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Lilian 2007-09-22  
    记忆是最不可靠的东西,我曾以我的精准的记忆力深以为傲过。我记得小时候看的图画册,那些小画册里的故事,甚至在哪一页哪一个位置,我记得我答应过的每一件事情,也记得其他人曾经对我说过的话,一个眼神,但是这些是不是也掺杂了太多我自己的感情。但是后来这种记忆随着我的长大而慢慢消退了,变得说的太多,做的太少。我不知道做顾客服务是不是也有点相似的样子。很多时候,你不得不捡起别人没做好的事情,给人料理首尾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何况还是吃力不讨好的。而其他人就会优哉游哉,只动动嘴皮子就好了。但是我还是兴奋的,在这个新的职位上,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处理不同的问题。我尝试帮顾客开了第一张信用卡,然后是第一个个人贷款,还有第一次把美金换成澳币,第一次电汇到国外。每件事情都是不同的。甚至还有第一次别人敲着桌子大叫,你要把我的钱立刻汇到某某处,我要立刻到帐。还有顾客威胁我的同事,我要杀了你。以致于我同事不得不到警局备案……我简直爱煞这个工作。的确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不算每月一次的考试。经常的都有一些题目要做,还有开会,要不就是地区上有讲座,听完之后,地区还要考核。顾客服务比柜台,要记住的东西多很多。不过千万不要小瞧柜台那里的人,觉得好像学历不高。我们有个柜台的员工是英国一所出名的大学的教育学硕士,自己曾经开过学校。另一个是学自然科学的。至于其他的读研究生的,本科的自然不计其数。很多澳洲人很喜欢随遇而安,觉得银行上班时间比较短,又容易调换,就入了这行,又一做就是十几年,再也不换了。我很难想象做柜台可以做十几二十年的,但是他们乐此不疲。
  • Lilian 2007-09-22  
    这一年的一月还发生了其他的一些事情,一个是我开始给我母亲办理到这边的探亲手续,另一个则是我开始准备材料申请成为澳洲的公民。申请公民,在我不是不挣扎的。我不想牵扯在这里讨论到底是否爱国亦或是不爱国的问题。改变国籍,在我,只是想追求更大的自由,可以穿行于这个世界更多地方的自由,又或者是心灵的自由。我一直想回国,我喜欢北京。我爱那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但是那里却恰恰是我回不去的。因为我不愿意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和我哪个哪个表哥比较,他也许是在国家审计署,又或者是哪个表姐,是哪个外国银行。长辈们希望后辈可以出人头地,无可厚非,但是让我觉得太辛苦。所以我不会回去,而除了北京我又去的了哪里呢?想起很久以前算命的人说,我会离祖成家,缘和四海。那么就这样吧,只把他乡认吾乡罢了。手续都很顺利,我把母亲的材料递上去,大约十几天便有回音,我又依照要求缴纳了保证金,她的护照就下来了。而我自己的申请也非常简单,一个面试,问了若干公民的权力和义务。又和面试官聊了半天,新年那天城里放的烟火啊,最近报纸上的新闻啊,等等。不过我材料如此齐全,没什么可担心的,况且我也完全不在乎这个,然后面试官就说3个月以后会发信给我去宣誓了。银行的同事都知道我去申请公民了,没有办法,因为申请的时候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有一个有专业资格的人给你签名担保。所以我找的是总经理。面试回来第二天,大家就给了我几件印着澳洲图案的小旗啊,杯子的垫子什么的,恭喜我面试成功。其实我心想,这算什么面试成功呢,我觉得面试官简直巴不得把这个公民塞给我。他们介意的是申请永久居留的人够不够资格,公民?谁管你,请大家都成为澳洲的公民好了。
  • Lilian 2007-09-21  
