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W,扛不住母亲一句话
阿威是95后,父母都是三线城市的人民教师。
2016年毕业后,他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由于工作拼命,一年后月薪从1.3W涨到了2W。
没有女朋友、“公司-出租屋”两点一线、工作日996、休息日两顿外卖加游戏,没什么开销的阿威很快攒下了接近20W。
这在工作两年的年轻人中,确实算是翘楚了。但有一回语音,母亲随口一提“胸口有点难受”,独生子女阿威一下子慌了。
上个月,同事的母亲癌症去世了,听说住院一个月花完了一套房,而去医院检查前只是觉得胸口难受。
好在阿威的母亲没查出什么问题,但自那以后阿威越来越焦虑,他开始更拼命地工作,开始间歇性失眠,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
早上起来,阿威经常不想看镜子里的自己:这TM的是谁啊,睡眼惺忪、疲惫不堪、暮气沉沉、脑门越来越大….
说好的无所畏惧、热气腾腾、生龙活虎呢?!距离中年还有好远的距离,怎么就一副被生活强坚的样子了?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青年危机,被焦虑压垮的年轻人
姜文曾感慨中年人生:
“狗日的中年不仅消融掉我浓密的长发,也弄丢了我蓬勃的激情和梦想,有些时候,一觉醒来尽然忘记了很多重要的记忆。更要命的是孤独开始富得流油,忧伤也异常亢奋。”
其实,在中年危机真正来临前,青年危机就开始肆虐横行了。
英国与美国进行了一项联合研究,得出了人一生的幸福U形曲线:从没满20岁开始,这条曲线就呈下降趋势,大约在44岁左右,幸福度跌落谷底。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现在20-35岁的年轻人眼看就要“焦虑死了”:
看个剧要开二倍速,因为不敢浪费太多时间;
“又失眠了”,凌晨2点摸了摸发际线,心底一片忧伤;
拿出一半工资租房,出租屋里的甲醛浓度还得靠运气决定;
HPV 九价疫苗刚开放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又要排队预约,排着排着就超龄了;
一个人漂在大城市里,最怕的就是父母过来看望,因为那就意味着要当着他们的面加班;
手头刚刚有些存款,听到妈妈说她“胸口有点不舒服”,独生子女心慌到发颤……
所有年轻人都这样吗?也有一些跳出来的。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最近一次见到阿威,是元旦假期。他精神抖擞地跟我说:“我把老板炒了”。
自从“胸口有点难受”事件后,他拼命工作希望升职加薪,但收关发现靠工作给别人打工赚钱,实在太难了。于是,他和父母商量买房吧。
2018年三四月份,他开始看房,自己手上的二十几万,加上爸妈的赞助能凑个100万。
老家是三线城市,不考虑投资;深圳房价似乎要跌,泡沫又多,关键100万买第二套没戏。琢磨着现在的国际形势,阿威最终在我推荐的美国、泰国中选了美国,在奥兰多买了一套别墅。
别墅总价接近200万,贷款五成,直接与管理公司签署协议,收房即对外出租。
根据阿威的出租情况,4月收房后到6月底的收入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因为房子刚上线到房源里,而这里的租房订单一般是几个月之后的。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看这个你们应该清楚为什么是几个月之后的订单了
到10月(半年时间),这种情况就翻转过来了,租金完全能cover所有费用(包括各种税费和房贷还款)。而到12月底,平均出租率已经接近70%。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年的净利润可以达到12-14万,回报率接近7个点。
手上攥着钱,心里自然有底气。
2018年底公司调薪,阿威的工资居然只涨了500块,想想自己每天加班到十一点,阿威觉得这简直是侮辱性调薪,然后他把老板炒了:“我打算换一个双休的工作,腾出更多时间研究下房产投资”。
昨天还见了一个93年的阳光少女,她表示自己三年间几乎没打车、没喝饮料、没旅游,就连买化妆品、护肤品以及买衣服都极其克制,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4000,每次一发工资先取走1W存好。
她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成这样,就为了攒钱买套房。对自己能狠下心,大概也是年轻人的特征之一了。
常听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想来焦虑的年轻人们,也应该考虑买套房,屯点睡后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