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富豪的三张面孔:被排斥的中国人、衣锦还乡的阿Q、无家可归的逆袭者

来自:Mr海 0 0 2019-07-30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被排斥的中国人



邝泗,最为传奇的华裔富豪。14岁只身赴美淘金,在美国反华最鼎盛时期逆袭成功,拥万贯家财,娶白人女子,至今他的家族依然在美国属于上流阶层。


从“卖猪仔”的华工到成功的富豪,邝泗的故事除了传奇,还有令我们深入思考的东西,他留给世人的三张面孔,直到今天,依然是华人移民展现给寰球的模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邝泗的首要张面孔,就是“被排斥的中国人”。


100多年前,当看到有人带着旧金山的金子回到家乡,14岁的广东佛山少年邝泗,只身一人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漫长旅程,在推搡中像“卖猪仔”一样被赶上了条件恶劣的船舱,九死一生,终于在三个多月之后登陆了旧金山。


一踏上旧金山的码头,邝泗就感到了亲切感,离着码头不远的华人聚集区,都是说着他家乡话的中国人。


当时的旧金山,聚集着上万名华人,他们为美国人修建铁路,将一箱箱金子运出去,再将一箱箱淘金者运进来。


修铁路,每个华工一日之内能赚1美元左右,那是他们在中国农村一个月的收入。可这1美元,有时却需要他们拿命来换。


“每根枕木下面,都埋着一具华工的尸骨”。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当时为了修建内华达山上一段10公里的铁路,华工们顶着平均一米深的暴风雪,牺牲了1000多人的性命才完成,因此这一段路被成为“内华达山上的中国长城”。


华工们的吃苦耐劳,令美国人大为震惊。一开始美国工头看着首要批登陆的华工,嫌弃他们又瘦又小,担心无法胜任工作,一位“中国通”拍着胸脯打保票说:“能够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能够修铁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华工们的廉价引起了当地工会的不满,美国史上较大的反华运动,正在酝酿。


当美国其他族裔的工人们习惯于用罢工来提高工资,争取利益的时候,华工们即使拿着比白人工人少一倍的工资,即使毫无福利权益可言,依然埋头苦干,沉默寡言。


这让他们成为了美国资本家最喜欢的工人,同行们最痛恨的人群。他们四处传播华人的谣言,说华人是比黑人还要劣等的民族,黑人虽然智商不高,但至少诚实,而华人满嘴都是谎话。他们还说,中国5000年的历史,是发臭的历史,5000年来受专制独裁的统治,中国人却把这种制度当成天经地义。


这种对华工的不满攻击,在金子足够的时期,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可到了金子减少,经济紧张的时期,华人就成为了背锅的对象。


1882年,美国颁布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禁止华工进入美国,而且对于其他想要移民美国的中国人,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许多华工一旦回国,再想入境美国也成了难题,尽管他们在美国已经有了家室。邝泗当时早已不用在工地上卖苦力,靠着做生意发了财,但他也难逃成为“被排斥的中国人”。


2无家可归的逆袭者



当《排华法案》颁布之时,邝泗在美国已经呆了10年,这10年来,他像所有的华人一样,在美国社会的较低层从事着辛苦而廉价的工作。


他在铁路、农场、餐厅、制衣厂打工,沿街叫卖各种小商品,为了生存和赚钱,尝尽了各种艰辛。


他和其他华工一样,赚到钱后只花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存起来寄给家里。这种习俗也成为美国人对华工的排斥之一,他们觉得华工们在美国赚钱,却不在美国消费,对这里的经济发展没有丝毫作用。


但邝泗和其他华工不同的一点是,他想要融入美国的上流社会,想要和那些体面的白人一起端着酒杯,在豪华的酒会上谈笑风生,平起平坐,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变得很有钱。


在当地的妓院里,邝泗发现了商机。他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一批仿丝绸的情趣内衣,受到了当地妓女们的欢迎。美国人对于这种类似丝绸的“东方情调”非常着迷,一下子这个产品就成为了爆款。


