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4
    这人的素质差得还真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追上来的。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1
    图书馆馆所在的购物中心里都有食阁,饿了就出来吃个东西,很方便的!我们兀兰这个图书馆里一楼还有一些茶点咖啡卖呢!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1
    这边的图书馆是不能大声讲话的,到了里面大家都会自觉地安静下来!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0
    哈哈,是有这个问题,这边图书馆明确告示不能在里面睡觉,还有管理员巡视,看有人睡觉就拍拍他!【图片】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0
    就是啊,还有不少家长周末会带着孩子在图书馆玩儿一天的呢,很随意自在的。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0
    是啊,里面环境舒服,还有小沙发,看看书,上上网,很享受!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0
    是啊,国内的图书馆很少,不像新加坡这样遍布全岛各地,像购物中心里就有,公众去图书馆非常方便!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0
    是啊,可惜我在儿时最爱读书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地方!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20
    真是好习惯,继续保持!【图片】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Prisca1966 3978 25
  • Prisca1966 发表了帖子 2016-10-20
    我老公在一九九六年六月时来新加坡工作,那时他只身在外,他说他一个人时在新加坡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共图书馆。当时我还挺纳闷,图书馆?在国内时感觉去图书馆还是上大学时干的事吧!等我在一九九七年也来到新加坡后,我才明白新加坡有一个服务全社会老百姓的分布遍及全岛各市镇的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公众如果想要在图书馆借书,可以交十元新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把你的证件再扫描一下,你以后就可以拿着这个证件在图书馆的自动借阅机上借书了。每次可以借四本,最长借阅时间是二十一日之内。在一九九七年时,我们去的还是新加坡老国家图书馆,那个老国家图书馆还在福康宁山上,是一座红砖的二层楼,毗邻新加坡婚姻注册局。在二零零五年时,一座设计摩登时尚内部面积巨大而且非常现代化的新国家图书馆在维多利亚街上拔地而起,继而成为狮城的一座地标性建筑。 上面这三张照片摄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内有一些市镇的图书馆则设立在购物中心内,这样大家逛商店时也可以来图书馆
    3978 25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8
    在国内如果大家接受了这种服务,会大有市场的!
    这里所说的自助餐可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到外面饭店里吃的多少钱一位的自助餐,而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送餐上门的服务!教会里的一位姐妹搬了新家,昨晚她邀请几位教会的姐妹和她工作单位的同事到她家温居,她为大家订了自助餐,食物餐台布置在她家的走廊里,大家自取所需,自助享用,随意自在,边吃边聊,非常自在放松,这可算是新加坡独特的自助餐文化。 最右面穿红T恤的姐妹就是主人回国时看到单位里,家庭里,同学啥的要聚个餐,大家都要到饭店订位,人多了就包个场,人少了就包个间。当时我们国内的连接器工厂里每到年底时还要把所有员工都请到外面饭店里大吃一顿,当时就挺感慨为什么国内没有人做新加坡这种上门服务自助餐的生意。在新加坡,不管是公司,家庭,如果想搞个什么活动聚会,只要你有聚餐的地方,你就可以订自助餐,完全不用去外面饭店,人均消费也比去饭店低的多,而且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不同种族的食物菜单。
    Prisca1966 4855 10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8
    是啊,自己什么都不用管,人家供应商提前来帮你把吃的喝的都摆的美美的,聚会时直接开吃开聊,热闹完了人家再来把东西收拾了拿走,一般人均十几块新币的自助餐就很不错了。
    这里所说的自助餐可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到外面饭店里吃的多少钱一位的自助餐,而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送餐上门的服务!教会里的一位姐妹搬了新家,昨晚她邀请几位教会的姐妹和她工作单位的同事到她家温居,她为大家订了自助餐,食物餐台布置在她家的走廊里,大家自取所需,自助享用,随意自在,边吃边聊,非常自在放松,这可算是新加坡独特的自助餐文化。 最右面穿红T恤的姐妹就是主人回国时看到单位里,家庭里,同学啥的要聚个餐,大家都要到饭店订位,人多了就包个场,人少了就包个间。当时我们国内的连接器工厂里每到年底时还要把所有员工都请到外面饭店里大吃一顿,当时就挺感慨为什么国内没有人做新加坡这种上门服务自助餐的生意。在新加坡,不管是公司,家庭,如果想搞个什么活动聚会,只要你有聚餐的地方,你就可以订自助餐,完全不用去外面饭店,人均消费也比去饭店低的多,而且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不同种族的食物菜单。
    Prisca1966 4855 10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8
    哈哈,有不少市中心地段的公寓因为地方限制,游泳池的确很小,但也必须要有!有的公寓没有地方做游泳池,就建在了屋顶上!
