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将把个人数据保护条款写入宪法

来自:中国侨网 0 0 2018-07-28

  中国侨网7月23日电 据《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欧时大参”援引法新社报道,法国国民议会7月18日夜间投票通过一项修正案,将一项个人数据保护条款列入修宪法案。具体而言,这项名为“打击(对个人数据的)延伸或不合理使用”的条款,将被写入宪法第34条当中。

  这项修正案是在执政的“共和国前进”(LREM)推动下完成的,左翼反对党社会党(PS)和“共和国前进”的中间派盟友“民主运动”(MoDem)此前曾希望能更进一步,将“数据网络的中立性”也写入宪法,但未能如愿。司法部长贝卢贝(Nicole Belloubet)对此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后者的具体效果。

  此前部分议员还发起动议,要求起草一份更全面的“数字宪章”(Charte du numérique)并写入宪法,但在国民议会未得到通过。

  两公司利用定位信息进行广告推送被警告

  和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同时,法国国家自由和信息委员会(CNIL)对两家初创科技公司发出警告,认为后者未经用户同意,使用其定位信息,违反了刚刚生效不久的《欧洲个人数据保护总则》(RGPD)。

  据法新社报道,CNIL委员会对两家实施“广告精准投放”业务的初创公司Fidzup和Teemo发出催告函,认为他们在未得到智能手机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用户的地理定位信息。

  这两家公司都使用了“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来协助操作业务,SDK被植入到不同手机应用程序中,即便这些程序没有启动运行,也仍然能收集用户的相关信息。例如当SDK探知用户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某个商店附近,便会向用户推送相关促销信息。

  Fidzup和Teemo都声称自己的操作得到了用户同意,但CNIL委员会认为,这种同意并没有以恰当方式来征集。对于Teemo公司而言,用户在下载相关手机程序时,并没有被告知SDK会收集包括定位在内的个人信息;而对于Fidzup而言,用户安装程序时,既没有被告知可能会用来进行广告精准投放,也并不知道这种操作的责任人身份。

  此外,Teemo公司保存相关定位信息的期限长达13个月,这和常规用途不相称。

  因此,CNIL委员会要求两家公司三个月内进行整改,以便符合《欧洲个人数据保护总则》,否则将面临惩处。

  不过Fidzup对此并不服气,声称自己此前通过弹出窗口方式,已经重新得到了相关用户的许可,并将其告知所有的商业伙伴。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