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看到了个很不是滋味的新闻。
李彦宏:中国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性 ( 来源@财新网 )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新闻怎么想。
一不小心就被人给代表了。
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愿意拿隐私换利益的人。
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商人眼里的贱骨头。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的确用隐私换取了便利。
我们用位置信息换来了更精准的外卖和打车服务。
我们用阅读习惯获得更精准的新闻推送。
今日头条主打内容推荐
我们用购物喜好获得了更精准的商品推荐。
淘宝现主打个性推荐
“ 千人千面 ” 我们用搜索偏好获得了更精准的内( guang )容( gao )。
百度营销中的 “ 竞秀 ” 广告
但这似乎不代表我们 “ 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 ”。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 “ 不得不用隐私交换便利 ”。
因为我们没得选!
你在装任何 App 的时候,在点了你根本不会看的用户协议之后,就已经把自己卖了。
你说你可以不同意?
不好意思,不同意的话,你用不了任何功能!
以高德地图为例,首要次安装的时候他会告知你收集信息。
一共有三项:
1. 获取位置信息。
2. 相册、多媒体、存储的读取与写入。
3. 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的发起与读取权限。
你会发现,如果你仅仅同意位置信息的搜集,收关他会不让你用退出来。
或许这样要求太苛刻,软件的功能实现时需要内容的存储读写。
我们把前两个权限都同意掉,只是不让他调用电话和读取短信信息。
照样不让你用!
这他么就有点过分了好嘛!
我就是看个地图就好了啊,你要这么多东西想干嘛?
这个东西并不是针对高德地图,因为国内大部分软件都是这样的,我只是恰好拿它作例子而已。
总之,要么给隐私,要么别想用!
或许我真的不得不用你的东西,不得不把我的隐私数据给你。
但你总要给我个知情权吧?
我的数据都怎么被收集的?
具体收集了哪些部分?
收集之后怎么用?
我可不可以选择性的删除一些我觉得不太妥当的数据?
你通过何种方式保障我隐私的安全?
万一出事儿了算谁的?
在国内,这些东西。。。。
完全他么没有!
你或许觉得我的要求有些苛刻了?
来,看完下面这个,你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国内公司的 “ 无作为 ”。
在 Google 账号中,专门有一个 “ 隐私权 ” 的选项。
在这里,Google 关于隐私权有一个综述。
他会告诉你,你的隐私数据被拿去做了些什么。
而且如果你觉得这个综述太笼统了,可以点虚线查看详情。
里面他会告诉你具体他会搜集什么东西。
具体是通过什么技术手段搜集。
他会告知你,你的隐私数据是否会被共享给其他公司或组织,以何种原因何种方式被共享,并且告知分享敏感信息的时候会征求你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