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乔木 2015-06-04  
    楼主不要随便放女主人出来好吗?还能好好的聊吗?
  • 乔木 2015-06-04  
    澳洲有前程无忧吗?
  • 乔木 2015-06-04  
    据说,老干妈是居家旅行必备,楼主带了没
  • 乔木 2015-06-04  
    妩媚,倾国倾城
  • 乔木 2015-06-04  
    楼主再多说说女儿教育的事情。你说了很多国外教育的优点,再聊点缺点啥的呗。
  • 乔木 2015-06-04  
    好乖巧的女儿!
    今早,收到老公给我的信息,说女儿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由校长颁发的奖状,翻译成中文大意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率”奖。我听得哈哈大笑。其实就是表扬女儿乐观。女儿回家告诉爸爸,除了她,还有三个小朋友得了奖,但不是人人都有奖哦,她特意强调,告诉她爸爸。爸爸让她自己选一个奖品,她选了个冰棍,高高兴兴的去院子里吃去了。她的生活简单幸福且容易满足,每天她回家,都会说,我很快乐,今天我很开心。      前两天,女儿的四轮自行车,取下了两个轮子,因为她坚持要自己骑二轮的。我们居住的小区,一到夏天,孩子们都出来户外活动,女儿是小区里唯一一个骑四轮自行车的小朋友,她很不爽,她要求爸爸一定要教会她骑二轮的,她不想当最差的。爸爸教了她两天,第二天,她摔了几跤,两个手肘都摔破皮了,但她可以自己单独骑自行车了,不用爸爸扶了。当天晚上和她视频,她举着两个小手肘,展示她的伤口,并表示,不要紧,很快会好的。      她一直是这样的孩子,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哈哈。她的同班小女生碰了头,大哭,她会安慰小同学说,这没什么,很快会好的,不要哭了。她自己摔了跤也从来不哭,她会摸摸自己的伤处,安慰自己说,没关系的。打预防针她也不哭,问她痛不痛,她说痛,但她可以忍着。这些都可以称为是乐观,但是,我从不知道,这样的乐观,原来还可以作为一项优秀品质获奖。       加拿大和中国,有多么大的不同。       国内,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优秀品质,但学校的颁奖标准,却永远是整齐划一的。在学校能得到表扬的,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孩子,其它的品质,在成绩分数的掩盖之下,已显得微不足道了。其实女儿在班上,阅读和写作应该是名列前茅的,这些,教她的西人老师已和我老公沟通过,当然是私下的。但是,这些表现在成绩上的优势,却并是她获奖的原因。这也是我喜欢加拿大的原因之一吧,他们所推崇的,所赞赏的,所肯定的,是发自于孩子内心的本质的品质,和学习成绩无关。       老公告诉我,学校这个月选了几个关于优秀品质的中心词,并根据这些中心词颁发了一些奖项,其中有个中心词是“乐观”,女儿就获得了这个奖。        我爱这个奖,更为具有这些品质的女儿庆幸,这样的品质,注定了她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走得会更轻松一些。这不也就是我办理移民的目的之一吗?
    枫叶家缘 3.9w 43
  • 乔木 2015-06-04  
    喜欢明亮一点的房间。看美剧和电影,总觉得老美的房间光线暗暗的,总要开着灯。平房估计光线都不好。
  • 乔木 2015-06-04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率”奖 【图片】
  • 乔木 2015-06-04  
    楼主为啥要回国?
