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很多大人眼中,孩子们的寰球似乎是一片净土,远离硝烟弥漫的成人寰球。
而实际上野蛮与暴力,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存在。
这几天一段女孩在宜兴某公园被跪打欺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一群中学生狂扇一女生巴掌,还让她跪下大喊“爸爸我错了”。
其中可以清晰的听到其中一名施暴者还叫嚣:“要不要我给你报警?报警他们也找不着我。”
不久,宜宾公安局警方将相关4名违法嫌疑人查找到案接受调查。
未成年霸凌事件早就屡见不鲜,这起事件的打人的女生也均不超过14岁,受害人季某也是一名13岁初中生。
由于季某与对方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产生矛盾,施暴者们便将其约到某公园采取辱骂、打耳光、 罚跪等手段对季某某进行欺凌,并拍摄下这段视频。
事后,季某某并未告知其监护人,也未选择报警。
施暴者大多都被刑事拘留,给予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因施暴者案发时都未满16周岁,行政拘留不予执行。
对于这样的处罚,大多气愤的网友可能会感觉,简直是洒洒水,太轻了。
每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我们都会习惯性抛出问题问责:
学校是否担责?
家长是否担责?
学生是否担责?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家长教育的缺失与学校教育的缺失之外,事发后惩罚机制的缺位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
早在三十年前的戒尺把校园暴力掐灭在萌芽中,那多年以后的法律惩戒权能否到位?
云南大学生与同学发生冲突,然后选择了从家中跳楼轻生。
事发当天,在家长和老师劝阻下,他的情绪中途稳定过一次,回到了安全地区,后来没想到的是,最终悲剧还是发生了。
他从10楼一跃而下,这个母亲简直痛不欲生,感觉整个寰球都崩塌了。
为什么年纪轻轻男孩会选择轻生呢?
背后校园霸凌乃是背后始作俑者。
从母亲的话语中可以知道,这个男孩身上到处都是伤口,很多同学对他进行过殴打,打他的头,眼镜片也被打掉了,经常萌生退学的想法。
母亲却表明儿子不愿来学校,表示儿子从被殴打后,心理上就产生极大阴影,内心也受到很大伤害。
正是在这现实压力的重重逼迫下,这名大学生不忍屈辱的现状,逃离了人世。
校园霸凌在任何国家都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一例外。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学生中平均每4名学生便有1名曾经遭遇过不同程度上的校园欺凌。
同样在我国,每年都有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事件被媒体报道:
重庆女生兰兰被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福建南安小学女生3分钟被扇25巴掌、北京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
对于霸凌人们关注的,往往是那背锅侠罪魁祸首,殊不知每一次骇人听闻的校园暴力都是由无数件被忽略的其他事情堆积而成。
人们感叹着涨潮时的汹涌壮丽,当退潮后拧干身上的污水,又去忙各自的事情,仿佛大海从来没有起伏。
对于成年人眼里看来,孩子被霸凌的原因千奇百怪。
有些家长教师凭借对固有思想的刻板印象,觉得攻击来的莫名其妙,甚至会不相信被害者的说辞。
大人们越是表现出不在乎的不作为,受害人越是选择忍气吞声,而欺凌者就越会理所当然的无顾忌。
弱小就挨打是动物寰球的法则,但并不是孩子寰球的生存法则。
人性便是如此,有的人无时无刻不想展示自己的权威,通过力量制服那些弱小者并以此为乐。
有的呢,为了融入群体而刻意伪装自己,为了能在这个群体中生存下去,带上不属于自己的面具从众,隐没在“多数派的正义”之中。
但是请不要忘了,人之所以区别于野蛮的动物,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仍留有善良的人性。
纵观每每爆出的校园暴力案件,都会深扒起霸凌者和受害者的身世经历。
霸凌者大多家庭不睦导致缺少关爱,所以从欺凌他人身上获得满足感;
而受害者则是由于微不足道的原因,从众心理学下,突然成为被攻击的众矢之的……
可实际上,霸凌就是霸凌,受害就是受害。
没有得到关爱不应该成为霸凌别人的借口,与他人三观不一也不该成为被欺凌的理由...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成为任何借口。
试想一下,如果霸凌者能够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内心充满善意,是不是就不会发生欺凌这样的行为?
而如果受害者向大人们求救时可以得到回应,事情就不会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们对每一起霸凌事件感到愤懑不平,哀受害者的不幸、怒霸凌者的嚣张 。
但是,事实上不仅是霸凌者,还有受害者,父母、老师和其他旁观者,都应该为霸凌事件负责。
父母方
如果教会孩子与人为善,遇事不惧,可以在首要时间里成为孩子的底气和求助的倾诉对象;
老师方
如果重视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是和稀泥的含糊带过而是严肃处理;
旁观者
如果身处旁观位,能够意识到“没有旁观者,都是施暴者”,在霸凌发生时及时制止。那么,许多生命为代价的悲剧,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收关小鲸希望,每一个人的校园时代都能被温柔相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