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你不认识龍婆无所谓了,若不认识Cathay,那就真不够哥们了。哦,是不够牛逼了。不对,Technical speaking是不能被称为‘逼格的中国人’了。呵呵~~
Cathay 的演变:
Cathay是意大利语Catai的英文写法。在古老的英文里(老到现在许多说英文的歪果仁都不认识),它可代替中国China这个字来解释。
意大利语Catai这个字又是由蒙古语契丹Khitan演变而来的。大约从公元13世纪开始,中国北方被称为契丹Cathay,而中国南方被称为蛮子Mangi。
Cathay 的由来:
话说当年,马可波罗Marco Polo童鞋骑着他的‘小毛驴’,从意大利美丽的水城威尼斯,一路游手好闲地向东游。当他首要次通过那盛名的丝绸之路,踏上中国的肥土时,他惊奇地四处向中国北方当地的老百姓打听:“请问筒子,这是啥神仙地方呀?”
由于当地方言的发音:‘中~国’,小马童鞋糊里糊涂地就听成了Cathay。乖乖~酒酱紫,他回到意大利,到处向歪果仁显摆《东方见闻录》The Road to Cathay。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一个神秘的东方之国(的单词) -Cathay 酒酱紫滴诞生了。
直到公元19世纪(手指不够用数脚指),China才在英文中完全代替了Cathay。(注:现在不夠逼格的英文字典里是查不到Cathay这个牛逼哄哄的单詞的哦。)妈~我要换字典!
龍婆一直怀疑,‘马大哈’是不是指‘小马童鞋’?呵呵~
嘻嘻~怀疑小马童鞋是不是真象他在《东方见闻录》里写的那样牛逼哄哄地来过中国?还是他在狱中梦游时说的胡话?
据说那位帮他记录游记的狱友,本身就是一位有名的幻想小说家。难道是他们合伙瞎编出书赚钱买通狱警......?
对于这个对国际具有深远影响的问题嘛,党组织正在组织人力物力烟酒烟酒。据说福尔摩斯筒子烟酒过多,无法到会,只剩下龍婆这类头发长见识短的傻逼在扮逼格地瞎猜:
1,小马童鞋在游记里,从没提到筷子。难道中国北方人是用手吃饭的?2,小马童鞋在游记里,也从没提到中国妇女的裹小脚。难道中国北方女人都是大脚?3,为什么小马童鞋在游记里只提到面条,却只字未提中国人喜欢吃的‘国粹’——饺子呢?......
综合以上傻逼的‘疑问’,好学的龍婆专程去请教了一下‘维娘’:
1,据说,小马童鞋是在1275年游逛到中国的开平和京都(现大中国的北方)的。而筷子据说自今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但当时盛行于中国南方的汉族。2,裹小脚是古代汉族女性的一种习俗。具体始于何时何处无法考证,仅知北宋已有裹足。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不裹足,但也不反对汉人的裹足习惯。3,据说,青海省民和县的黄河洪泛区已挖出4千年前的拉面化石。足以证明,是马可波罗童鞋将面条从中国走私到意大利的。而饺子源于中原宛城,是东汉时期的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只有1千8百多年的历史。
好了,好了,数学地理历史好的学霸们,自己捻指算一算吧。呵呵~又增加了一点点逼格度。牛逼!
总之,......言归正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athay 在不同语言中:
蒙古语Mongolian:Khitan
俄语Russian:Kitay
西班牙语Spanish:Catay
意大利语Italian:Catai
葡萄牙语Portuguese:Cataio
德语German:Cathay(正宗逼格)
荷兰语Dutch:Cathay(正宗逼格)
Cathay 在以下文学作品中可寻:
英国作家James Clavell的小说Shogun
美国诗人Ezra Pound的诗集Cathay
美国诗人Edna Millay的诗To The Not Impossible Him
美国作家Steven Millhauser的故事集In The Penny Arcade
英国组合Suede的歌曲The Power在专集Dog Man Star里
美国作家Gore Vidal的小说Creation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athay 最盛名的同伙:
在美国的北达科他州North Dakota有一个叫Cathay的城市,1893年建立,只有56人居住。
1962年建立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城的国泰银行叫Cathay Bank,现在美国不同的州都有其分行,香港,上海,台北也有其业务。
1935年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叫Cathay Organization的组织,它带领着新加坡的娱乐事业,拥有着许多同名的电影院。在马来西亚也有其业务。
Cathay Pacific国泰航空公司是香港较大的航空公司。也是寰球仅有的六大五星级航空公司之一。1946年由美国人Roy Farrell和澳大利亚人Sydney de Kantzow建立于香港。
Cathay 无血缘關係的亲戚:
Cathy (每次龍婆都得向客官讨回个A)
Kathy(每次龍婆都得向客官强调是C,不是K)
Cathey(每次龍婆都得向客官解释是A,不是E)
Catherine(每次龍婆都得向客官重读纠正错误)
Cathryn(每次龍婆都得向客官重拼纠正错误)
註:这几个都是常与Cathay易混稀的英文名,几率从上至下。很多母语是英文的人也不一定认识Cathay这个又酷又逼格的名词。很多不夠逼格的英文字典里也查不到这个牛逼哄哄的Cathay单词。所以,不要笑別人无知,也许別人正在笑你‘二’呢。呵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龍婆英文名的由来:
