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雾气氤氲中,迎来了温哥华的又一个早晨,时差带来的隐隐头痛,把记忆又拉回了车水马龙的北京。
年底回国小待一个月,看看父母和朋友,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是家的亲切和放松。再回温哥华,本以为会感到陌生,没想到,11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好像只是北京环路上遭遇的一次长时间的堵车,好像自己只是从西二环父母的家回到了东三环自己的家。
从2011年萌生移民的念头,到今年在温哥华定居,掐指算算,近7年的时间,在心里却好像没有那么久,申请中的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俨然好像还是昨天。偶尔会和老公回忆起移民过程中的苦辣酸甜,觉得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吧。
12011年:澳大利亚还是加拿大?
回忆当初移民的过程,从一开始就面临选择。
萌生移民的念头是在2011年,那时我和老公还在恋爱,约会内容一下子变成了去移民中介咨询各种移民项目。
老公分析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比较想去加拿大。而我是个怕冷的人,所以倾向选择澳大利亚。幸运的是,老公的专业在这两个国家紧缺人才的职业列表上都能找到,这意味着,只要英语成绩合格,我们就具备申请这两国技术类移民的资格。
单纯的比较很难帮我们做出选择,所以我们决定先考一次雅思,拿到分数后再考虑下一步的申请。网上完成报名,老公“裸考”上阵,平均6.5分的成绩离澳大利亚“四个7”(听说读写均为7分)的要求相距甚远。
而当时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已关闭,这样的雅思成绩只能申请魁北克技术移民,而且需要递交法语成绩。是重考雅思达到“四个7”还是从零开始学法语?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哪一个都是挑战。
22012年:蜜月在课堂,心向魁北克
通过在论坛里和“移友”们交流,老公认为雅思“四个7”的分数对他来说难度太大。法语虽要从头学起,且需提供两个人的成绩,但对总体分数要求不高。从小就是“好学生”的我们对于学习一项新技能有着天然的好感和冲动,心想着就算不移民,多掌握一门语言也不是坏事,技不压身,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总不会白费。
就这样,2012年初夏,在领取结婚证后的第二个月,没有婚礼和蜜月,迎接我们的是法语的课堂。从字母发音到单词拼读,再到极尽“变态”的语法和动词变位……每天下班后或是周末,法语课几乎占据了我们全部的休息时间。
但直到五年后的今天,每当我和老公回忆起当初学法语的日子,我们都认为那是我们婚后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一起学习、讨论,为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帮助、鼓励,我们觉得这就是婚姻很好的样子。
32013年上:联邦技术移民重启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从零开始学习法语一年的时间,我和老公的进步很快,已经能用法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了。正当我们为接下来的法语考试做准备时,一个新消息的到来让我们有些猝不及防。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2013年4月下旬,移民论坛上突然出现了重磅的消息:关闭已久的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将于当年5月4日重启(即“54新政”)。在提前公布的紧缺职业列表上,老公的专业位列其中。
对加拿大技术移民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联邦技术移民审批周期短,获批后可在加拿大全境生活,但名额有限,对雅思成绩要求较高,竞争激烈;魁北克技术移民虽配额充沛,但审批时间非常冗长,甚至两三年时间才获批都属正常,对登陆和居住地点也有一定的限制。
总归是继续考法语申请魁北克技术移民,还是转战联邦技术移民“战场”,两难的选择再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42013年下:联邦申请遭遇退料
几经权衡,我和老公一致决定暂停魁北克的申请计划,全力准备新开启的联邦技术移民。因为我们相信,当机会出现在面前时,唯有搏一把才不会有遗憾。
