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工具,忘了乡音,犹如生生割断了与故土和乡亲的联系。提起华侨移民后代的汉语言教育,远比想象中少和难。即使很多华裔小朋友在父母要求下,放学后都到中文学校学习,但在与其他华裔小朋友交流时仍然更喜欢用英语,他们往往觉得学习汉语也没用。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外国人讲着挺标准的普通话,而他旁边的一位华裔二代,却只能说英语,一句汉语都说不出。
长着中国脸的不会说汉语的华裔二代和长着外国脸会流利汉语的老外,对比强烈。
西方的汉语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年9月,伦敦肯辛顿区的韦德双语小学在9月底迎来首要批学生,这所全日制小学有一半的课程时间是通过中文授课,并且在英国孩子最头疼的数学课上,这所学校采用了上海的小学数学教材,课程难度也和上海小学对标。这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长雨果·布赫认为,只有这样高强度“浸入式”教学,才能让英国孩子在进入中学前掌握普通话基础,在21世纪的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韦德小学创始人雨果·布赫表示,虽然首届招生的家长绝大多数毫无中文背景,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子女教育的热情投入。
雨果·布赫认为,其实“望子成龙”并非中国家长的专利,韦德小学的很多家长对于让孩子学习中文这件事非常严肃。家长们并不只是出钱让孩子多学一门彰显品位的外语,而是希望孩子能切实了解中国社会的风俗文化、大众心理和做事风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着中国近些年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留学到中国;随着中国企业不断扩张,也有越来越多人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而学习汉语。正像韦德双语小学的办学理念一样,越来越多西方人想要充分把握中国崛起带来的机会,汉语成为学生将来想要出人头地的关键钥匙。(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汉语是否很热,这个目前还不能下定论,但会说汉语确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都说技多不压身,华裔二代如果掌握了汉语作为第二母语,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也将有更多机会。
我就认识这样的孩子,他生在加拿大,现在在读本科,普通话说的还可以,暑假就找了一份华人公司做兼职。平时课业不紧张的时候,他还兼职做法语家教,自己的学费完全不需要家里人操心。
都说没有目的就没有动力,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英语,也觉得没用,可是长大后才发现如果掌握了两种或三种语言,我们会比其他人多很多的竞争力,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其实无论学哪一种语言,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有了兴趣,才会愿意自己主动的去钻研去学习。现在国外学习汉语的小学堂也很多,除了在那里学习以外,父母也可以多多引导,也可以带着华裔二代们回中国看看,感受一下中国文化。
移民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又不忘本民族文化,锦上添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