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善、一念恶,
黑客是一群有技术的程序员,
而正义与犯罪之间,
仅仅只有一念之差。
关注阿光的光友们都知道,
Facebook创始人之一的肖恩·帕克,
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熊孩子,
但是跟今天阿光要介绍的人来说,
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今天阿光要介绍的这个熊孩子,
可谓是把美国FBI玩得晕头转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就是盛名黑客「凯文·波尔森」,
曾被誉为美国五大黑客之一,
如今的工作是一名杂志高级编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凯文出生于1965年,
那时候的网络还不发达,
因此熊孩子的童年生活,
阿光翻遍了网络都找不到相关信息。
不过从1983年开始,
凯文的名字便让美国的FBI牢牢的记住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故事的开端,
要追溯到凯文16岁生日的时候,
为了庆祝他的生日,
他的父母特意花了200美元
给他买了当时很时髦的个人电脑,
——一台TRS-80。
然而从此之后,
凯文便疯狂的迷恋上了电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凯文迷恋电脑,
与我们16岁的时候不一样,
他不像我们爱打游戏、看电影、刷空间。
而是疯狂的迷恋上了代码。
为了获取关于计算机代码的知识,
他经常蹲守在电信局的废物倾倒处,
从哪些废品当中,
寻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操作手册等。
关于Java、MySQL等相关知识,
也是在那个时候学成的。
一个野生程序猿,
就在这垃圾桶的边上诞生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苦练了一年之后,
身怀绝技的凯文准备大展拳脚,
17岁的凯文跟同年纪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
既然要出山,
那就要一战成名!
首先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
名叫“黑色幽灵”。
然后他又精心挑选了一个攻击目标,
这个目标必须是很难的那种,
这样才能体现他的技术!
看到这里光友们应该可以料想的到,
这个目标是那种类型的吧!
果不其然,他的首要个目标,
就是“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的网络”,
虽然阿光看不懂这是哪里,
但应该也是非常牛逼的地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结局也可以料想得到,
FBI很快就全服武装的请他去局里喝茶了。
但是因为他还未满18岁,
所以也没被起诉,
只是没收了那台200美元的电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这一次被FBI抓了之后,
美国当局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于是国防部就专门给了他一份工作,
让他来负责五角大楼安全系统的安全性。
在得到了这份工作后,
他每天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攻击政府网络,
然后在报告漏洞和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有时候人性或许就是这么奇怪,
你不允许我攻击你的时候,
我就攻击的很起劲、很兴奋,
你允许我光明正大的攻击的时候,
我反而觉得没啥意思。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因此,他开始了自己的双面生活。
白天时做“白帽”,
为五角大楼安全系统找漏洞;
晚上的时候就化生为“黑帽”,
进行“私人入侵”行动,
其行为也由最初的猎奇、寻求挑战转向犯罪的边缘。
或许是因为网络对他来说太无聊了,
他开始寻求更加刺激的事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他迷上了电话线路,
并偷偷的潜入了交换电话车,
偷到了电话公司的使用手册和电话口令,
然后开始玩起了“窃听风云”,
而且专门监听政府部门的电话。
不过人才济济的FBI也不是吃素的,
他的监听行为很快就被FBI发现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们先静观其变,
慢慢的收集着凯文的罪证,
发现他间听到了一大堆的政府秘密,
并且还发现他跟苏联驻旧金山使馆存在联系,
这可是通敌叛国的大事啊,
必须马上逮捕凯文,
防止机密泄露出去。
然而当FBI再次全副武装进入他家时,
凯文却早已逃之夭夭,
只留下了一堆拼凑而成窃听设备而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原来凯文早已监听了FBI,
因此FBI的一举一动他早就知道了,
这一场从窃听到反窃听再到反窃听的戏码,
比我们看的《窃听风云》精彩多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陷入了逃亡生涯的凯文,
在一路奔逃当中,
还不忘跟FBI打打闹闹,
闲下来休息的时候,
还不忘黑进FBI数据库报复他们,
整个FBI的网络都被他搞得一团乱。
凯文用化名租下一间公寓和办公室,
并窃听FBI的电话以了解他们的行踪。
甚至还建立了一个语音信箱,
以便FBI给他留话。
他继续入侵联邦调查局的计算机系统,
试图了解他是否有人将他的行踪报告给了警方。
并且他示威性地留下了一段话:
“波尔森正把自己装扮成五角大楼里的一名演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1990年的时候,
洛杉矶电台举办了一项电话活动,
只要你是第102名打进电话的,
就可以获得一台保时捷跑车,
这对于凯文来说,简直是神助攻啊!
他轻轻松松控制了节目组25台电话线,
阻止别的电话打进来,
然后和自己的好基友一起,
轮番对节目组打电话,
轻轻松松的搞到了节目组的保时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靠着这种专长,
长期霸占了这类节目的“幸运听众”,
因此,他的事迹便开始广为流传,
美国广播公司NBC为此还专门出了一档节目,
关于凯文的“未解之谜”,
然而就在节目播出的时候,
电话线却莫民奇妙的崩溃了。
估计凯文也很讨厌别人在背后议论他。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外逃亡了两年多的凯文,
因为被人匿名举报,
在洛杉矶一家超市被捕,
警方在他家里起获了大量电子设备,
不过爱搞事的本性始终伴随这他,
甚至在他被拘留期间,
他还入侵FBI网络查询调查情况,
试图毁掉对他不利的证据。
警方以间谍行为、入侵计算机网络罪、入侵通讯系统罪、搞乱通信线路和电子通信、帮助黑社会洗钱、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等罪对他进行起诉。
最终凯文·波尔森被控有罪;
判入狱51个月,并向电台赔偿5.6万美元,
直到1996年6月才恢复自由。
他因此也成为了当时因为网络犯罪,
而被判刑期最长的一个黑客。
五年的牢狱生活对于一个电脑网络爱好者来说,
无疑是灾难性的,
他已经被不断前进的科学巨轮抛在了身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出狱之后,
他还成为了寰球上首要个,
被禁止使用网络和个人电脑的人。
在他出狱前缓刑官专门来到了他父母家,
看到他们刚买的一台IBM兼容机,
当时就震惊了,
“这里怎么能有一台电脑呢!
这回让噩梦重现的!”
警方当即就告诉他爹妈,
这台电脑必须处理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采取这一预防措施后,
缓刑官员很快又起草了一封警告信,
提醒凯文在释放后,
小心不要因拥有计算机或软件,
或任何身份证件如驾驶执照、社会保险卡而被抓。
缓刑官解释说:
“他不仅不能使用任何计算机,
不论它是否带调制解调器,
而且,不能出现在任何有计算机的房间中。
只能为一个上班地点没有计算机设备的雇主工作。”
因此,凯文最终去了麦当劳上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2000年的时候,
法院停止了对他的监管,
他来到了一间安全研究中心任职,
撰写有关安全和黑客的新闻,
因为自己本就是黑客,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深受好评,
也使得该公司名声大噪。
2005年的时候他离开了公司,
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后来又成为了《连线》杂志的高级编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6年,他在最盛名的一篇文章中,
讲述了他如何通过比对MySpace的档案,
识别出了744名性罪犯,
并且帮助抓到了其中的一个性罪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今的凯文已经真正的转型成功,
现在是一位有名的、安全领域的新闻从业人员,
彻底告别了黑客生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黑客其实就是一群有技术的程序员,
而在犯罪与正义之间,
仅仅是一个观念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