    “居者有其屋”应该是许多治国者的梦想,一般认为它是出自于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我曾去过一些穷国像墨西哥,也去过一些富国如美国,发现许多国家对老百姓的居住这个较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没有像新加坡这样成功完善,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在新加坡住惯了私人公寓,看惯了花园泳池,有时到政府组屋区甚至是一些廉租屋区会感到环境有些差、不舒服,但仔细一想,如果是拿同一社会阶层百姓的居住条件横向来比,新加坡人的居住条件还是要比大多数国家好的太多。在墨西哥旅行时从特奥蒂瓦坎回到墨西哥城的路上,一路漫山遍野绵延不绝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在低房价低车价的美国,虽然一般人都住大房、开大车,但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无家可归者却让人忧虑心酸;也看到过一篇关于雅加达贫民区的真实报道,还听说有一些香港人住在笼屋里,还有里约热内卢出名的的贫民窟,已然成为里约的一个旅游景点......。墨西哥城郊外公路旁满山遍野的贫民窟 在美国旧金山市政厅广场的草坪上,这些人可
    Prisca1966 5705 33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8
    哦,可能现在有了吧,我那时在国内时还没见过,这种服务在新加坡则是由来已久,非常普遍!
    这里所说的自助餐可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到外面饭店里吃的多少钱一位的自助餐,而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送餐上门的服务!教会里的一位姐妹搬了新家,昨晚她邀请几位教会的姐妹和她工作单位的同事到她家温居,她为大家订了自助餐,食物餐台布置在她家的走廊里,大家自取所需,自助享用,随意自在,边吃边聊,非常自在放松,这可算是新加坡独特的自助餐文化。 最右面穿红T恤的姐妹就是主人回国时看到单位里,家庭里,同学啥的要聚个餐,大家都要到饭店订位,人多了就包个场,人少了就包个间。当时我们国内的连接器工厂里每到年底时还要把所有员工都请到外面饭店里大吃一顿,当时就挺感慨为什么国内没有人做新加坡这种上门服务自助餐的生意。在新加坡,不管是公司,家庭,如果想搞个什么活动聚会,只要你有聚餐的地方,你就可以订自助餐,完全不用去外面饭店,人均消费也比去饭店低的多,而且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不同种族的食物菜单。
    Prisca1966 4855 10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是啊,居者有其屋,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图片】
    “居者有其屋”应该是许多治国者的梦想,一般认为它是出自于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我曾去过一些穷国像墨西哥,也去过一些富国如美国,发现许多国家对老百姓的居住这个较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没有像新加坡这样成功完善,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在新加坡住惯了私人公寓,看惯了花园泳池,有时到政府组屋区甚至是一些廉租屋区会感到环境有些差、不舒服,但仔细一想,如果是拿同一社会阶层百姓的居住条件横向来比,新加坡人的居住条件还是要比大多数国家好的太多。在墨西哥旅行时从特奥蒂瓦坎回到墨西哥城的路上,一路漫山遍野绵延不绝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在低房价低车价的美国,虽然一般人都住大房、开大车,但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无家可归者却让人忧虑心酸;也看到过一篇关于雅加达贫民区的真实报道,还听说有一些香港人住在笼屋里,还有里约热内卢出名的的贫民窟,已然成为里约的一个旅游景点......。墨西哥城郊外公路旁满山遍野的贫民窟 在美国旧金山市政厅广场的草坪上,这些人可
    Prisca1966 5705 33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教会免费为所有来参加圣诞节聚会的朋友提供自助餐,真的是满满的爱和祝福!【图片】
    这里所说的自助餐可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到外面饭店里吃的多少钱一位的自助餐,而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送餐上门的服务!教会里的一位姐妹搬了新家,昨晚她邀请几位教会的姐妹和她工作单位的同事到她家温居,她为大家订了自助餐,食物餐台布置在她家的走廊里,大家自取所需,自助享用,随意自在,边吃边聊,非常自在放松,这可算是新加坡独特的自助餐文化。 最右面穿红T恤的姐妹就是主人回国时看到单位里,家庭里,同学啥的要聚个餐,大家都要到饭店订位,人多了就包个场,人少了就包个间。当时我们国内的连接器工厂里每到年底时还要把所有员工都请到外面饭店里大吃一顿,当时就挺感慨为什么国内没有人做新加坡这种上门服务自助餐的生意。在新加坡,不管是公司,家庭,如果想搞个什么活动聚会,只要你有聚餐的地方,你就可以订自助餐,完全不用去外面饭店,人均消费也比去饭店低的多,而且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不同种族的食物菜单。
    Prisca1966 4855 10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是啊,很先进方便的一个经营理念,新加坡一直都有这种服务。【图片】
    这里所说的自助餐可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到外面饭店里吃的多少钱一位的自助餐,而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送餐上门的服务!教会里的一位姐妹搬了新家,昨晚她邀请几位教会的姐妹和她工作单位的同事到她家温居,她为大家订了自助餐,食物餐台布置在她家的走廊里,大家自取所需,自助享用,随意自在,边吃边聊,非常自在放松,这可算是新加坡独特的自助餐文化。 最右面穿红T恤的姐妹就是主人回国时看到单位里,家庭里,同学啥的要聚个餐,大家都要到饭店订位,人多了就包个场,人少了就包个间。当时我们国内的连接器工厂里每到年底时还要把所有员工都请到外面饭店里大吃一顿,当时就挺感慨为什么国内没有人做新加坡这种上门服务自助餐的生意。在新加坡,不管是公司,家庭,如果想搞个什么活动聚会,只要你有聚餐的地方,你就可以订自助餐,完全不用去外面饭店,人均消费也比去饭店低的多,而且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不同种族的食物菜单。
    Prisca1966 4855 10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7
    哈哈,听了好开森啊!【图片】 || 回复:王瑶瑶感觉priscal越来越美啦 || 回复:Prisca1966哈哈,谢谢亲!
