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11-27
    和来自异国的爱人相处,是什么体验?文化、观念、价值的碰撞,是否因为爱情而更加刻骨铭心?经历了这一切,却依然能够相爱,或许能够教会我们以更好的方式爱,这就是全部。今天要来分享的,是我的朋友,来自牛津的博士生晓宇,和他的老婆安娜。安娜也在念博士,两人可谓是学霸夫妻。曾经有幸拜访过两人在牛津的小窝,安娜爽朗的笑容和流利的中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两人有爱的互动,根本让人感觉不到任何跨国的界限。为什么呢?晓宇总是笑而不言。不过他讲了安娜学中文的历程,或许从中,你也能体会一二。李子于伦敦 跟一个语言、文化不同的人,真的能够好好相处吗?其实,我反对说异国恋的语言障碍或是文化隔阂。再远的地界,也抵不过男女两性的相互吸引。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老祖宗早已概括了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你要真喜欢上了,国别、民族或宗教的标签都会自然脱离,把人还原成真切的个体。 Chinese effect/Tumblr可每当我发表如此大论时,总会被旁人冷冷地反驳:你那是
    7016 6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11-26
    别处我的跨国爱人系列第三篇 这个系列的前两篇文章都是以首要人称口吻写自己的跨国恋,今天带来一个全新的旁观者视角。跨国爱情或许是两个人的事,可是当它走进婚姻和家庭,随着交融的深入,两方水土之下的观念、价值、习俗、文化,想必也会产生更激烈的碰撞。而子女,作为离这段爱情最近的一个见证者,总归会有怎样的体验?今天的浪游者歪小姐就是这样一个见证者。这篇文章由她口述,经我整理写作,变成你们即将看到的样子。歪小姐的讲述以英语为主,经过翻译之后难免丢失一些风味,所以我仍然保留了两句最喜欢的英文原句它们刚好讲出了我向往的一种爱情的模样。大概也会让更多的人懂得,就算隔了万水千山,也还是拦不住爱。F小姐于北京 Where are you from?(你来自哪里?)这是我最讨厌的一个问题,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答。父亲是日本人,自带流利的关西腔;母亲是中国人,一口地道的东北味。我出生于大阪,7 岁搬家澳门,18 岁迁址大连,20 岁漂流澳洲,21 岁远走腐国,22 岁拜访挪威,23 岁移居瑞典。我从未停止过对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的困惑,而这一切,或许
    4382 3
  • 情歌只唱你 发表了帖子 2016-11-24
    联邦法官发布禁令,阻止奥巴马政府即将于12月1日生效的加班费新法规。这对于即将卸任的奥巴马来说,无疑有损其在劳工法规方面的成就。加班费法规是奥巴马在5月签署的,原定于12月1日生效,根据该法规规定,年薪低于47476元的员工,如果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雇主须支付1.5倍时薪的加班费。如果该法规生效,将有约420万员工获益。全美21州及美国商会联合提出告诉,认为新的加班费规则导致成本增加,强制企业支付数百万美元的额外工资,且标准从$23660到$47476的跨度有些大,新规则变化将最终导致裁员。周二(22日),德州法官Amos Mazzant面向全美发布了禁令。这项禁令让数百万加班而没有获得额外补偿的员工感到失望,对那些期待涨工资减少不平等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打击。劳工部官员表示,新规则有助于员工得到公平报酬,缩小富裕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劳工部可以向美国联邦第五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为适应新法规,已经有数千家餐饮零售企业做出了调整,有些提高员工工资以避免加班费用,有些计划将雇员专为小时工。不过,该规则就算幸免于法律挑战也充满各种变数,可能通过国会或在川普上任后遭到撤销。
    1480 1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11-18
    据日媒新近报道,日本将制定寰球上较低门槛的永久居留资格申请制度:规定外国经营者和技术人员在日本最短滞留1年就能取得永久居留权,以吸纳外国人在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能。乍看之下,对于移民政策一直以“严苛”著称的非移民国家日本来讲,这简直是等于移民通道大开!要知道,根据日本法务省公布的资料显示,从1952年至2012年,共60年间加入日本国籍的中国人总数不过为127,326人;而根据美国安全部的统计数据得出,仅1980年-2012年30年间,就有130万中国人获得美国绿卡。相比之下,可见想移民日本的难度有多大。而日本突然出台这堪称是“寰球最快等级的日本版绿卡制度”,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呢?最快一年拿绿卡!号称禁止移民的日本这是怎么了?日本人口白皮书称,日本到2050年人口将从目前的1.2亿减至90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3变成1:1。在如此严峻的人口形势面前,很多人都预估日本将不断放开移民政策。果然,号称“禁止移民”移民的日本正不断放宽绿卡的限制要求。在日本,所谓绿卡其实就是指“永住资格”。意思是指在持有自己国家的护照情况下,还能在日本永久居住不受居住时间的限制
    4862 4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11-15
    为什么那么贵。。。
