂、拆迁耗时、土地整备困难。
02
03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