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
在法律效力适用层级上,虽然国际法优于国内法,但是在涉及到具体法律责任适用依据时,主要是依赖国内税收实体法律、法规。
CRS执行将产生的潜在法律风险一共有5个方面——
1、税收居民身份界定;
2、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制度;
3、个人纳税申报义务、追征期限、滞纳金;
4、 对抗CRS的行政责任处罚;
5、税务机关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
税务机关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
收关的底线,不能触及的刑事责任
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首要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第二百零三条 【逃避追缴欠税罪】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Q 涉税刑事责任认定标准
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认为,犯罪构成应符合四要件——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近年来,我国更倾向于“三要件说”——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的三阶层递进式。(1)犯罪构成该当性。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2)违法性。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一般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被害人承诺等。(3)有责性。能够就满足该当性和违法性条件的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和谴责,主要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犯罪故意或者过失等方面考察,有两种阻却事由,一是违法性认识,二是缺乏期待可能性。因此,判断纳税人是否触犯刑事责任,需要严格依据相应的法律和证据规则等。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针对逃税罪的入刑标准采取了“数额”+“比例”的双重原则,相比较于单纯的金额标准,更加符合实际和公平原则。
Q 关注“免刑”条款
涉税刑事领域有一个重要的规定,就是给予一次“免刑”的特殊待遇。其适用条件包括:(1)已经触犯逃税罪;(2)及时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3)已受行政处罚的。符合条件者,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同时,针对“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情形进行了排除。
Q CRS历史遗留税务问题能否免刑?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经济体量等千差万别,各国执行CRS的意愿和执行保障力也不一样,部分国家在提供情报时给予经济发展的考虑可能会要求对方国家提供刑事豁免,以保护该国投资者的安全和积极性。而从目前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对于偷逃税是可以无限期追究责任的。
瓦努阿图项目
瓦国政治稳定、法制健全、自由市场经济、没有外汇管制、零税天堂。此外,还拥有健全的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服务中心,办理永居即赠送一间瓦努阿图离岸公司。
瓦努阿图永居
24小时获取第三国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