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
2017中国成年人平均身家2.7万美元
------
2017年11月15日,瑞士的瑞信研究院发布了《2017全球财富报告》。报告显示,十年来,全球财富增速稳定,成人财富增长更是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
中国成人平均财富十几年来,除2008年有一次大的下滑,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速。
2000年,中国成人平均财富是5000多美元,到2017年,已经涨到2.7万美元,17年来翻了5.4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表来源:《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7》
中国人有钱了,但距离全球平均水平还是差距不小。2017年全球成年人平均拥有5.3万美元财富,高居前十的国家,依然是欧美列强占绝大多数,亚洲只有一个新加坡排在第9名。
全球人均最有钱的国家还是瑞士,每个成年人平均拥有53.7万美元,比2016年增长3%,新西兰的增长较高,增幅达到11.4%,英国较低,大英帝国人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反而减少了3%的财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表来源:《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7》
2
17年来中国中产阶级翻了5倍
超级富豪翻了40倍
------
这份报告的另一个数据也验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中产阶级大军的崛起。
200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不到8000万,17年过去,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达到3.8亿左右,占全球中产人数的35%。预计再过5年,全球中产将增加2.3亿人,那时候,40%的中产阶级都是中国人。
中产阶级人数17年翻了5倍,不算夸张,最夸张的是超级富豪人群,17年来翻了40倍。
2000年,中国的“超高净值人群”,标准为净资产5000万美元的人数仅为400名,到2017年,这个人数为18100名。这样的财富传奇将在未来五年继续,预计到2022年,中国“超高净值”人数将增加40%,达到25500人。
可以说,过去的十七年,是中国人财富累积的理想周期,各行各业的财富英雄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这一代的中国人,可能是最有钱的一代人。
当最有钱的一代人完成了家族财富的原始积累,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当一夜暴富的可能变得越来越小,这一代人的主要精力,就开始转移到财富传承上面。如何保证资产的安全,如何保持财富的增值,如何充分享受财富带给他们的自由,都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
超级富豪引路
中产阶级成移民主力军
------
对这些问题的关心,直接造成了从2010年开始,中国迎来了建国后的第三次移民潮。
和之前两拨移民潮不同的是,这一次,移民主力不再是前朝难遗老和淘金的打工者,而是中产以上的富裕阶层。
从2012年至今,中国人是美国绿卡申请人数的第二大群体,仅次于墨西哥人,但墨西哥人多以工作签证、技术移民为主,如果要论投资移民,那中国人确实是老大。
中国人还是英国移民的较大申请群体。
中国人还是加拿大枫叶卡的较大申请群体。
中国人还是澳洲除技术移民外,较大的移民申请群体。
在这个庞大的移民群体中,超级富豪是引路者,中产阶级才是真正的主力大军。
早在十几年前,大多数的超级富豪已经完成了移民,你把中国富豪榜上的名字数一遍,不是已经移民就是正在移民的路上,就算本人没有移民,他们的家人也大多生活在海外,以他们的实力,随时能拿出几千万美金把移民局砸晕,所以他们很淡定。
真正对移民着急上心的,是那3.8亿中产阶级。流行在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焦虑,为数不多的解药或许就叫做“移民”。
中国中产的焦虑,是他们财富迅速增长和思想日益开放之间的矛盾产物。过去的中国人,但凡能有条活路的,都不肯去国离乡,最早下南洋的都是沿海无地的农民。
而现在的中国人,不再怀着那种“安土重迁”思想的已经越来越多。全球化的几十年,让中国人富裕起来,同时,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让很多人对外面的寰球抱有好感。
在移民之前,很多人已经去过了十几个国家,通过旅游、探亲、工作、留学的方式,对这些国家进行观察,也自然会和国内的生活进行对比。
这种通过实地观察的一手信息,自然比国内媒体经过过滤之后的片面信息更加准确。一般我们的媒体经常报道国外的各种问题,比如种族歧视、治安混乱、经济低迷等等,这并不全部,甚至有一些偏颇。
比如我在澳洲留学的时候,开学前校长亲自跟新生说:“如果你认为你的努力和本地学生一样,但教授却给你比本地学生低的分数,你一定要投诉,学校会启动调查,如果教授给你低分没有特殊原因,那么将受到处罚。”
西方社会经过长时间的种族融合,种族歧视已经成为最不能容忍的共识,言论自由绝不包括种族歧视,如果有人不敢公开发布种族歧视的言论,将被整个社会唾弃。
再比如治安混乱问题,这段时间美国的枪击案频发,还有人拿出数据,每年美国有3万多人死于枪杀,似乎走在街头就有被变态枪手爆头的可能。
但事实是,这3万多人中2万多人是自杀,也就是说,枪支泛滥并不是主因,想自杀,有枪没枪都能死。剩下的1万人,跟美国3亿人口一对比,概率是万分之0.4左右,远低于美国交通事故和中毒的死亡人数。之所以我们对美国有枪支犯罪泛滥的印象,是因为只要一有这样的事情,就被大肆报道,使人产生一种概率错觉。
真正在海外生活过的人,对于那里的环境自己心里是有杆秤的。移民不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取舍。
一个正确的移民决定,就像是极简主义者在不断地砍需求。比如说我较大的需求就是让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呼吸更新鲜的空气,那么,为了这个需求,我可以砍掉国内的名誉地位、复杂关系、热闹生活,去营造一个新的人生。
这样“砍需求”不仅要勇气,更需要财富实力,很庆幸,现在的中国人,终于有了做出这样选择的实力。
移民,将会越来越常见,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