    这个钉子终于砸实了的时候,是在二零零七年的一月十九日。我正式开始在客户服务部上班。头一天晚上,我记得我很兴奋,我看小说看至深夜,这是我的习惯,不在睡前看点什么书,不睡觉。那天我记得我看的是亦舒的异乡人。其实是她写书中很烂的一本书,但是反反复复的,我只是记得那个名字,异乡人。觉得有种很疏离的感觉,这是每个在外面飘零的人的感觉。但是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生活已经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依旧是这种离人群很远的感觉。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和顾客打交道。每天遇到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人,说着由衷的或不由衷的话。天知道,我曾经那样的拙于言辞,本来只想一心一意做我的会计,每天和数字为伍,享受我平凡的寂寞。我又说过,倘若我不必担心别人,我自可以去一个小镇上,做个小分行的柜台,买个小房子靠近水,每日种花钓鱼。周末开着我的小破车去到最近的集市买那些生活必需品。谁知道,生活与我开了个玩笑,把我推倒这与我个性完全相反的位子上去。以致于我的笑容都是恍惚的。第二日清晨,我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是艳阳天。我又好似完全振作精神一样,想到,管它呢,走一步是一步。瞧,人在月光下的想法常常是不同的吧。这年的一月,还有一件事情就是。那个中国女孩儿的搬走,还有巴基斯坦的那个男生结婚。于是搬走的人搬出去,又有新的人搬进来。再到后来,就是巴基斯坦人买了自己的新房子,也搬走了。就这样,人来人往。我依旧是恍惚着看着。觉得这不过是人生的每个必然的阶段。那么我在客户服务的未知的将来也必定是我人生的一个必经的阶段罢。
  • Lilian 2007-09-21  
    我们银行并无香港人,有的只是新加坡和马来人。拜托你也看清楚。我从来只说她是亚裔,没说是香港。
  • Lilian 2007-09-20  
    我永远是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人。象某某要离职,某某怀孕生子,某某升迁。当然他们也许都和我没多大关系。但是没想到连我自己的事情都是最后一个知道。他们要升我做顾客服务。所谓的客服,不知道在国内是不是和柜台分开。不过在这里,客服主要是办理开户,信用卡,海外货币,个人贷款,保险等业务,还有就是有顾客投诉,也是客服处理。我要升职的愿意是其中一个做顾客服务的女士,她厌倦了每天长时间的工作,加上她属于作多错多的类型。其他做顾客服务的人形容她,一件事她开了个头,永远不会做完。所以她决定去一家小一点的分行,这样每天时间没那么长,压力也没那么大。这样空出来的职位,就可以给一个内部的人晋升。其余几个做顾客服务的人私下里一研究,居然把我向经理提了出来。说我年纪轻,学的快,必定可以胜任云云。所以现在就等经理首肯了。等经理同意,在我看来也是一关。跳过我柜台的头儿,升我,并不符合先来后到的原则。况且,我们这个头儿根本就常常在缺人的时候去顾客服务那边帮忙。所以他的经验远远多于我,甚至我觉得都不必培训他,他就可以直接上岗。我?我要重头学起。我曾经问我们副经理,做顾客服务要学多久。她笑了,说永远学不完。永远有新的东西推出,永远有不同的投诉要解决。所以我还要等,等有人切切实实告诉我,我可以去客服部上班。真难熬。每半年的时候,内部会出一些统计数据,关于你头半年的工作表现。其中不乏准确性,语言沟通能力,反应敏捷程度,甚至还有着装,仪表等等。元月的时候,我们会受到这些数据,然后经理,副经理会分别找客户服务部的和柜台的员工,一个一个的谈话。说得通俗点就是,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这年伊始的时候,副经理找我谈话,这已经是我加入银行的第二次这种类型的谈话。不过唯一不同的就是,谈话终了的时候,副经理突然笑了,她说下次和你谈话的就不是我了,下次是总经理了。我就明白,我去客户服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 Lilian 2007-09-19  
    零六年的圣诞节翩然而至,到这时已是我加入银行,一周年整。圣诞节的早上,员工之间还会互送礼物。送礼物给哪个人,是之前抽小纸条抽到的,礼物的金额则大致现定在10澳币。在节日前几日,我就看到,有我名字的大盒子。哇,那是真的大啊,比其他礼物的体型要超过好几倍。用手称一称,沉甸甸的,晃一晃,又没什么声响。我就想了,10澳币买的什么啊,不会是一箱打印纸吧,哈。有谁能猜到里面是什么么?答案是,半打啤酒。原因是,不多的2,3个人知道我很是喜欢喝酒。这么巧其中一个人抽到我的名字。于是就送了我半打酒,拆礼物的时候,大家都看着,想看里面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哄堂大笑。但是我始终从未在外面喝过酒,有些事情是要坚持的。除此之外,每年的传统上,还有两个圣诞聚餐,一个是整个地区上的,那天去了起码几百人,大大小小的经理,副经理,贷款部的,金融投资分析部的。