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里,中国人对房子存在着一种执念,它甚至象征着财富、成功、安全感的标杆。因此屡调屡涨、屡涨屡调的房价成为了万众关注的焦点,它牵动人们的神经,左右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动。人们质疑、抗争、无奈,难以理解,莫衷一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上图看来,中国房价还在持续上涨,中国工薪阶层焦虑的心情还在持续膨胀,几个同学聚会坐下来讨论的就是车子、房子、票子,互相吐槽或炫耀一番后回归生活,挤在10平米不到的出租屋,挤在人头攒动的地铁公交里,为了中国的高房价不断透支着年轻的身体。
“ 一想到房市,我就陷入到一种浑身瘫软的状态,根本没有心思想房事。”这句够俗却也够到位的自我调侃在网上传为经典,因为它激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心悸。房价淘空了太多人的精力和财富,还透支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不管买不买房子,高房价都在影响着你。是的,在方方面面,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每一个人。
高房价成为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
在中国,房子是人们的刚需,有的家庭,通过花光上一代或者上两代人的积蓄才够在城市买一套房,而没有原始资本积累的家庭,则需要通过节衣缩食来积攒买房的钱。曾经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北京绝品女白领5年不购物,为买房日均消费仅5元。周女士父母早逝,曾经窘迫的生活经历使她充满焦虑而不敢乱花一分钱,她的食物都是菜市场买的打折和减价果蔬,衣服是朋友同事赠送甚至是捡来的,通讯费用也全靠公司补贴,她如此极度的节俭和艰辛的努力只是为了在北京买一套房子寻得安全感。
周女士的经历在生活的巨浪中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沉重的买房压力在无形中已经给每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勤俭持家,埋头苦干,却仍然过着艰辛的生活,一套房子的支出就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经济上的拮据,乃至彻底陷入贫困之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房价飞涨,拉动房租上涨
房价飞涨自然致使房租上涨,给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不仅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让他们存钱买房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2014年5月,刚来深圳时的租金是9000元多一点,今年5月已经涨到了14000元,比工资涨得快多了。”居住在深圳福田区翠海花园小区的于先生一家5口2014年初从国外回到深圳工作,当时以9200元的价格租住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尽管小区环境优良,但是对于这样疯长的租金价格,于先生深感无奈。因为孩子面临读书问题,于先生在2015年3月咬牙在小区内购进了一套80平方米的小三房。“在国外时一家住的是独立别墅,回国后想着租一套120多平方米的也够一家老小居住了, 没想到高房价下现在一家只能搬到80平方米的小房子。”
有些年轻人苦笑称:“每天早出晚归都只是为了房东打工,工资的一半都用来交了房租。”他们不敢出去消费,周末就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他们更不敢出去旅行,什么诗和远方,他们不敢憧憬。
高房价正在封堵贫者跨代上升之路。
高房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命门。房价上涨的神话不破灭,资金脱虚入实就同样是一个神话。而房价上涨的神话一旦破灭,金融安全、政府的财税收入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就成了一种图腾。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把生殖器当成图腾,这种原始的图腾代表着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当房地产成为一种新的图腾,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图腾所蕴含的意义呢?这种图腾跟原始社会相比,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
201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一些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的报道,其中提到: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财产不平等程度近年来呈现升高态势,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
高房价正在成为导致“一些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的最重要推手。房价问题症结已经很明显,什么时候会是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