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不过日韩,廉价的代名词,中国餐饮海外之路较大阻碍绝不是因为不好吃

来自:小姑凉 0 0 2016-09-21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国美食让很多西方人心驰神往,中餐和法国餐曾被认为是“寰球餐饮史上的两朵奇葩”,据说寰球最早的餐馆就出现在中国汉代,而在19世纪前,中国还是“寰球餐桌的中心”。


如今,当法国、日本、韩国雄心勃勃打造美食软实力时,中餐大多是靠华人经营的小餐馆而步步推进的,以至于不少外国人对中餐馆的印象就是廉价和嘈杂。


有西方媒体甚至嘲讽“中餐进军国际几乎全线崩溃”。一位中国学者表示,某种程度上,中餐馆跟廉价的“中国制造”处境相同。


令中餐从业者郁闷的是,明明在菜式和口味上不如自己的日餐和韩餐,却可以在国外卖到比中餐还要昂贵的价格,档次也比自己要高。而中餐却沦为“廉价”的代名词,这总归是因为什么呢?


这要从中餐在海外的发展历史说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华人小餐馆成中餐推广瓶颈

老华侨都知道有个“三把刀”的说法———菜刀、剪刀、剃头刀,这是早期华人移民的三大安身立命工具。中餐就是伴随着华人的海外足迹步步“扩张”的。很多人也都有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初年,莘莘学子可以负笈海外时,有不少人“临时抱佛脚”,出国前匆匆忙忙到饭馆里面学艺,因为海外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背一口中华炒勺,就可走遍全天下。


盛名历史社会学者、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教授贝西莱分析说,华人作为外来人口,由于语言、文化障碍较多,中餐很容易成为谋生之路。

不过,虽然数量庞大,但海外中餐馆的形象却常与外国人印象里中餐的“美誉”不太相符。


英国美食杂志《餐厅》刊登2009年“全球50家理想餐馆”名时,英、法、美、西班牙等国餐馆占据了名单的前10名,亚洲只有日本一家餐馆入选,被称为中华软实力的中华美食无一家餐馆“入流”。美国《华尔街日报》则直言,在美国,人们总是把中餐馆和价格低廉、环境嘈杂等评论联系起来。

卫生是中餐馆在国外最常被曝光和查处的问题。由于饮食文化不同,中国菜炖、炒较多,油烟较大,酱油、豆豉和一些腌制品、糟醉制品就西方卫生评判标准而言是“不卫生”的,此外也毋庸讳言,部分中餐馆的确存在厨房脏乱差的问题。在加拿大,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里时常有中餐馆卫生检查不合格的消息,法国公营电视二台在一年多时间里屡次报道中餐不卫生,直接导致了中餐馆生意的大幅下降,同时也引起了华人的强烈抗议。

在饮食习惯上,中餐、尤其正统中餐也与西方饮食文化习惯多有互不适宜之处。比如,欧美国家的主流餐饮通常餐位较少,就餐时较为安静,灯光很暗,而正统中餐却讲究大开间、大台面,就餐时谈笑风生,灯火通明。另外,还有一些传闻让中餐蒙上阴影。


英国学者乔治·罗伯茨在其著作《东食西渐》中说,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人一直固执地相信中国人无所不吃,特别是中国人吃被欧洲人当成宠物的猫、狗时“没有一丝迟疑”,仿佛中国人是以吃猫、狗和老鼠为生。《泰晤士报》说,虽然“中国菜”已作为当今英国常规饮食的一部分而被接纳,但似乎“固有的偏见永远存在”。

与此同时,“开中餐馆”被海外华侨华人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使得中餐馆之间一直存在激烈的恶性竞争,这不仅使中餐沦为廉价美食,也让中餐的“文化品位”几乎丧失殆尽。比如中餐在英国是廉价午餐的代名词,吃一次麦当劳的钱就能在伦敦唐人街饱食一顿不限量的中式自助餐。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餐离具备软实力还有多远?

与中餐几乎全靠海外华人推广的模式不同,许多国家是以政府行为打造饮食软实力。


法国食品协会目前在全球34个国家设立了39个办事处,目标直指“用法国美食集中体现法兰西经济政治”。


日本一位曾经在联合国工作的外交官撰文说,自己“工作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请人吃日餐,由此向人介绍日本”。韩国政府去年公布“韩餐寰球化推进战略”,宣称在2017年前将韩餐发展为“寰球五大饮食”之一。

“为什么在混合式烹饪盛行的时期,只有日本料理、甚至影响力更小的韩国料理在美国大行其道,而中国菜却被美国厨师所忽视?为什么这道足以代表中国屹立在寰球烹饪金字塔顶端的名菜———麻婆豆腐,不能在曼哈顿的高档餐厅出现?”《华尔街日报》如此感叹中餐在美国的落败。该报甚至略带嘲讽地说,任何对中国崛起持疑虑态度的人,至少可以在饮食方面松一口气,因为“中国菜在进军寰球美食高端市场时,几乎遭到全线溃败”。

但事实上,比起中餐来说,韩餐和日餐在海外推广时“先天不足”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位常住韩国的华人分析说,吃外国饮食实际上吃的是该国的文化,中餐经过多年的文化沉淀,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现在寰球普遍公认的5大饮食国家分别是中、法、意、日以及泰餐,而韩餐显然受到其国家实力和韩国文化的局限。


比起中餐,韩餐较大的劣势还在于饭菜种类不够丰富。在韩国,每个餐馆只主打一种饮食,参鸡汤、炸酱面、泡菜———很多家庭主妇只要有“一招鲜”就敢开饭馆。此外,承担饮食海外推广的载体——韩国侨民,无论在数量还是范围上,比华侨都差得很远。

“中餐馆跟中国制造的处境几乎一模一样”。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感叹说,中餐目前较大的问题在于,高级餐馆不多,和日韩料理相比,中餐定位不够贵气。他同时认为,海外中餐馆做到了让就餐者喜欢中国美食,但在“传达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政治上的吸引力方面还很不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纽约大学食品研究学副教授、《异国餐馆老板》(The Ethnic Restaurateur)一书的作者克里希纳度·雷伊(Krishnendu Ray)给出了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文化威望,这个概念是指对另一种文化的声誉所进行的评价。”


在美国,日式料理和中餐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亚洲美食。然而,日式料理常常作为一种高级菜肴被摆在更高的位置上。大家经常会听说有知名西餐厨师造访日本,向那里的传统大厨学艺。

人们对于特定文化的认知可能会影响这种文化在“全球美食金字塔”中向上攀爬。雷伊进一步说,“日本拥有非常好的文化威望,而那在于……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至于中国,(美国人)仍然充满了一种值得玩味的不屑情绪,他们会想到那些廉价的劣质商品,其中也包括廉价的劣质食品。”


中餐如今在海外的尴尬困境,绝不是因为菜式和口味的问题,这其中,有外国人对于中国餐饮文化的不了解,也有我们自己在定位和推广方面,与日韩有较大差距。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