    加拿大买车难,养车更难,其中车险就是一个烧钱的项目。加拿大有公立和私营的保险项目,具体的保险项目依各省而定。萨省、曼省和卑诗省的车险由政府机构签发,而其它省份的车主则可以向私有公司投放保险。一般来说,私有保险公司的保费具有较高的可承担性,但是保险公司会考虑其它因素。举例来说,尽管安省的保费可以由私有公司决定,但是从整体来看,安省的保费还是居高不下,因为安省的欺诈率和车流量比较高。那么,加拿大各省养车费用大概是多少呢?来看看各省保费和油价的比较吧!以下省份由便宜到贵的顺序排列: 较便宜:魁北克总价:$698保费:$64250L油价:$56 第二名:爱德华王子岛总价:$749保费:$69550L油价:$54 第三名:新不伦瑞克省总价:$781保费:$72850L油价:$53 第四名:新斯科舍省总价:$790保费:$73650L油价:$54 第五名: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总价:$814保费:$74950L油价:$65 第六名:阿尔伯塔省总价:$1048保费:$100450L油价:$44 第七名:曼尼托巴省总价:$ 1071保费:$ 102750L油价:$44 第八名:萨斯喀彻温省总价:$ 109
    muce婷婷 3933 4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11-15
    加拿大真的很棒,相比起其他移民这哥比较容易一点吧
    2016美国大选结果出来这两天,感觉整个美国都沸腾了,你还满意吗?除了游行示威枪击案,还有很多人在忙着移民。周二晚上,就在全国人民围观大选丶积极投票的时候,有批人就已经忙着搞小动作了,没错,你肯定也听说了,他们在忙着移民加拿大,并且挤垮了加拿大移民局的网站。网站大概在美东时间晚上10:30的时候垮掉,就在CNN报道川普很可能赢得几个关键州约一个小时之后……人家本来应该是这样的。Government of Canada却被搞成了这样。Screenshot/Government of Canada网上也是成堆调侃,要移民加拿大的段子。据说过去几天在网上搜索加拿大房屋的美国人暴增3倍,google搜索如何去加拿大的搜索数据也井喷……过去七天“Zillow Canada”一词的搜索热度变化(图片来源:Google Trends)google数据不管怎么说,加拿大到底医疗免费丶人民友好丶首相还喜欢没事讲个段子。但是,想成为加国公民也不容易:你需要住在加拿大至少6年,确保规规矩矩不犯法,并且移民之前你也需要了解一下你很快要称其为家的某些事。所以,如果你真的一心向北,心动不如行动,下面手
    戴倩茵 2841 8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11-15
    希望大伟可以说说交通的问题,我记得好像变道什么的也很讲究
    如果说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那么加拿大就是一片引擎上的土地。汽车在加拿大到底有多重要?朋友,此刻的你正在做些什么呢?你可能正坐在20块钱就能搞定的出租车上发呆,或者享受着即将消失的专车上的昆仑山矿泉水,亦或者正坐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玩竖硬币的游戏,当然也可能是挤在开往大望路、陆家嘴、或者华强北的地铁、公交中屏息皱眉,但不管怎么样你知道,你会快速的、顺利的到达你的目的地。或许,每天习惯了如此出行的你已经毫无感觉,甚至厌倦了一成不变的路途。但现在大伟只想对你说一声,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在加拿大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你将会碰到下面的典型场景:1、想招手停车叫出租?No No No,必须要提前电话预定,如果半小时后车来了你就当碰见了闪电侠。价格?坐过一次就不会再想回忆那串数字…2、Uber,网约车?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因为不合法。如果你幸运在一个合法的城市,开始叫车,发现离你最近的车辆有30公里远……3、高铁?What you mean 高铁,从没听过这个单词啊…..普通铁路么,大多数作为观光使用,价格也只比国航公务舱贵一点点;4、地铁,全加拿大只有三座城市有地铁,并且线路长度只相当于北京90年代的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11-15
    这个想法不错
    根据RE/MAX地产公司的一份新近报告,大多伦多地区300万以上豪宅销量在今年前九个月呈跳跃式的增长,年同比销量增加了86%,而报告预计这种趋势还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连同周边地区都会出现火热的情况。RE/MAX的报告指出,大多伦多地区如此疯狂的销量增长有许多原因,其中强烈的市场需求与房源量少是最关键的因素。简单来说,由于房源极少,加上人们对于独立屋的需求非常大,导致越来越多上市的独立房价格被抬高到了300万元以上。而房价被推高以后,也让现在的屋主有了更多的资金去买更高档、更贵的房子。应付高房价新办法:合伙买屋据CBC报道,一名31岁的女子Siobhan McPherson就和她的妹妹Madeleine一起,在Hallam Avenue共买了一栋三个单元的住宅。她说,这么做就是钱的问题。在多伦多单独买一栋屋太困难了。地产经纪Danyelle Boily也对合伙买屋表示感兴趣。她离婚后想买屋,结果发现自己没有单独买屋的能力。她负担不起。她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合伙买屋感兴趣。纽约,温哥华,和满地可都有人合伙买屋。事先拟定书面合约多伦多地产律师Mark Weisleder说,合伙买屋,按揭只有
    大杉姨 1979 4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11-15
    第一个就好难啊!!