很多人来我们桌打招呼,看上去,彼此都熟捻的样子。呵,要工作多少年,才认识这许多人啊。我只知道,我们的一个做顾客服务的员工,在这里工作了13,4年,另一个工作了7年多。总经理大约也要20几年了,副经理虽然从珀斯转来墨尔本的,在这里大约也工作了3,4年,更别提曾经在珀斯工作的那些日月了。我会在此地逗留多久那,呵,全是未知之数吧。但是我早就已经厌倦了这种在柜台上,每日周而复始清点现金的工作了。还要于人陪笑脸,听到有人投诉,不知多么紧张。我大约要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了吧。另一个聚餐则是我们行和另外2所下属分行。为了错开圣诞节前,所有餐馆的满员情况。我们行的聚餐该在节日3周之前的星期五晚上。而地点,选择的竟然是……中餐馆。“拜托,我哪日吃的不是中餐,又中餐。”我愤懑的对那个提出建议的员工抱怨。反对无效,我是一比二十。于是,他们去定餐,外国人都喜欢吃什么头盘,主菜,然后又是甜点的。中国菜也吃的大摆外国的架子。还有吃的尽是些,咕噜肉啊,甜酸大虾啊,蚝油生菜之类,一点也体会不到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不过酒到是实打实的上了几瓶好酒。现在想想那时候欢聚一堂也挺感慨的,特别是当时曾经聚在一起的人,现在竟也都去了三分之一,真是知与谁同。那天酒到半酣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法国人突然说道:“知道么,你就要升职了……”我不知道……
  • Lilian 2007-09-14  
    这一年的澳洲,特别的缺水。降水量只有同年的三分之一。报纸上长篇絫牍的教育澳洲人民要共患难,节约用水。水果蔬菜涨到了前所未有的贵。而且开始有规定,每家每户的花园,在何时何时才可以用水浇灌,到后来浇灌也不可以,要自己拿一个小盆接水,一点点的用手掬了,洒到花草上。更有传闻说,未来洗澡的时间也将作出规定,不可以超过7分钟。事实上,这个7分钟的规定,就算定了,也不会有人切实的去监管你,一定要精确的几分几秒。但是,一旦规定,很多人都会非常自觉的遵守。这也算是一项美德吧。不过在我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所以每当我说我室友,他的车如何如何脏的时候,他终于有了理由反驳,节水。我有2个室友,一个是中国的女孩,另一个是个巴基斯坦的男生,做IT之类的工作。他们两个互相看不顺眼,一个觉得另一个太沉闷,一个觉得另一个太轻浮。不过这个倒都是真的,中国的女孩几乎都不合我说话,那个巴基斯坦人曾经回国2个月,那个女孩几乎一句话都不合我多说。大凡开口,必定是指责我若干坏习惯,比如,你又忘记关窗户了,或者,记得去把垃圾倒了,又或者记得明天你打扫卫生。真是给人添堵。那个巴基斯坦人就喜欢拼命说话,从他的爱情故事开始,到最近的艳遇结束。他的话也给人添堵。因为他常常会形容起之前某个SKYPE上面的中国女人如何开放,问他要电话什么的,要到了,就老是给他打电话。又云,她们就是打算以后来澳洲找个白住的地方。要不就是又有那个布里斯本女生天天缠着他,见面第一次,就拥吻。说得我气愤无比,立即捍卫自己同胞尊严,又或者自己的尊严,狠狠一本书摔过去,叫他滚蛋。见我不买他账,每次他都佯佯然,说他这么帅,居然我会不喜欢他,必定有同性恋的倾向。于是我第二本书又牺牲了。这件事之后,我们明确了一点,我对他不感兴趣,另外就是不许诋毁我同胞。不过除了口头上喜欢占点便宜,他还是不错的。喜欢帮助人,知识面又广,他也学过经济学,又炒股,给了我不少投资理财上的好建议。不过最重要的是,他倒是很尊重我,除去他有时候显摆一下他的个人魅力之外,其他和我讲的都是工作上的问题,我的银行出的一些事,也会找他征求意见。这家伙比我大了7,8岁,所以社会的阅历的确十分的丰富。后来,这家伙就搬走了,那次他回国2个月,在医院对某位医生小姐,一见钟情。于是他家人去提亲。就闪婚了。就是见了一面就结了婚。这个大概也是巴基斯坦人的传统爱情方式吧。看他游戏人间这么久,曾经也和某位中国女孩山盟海誓(他的前前女朋友),但最终还不是逃不过家庭的力量,又退回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去了。
  • Lilian 2007-09-11  
    ^_^,somedacing所言甚是。那个代班经理的事情,其实也还好了。我听说国内的朋友们有遇到更加蛮不讲理的上司的。但是,在国外可能就是这么个环境吧,人自由散慢惯了。再加上你自己不说什么,其他同事也都报怨,所以可能心情就受到人家左右了。话又说回来,不遇到这些个人与事,哪有这篇文章呢?