2013年5月4日重启的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全球共有5000个申请配额,分配在24个紧缺职业中,平均每个职业仅能获得200余个名额。很多申请者期待已久,且早已“箭在弦上”,只等大幕开启,来自四面八方的申请信必将雪片般飞向位于悉尼的申请中心。
而那时,我们甚至连申请用的雅思成绩(老公之前的成绩不合格)都没有。
要搏一把,只有抢时间。
自己申请太慢,于是一日之内之中,我们跑了5家有资质的移民中介,在当天下午3点前选定一家公司并签下了代理合同。下午5点前,分别到我和老公档案所在的一东一西两家人才中心调取档案,拿到了大学期间的成绩单,连同相关材料送回移民公司。第二天一早,这些材料以加急件的形式被送往加拿大认可的国内认证中心,完成学历的评估和认证。
等待学历认证的同时,老公也开启了雅思的备战模式。谨慎起见,这次不敢再“裸考”,留出两个月的时间准备,白天上班,晚上做真题,据他说上次这么用功还是考研的时候。我们特意将考试地点选在了山西太原,计划考完后去平遥古城转一圈,犒劳老公的辛苦备考。
至于考试结果,当然是再一次证明,骁勇善“考”的中国学生在关键时刻总不会让人失望。
就这样,紧赶慢赶,雅思成绩单、学历认证连同我们的各类申请文件,终于在“54新政”启动后6个月被递出。此后的每一日之内,我们一边关注着移民部官网上不断倒数的配额数量,一边推算着我们的申请材料的审批进度,紧张焦虑,又心存期待。
直到老公职业那栏显示配额已满,而我们却没有收到任何申请被接受的通知,我知道,“54新政”这班车,我们没赶上。果不其然,两个月后,收到中介公司的通知,我们的申请材料被移民部全部退回,原因正是:名额已满。
52014年:搭上EE前收关一班车
时间就这样到了2014年。春节过后,看到加拿大移民部长放话的新闻:自2015年1月1日起,加拿大将实行联邦技术移民快速通道政策(EE),移民没有职业限制,只需提供英语成绩即可申请。相对于英语几近母语的印度等国申请者,中国申请者在EE中的劣质显而易见。
2013年“54新政”申请受理的截至日期为2014年4月30日,再加上移民部2015年EE政策的颁布,我和老公一度认为,遭遇“54新政”满额退料的我们,很可能永远失去了申请加拿大技术移民的机会。几经辛苦,我们与加拿大的缘分,就这样尽了吗?
几乎是要放弃的同时,代理我们申请的移民公司做出了大胆的推断:“54新政”和EE之间,加拿大移民部还将启动一轮针对紧缺职业的移民计划。而这,将是我们收关的机会。
随后的事实证明,这大概是这家公司业务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推断,它帮助我们以及像我们一样难以靠英语制胜的数个家庭,搭上了EE政策前的收关一班车。
2014年5月1日,与“54新政”基本一致的“51新政”推出,早已提前更新好申请材料的我们,首要时间发送UPS寄出。接下来,在八个多月后的2015年初,装有移民签证的“大信封”如约而至。
我们成功了。
62017年:在温哥华开启新人生
2015年底,我们在多伦多实现了与加拿大的首要次亲密接触,在那里短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返回中国。今年初,我和老公辞掉了国内的工作,打算正式搬到加拿大定居,目的地仍是多伦多。然而,就在临订机票前,老公收到了温哥华一家西人企业的录用信。像被命运指引着一般,我们就这样毫无准备地,来到了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温哥华。
眼看来温哥华已经8个月,一切都渐渐熟悉。Why do you come to Canada? 这是生活中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无论是LINC(政府为新移民提供的免费语言课)课堂上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还是新认识的朋友或同事的谈资,甚至“移友”间相互交流,都免不了要讨论一番。
为什么要来加拿大?就像一千个人眼里那一千个哈姆雷特,每年从寰球各地纷至沓来的数十万新移民,每个人心里都有他们的答案。而这其中最多的理由,就是“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长”、“为了洁净的空气和安全的食品”以及“为了更好的社会福利”。
而这些,似乎都不是我和老公选择移民的初衷。对天生有些“文艺”的我们而言,移民是希望藉由一段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而拥有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或酸或甜,顺境还是逆境,都是收获。而来到温哥华,是运气,也是机缘巧合,无论如何,都是一段崭新人生的开端。
这一次,一定会做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