    [此文曾被"海外文摘"采用. 曾因篇幅有限删减较多, 现我将它还原, 与各位分享.]一个象平常一样阳光明媚的早上, 却发生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情----我们部门经理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被炒! 回想起我在电梯出口处碰到他而向他道早安时, 他居然看都不看我一眼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原来他是情何以堪, 原来他自己事先也毫不知情!真是世事难料啊. 我们每天搏击于职场, 还有多少惊涛骇浪要面对?有多少"人不可预知"的突发局面要承受?一石激起千层浪, 办公室里肯定是炸开了锅. 暂时没人知道那个少言寡语的敦厚经理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一下子想起以前所见所闻的的种种被炒鱿鱼的故事, 不免悲从中来. 炒人需要理由吗? 也许是吧, 但有多少微妙的因素左右其中, 你能感觉得到吗? 你能有所防备吗? ......首要, 因社会敏感问题而被"请"辞.几年前, 我就职的多伦多市府曾发生过一起"办公室恋情"故事.某部门的已婚女经理被发现与她的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11-15
    这个消息我无话可说。。。
    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根据一本空白的病历簿和一张疑是假冒的结婚证,质疑申请人的诚信拒绝其申请。申请人不服,入禀联邦法院申请司法复核遭驳回。据联邦法庭文件资料显示,申请人是中国公民,他所入教被中国证实为邪教组织。他在一名代办人协助下,先后取得一本假美国护照和一本假加拿大护照准备逃离中国。2014年2月22日,他使用加拿大护照在温哥华进入加国。申请人表示抵达加国后,曾向在中国的父亲要求将一些证明文件寄给他,包括其户口登记、出生证、结婚证、一份医院纪录及上述传票。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稍后截获一个写有申请人加国住址、内藏一些文件的邮包。边境局指邮包内的文件,不符合正确的保安特征。移民部介入难民申请聆讯加拿大移民及难民局(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of Canada)辖下难民保护庭(Refugee Protection Division)于2014年10月,就申请人提交的难民申请进行聆讯。联邦公民暨移民部介入,并指称申请人的文件是假冒。移民部代表在聆讯中提出,申请人较早前安排一本空白病历簿、假冒结婚证及假冒出生证寄到他的住址,目的是使用这些文件支持其难民申请。移民部代表
    半只香烟 2453 7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9-28
    在新西兰,如果在房屋拍卖中卖家接受了买方的出价,双方在买卖合同上签字确认后,买方需要支付卖价总额的10%作为定金,并在交割日补足余款。买东西交定金,这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事,不久前却被一家华人公司拒绝执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天维菌细细道来。据新西兰当地英文媒体报道,今年早些时候,在一次拍卖中,奥克兰一家华人公司在Kumeu地区出价730万纽币,欲购买一栋占地4.4公顷的房产。该物业的入口处,图片来源:google这一出价收关被该物业的两名华人业主Hongwei Zhao和Zhidong Huang接受。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买家公司支付的定金--73万纽币支票跳!票!了!Zhao和Huang随即取消了这项协议。尽管他们又再次将该物业出售,但价格没有达到此前的出价,而且最终交割日期被拖延到了明年。无奈之下,卖家只好对当时出价的华人公司提起了诉讼,并向奥克兰高等法院提出要求该公司支付73万多纽币的定金,双方在本月的法庭听证会上还展开了激辩。在法庭上,此前出价的华人公司给出的理由更是出人意料,他们称该公司的华人董事Helen Liang在英语语言方面有“缺陷”,
    3805 4
  • 情歌只唱你 发表了帖子 2016-09-05
    也许你有天听到开挖掘机的隔壁老王都移民澳洲了,而你挂着工程师的头衔还在吃盒饭。也许你在甲方的威逼利诱下方案改改改时,童年初恋的她已经挽着别人移民海那边。一个工程师,干的金刚钻的活儿,领的白菜的钱,白天蹲工地晚上趴酒桌……想一想,你还有一个机会,了解下澳洲的工程方面的工作如何,不同社会制度下人际关系也似乎不一样。说起来,在澳洲技术移民中,工程职业的火热程度排列前三,为什么说工程职业的移民澳洲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本科学历:中国正规大学4年的工程专业的的学历被澳洲职业评估机构认可; 2、职业评估时,工程职业的工作时间年度不会被职业评估机构扣除,与其他职业相比有极大优势; 3、找工作时:工程职业相关工作技术性要求较高,对技术的要求高过英语,所以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英语第二语言申请人会相对其他职业更容易找到本职工作;》》》澳洲技术移民diy课堂第03期:工程职业移民 开讲《《《 本期嘉宾:@考拉国的艾莉克斯————————————问答分割线————————————1、请问结构工程师可以技术移民澳洲吗?具体一点需要拿到什么样的认可的证书?考拉国的艾利克斯:可以,不需要什么证书,而需