  • Lilian 2007-09-11  
    不过我始终觉得2006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当然可能2004年意义更加重大,那年我刚刚来澳洲,两眼一摸黑。头一次上课在城市里晃了1个小时,找不到教学楼。当然你不会想到,那个教学楼,或者应该说是那个教室是个大放映厅,是在一处商业街的中心,傍边尽是服装店,咖啡馆。我们不常常用去到那里上课,不过我倒是在那天把这个市中心好好的观光了一番。还有就是墨尔本人的热情,如果有人拿着地图走在街上,左看右看,是会有人主动上前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助的。但是帮助不代表深交。常常有人问我,你在这边是不是有很多外国人的朋友。没有,一两个也无。你和他们能谈到什么,完全没有话题,又或者是完全没有话。语言始终是障碍。反过来想想,就能完全理解,没有道理你要和个小学水平都不如的人谈天说地。可惜我读过那么多的书,完全用不上。不是不想回国的。可是2006年是我的本命年,我是打着小心过的。这年我在联邦银行工作,我开始认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离我而去,我不再打RPG游戏,看更多的书,学会抽烟,也学会了遗忘。九月的时候,总经理去布里斯本度假,副经理暂代经理职。地区上就派了一个另一个人来代替我们副经理的职务。真是恶梦的开始。这个女的真是什么都要插一手来管,她原来是在地区上做审计的,不是审核帐务,而是看银行里面有没有安全上的漏洞。这种人做的就是挑毛病的工作,现在又怎么会放过我们。于是在她在的那两周,所有的钱柜都要锁双锁,里面的现金金额要有严格的限制。那时候,每个顾客来,我们用的时间,电子卡是会自动计时的,这一点每周也会出表格来评比。而双锁以及现金的问题,会让我们用时大大超过一倍,应为双锁要3分钟才开的开。柜台上连水都不能喝,这点我完全理解,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她居然会拿走副经理给我们的巧克力,自己坐在一边喝茶,吃巧克力……那时候,我的位置已经换到离副经理的座位最近,当时她美其名曰:帮助我。我知道是我太不听话,她干脆把我换的近点,可以随时观察我。在加上我速度比较快,有点什么东西要往电脑里面输的,可以统统就近递给我。不过这样的直接下场就是,我坐在这位代经理的隔壁,首当其冲。她总是问我问题,全是关于安全系数的问题。比如如果如果有人把Quick Cash Deposit的袋子送来,我是先放自己身后好呢还是先锁柜子里,等等,等等……搞什么啊,每日一问? 其次就是布置一大堆事情要我们做,我已经觉得柜台够忙碌了,又要服务,又要点算现金。我们离一个地区社区的中心近,他们常常会送大量的已经装好袋的现金给我们,就是刚才提到的叫做Quick Cash Deposit的东西,可以节约大量顾客的时间。因为他们可以将现金点算一遍之后,写好现金凭条,然后装袋。这样就不用等带柜台一个一个在他们面前点,直接可以由快速通道送到银行。但是这种额外的工作,常常会占用很多时间,有时候,来的多了,20多个现金袋子,几万的现金。一个个的点算,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同时还要服务其他的顾客。连去洗手间的时间都无。除去这些平时就要做的,这位代经理还要给我们找那么多麻烦,我当时几乎不想再干下去了。甚至,除此以外,她还会随意翻动别人私人物品,从不入流直接转入下流了。同事说,她简直就是在训练军队嘛。这时候,几乎没有临时工来我们行,大家都对这位不受欢迎的经理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有人请假或者休息的时候,没有临时工的补缺,我们就会非常缺人。其实我这种消极怠工的本来是打算装病请几天假,等她走了以后才回来,但是看到这种情况,又没办法请假了。我竟然足足坚持了一十四天,度日如年,到底还是比她命长,看到她走的一天。三呼万岁。
  • Lilian 2007-09-11  
    二零零六年八月底的一天早上,还是照旧这样的开门,顾客陆续有进来。临近10点的时候,空气中有点不寻常的味道。总经理跑到我的柜台处翻看之前的存款单子,拿着其中一张就走掉了。然后就是顾客开始越来越多,比平时不寻常的多。终于有个顾客和我们柜台聊起来。说我们银行下属的其中一家今天没有开门还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都只有到我们这个最近的银行来了。那家分行离此处也就只有10分钟的车程。又过了不久,我们被告知那家分行,一个钟头之前被持枪抢劫了。我从来没见过任何的持枪抢劫,就算是抢劫我都没见过,我的前20年安静而美好,所以这种持枪的事儿,都算给人平淡的生活掉入一颗石子而起了一线波澜。光听着也觉得紧张刺激。关于某某人拿枪对着某某,大喝,快拿钱来,又是如何骑着个自行车逃窜掉。听说那天几条街封锁掉了,直升飞机也出动了。