    问问楼主:你觉得怎么样的家底去了那边才算是中产?刚刚看您的帖子一家三口在那边如果没有每月房租的支出的话,一个月3000人民币就够基本的生活费用(我说的是买菜做饭及去超市生活用品采购)。老实说我们再深圳现在去一次山姆会员店就得¥2000,很多时候还打不住。
    枫叶家缘 3.9w 43
  • 乔木 2015-06-04  
    好大一坨肉!【图片】
    这里吃的东西也是超好吃的,我觉得特别是牛肉的味道特别正!牛奶面包也好吃,我在国内的时候很少吃牛奶的,面包经常吃,但是都没有这边的味道纯!【图片】【图片】【图片】
    Emma 2895 30
  • 乔木 2015-06-04  
    1984年,我平生第一次去到我朝思暮想的首都北京,在金水桥边天安门前我激动的热泪盈眶,思念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就在里面工作我感慨不已,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天安门里面不是主席工作的地方,是腐朽的封建皇帝工作的地方,想想有些后怕,幸好批作文的老师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图片】
  • 乔木 2015-06-04  
    这段喷的有点多了。
    一路走来——篇外篇:四十难说(三)  1996年邓小平同志去世,比起乱世英雄毛泽东,邓小平同样是我由衷崇敬的人,虽然他让我成为中国转型的祭品,但是他让我看到了世界,他让我能思前想后,无权无钱静静的思想我的人生。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同年12月我和一位恋爱四年的美丽的姑娘结婚。70前后的小伙子要娶一位好姑娘还是容易找到的,算是对那一代人的补偿吧。  2002年,我当上父亲。年轻的梦都已经没了,事业与家庭趋于均衡,渴望成为一只再次放飞,反而被绑的更牢,被她们母子的爱牢牢暖暖的绑牢。。。  2007年,我跑到了美国。在中国,50后占了全部的权,60后赚了全部的钱,80后接了50后班成了权二代,90后接了60后的班了成了富二代。我是否还要等在那里再次回到“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队伍里去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悄悄的挥挥手,没有带走一根火柴。。。”  到了美国才知道,50后、60后、我还有80后、90后都在这当奴隶呢,哈哈,平衡了吧。。。  2010年6月的一天,我在美国思念家乡和我的亲人,思想我70后的人生,面对即将来到的四十岁,我一直傻兮兮的笑着。我一度再度的欺骗过自己,四十不定成败,其实我自己深知我已经在这40年中失败了,固执的观念使我流失了大把的不做平凡人的理想,彻底的在这个时候认识到自己再平凡不过,我这样讲会有很多人说我有问题,会说做平凡人有什么不好?呵呵,我不想回答。。。记得十年前,给了自己再一个十年的机会,设想十年后进入四十岁的那扇光明之门,一定是荣耀与豪壮的新里程。十年过去了,娶妻生子,出国飘荡,一路杀将过来,门里门外一个样子,心灰意冷。  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自豪的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悲观的也可以认为是被浪潮淹死的一代。我们被传统教育与时代变革拉扯稀碎,半马不驴的拼了老命走到四十岁,还是在和别人一起傻呵呵的看着别人创造的西洋景,看不懂快男超女到底是男是女,也听不见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只是自得其乐的让灵魂在自己的躯壳里跳进跳出,反正愣着也是愣着。  我写的这些不尽代表70后的全部,也未必会获得70后的共鸣,但这就是我反思的四十岁说,我不悲观,一点也不,因为放掉思想,还好好的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我每天都在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和妻子通话互报平安,开心的想着再一个十年的风景。  2011年,我整四十岁!
    香水有毒 5014 37
  • 乔木 2015-06-04  
    戏匣子整天的不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就是“走资派还在走”,走资派往哪走呢?有一天我问爸走资派到底往哪走,爸想了想说:“爱他妈往哪走往哪走。。。”。音乐课的刘老师告诉我说:“走资派是往死路上走,是往绝路上走,是往遗臭万年的路上走,是往千千万人民所不齿的路上走,是往与臭虫老鼠为伍的下水道里走,是往。。。”,看来我爸永远当不了老师。在那以后,我常常注视我家水槽下面的下水道,害怕走资派从那里爬出来,害的家人以为我愣神长时间注视下水道是得了邪病,差一点让邻居老刘太太用烧红的艾蒿烫了脑门。这段文字写得太传神了!【图片】
  • 乔木 2015-06-04  
    这段写得太传神了!必须用表情表达我的喜悦 【图片】