    “居者有其屋”应该是许多治国者的梦想,一般认为它是出自于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我曾去过一些穷国像墨西哥,也去过一些富国如美国,发现许多国家对老百姓的居住这个较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没有像新加坡这样成功完善,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在新加坡住惯了私人公寓,看惯了花园泳池,有时到政府组屋区甚至是一些廉租屋区会感到环境有些差、不舒服,但仔细一想,如果是拿同一社会阶层百姓的居住条件横向来比,新加坡人的居住条件还是要比大多数国家好的太多。在墨西哥旅行时从特奥蒂瓦坎回到墨西哥城的路上,一路漫山遍野绵延不绝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在低房价低车价的美国,虽然一般人都住大房、开大车,但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无家可归者却让人忧虑心酸;也看到过一篇关于雅加达贫民区的真实报道,还听说有一些香港人住在笼屋里,还有里约热内卢出名的的贫民窟,已然成为里约的一个旅游景点......。墨西哥城郊外公路旁满山遍野的贫民窟 在美国旧金山市政厅广场的草坪上,这些人可
    Prisca1966 5705 33
  • Prisca1966 回复了帖子 2016-10-16
    哈哈,扑腾两下就到头了!【图片】 || 回复:30岁前移民多伦多哈哈哈 就只能用来泡澡了
    “居者有其屋”应该是许多治国者的梦想,一般认为它是出自于孙中山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民生思想。我曾去过一些穷国像墨西哥,也去过一些富国如美国,发现许多国家对老百姓的居住这个较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没有像新加坡这样成功完善,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在新加坡住惯了私人公寓,看惯了花园泳池,有时到政府组屋区甚至是一些廉租屋区会感到环境有些差、不舒服,但仔细一想,如果是拿同一社会阶层百姓的居住条件横向来比,新加坡人的居住条件还是要比大多数国家好的太多。在墨西哥旅行时从特奥蒂瓦坎回到墨西哥城的路上,一路漫山遍野绵延不绝的贫民窟,令人触目惊心;在低房价低车价的美国,虽然一般人都住大房、开大车,但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无家可归者却让人忧虑心酸;也看到过一篇关于雅加达贫民区的真实报道,还听说有一些香港人住在笼屋里,还有里约热内卢出名的的贫民窟,已然成为里约的一个旅游景点......。墨西哥城郊外公路旁满山遍野的贫民窟 在美国旧金山市政厅广场的草坪上,这些人可
    Prisca1966 5705 33
  • Prisca1966 发表了帖子 2016-10-16
    这里所说的自助餐可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到外面饭店里吃的多少钱一位的自助餐,而是新加坡独特的一种送餐上门的服务!教会里的一位姐妹搬了新家,昨晚她邀请几位教会的姐妹和她工作单位的同事到她家温居,她为大家订了自助餐,食物餐台布置在她家的走廊里,大家自取所需,自助享用,随意自在,边吃边聊,非常自在放松,这可算是新加坡独特的自助餐文化。 最右面穿红T恤的姐妹就是主人回国时看到单位里,家庭里,同学啥的要聚个餐,大家都要到饭店订位,人多了就包个场,人少了就包个间。当时我们国内的连接器工厂里每到年底时还要把所有员工都请到外面饭店里大吃一顿,当时就挺感慨为什么国内没有人做新加坡这种上门服务自助餐的生意。在新加坡,不管是公司,家庭,如果想搞个什么活动聚会,只要你有聚餐的地方,你就可以订自助餐,完全不用去外面饭店,人均消费也比去饭店低的多,而且供应商还可以提供不同种族的食物菜单。
    4855 10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