但是这件事竟无下文,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抢了6,000块。我的感觉是还不够买辆汽车的。再然后也不知道那个抢劫犯是抓到了没有。怪就怪这颗石子太小,波澜就这么容易消失的无影无踪。除了那天接待了一倍的顾客,心里把那个分行骂了一万遍之后,心想还不如抢的是我们行,这样那天就不用上班了。这个离我最近的抢劫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掉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日子,过的太久了。连每天吃饭的时间都是在同一时刻,吃完饭也是同一时刻。一分不差。柜台的头对时间的精确度大约是以秒来计算的,谁迟到回来少许,都会引起他的不快。相反的副经理倒没有对我们的回来的早晚,有任何微词,使我觉得这个柜台的头有点狗拿耗子的嫌疑。再加上我自由散漫惯了,不禁对他非常有意见,全然忘了他也曾经和我在我的头一个分行公事了1个月。还是我的第一位师傅,毕竟他也教导我不少。我非常的忘恩负义。但是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对自己从事职位的不满足,压抑总是会越积累越多,我终于很不客气的摔了一次大门,很是给我们柜台头了点脸色看。人对弱者是不在乎的,他做账太慢,清点现金总是出错,有些柜上的常识也不懂,我不止一次在副经理给他提问的时候,暗示答案给他。那时候他已经进银行工作了四年,我才去不到一年。而且无数次他休假,生病,我在最后留下点算现金的时候,都有目共睹的做得比他快几倍。所以我异常清楚,副经理对他的态度还不如对我的。人就是这点卑鄙吧,我简直有恃无恐。不过,我倒是也清楚我自己也很不上路,因为我完全不喜欢银行那一套办事方式,我喜欢自由自在,所以有关的建议客户开账户啊,贷款,买保险这一套我从来不做。毕竟这一套是人家银行生财之道,我猜想我这种不听话的员工必定不受欢迎。就算副经理把我的座位调到和她最近,名曰,观察我。我还是我行我素。但是我不是不感激我的这位副经理的,因为很少有人会容忍我这种态度,英文也不灵光,又不遵守纪律,早上开会的时候打哈欠。我自觉我顽劣有余。就算这样,副经理依然对我一视同仁,而且有事还会出来维护我。银行就是这样了,遇到有些顾客无理取闹是小,但是如果出口伤人,就很令人难堪了。我就遇到有顾客让我滚回我的国家的。还是我们副经理站出来帮我说话。不过那时候我才工作,现在我也会顶回去。瞧,我仍然不是一个好的客户服务代表。我太过维护自己的感情了,这个是后话了。但是那天,我的确很郁闷,在楼上会议室坐了半响,心想,我生出来是受这种气的么。读完大学,就做这个工作,什么当初的理想,恐怕早都消失殆尽。总之我觉得做人很没希望。
  • Lilian 2007-09-10  
    呵呵,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感谢somedancing,评论得这样中肯,交浅言深。现在我已经在银行工作了一年零9个月了。就像我说的,生活还在继续,谁知道这个关于银行的小故事会持续多久呢?但是生活里的故事不会完结。希望我有勇气一直写下去。
  • Lilian 2007-09-09  
    明天,明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只知道日子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它给我带来的并不是惊喜。生活这样淡然无味。但是我大约应该知足,我已经从地球的一端走向了另一端,曾经是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我面前展开。而我毕竟也曾经深爱这片蓝天,夫复何求?总行离我新家更近,只需步行7分钟。我在银行门口深吸一口气,才摁铃进去。我想起,6个月前第一次去之前那家银行面试的情景,那个夏天,阳光晒的脸都是痛的,水泥地面反起白色的光,直刺入眼睛里去。我早到,于是在银行的周围打转,手里捏着面试的稿子,那是我自己总结的,足有十几页。我一边慢慢的步行慢慢的背诵。心里不是不紧张的,但是又好像是空落的,完全的虚幻的不真实,以至于深呼吸都是压抑着的。那样孤独的一天,虽然我深知这不是我孤独的第一日,也必不是最后一日。我于我的家园万万里之遥……这边的银行一般在九时半开门,下午四时关门。我上班的时间一般是在开门前十五分钟来,关门前十五分钟走。我并不是全日制,但是也一周工作5天。这时候我还没有工作服,没有名片。而我早就过了试用期,连正式的通知书也无一封。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的电子卡仍然只能取500澳币。这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暗暗感叹到,觉得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不过很快这个就改变了,副经理给我定了制服,和名片。电子卡升到10,000。