话说1999年1月,龍婆夹着枕头拎着被子,乘香港国泰航空公司的飞机Cathay Pacific,潜逃到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多倫多。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嚎哭三月后终于挺起腰杆。为纪念人生新的开始,紧记生婆育婆的根,龍婆依然给自己起了这个逼格的英文名Cathay。
龍婆名字的改变:
许多人都会为自己起个NB的英文名,但未必许多人都会将其英文名注到自己的护照上。其实,龍婆也是一个念旧怀旧的女人,可是,可是,......嫁给恐龍童鞋之后,每次过境加拿大海关都会被当成偷渡客隔离审查。他们经常会帶着怀疑兼藐視的眼光质问恐龍:为什么夫妻不同姓?(注:在西方大多数女人婚后随夫姓)
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龍婆一气之下,索性將名字全改了。去警察局十指留纹,通过犯罪记录检查,Cathay终于名正言順地烙印在龍婆的护照上。
呵呵~如果你到现在仍听不懂龍婆在说什么,仍对龍婆,哦,是Cathay一知半解,懵懵懂懂,龍婆只好有请牛津大学哈牛堂的林伯虎老师来给大家再补一堂历史地理课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你听过香港有个国泰航空,上海有个和平饭店,金庸笔下有个乔峰,那么Cathay这个词你简直没理由不!知!道!
这不是无厘头的瞎扯。梳理一遍Cathay这个词,差不多等于写了篇历史专业的论文,题目叫做:论西方视野下“中国”称谓之演变。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要以为洋人一开始就把中国叫做China。直到十九世纪,他们都还在用Cathay来指中国。
Khitan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那时候统治了中国的北方。等等,给你十秒钟,你能猜出Khitan这个词的中文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时间到!!答案是“契丹”,《天龙八部》里乔峰就是他们家出来的。如果你读书时在课堂上和被窝里刻苦自学过金庸老师的名著,那么接下来的历史就很好讲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契丹这个民族当时各种威风,统治了中国的北方,还在916—1125年间建立了辽国。毫無意外地,外国人就把当时的中国北方称作“契丹”。
后来“契丹”这个词在元朝时被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带回了欧洲,并且拼写几经变体,收关到了英语就变成了“Cathay”。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北中国与南中国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南方在辽代时期属于南宋。外国人称为蛮子Mangi。
其实mangi是骂人的话,即“蛮子”,是辽国人对南宋政权的蔑称。后来骂人骂习惯了,被蒙古人学了去,到了元代,已经把南方人统称为‘蛮子’。(嗚~婆是南方人,婆是蛮子?)
说来也巧,那时马可波罗童鞋在中国,他听到以后就跟Cathay一起打包带回欧洲,从此西方人就把中国北方叫做Cathay,南方叫做Mangi。(难道婆应该改名叫‘蛮子’?)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athay Theatre
于是,一些商家看上了这个逼格极高的词。在租界时代的上海,你稍加留意就能看到这个洋气又古雅的单词。(洋气古雅,婆稀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1930年兴建的国泰大戏院,后来改名叫国泰电影院,英文名叫做Cathay Theatre。直到今天,如果你漫步在上海最有腔调的淮海中路上,还能看到这六个字母隽永印刻在枣红色的大楼外立面中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海滩上最盛名且没有之一的宾馆取名就叫Cathay Hotel,中文名叫华懋饭店。
什么?听都没听过?
什么?中文名第二个字怎么念?
别急,这家华mao(四声)饭店在解放后改名了,现如今依然大名鼎鼎,叫做“和平饭店”。在Cathay Hotel时期,这里曾经招待的客人包括孙中山、宋庆龄、卓别林,还有因欧洲复兴计划而名声大噪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和“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athay Pacific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沧海桑田,这家把Cathay贴在机身上的航空公司,按市值计算已成为寰球第三大航空公司,货运量居全球首要,航线覆盖51个国家的191个目的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古老的契丹人做梦也无法想到,千百年后,自己的名字会以另一种形式穿梭在全球各地。更不知是刻意还是巧合,国泰航空将其贵宾会员俱乐部命名为“马可孛罗”,港译版的马可波罗。1298年前后,这个意大利人向狱中室友口授自己的东方见闻。从此,Cathay和这个字眼背后的这个国家,向寰球掀开了面纱。呵呵~并带着蒙拉丽莎的微笑。牛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The End ~
婆的故事讲完了
2017年01月11日
写于新西兰内皮尔
图文作者:Cathay龍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