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张兰:一个企业家偷偷摸摸移民的时代过去了

来自:小姑凉 0 0 2016-09-21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四年前,俏江南董事长张兰被曝出移民,有人搬出她政协委员的身份,有人找出了她当初在电视上公开表示“放弃移民,永远终于祖国”的言论,一时间巨大的质疑和负面评价汹涌而来,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她满怀委屈地辩解说:“若不是为了上市谁愿意放弃中国国籍当岛民?”


四年后,尘嚣散尽,第三次移民潮愈加汹涌,除了像张兰这样的商业巨富屡屡移民之外,连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也在尽其所能,加入移民大军。再看张兰事件,不禁感叹,那个企业家偷偷摸摸移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两年的“移民红人”都是普通人


从这两年网络上爆出的“移民红人”就可以看出,移民阶层从明星、巨富、企业家逐渐向普通人的倾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首要位红人:移民爸爸


他的蹿红源于其撰写的一篇名为《再见北京》的文章,“移民爸爸”从小向往去美国,经过多年奋斗在北京安了家、过上了小康生活,因此也逐渐放弃了自己的美国梦。可就在一次偶然,面临在北京买学区房时“被临时涨价”的窘境,“移民爸爸”毅然决然决定放弃购买学区房,选择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带老婆孩子一同移民美国。

文章一经发出立即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包括“思想聚焦”、“互联网的那点事”在内的众多微博大号也均参与转发评论,一时间“移民爸爸”成为微博热词。


第二位红人:Loser妈妈


和“移民爸爸”一样,Loser妈妈也是通过一篇文章而蹿红网络的。这位离婚、创业失败的Loser妈妈在一篇《永别了上海》的文章里,讲述了自己在面临人生多重困境之后,成功移民的故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文章的结尾她这么说:“如果说在去英国之前并不确定是要永别,但经过对移民英国后的生活体验后,我才能更深刻更确信的说,永别了上海,永别了那些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永别了那些众志成城却首付一成。”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其实比名人、企业家们的移民更加触动人心,对于前者来说,移民出去是一种有能力的表现,而且前者所讲述的移民理由都是普通人生活当中真实遇到的,更能够去设身处地理解不得不移民的苦衷。



企业家移民,更需要社会的理解


与之相比,企业家移民更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正如张兰当年为自己辩解一样,移民,是为了公司上市,为了公司能够更好发展。分析中国企业家移民的原因,其实也无非以下四点:


个人利益:按照新税法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就其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投资比例、股权、股份等)缴纳10%的所得税,少于内资企业投资者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虽然餐饮企业暂不享受明显的所得税优惠,但从税收双边协定规定来看,如俏江南上市,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对于股东分红(股息)等,将享受缴纳不超过10%的个人所得税,再者,对于俏江南未来的收购和套现,张兰的个税或按照移民国家规定来执行。


公司上市便利:作为内地高端餐饮品牌,俏江南此前曾积极地谋划在A股上市。但俏江南的名字却出现在“终止审查”名单中,这对认为“上市是每一个成功企业的必经之路”的张兰,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国内餐饮企业上市难短期内很难改变。外商投资企业相对于境内外上市有更多选择,国外有多种融资渠道弥补资金压力,境外上市可以加速企业融资、拓展外资来源、降低成本。


国外护照出行方便:众所周知,中国大陆的护照很不好用,免签国家少,去发达国家被拒签机率高,常在国际间往来的人有深刻而痛苦的体会。获得欧美国家国籍,护照基本能通行全球,国际间出行方便。但是,当了“外国佬”,在中国生活与出行要受到诸多管制,相当不便。比如说,按照《外国人管理法细则》,按规定你得在抵达中国后24小时内,到当地公安机关申报填表。所以,拥有双重国籍虽然在中国目前并不合法,但却是能享受到“两头获利”的便利。


财产安全:中国的金融环境总体上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说,产权不清,政策飘忽不定、私有产权没有受到应有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国有企业越来越壮大,民营企业的投资越来越受到挤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很多企业家,为了寻求财产的安全,想把财产安全地转移出去。


所有这些原因,不管是为哪一条移民,都是人之常情,更何况企业家不仅仅要考虑自己,更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和自己身后那一大片员工的利益。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企业家移民还有更多苦衷


除了做金融、炒房地产,目前在中国做餐饮和做实业日子都是越来越难。网上最近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深圳王先生是做实业的,主要的客户是国企和上市企业,这要是放到过去,是非常好的业务。但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当下,这个过去看似很好的业务,却成了他的痛苦来源。


客户的回款越来越慢,账期越来越长,按照正常的财务算法,原来平均每笔单有36%的毛利,这是相当不错的行业和收益,但是现在客户的款回不来,账期从原来的一个月一结算,变成现在半年一结算,王老板自己大额垫资,倍感压力。


王先生的公司是生产型企业,有一个近300人的厂子,按照现在深圳的工资水平,加之他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员工待遇自然要好,现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5000多元,加上各种保险和公积金,他每个月要承担每个员工6000多元的成本。就人力成本这一项,他每个月的开支近200万元。外加厂房、电费、水费、税费和各种公关费用,每个月的开支超过300万元。这300万元的费用是不管刮风下雨都得支付的。


可问题是,产品生产出来了,也卖了,但货款却迟迟不得收回。他自己估算了一下,就今年上半年,他已经垫付了三千万的货款。而且根据现在的形势,只有可能越垫越多。这样下去换了谁都受不了。


原本他认为只要自己坚持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好日子就会到的。而且政府不是说了吗?开启供给侧改革,让资金进入实力。——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日益紧张的资金链,让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并不简单,当他去银行咨询贷款的时候,银行首要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在当下的深圳,相对于房产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就算你是乔布斯,拥有很好的手机产品,如果他在中国,依然是一毛钱也贷不到。只好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到银行,花了很长时间,终于贷到了八百万,这样才使得公司业务正常运转。


如此举步维艰的经营让王先生心力憔悴,他抱怨,他不满,凭什么让他辛辛苦苦的为这个国家养活300多人,却得不到国家任何一点支持?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项收回,不再扩大生产,慢慢把原来工厂里的员工分流,收关还是打算把工厂关了。


看到现在做金融的人,甚至做高利贷的人都能潇洒过日子。他选定了自己未来的两条出路:


1、退出实业,把实业交给国家去做,自己也从事投机投资,做轻资产的买卖。

2、变卖家产移民。王先生选择第二项的可能非常大,到底自己的孩子已经在美国留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个偷偷摸摸移民的时代过去了


在当初张兰移民被报道出来之后,其实理解她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更多对于她的指责,也是因为她曾经说“永不移民 ”的话和行为不符。


如今,越来越多普通人加入了移民大军,也更加能够理解移民这种行为。再加上企业家们的困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说到底,赚钱,不就是为了让老婆孩子过得更好些吗?如果移民可以逃离困境,过上更好的生活,还需要偷偷摸摸的进行吗?


顺便说一句,张兰当年买那个叫小国和尼维斯联邦岛国的护照时,这个项目办理的中国人还不到20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好几倍,大多都是像张兰这样的企业家,也大多都和张兰一样,说自己是“被逼上岛”的。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当移民不再是中国富豪们的专属,中国的第三次移民潮,最汹涌的一波还在后面。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