    一路走来——篇外篇:四十难说(一)  我一直好奇的想打开眼前的这扇门。。。一直在想。。。  什么可以给我一点提示,走过这一年,我整整四十岁。我知道我是不情愿的被时间推到了它的前面,在我的眼里,四十岁就是一个黑洞,在即将被吸进这黑洞之前恐惧着一个时期的灭亡又在好奇另一个时期的诞生,就像死后还没来得及到望乡台怎么就到了奈何桥了呢?由于混沌的现实,因此展望着混沌的未来,站在门前,四十难说。  沿用现今的人文衡定界限划分,我是70后的。荣幸的被新中国创始至今的四代领导人领导过。我记事时起,就一直心怀感激自己能生长在新社会里,心中无比敬仰着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没上学就会写“毛主席万岁!”一心一意的要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可是还没有到成为接班人的年纪甚至还没到上学的年纪,老人家就走了,我着急了一段时间,心想:这可咋整?老人家走了,我还没长大,也接不了班呀,共产主义可咋办呢?  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时全国追悼,工厂俱乐部设灵堂全厂职工家属必须参加追悼会,我佩戴黑纱和小百花站在队伍里,聆听着美妙的哀乐东张西望看着大人们默默的流泪就一直想笑,后来就真的笑了,结果被一个大耳刮子扇的嚎啕大哭。。。,以至今日在参加某人的葬礼听到哀乐响起时我都下意识的摸摸后脑勺。解放了中国还想解放全人类的老人家就这样走了,让我怀念的是临走还给了接班人一个大耳刮子。。。  大耳刮子的痛还没有完全消逝,“你办事我放心”的华国锋主席就被张贴在年画上了。“打开看电视机呀,看见华主席呀。。。”啥是电视机呢???戏匣子整天的不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就是“走资派还在走”,走资派往哪走呢?有一天我问爸走资派到底往哪走,爸想了想说:“爱他妈往哪走往哪走。。。”。音乐课的刘老师告诉我说:“走资派是往死路上走,是往绝路上走,是往遗臭万年的路上走,是往千千万人民所不齿的路上走,是往与臭虫老鼠为伍的下水道里走,是往。。。”,看来我爸永远当不了老师。在那以后,我常常注视我家水槽下面的下水道,害怕走资派从那里爬出来,害的家人以为我愣神长时间注视下水道是得了邪病,差一点让邻居老刘太太用烧红的艾蒿烫了脑门。  一个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的上午,“四人帮”被粉碎了,紧接着标志着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其实,作为我和我们这帮70后的来说,文革结束与否我们感觉并不深刻,一样的弹玻璃球、扇屁啊及,一样的上树捉鸟、下河摸鱼,“一样的下课、一样的放学,一样的快乐的童年。。。”。记忆中,爸妈相互讨论更多的是过去谁整过谁,现在恐怕要倒霉;右派们都有回来当权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要召开了;胡耀邦当了总书记;邓小平当上国家主席了。。。  当我年纪一点点大起来,当一切的意识开始围绕自我为中心的时候,我已经走近到青春期的边缘,一段美丽的时光迎合着一个变革的时代,凡事欣欣向荣傻兮兮的坚守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承诺。变革总是乱哄哄的,在那个变革的过程中我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在变,因为我没有比较,划时代的意义我扑捉不到,我从一个屁事不懂的孩子到有意识的去感触社会,已经就是乱哄哄的了,于是我认知那就是一如既往的世界,那世界就是一贯如此的样子。我不能理解“大锅饭”和“包产到户”关系,也不能理解什么“改革”为啥“开放”。满街花衬衫、喇叭裤和大墨镜,我不认为是突然跳出来的,可是给我的老师们却吓了一跳,严防死守我们清纯的心灵,苦口婆心的叮咛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好好学习,长大要去拯救水深火热的台湾人民;要打倒以美、英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在地球上的霸权;要在2000年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2000年!四个现代化!坐在宇宙飞船里飞向月球!何等的向往,何等的美妙!让我热血沸腾直到挤在四处漏风稀里哗啦响的公交车里上班的2000年的某个早晨。
    香水有毒 5014 37
  • 乔木 2015-06-04  
    文字有点忧郁低沉 || 回复风化蝶 :楼主文笔不错,搬个板凳坐等更新
    从家庭旅馆开始的美国生活。  来美国的华人中有很多人不知道家庭旅馆是什么,但只要你是从中国来的决心把自己成为第一代移民的华人,90%以上你知道并了解它。你可能不见得记得你出生在哪家医院,但在这里你会永远记得住过的第一家家庭旅馆,它或好或差,都和你降生的医院一样,你无法选择。如果在我刚来时走进家庭旅馆的印象来让我描述,我会用一个大垃圾箱来形容,从环境到人,我都会用垃圾来形容。。。可是今天,我觉得那里很亲切,那里的人很朴实可爱,来美国已久的人如果尚存感恩之心,就要感谢家庭旅馆的存在。  计划从中国到美国来移民无论是什么目的,当你签证成功的那一刻起你内心的激情就已经开始燃烧了,而当你带着你那颗噌噌冒火的心踏入家庭旅馆一刻,你一下子就可以使你平静的回归到你是一个人的两足动物的本质,冰桶挑战比起这个根本就是幼稚的游戏,家庭旅馆让你根本来不及搞清怎么回事,你一路的憧憬已经随着从国内带来的那团空气没了踪影。  