我头一次感叹,换了分行还是有好处的。不过在我得知制服还要起码一个月才能寄到的时候,还是小郁闷了一下。副经理就笑了,说,千万别怪我啊,要怪就怪你原来的经理,从开始就没把事情做对。于是我也笑了,心里渐渐对她有了好感。但是第一天去,我还是选了一个离她的办公桌最远的位置。我觉得更加自由些。那时候,柜台的这部分的头也是个印度人,我之前还见过,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他是个年轻小伙子,29岁左右。还有一个是个希腊的移民,大约40岁左右,但是长得还是小女孩儿样子似的,我刚去的时候,拼命要我猜她几岁。我猜她30岁,她还要皱眉头。不过据别人说她并不是好相处的人。其他人都对她有意见。无非是说她喜欢谈论别人隐私,工作上又做不好,但是最令人不喜欢的,可能还是她喜欢挑拨离间关系的吧。而且她一紧张就会给别人脸色看,弄得其他的员工会和她吵架。不过我和她竟然是相处的可以。我大约属于什么事情都不放心上的,她说了什么,一般做耳旁风状。事实上,她还是有可爱之处,有时候嘴巴很甜,又喜欢动不动和别人拥抱,亲吻一下,搞得好像亲密无间似的。而我不管是被这种亲密的动作迷惑了,还是别的什么。我并不算十分讨厌她。事实上,只能说,这个工作占去了我一开始的大部分心力,又或者她根本不必让人上心,我和她并无冲突,统共只有一次,她给了我点难堪,而我除了脸红了一分钟,再无其他。但是,开始的时候,人人都会对我说,别管她的,如果她让你难堪,或者你们有什么冲突,你千万别往心里去。还有就是说,大家都会站在你这边之类的话。后来几乎什么冲突都无,有时候,我们银行缺人,别的银行调人过来。副经理就会说,可不可以我去坐到她旁边,因为她和要来的那个员工曾经有过不愉快。我简直觉得我成了天下最好相与的一个人了。不过,到上个礼拜为止,她已经调离我们行了。我想所有人都大大的开心了吧。做人到这样,大约是很失败的吧。我记得有次她放3周的假,临放假要走的那会,在我们柜台这边聊天。她说,大家会不会想她之类的。然后又问副经理,我们副经理正背着点算现金,居然没正面答,反而让她问我。我当时简直快昏倒了,你不喜欢她也不用这样吧。一来,你不回答明显就是不会想她,然后表示你也不喜欢她,二来,你让我答,你是让我答什么,答会么?成为众矢之地,还是答不会,这样的伤人。不过这个念头只在我脑海里闪过了一秒。我马上给了她一个外国式的拥抱,然后用超级夸张的语气说,当然会想,每个人都是啊。哼,耍我啊,要死也得拉所有人一起下去。
  • Lilian 2007-09-09  
    那时候经理谈恋爱的对象也是我们银行的,但是人家做商业银行的,也就是business banking,而我们是对广大散户的,因此叫做retail banking。就算是我们分行的经理,由于我们分行不大,经理的级别也根据所工作的分行有所不同,所以他的工资不如他的女朋友。于是经理迫切需要还一份薪水可以和他女朋友打平的工作。颇有点大男子主义思想。于是,他开始往商业银行部分发简历,在历时1个月之后。我们经理要转去商务银行,专门负责对经商者服务。其实我还是很喜欢我们经理的。因为他年纪不大,所以不会摆老板的架子,对待下属更像对待朋友。也不会对你的工作有过多指摘。我可是曾经在一个其他地区的代班经理手下工作了两天。只差没剥我两层皮下来。那个带班经理最大的本事就是无事找事,小事化大。指手画脚,就差没让我把所有银行工作守则背给她听。所以那时候我觉得所以的女性经理都是制造麻烦者,完全不可相容。于是,对于日后接任的经理,我完全不知道会面对一个怎么样的人,心理并不开心。不过没想到的是,我比我们经理更快转去其他地方。同样是6月底的一天,总行经理过来巡查,和我经理窃窃私语一阵,我的命运就决定了。我将到总行去做柜台,工作时间将调整,一周工作五天,每天的时间也大大延长。虽然仍然不是全日制,但在小时数上已经接近。当日下令,下周一开始正式工作。于是我成了我们分行第一个离开的人,不过后来当年和我一同在这个分行工作的人,除了经理还在联邦银行只不过在不同部门之外,其余的人都离开了,这也都成了后话了。于是第二周的周一我就要正式开始在总行上班了。眼前似乎还看到前几天,临行话别的情景。当天银行关门以后,经理说,大家请都随我到办公室来,我意识到也许是要和我告别了,脸也红了起来。经理随后说到,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一位员工下周就会到总行上班了。我们都很感激她曾经在这个银行工作时作出的贡献和努力。随后全体员工一起赠送我了一张签名的纪念卡,以及一份小礼物,随后我拥抱了每个人。都说外国人假,但是就算是假的如何,假的我心理舒服。还顺道赚取我热泪若干。我想起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真的给每个人都添了那样多的麻烦,甚至曾经有次,重大失误,把一个顾客的钱存给另一个人。但是从来都没有人指责我半句,都只是叮嘱我下次要更加注意。其他小错更是若干若干,以致于我后来到总行,经验无比丰富,对于纠正错误,更是无数心得。一些其他员工做错的账面值,我都能轻松更正,不知道是不是因祸得福。