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旦涉及孩子的入学问题,再强势的父母也可能成为弱势群体。
5月22日下午,社交账户实名认证为“北京粉笔蓝天科技有限公司CEO”的博主@粉笔张小龙发博抱怨道:
我在北京工作四年,仅个税就交了400万,加上企业各种税,没有一亿也有八千万。没有享受任何社会福利待遇就算了,为什么连孩子上个私立学校也XX的不让?!这是什么XX政策!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什么?个税400万的CEO也面临着孩子升学难的问题?!
一时之间,整个中国的神经似乎都被这条微博刺痛了。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人们对此议论纷纷,观点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张小龙没有搞清入学要求而惹出的事情,也有人觉得是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相同的是,所有人都对这件事高度关注,就像以往涉及到教育的新闻一样,每个人都关注着、讨论着。
因为,教育与每一个家庭的未来息息相关。
在中国,上小学有多难?
2016年,咪蒙已经将自己的微信号做成了现象级大号,篇篇10W+、爆款无数。
然而,那时拥有近千万粉丝、一条广告文开价近百万的咪蒙依然遭遇了儿子唯唐的“入学难”,更准确地说是从深圳转学到北京之后的“插班难”。
万般无奈之下,咪蒙发文向粉丝求助:
她说,“让小孩上个小学,真特么太难了”;
她写道,“就连上幼儿园都很难,都是一家家跪过来的”、“比起孩子入学,家长的尊严算个屁啊”;
她希望,“一个个求下去,总是有希望的吧”。
后来,粉丝们帮咪蒙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但中国,还有很多家长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却无能为力。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上学难,总归难在哪里?
其实,咪蒙和粉笔张小龙所谓的“上学难”,准确来说,应该是“上好的小学难”,普通家庭自然也希望孩子能够入读好一些的小学。供不应求必然导致竞争加剧。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于是,除了户口的问题外,家长们也必然要面对下面两个难题:
学区房,就像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然而优质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起的。
在北京,学区房价格已经涨至6W/平米。按照北京的平均月收入9K来算,一个普通白领工作7个月的全部收入,才刚刚能买下北京的一平米。
更让家长们措手不及的是,学区房可能会变化。以南京为例,学区年年变,甚至于同一小区的A单元属于学区范围,B单元可能不是了。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不仅优质的公立小学资源紧张,好一点的民办小学竞争也异常激烈。
上海两所民办小学——阳浦小学和青浦世外小学在进行学生筛选时,曾要求家长们填写“家长问卷”,据称其中部分考题难于高考。更令人惊讶的是,问卷中要求填写爷爷奶奶的相关信息,很有一种要“严查三代”的态势。
在这样的筛选下,优质小学从中选出了校方满意的学生,而剩下的大部分孩子只能去教育条件相对差一些的学校。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教育观,新式父母如何选择?
任何优质资源,其竞争必然是激烈的。教育资源、优质院校,也是如此。尽管现实惨淡,但每个家庭都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优良质的教育。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于是,有的父母坚持在国内奋斗,他们愿意为孩子花费半生继续购买一套学区房,他们愿意为孩子四处求人拉关系,他们想做一切能够为孩子拿到入学通知书的事情。
有的父母则将目光投向了海外,他们为孩子办理移民手续,或者将孩子送去读国际小学,以为孩子未来就读国际名校铺路。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拿泰国来说,从2018年首要季度的数据来看,泰国曼谷正逐渐成为中国家庭教育投资的热门地区。究其原因,不过两点:
泰国共有180余所国际院校,而曼谷独占了80%。比如东南亚很好的英制国际学校Bangkok Patana School、曼谷最有名的私立大学易三仓大学等。
这些学校一般招收2-18的学生,孩子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享受到国际化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还能够在毕业后申请欧美地区的当先大学。
目前,曼谷地区的院校已经吸引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甚至被人们称为亚洲学生申请国际当先院校的捷径。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
曼谷乃至泰国留学比起英美国家的火热程度还是略差一筹,相应的入学成功比例也高出不少。尽管家长们也需要准备各种证明材料,孩子们也需要接受学校的面试考核,但目前整体的通过率是比较高的。
除此之外,考虑到孩子出国留学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多数父母会为孩子购买泰国房产,甚至在泰国陪同。
而曼谷当前的房价水平多在2-4W人民币/平米,多数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同时,曼谷房产受到泰国整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影响,在未来几年的升值空间也是非常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降低了留学的成本。
(点击图片,加入海房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