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伙说服列宁后暴富,81岁投资中国,至今仍是中国富豪的榜样

来自:Mr海 0 0 2019-03-05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你曾经帮助过列宁,

现在为什么不帮助我们中国呢?

------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在参加一个晚宴的时候,一位没有在邀请名单中的客人,想要“强行闯入”表达自己对邓的欢迎。


就在这位客人和安全警卫交涉的时候,邓小平发现了他,并一眼就认出,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邓小平及时“挽救”了哈默,并对美方人员说,这位客人不用介绍,他就是哈默博士。


席间,邓小平握着哈默的手说:“你曾经帮助过列宁,现在为什么不帮助我们中国呢”?


“我非常愿意”,哈默回答着,但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可是据我了解,你们不允许私人飞机进入中国,而我年纪太大,不能乘坐商用飞机”。


邓小平哈哈一笑,"这好办。你只要给我一封电报,告诉我你想什么时候来,我可以做出一切必要的安排。希望你多带专家来“。


三个月后,哈默用行动回应了邓小平的请求,他的私人飞机降落在了北京,随行的还有一队16人的考察组,他成为了改革开放后,首要位来中国投资的外国资本家。


哈默当时见到的中国,在运动中饱经创伤,百废待兴。这样的场景,哈默并不陌生。


1921年,他去苏联见列宁的时候,苏联的经济状况也是这样糟糕。这个地大物博,资源矿产丰富的国家,经济上却凋敝窘迫,许多人连温饱都难以达到。


他向列宁提出了许多经济建议,包括出口矿产换取粮食,兴办工厂,并带来了大量投资资金,帮助苏联度过了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当然,作为商人,哈默也在投资苏联的过程中获利,他“帮助”列宁,不是出于任何道义或政治立场,而是发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


对于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许多外国资本家还是犹豫的时候,哈默却是首先发现商机的人。


从1979年之后,哈默多次来到中国,期间邓小平接见了他五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先是投资3.25亿美元,兴建了中国较大的露天煤矿:安太堡煤矿,又投资了1亿美元,勘探南海石油,为那些想来投资却又瞻前顾后的外国资本家做出了好的示范。


除了投资眼光独到,有远见有魄力,哈默作为一位有名富豪,身上还有一个优点值得学习:那就是他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从一位暴发户变成了贵族。



2


只用一代人时间

从暴发户变成贵族

------


哈默,并不是什么富二代。


他的祖父原是俄国犹太人,因为一场台风倾家荡产,带着收关的积蓄全家移民去了美国。父亲15岁就辍学,在一家钢铁厂当工人,后来跑去药店当学徒,几年后用所有积蓄买下了药店,并逐渐有了自己的制药厂,哈默家也开始成为了中产阶级。但因为经营不善,父亲把制药厂交到哈默手里的时候,已经频临破产。


哈默重新开始,更改了药厂的经营方针,并将制药厂的名字改为“联合化学制药公司”,并招募了一支强有力的推销队伍,几年内硬生生将一个只有十几人,在破产边缘的药厂,发展成为全国拥有1500名雇员的制药公司。


更令人吃惊的是,就当他成功经营药厂,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他同时还是哥伦比亚医学院的一名学生,门门功课得A,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要位大学校园里的百万富翁,那一年,他21岁。


23岁那年,还是帅气小伙的他,独自前往苏联说服列宁允许了自己的投资计划,在苏联待了近10年后,他成为了亿万富豪。


暴富之后的哈默回到美国,又成功投资了多个项目,资产又以倍数级增加,被美国人誉为“商业天才”。


尽管如此,哈默身上却没有一点暴发户的气息,所有人称呼都称呼他为“哈默博士”,因为他曾经取得过医学博士称号,尽管从没有真正行医过一日之内,但他依然赢得了这个值得尊敬的称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为一名犹太人,哈默深知犹太人被迫害的历史,他们曾经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但却因为不去获取更多的社会影响力而轻易地被排挤、没收财富和屠杀。


所以,从他暴富的那一日之内起,他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名声,努力往贵族阶层攀登。他不像很多暴发户那样肆意挥霍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慷慨解囊从事社会公益,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他斥资近一亿美元,建造了哈默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包括梵高、莫奈这样大师的艺术品,免费供人参观。


他发起了“国际和平与人权会议”,他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牵线搭桥,促进两国较高领导人会谈,他与多个国家的元首保持着友好关系,他热心慈善事业,捐款无数,包括中国的儿童基金会,都曾收到他的善款。在苏联发生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后,他亲自率领医疗队前往救援。


哈默,这位美国有名富豪,受人尊敬不再是他的财富本身,而是他运用这些财富制造的社会影响力,和始终克制、奉献、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清教徒般的个人品格。


在一声声“哈默博士”的尊称中,他只用了一代人时间,就从一位暴发户变成了贵族。


在美国,像哈默博士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巴菲特,比如比尔盖茨,比如扎克伯格,他们都以“在财富中死去”为耻,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贵族。



3


从富有到高贵

至今仍是中国富豪的榜样

------


如果要为中国富人找一位榜样,我首先推荐的就是哈默博士。


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制造富豪的速度可以说令人惊叹。2018年,瑞士银行和普华永道发布一份富豪报告,显示中国拥有373位亿万富豪,每周新增两位,并且全球199名白手起家的新晋亿万富豪中,中国占了近一半数量,是美国的3倍。


如此巨大的造富速度,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准备。


中国富豪们承包了全球几乎半数豪华品的消费,纨绔子弟的豪车出没在各大名校,在寰球各地制造出各种楼王、标王、天价房……而他们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上的表现,却不能对等他们拥有的财富,导致暴发户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站在门口的“野蛮人”。


中国多的是富豪,却缺少贵族。中国家族的财富传承是艰难的,所以,他们培养不出贵族。在中国要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人的时间来“换血”。


可是中国人穷了几千年,从来就没有真正积累过财富。因为对私有财产的不尊重,以至于一旦社会发生变革,或者得罪了权力机关,私有财产顷刻间便化为乌有。中国的古话,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民间也有同样的话,叫“富不过三代”。


随着中国法律制度日趋完善,我相信,中国富豪们在一个尊重私有财产的环境下,不再背负着“原罪”,不再只知道贪图一时的享乐,不再给世人一个暴发户的形象。


一个社会,总需要有点高贵的精神来支撑。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