经理更是提起很多年前他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在一家靠近医院的银行,很多人是有残障,或者精神方面问题的。他刚开始做柜台的时候,有很多顾客,竟会大声呵斥他。而新参加工作的他,更是委屈万分。所以,慢慢我也了解到,做顾客服务,如果遇到有些顾客态度不好,或者投诉。在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take it personally。 因为有时候,问题不是因为你自身做错,而是整个银行的系统有做不到的地方,又或者有时候只是顾客心情不好,不一而例了。散会之后,各个人步出办公室。那个印度的高级职员是最后一个,他突然问道,你下周去总行,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他曾经也在那家总行柜台工作过一两年,后来转到分行做顾客服务。所以总行的人他都很了解。于是我问,那么副经理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担心首先是因为我不喜欢女性经理,其次则因为我想我给她的印象同样也不好。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时候行里电话响,我需接电话,就像一般的服务行业一样,电话的开头要自报家门,那是一长串繁琐的话,无非是,早上好或下午好,欢迎你打电话到联邦银行某某分行,我的名字是某某,请问我可以为您做些什么?这番话,我常常舌头打结也说不好。于是我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接电话。不过这么巧,一次舌头严重打结的时候,就是总行副经理打来的,我听到听筒对面一阵轻笑。这是几乎是我最尴尬的一次。所以我不免心怀惴惴,这几乎是当时我最大的顾虑。我的这位印度同事的话对我的心情紧张并无良好的缓解。他完全可以对我说的更加明显一点,一是一,二是二。在他拐弯抹角,滑不留手的一番话之后。我的反应是,我完全不明白。算了,下周就要开始工作了。管它那,既然已经不可更改,就只有接受我的命运了。
  • Lilian 2007-09-09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周只工作4天,周三休息,而且时间也都不长,一般都是工作半天,下午2,3点就下班。这种时间状态持续了4个月。因为时间短少,赚的不多,之前更是曾经流离失所,借住在别人家的客厅沙发上。每天早上更是从西边赶到东边去上班。在路上用去大量的时间。于是我在银行对面的日本餐馆店找了一份晚上兼职的工作,周三更是回到原来的寿司店帮忙。其实倒是更像是原来是老板帮我的忙。因为他雇用我并不划算,每个小时都付的比别人高,更是每周还会给些小费。我都只能在心里默默心存感激,在那个寿司店,我度过了最好的三年。如果不是老板的帮助,还有其他员工的的温暖,我未必可以坚持到现在。2005年圣诞节过后的第一个早上,我在的分行和这家分行的总行之间有一个早餐会。早上八时半开始。总行要比我所在的支行多很多员工,因此楼上的休息室坐满了员工。那时候我仍然是初出茅庐样子,才开始工作几周。人全部不认识,连看到第二轮面试我的另一家支行的经理,都不敢打招呼。不过我猜想她反正也不认识我了,因为她看起来全然不记得我的样子,所以我干脆装傻好了。而其他员工就看起来更陌生,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亚裔,她的英文说的无比流利。我更不好意思讲话,后来很久以后才知道她是总行的副经理,新加坡人。总之那个早餐会我完全没认识什么新人,大部分时间埋头吃早餐,而且都是吃离自己近的。早餐结束以后,我才大大送了一口气,忙不迭的回分行去了。做柜台是简单的,对于大部分的亚洲人来说,我想。数字已经对我完全不是问题,晚上清点现金的时候也非常娴熟。并不是象国内,银行的训练中有五花八门的点算现金的手法,这里不管你怎么点,算清楚就行。而这里更注重的是和客户的交流,才而可以发现潜在的商机,比如你可以询问顾客是否需要家庭贷款,或者保险。或者拿最简单的说,问问他们要不要开新的账户或者信用卡。对于银行竞争十分激烈的澳洲,开拓更多的业务,抓住更多的顾客才是根本。而银行内部也有个部分是专门扮作顾客,每周到各个分行查看他们工作情况,包括对顾客的服务态度,熟练程度,以及他们会故意露出一两个语言上的线索让你推销银行的业务。然后这个部门会每周给每个分行打分。分数会召告天下。事实上,我完全不喜欢这种做法,觉得有被监视的感觉。说得严重些,更像是对我人权的践踏。有什么权力,要我卑躬屈膝讨好你麽,我都只是尽力为每个顾客负责,并不想和哪个分行进行比对。所以在我加入银行5个月的时候,这种扮作顾客的行为就由劳工部门出面禁止了。日子继续不咸不淡的过下去,我除了继续考我的注册会计师,梦想我有天可以做我的会计师,一边继续在银行柜台的日子。我的电子卡仍然只有500澳币的限额,工作服还没有发下来。我的顶头上司是个3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最近刚刚交了新的女朋友,完全想不到我的事情,3个月实习期满的时候,都不记得给我发一封正式的信表示我已经是正式员工。