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后一直沸沸扬扬,反对特朗普的一些人示威游行,精英知识阶层失落。美国人选择特朗普无非是想逃离职业政客的“老一套”,希望特朗普这一“狂人”能为美国带来新的希望。
今天我们要关注一下特朗普对未来美国教育的影响,尤其是他提出的教育理念对华人和新移民有利还是不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大多美国人已经接受特朗普当选的事实
1) 特朗普的想法在于驱除低素质低技术移民, 留下在美国获得高学历的真正优秀人才,大力支持高科技移民。
之前我们提到特朗普痛恨非法移民,口出狂言要在墨西哥边境建一座长城,在他当选后居然真的有建筑公司主动出资去边境开始建长城,可见他的想法确实深得民心。
同时很多人也开始担心起特朗普对各项签证的控制,尤其是H1-B工作签证和EB-5移民签证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众多硅谷的CEO是因为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而拒绝支持他今后特朗普政府会缩小STEM专业范围、控制留学生数量、收紧H1-B签证等等。表面上看起来对华人和新移民不利,但其实H1-B签证之所以近几年需要抽签并且机率越来越低是因为有一些印度的外包公司钻空子占用了大多数的名额。
另外现在H1-B签证规定的各行业各职位的工资水平不高,一些不良公司利用大家为了得到H1-B签证而留在美国的心理给出非常低的工资水平以谋取利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印度外包公司占用了高达百分之四十的名额。
特朗普在竞选中表态反对非法移民,支持海外人才留美,这样一来非法移民的绿卡份额很可能会转移到留学生和高科技移民的身上,这对大家来说是很有利的。
每年都有近30万名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这对美国的大学是一笔很大的教育收入,只要申请人足够优秀,还是能进入美国前三十名的大学学习。工作签证的派发量也许会减少,但是工作签证的门槛高了,少了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只要你找到真正看中你的雇主,是很有可能拿到工作签证的,而且也能拿到应得的高工资水平。
2) 特朗普的教育政策以“自由择校”为核心。
200亿美元的“教育券计划”(voucher program)旨在帮助贫困学生自主选择私立学校。特朗普认为该计划不仅帮助学生进入好学校,学生的选择也会加速学校间的竞争,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由选校” 可让成绩优秀的中国孩子更有机会进入重点学校
相比希拉里“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从而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优质教育”的传统思路,“自由择校”也只有特朗普这样的商人才能想得出,让学生以消费者的身份来选择学校,教育系统按照市场法则来运作,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公开表示支持Charter School(公立委办学校)和Magnet School (磁校, 重点学校),许诺上台后会拨出更多预算来支持这类学校。这类学校虽然仍由政府给予财政支持,但一般由校董持有和运作,学校可以自主选择课程项目,招收学生也不必完全受学区限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Magnet School 就类似于我国的民办学校
此前美国的孩子上学都是就近入学,大家也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孩子的教育买或者租学区房,但是Charter School和Magnet School越来越多的话,实际上是有限度地支持学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给学校发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机会。
现在这类学校招收学生有限,竞争激烈,希望特朗普真的可以多多支持这类学校,这样在美华人和新移民的孩子选择学校时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相信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国孩子也更有机会进入这类重点学校。
同时大家在买房的时候就不用太局限于学区,比如洛杉矶市的学区并不好,但是居住在洛杉矶市的一些人并不是去花钱去上私立学校,而是提前申请Charter School和Magnet School,既免费又能获得优质的教育。
3) 特朗普提出的废除Common Core (共同核心) 州立标准将打破平均主义对华裔小孩更公平。
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教育部和教纲,但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统一教育目标,48个州的教育部长和联邦政府一起发展了共同核心课程,为从幼儿园至12年级(K-12)的学生逐年级制定出英语语言文学和数学的明确要求。到目前为止,42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主动采用这一标准,并努力完善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美国的新教育部长Betsy DeVos也是一个億萬富翁
但这个标准在实际运用中遭到很多学校的抵制,原因是在推行过程中,学术水平高的学校会觉得Common Core为了追求所有学生在学习上达到一致水平,而降低整体教学要求。而对于一般学校而言,标准化考试太多,他们不得不把精力花在拉扯差生过线这件事上,而不惜将优等生拉到一个平均。
到了奥巴马执政收关一年,“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遭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法案,字面意思是,重回“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正路。不过尽管法案变了,Common Core仍地位不改。
在华裔家庭看来,common core也是“平权法案”精神的一种体现,而一种平均主义的公平往往导致更多个体的不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部分大学,如伯克利,对亚裔有设更高的入学门槛
简称AA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是被反复提及的一个词。这个法案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它作为一种补偿性正义,帮助那些曾在历史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族裔,在福利分配、雇佣、入学等事情上享受特殊待遇。但这个对少数族裔给予补偿的政策,是以华裔的牺牲为代价的,这种牺牲集中体现在教育中。
需要说明的是,非裔和墨西哥裔等才是“少数族裔”。更糟糕的是,为了一所大学里肤色均衡的问题,靠学术成绩领先的华裔小孩(乃至亚裔)一直被抬高入学门槛。正因如此,华裔孩子进入美国名校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当希拉里声称决心将平权法案更彻底地贯彻时,带给华人的却是安全感流失的寒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裔不属于需要补偿的“少数族裔”范畴
华人期待以努力和实力说话,正如特朗普极力主张的“自由竞争”,而希拉里则期待通过高税收、高福利的平衡,让美国朝着欧洲化的方向转变,比如拨更多财政预算支持公立教育,或是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无债务大学提案”,让更多贫困家庭免费上州立大学。所以,希 里扩大化贯彻“平权主义”态度,正是她最终失去多数华裔支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