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网1月29日电 据美国侨报网综合报道,在正常情况下,美国城市基本以印第安原住民或政府征集的名称为主,并且一经选用极少更改。
比如芝加哥(Chicago)就来自当地爱荷华-伊利诺伊-印第安按-俄亥俄区域各部落(主要是福克斯部、迈阿密部和萨乌克部等等)所使用的阿尔冈琴语,指的是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东部特有的一种长得像大葱的植物。
再比如美国中西部威斯康辛州(Wisconsin)的首府麦迪逊(Madison),是为了纪念第四任麦迪逊总统而得名。2012年时任总统奥巴马在这里演讲,吸引了3万听众。
不过,这里面有个例外,而且是因为华人的原因而多了一个称呼,且此名比原名更盛行,流传更广。
火奴鲁鲁(英语:Honolulu),这个名字不仅中国人感觉陌生,就连美国人使用这个称呼的也不是很多。但如果说到夏威夷与珍珠港,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知道。
火奴鲁鲁其实就是夏威夷群岛中较大的一个城市,整个都市区包含瓦胡岛等地在内也才1544平方公里,却居住了整个夏威夷州70%的人口。二战中被日本偷袭的珍珠港就位于瓦胡岛南岸,与火奴鲁鲁深水港相距不远。
作为夏威夷州较大的城市暨首府,火奴鲁鲁在夏威夷原住民语言内是指“屏蔽之湾”或“屏蔽之地”。
11世纪时波利尼西亚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定居,18世纪末才迎来了首要个欧洲人踏足,并建立了夏威夷王国,自此成为捕鲸船的临时停靠点。后来因丰富的珍贵木材而引起华人注意,数百艘华人远洋船将火奴鲁鲁的檀香木运送至全球各地进行买卖,也因此被华人称为檀香山,沿用至今反而比原名流传更广。
檀香木是一种半寄生植物,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地球上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一般而言,成熟的檀香木可高达十米,但其苗木非常娇贵,在幼苗期必须寄生在凤凰树、红豆树、相思树等植物上才能成活。其持久而独特的香味、坚固而美观的材质深受人们喜爱。
物以稀为贵,来自中新网的介绍说,中国人尤其广东人对檀香木的需求一直很大。从18世纪末年到1850年间,短短半个多世纪,檀香山的大檀木就被伐尽。当然,不是中国人亲自上山砍伐,而是通过购买、通过贸易的方式,当地人主动去砍。随后的这一百多年里,当地人只要搜罗到大檀木,很快就会以高价出售。
1959年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檀香山聚集了很多亚洲移民。2010年人口普查得出结论:亚裔人数至少占30%,亚裔混血25%。
檀香山经济严重依赖旅游业,2007年后每年接待游客都在700万人次以上,2017年更是达到了1050万人次,年收益从百亿美元一直涨到如今的300亿美元。其中贡献较大的非中国游客莫属,人均消费达到了1750美元,是美国本土游客的2.6倍。
檀香山也因为游客逐年增多而导致物价不断上涨。据夏威夷华人资讯关注报道,联邦劳工统计局2017年8月公布的数字显示,2017年上半年,檀香山的消费物价指数,比2016年同期上涨了2.5%,创下五年来的新高。如此昂贵的物价让底层民众无法支撑而大量迁往美国内陆生活,如今的平均房价更高居全美第二。
不仅房价,RealtyTrac在去年底发布的《2016年平价租房分析报告》显示,在全美最难付得起租金的城市排名中,按照租金占工资的百分比进行排名,檀香山拔得头筹,成为全美租金较高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