而我也没问下去,只是想这个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呢?2006年6月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住处,在我所在的分行步行大约30分钟的地方。二房东是一个巴基斯坦人,还有另外一个中国的女孩也住在那里。房子我事先去看过,觉得不错,一来近自己的单位,二来租金也不是很贵,并且一起住的人也不多。事实上找房子的时候也看过其他2,3处地方。头先看过的地方,有一个竟然住了7个人,房子里面厨房和卫生间都非常脏,房间小而破,有点发霉的味道。房东还做地起价,把从广告的价钱又多加了每周10澳币,这样一间房间还要90澳币一周。所以一看到现在这间房就立即签下来了,虽然这个房间的主人还没有搬出去,导致我又多睡了三周的沙发。但是仍然觉得很高兴。六月底的时候,我终于正式搬了进去。这时候生活也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
  • Lilian 2007-09-09  
    开始工作前的头两周是在墨尔本本部的市中心培训2周。同期的学员大约有20人,又很多人已经三四十岁,一些则比我还年轻2,3岁。这个培训课程形式十分灵活,除了介绍银行的百年历史职位,还会有很多角色扮演,和个人的演讲。更多的则是小组的分组讨论活动,在这里一般都非常注重和同事的合作关系,人际交往亦十分重要,是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期的班上只有我一个是中国人,另外有一个亚裔是越南人,一个香港人。那个越南人在赌场曾经做过发牌的工作。大约都是亚洲人的缘故,我们走的较为近一些,要不那时候英文不佳,很多时候真不好意思秀我的英文出来。而培训中大量的现场角色扮演和大量的发言是最艰难的部分,内向的我常常会脸红,但还好从来都不会退缩。2周的期间,一般周4周5都会回到日后开始工作的分行进行现场实践,一般能够把学到的更多付诸实践。但是课程中其实甚少设计柜台日后将要使用的电脑具体操作,最多的却是理论。后来我才发现,大约这个就是澳洲的办事方法,一般都是将理论较快的告知你,而具体操作一般从同事或者经理出自己问讯学习。就象在大学中一样,一般教授给你题目,查资料已经做报告都要自己动手,至于从何处下手,资料由何处来,也是自己的事情,教授不会给你过多的解释和指点。这点和国内大大不同。所以开始工作的时候,完全对电脑的输入方式没有了解,好在我工作的分行,客流量不大,一般都有时间向高级的职员要求帮助。而刚刚开始工作的员工,工作的电子卡只有五百澳币的取现金限额,大凡顾客要求取现金高于这个金额,都要高级职员用他们的电子卡授权,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时间确定你在电脑上输入的数据是正确的,从而避免出现错误。但是如果同时有几个顾客在等待,这种高级职员授权的方法会大大减慢服务的速度。因此理论上3个月实习期满,自己的电子卡限额就会提高到2000澳币或者更高。当时我服务的分行,经理是个爱尔兰的移民,有2个是做顾客服务的,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澳洲本地人。柜台上就只有我一个。很多人对印度人完全没有好感,但是这2年我接触的印度人都还不错。比如这个印度人,他本来在印度是做会计的,曾经有10年的工作经验。现在做银行的顾客服务,虽然不是他的本行,但是都做的很不错。人非常聪明,一般账目上的问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大概也和他长时间和数字打交道有关系。对于我来说,一个人,不管是从什么地方来,曾经的背景如何,肤色口音如何。如果待人以诚,做事有条理,有责任心,在工作上都是好伙伴。在很多时候在和别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不同程度上对印度人或者其他黑色肤色的人所表现的厌恶感都很强烈。可是,又是否想过,我们在这个西方国家未必就不会受到歧视。有时候我朋友们在街上互相交谈的时候用到中文,有的本地人就会很不客气的上前说,这是澳洲,用英文。所以就变成你歧视我,我再歧视其他人,或者在澳洲的北京人上海人歧视其他国内地方过来的人,以此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我并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意思,我也不能改变其他人的想法,只希望这些互相歧视的话到我就为止了。不想进一步夸大下去。因此我对所有在我工作上曾经给我帮助过的人都心存感激,就算最后其他的员工之前有什么龌龊,互相诋毁到我面前的时候,我都会尽力维护两边,不希望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