通过这个产品,邝泗挖到了人生的首要桶金。有了本钱之后,他扩大了制衣厂的规模,不仅制作情趣内衣,还制作更多仿丝绸的衣服,市场反应一样很好。


穷小子邝泗就这样逆袭成为制衣厂老板,当地闻名的富豪。有钱之后他开始喜欢买车,只要是新上市的汽车,不管多贵,他都要买一辆放在家中,他想要用这种方式向美国人证明自己的财富和地位。


但就在他的腰包越来越鼓,以为自己就要真正跻身美国上流社会时,《排华法案》的颁布,给了他当头一棒,他不仅跻身上流社会的的通道被堵死,而且还很有可能被赶出美国。


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是一名成功的商人,而不是卖苦力的华工,避免被警察赶出美国,邝泗不得不随身佩戴着编号130020的合法居民证书。


这种证书在当时被称为“狗牌法”,是美国政府和清政府经过谈判后签订的协议,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政府将支持中国的洋务运动,而清政府必须同意排华法案,在美国的华人必须随身佩戴这样的“狗牌”。


尽管邝泗后来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娶了一位比他小十几岁的白人女子为妻,生意范围也从不体面的情趣内衣到高大上的古董行,但《排华法案》和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排斥和歧视,让他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合法的美国居民,即使他坐在最豪华的汽车里。


偌大的美国,邝泗却注定是一位“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他想到了中国老家,他已经赚了足够多的钱,他想着,既然美国不把我们当人,不如回老家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衣锦还乡的阿Q



1901年,邝泗终于回到了阔别30年的故乡广东佛山。


邝泗的衣锦还乡,在当地引起了轰动。29个轿夫抬着他和美国的妻子、孩子、行李,他们穿着体面的洋装,在父老乡亲的夹道欢迎下,享受着成功后的荣耀。


他很乐意把大把的钱花在造福乡里上。他出资修路,直接从火车站修到了家乡的村口,他建学校,盖酒店,出手阔绰令乡里人咂舌。


他修建的“佛山大酒店”,如今依然矗立,经历了90多年的风霜,依然能够从那些细致的雕花上看出当时的豪华。


在当时,这座酒店可以说是整个广东最豪华的建筑之一。全国各地的工匠被请来,制作彩色玻璃,精心雕琢柚木的房间隔板,在隔板镶嵌的玻璃上蚀刻祥云和龙的图案,所有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90多年前中国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自来水,这座酒店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泵水设备,酒店房间装有西式马桶和浴缸。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外,邝泗还在当地买了许多地,盖起了工厂,娶了姨太太,因为娶姨太太的事情,美国的妻子忍无可忍,只好与他离婚,带着孩子回了美国。


邝泗可能太久没有享受过被人尊敬的滋味,这次衣锦还乡的经历使得他一度打算再也不回美国了,就在佛山当他的资本家、大财主,每天被一群人簇拥着喊“老爷”。


但时代再次捉弄了他,他的工厂先是被日本人洗劫,后来又被国民党盘剥,收关,他因为资本家的身份被清算,土地、酒店都被充公,连葬在故乡的权利都没有。


1949年之后,邝泗怀着不能葬在故乡的遗憾,被迫逃往美国,美国的妻子接纳了他,继续经营着他的古董店。1957年3月9日,98岁的邝泗在美国去世,埋葬在了洛杉矶的公墓。


2013年,邝泗的“佛山大酒店”被划为拆迁区域,在此之前,经历了“文革”的摧残,这座酒店的主楼已被拆毁。


幸好佛山市民积极呼吁保护,避免了这个悲剧的发生,在众多呼吁的声音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话是:“酒店创始人邝泗是华人在美奋斗成功的典型,其在美国的坟墓都有专人管理,邝泗家族目前在美国已有百余人,如果拆了,华侨会对中国有怎样的看法?


被排斥的中国人、衣锦还乡的阿Q、无家可归的逆袭者,邝泗的三张面孔,是百年来华人在外奋斗的缩影。他们分别代表着华人的文化困境、传统陋习、身份认同困境。


今天的寰球,再也没有一个什么狗屁的“排华法案”明目张胆地排斥我们,歧视我们,但今天的华人,是否真的走出了到哪都是异乡人的文化困境?是否真的抛弃了衣锦还乡娶姨太太的传统陋习?是否真的摆脱了刻意炫富来彰显存在感的困境?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