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初开始,我们国内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外汇限制的新政。这些关于外汇的新规核心思想是:自2017年7月1日起要严管外汇外流。一转眼,新政生效也就是下个月的事情了。
新政中关于个人购汇方面是这样规定的:
一年购汇限额5万美元,但是每天限制最多只能换五万人民币等值的外币。
个人购汇申报需要细化到用途和时间,禁止在境外用于买房及证券投资、保险投资。
境内发卡金融机构向外汇局报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发生的全部提现和单笔等值1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消费交易信息。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想去加拿大买房子该怎么办呢?一年5万美元限额,我们分个8年、10年来兑换足够的加币再去买房子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首先我们遇到问题很明确:有足够的钱买加拿大的房子,而且作为潜在新移民,我们在当地置业属于刚需,不买房子咱们过去就没地方住了。可根据有关规定,全款购房的外汇我们是汇不出去的。
之前有人打算在美国买房,自己琢磨出了一个办法,结果差点把自己整到法庭上面去了。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国内的任先生(化名)看中了美国南加州的一栋房子,他需要支付30万美元的房款,可他手里只有人民币现金。外汇政策又管得比较严,于是他琢磨到了一个新方法。把等值的人民币存入美国朋友在中国的银行账号,然后他自己在美国开立一个美元账号,让朋友把30万美元存入他自己美国这边的美元账号。
感觉起来很靠谱的方式却惹了大事。任先生到达美国,等朋友把美元现金交给他的时候,开车还没走太远,半路上就杀出来一大帮子美国警察把他团团围住,直接拷走!美国警方告知他,他可能会因涉嫌洗钱而被起诉。
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朋友之间为了买房子而一对一地进行美元兑换,且彼此都清楚对方金钱的来源是合法的,那么相互间的“跨境兑换”并不违法;但如果兑换中的任何一方以此为生意,采取一对多的经营方式,那他就要申请营业执照,否则就会触犯法律。而且美国有关部门对银行账户也都是有实时监管的。这种私下跨境兑换,很可能会被外国警方当做洗黑钱。
所以,在兑换外汇方面千万不能耍小聪明。
在加拿大买房有几种方式
直接兑换额度不够,跨境兑换有可能被当洗黑钱抓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办法总比问题多。眼下还是有很多种途径可以方便大家在加拿大买房的。
找私人贷款公司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加拿大买房的时候寻求贷款的对象不一定是正规银行,也可以是私人贷款公司。这个“私人贷款”,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单独个人把钱借给有需要的人(当然也有小型机构投资者放贷投资)。这个是和“银行抵押贷款”相对应起来的。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就是贷款都以房产或借款人的其他资产作为抵押物。
也就是说,可以先贷款把房子买了,再慢慢的还款。加拿大很多私人贷款公司接受一些外国买家贷款,他们的审查都比较宽松,但是利息也比银行要高,贷款期限一般都比银行短。当然,这个不同于我们中国的民间高利贷。因为人家也是正规公司,中间协议、贷款等等也都是可以通过中介、律师等合法途径来完成的。
改变房款收取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加拿大本来华人就多,如果你看中的房子的卖家刚好是个有回国打算的华人。那么这种方式就行得通。一句话,我们的钱款交易放在香港或者大陆完成好不好?人家如果本来就是要回来的人,到时候确实要用到港币或者人民币的话,这样交易反而对两个人都方便。卖家在中国国内或者香港开一个国内账户,你们那边交房,国内这边付款。
业主提供按揭付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种贷款模式我们国内不常见。所谓的业主按揭就是,买家先把首付支付过来,房子给买家使用,但是所有权暂时还在房主手里。房主是按揭人担保人,买家按揭付款给银行,在一定周期内,购房款给足了,房屋所有权再变更给买家。这种方式是加拿大正规银行都有业务,安全保障肯定没得说。就是利息还是比一般我们常见的买家按揭要高一些。
虚拟货币跨境兑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面的方式大家肯定都觉得要多花钱,有没有不多花钱的方式呢?肯定有。现在有一种寰球上普遍比较认可的虚拟货币——比特币。比特币全球与美元的兑换价是一样的,通常通过网络交易。而且这种货币,不记名、不能追踪。前不久人家搞电脑病毒的到处勒索各国企业,就是要收取比特币。
所以可以以比特币的形式转移房款出去,到加拿大再兑换成加币买房子。可这玩意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就是它的价值是24小时波动的。万一你刚买到比特币,人家比特币市场就暴跌了呢?
收关希望大家能理解的就是,往后国内资金在海外购置房产的繁琐性与难度系数确实只会增加……祝大家早日住上新房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