一张床和床头放行李的地方是你全部的空间,你床边过道是对面床两个人的空间,你可以到厕所和厨房行动,但那是所有人的空间。我在的地方,关上房门有两个独立的卧室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和一个客厅。卧室和客厅差不多大,每间有十五个平方米左右,各放三张床,住了九个人,而且堆满了简单的家具和个人杂物。我是新来的,只能住在客厅里,躺在床上看着人们出出进进,就彻底清醒到了可以思考的程度,这就是为什么提倡要来美国就必须要住一回家庭旅馆的原因,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人找到自我,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谁,是什么在前面等着你,让你清晰的调整好梦想的焦距感觉如此现实?南腔北调的嘈杂,各种气味的飘荡浑浊,离奇失踪事件的穿插的,数以万计蟑螂无处不在的游荡。。。透过家庭旅馆你可以同时找到在美国堕落和励志的理由,很多人在那里住了很多年,也有只是落落脚,随自己的际遇经历,更重要的内心的选择。  排除意识上的选择,留在家庭旅馆还有一个经济上的原因,生活在这里可以将生活的成本压缩到最低。我07年到美国的时候,所有家庭旅馆都是8元钱一天,并且免费提供米面油,自己买点菜一个月四五百元钱基本就够了。现在据说有些要十几元一天,但是条件要相对好一些了。  普通来美国的中国人基于一般的想法就是赚钱然后移民,也有是为了换个活法,就是说在国内生活的还可以,不好不坏,希望到美国有所改变,不单纯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也有是因为精神上或是为了寻求某些国内无法实现的东西,比如对孩子的教育等。  我前后住过两个家庭旅馆,条件差不多。最初住的是一个是沈阳女人夏姐经营的,这个女人在大陆来的华人中有些名气,名气来源于传播和传播故事的内容,她的故事比较多也比较特立。关于她的故事我想在有关人和人的美国情缘谈起。  迎来送往的人多了,自然知道夏姐的人就多了。反过来她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就多了,于是就会给一些新人些建议,采不采纳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但是这些建议和讲述的故事会对初来咋到满头雾水的人是有些帮助的,夏姐会给每一个初到美国来她这里的住客一些粗浅的启蒙教育和基本的美国法律普及,这不单是夏姐,也是每个家庭旅馆给大家额外的新生活指南,给新人们一种加入到了高素质人群之中的感觉,来自各自星球杂七杂八的人准纪守法是到美国的第一课,不然,轮到美国政府教育你时,那就是灾难了。我刚去到夏姐那里的时候,住在一起的人中最长的有来美国近十年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意志一个人在家庭旅馆独自生活在美国,后来发现,留居家庭旅馆时间的长短基本与意志无关,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经历,自身的素养和运气的际遇,导致去留难断委身于此,好在这里的张张面孔凝聚了彼此交换情谊的家庭,这个家庭对于飘荡在外的游子有是何等的重要,是你坐在家里的电脑前看着这段文字是无法感知得到的。。。  其实,住在家庭旅馆的人们并没有什么过深的感情交往,但是彼此之间都有着同生同息的情结,不论出身与以往的成就,来美国住在这里就都平等博爱了,除非你离开,你没有权利讨厌或喜欢谁,除非你不在进入家庭旅馆,否则离开毫无意义。拌嘴到杀人,各种矛盾都在家庭旅馆上演过,当然也有过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凄惨的生死恋,也有一辈子兄弟情义
    香水有毒 5014 37
  • 乔木 2015-06-04  
    美国的房子许多有很大的花园,但必须自己打理,因为人工太贵。据说长久不打理还不行,到时管理部门就会派人帮你搞,然后就寄账单过来这是zf在强制消费吗?!【图片】
  • 乔木 2015-06-04  
    出生时选择了困难模式,哈哈 || 回复左手微麻模式:为什么同样的生物,他们可以这么潇洒
    老美很严谨??嬉皮士吧
    攻克美利坚 2976 31
  • 乔木 2015-06-04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Benz-E 50000 dollor * 6.5 = 33万RMB 【图片】
  • 乔木 2015-06-04  
    汽车,电子产品、衣服,便宜是靠谱的。就如中国大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也是要便宜很多。
    这是不是有点虚假的了呀?前几天,有一个美国的华人网友还抱怨说,“美国的消费高”。
    行千里路 9264 8
  • 乔木 2015-06-04  
    首先,环境好,身体就好,这个在中国多少钱也买不到,没有沙尘暴、PM2.5、各种污染,老婆多年的肺病基本完全好了,我不用工作,天天跑步健身、体重从95KG降到75KG,三高一脂都没了,原来肾不好,现在每天打炮半小时不觉累。每天打炮半小时不觉累......【图片】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