    4645 4
  • 情歌只唱你 回复了帖子 2016-09-02
    这也是锻炼中国学生交流能力的好机会
    留学?嗯,很好啊,又能认识外国小伙伴,又能随时随地练外语,感觉海归逼格很高啊。随着国门的打开,出国深造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选择。准留学生们对外国课堂应该也是满满的憧憬。But,事情真的那么顺利吗?。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我国留学生的吐槽:那些以课程讨论、口头报告、小组辩论为主的课堂上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能在旁边默默看着同学们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教授讨论。感觉一阵冷风吹过,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开放式教育让留学生们表示有点尴尬有点方。其实课堂上不开口在国内学校是很常见的事。老师堂上提问,底下一般会默契地开启“低下头,你看不到我”模式,很少有人能积极主动去回答。在这个时候,老师就开始点名了。也有些老师爱和同学们玩心跳,点名系统这种神奇的东西也就应运而生,点到谁就由谁来回答,就看系统青睐谁了。点名时默默祈祷不要点到自己的同学默默举个爪。问题来了,为何开不了口?宝宝心里苦,看着他们吧唧吧唧你一句我一句,不仅插不上话,还听不懂……我要说什么?怎么说?啊啊啊啊,语速能不能慢一点……以前在国内上课不是这样的,说好的标准答案呢……算了算了,反正和我一样的留学生都不说,那我也不说好了……开
    Monkeyhuang 4792 6
  • 情歌只唱你 发表了帖子 2016-09-02
    有这样一个女人,北漂多年,以为人生不过尔尔时,邂逅了一段异国情缘。背起行囊漂洋过海,以为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却发现不同文化习惯下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委屈,和辛酸。国外的月亮圆,在似乎很多人艳羡的背后,她只是谦卑地说,我很普通,这里的人都一样。确实,大洋彼岸的人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对一个黄皮肤的中国女性来说,需要很努力才能做到别人的普通。直到有一日之内,她说,天使来到了我面前,告诉她什么是希望什么是未来。此时,她有了两个宝宝,蛋蛋和米雅。谁能说,哪条路是容易走的。人生总会在你不经意间给你选择,在回眸时才能会心一笑。本期特邀嘉宾@加州的春子,一位知性美丽的妈妈,三年前她开始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尽其所能帮助网友更多地了解她所在的热土。在本帖中,我们邀请她说说在美国的八年生活经历与感悟,为准备移民美国的朋友提供生活参考。本期主持人:卖女孩的小火柴————————————问答分割线————————————主持人:欢迎春子参加我们的访谈,邀请春子的时候,其实她说并不是奋斗史因为还不算成功,对她来说,只是喜欢和网上的朋友交流,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生活见解马上我们
    3246 0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8-11
    洪远达知道他错了,这个决定毁掉了他的整个家庭,整个人生。。。故事要从最近加拿大盛传一则"惊天大消息"开始说起。。。你可能已经看到过,一些华人月子中心说:"加拿大政府表示旅游产子合法!孕妇不会被拒签。"矮油,这么开心的好事?咋能少得了我们,一定得扒一扒呀!最近BC省的不少公立医院表示,外国孕妇到温哥华生孩子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只要她们能证明自己有钱支付医疗护理费。要知道,近几年大温地区"生育旅游"越来越火,尤其是在列治文,医院里有很多中国孕妇。"双非婴儿"(父母双方都不是加拿大人)越来越多。2010年,"双非婴儿"数量是18个。而去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39。而,"生育旅游"的主力军是中国孕妇。海关都说话了?其实啥也没说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发言人Sarah Lawley-Wakelin说,根据加拿大法律:怀孕不能成为拒绝一个人入境的理由。"如果外国人是为了明确的医学治疗目的而申请入境加拿大,而又无法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才会拒绝让他入境。"中国公民进入加拿大须持有临时签证(旅游签/访客签),同时须陈述入境的理由。加拿大移民局发言人Nancy Carnon说。律师说有钱为啥不挣
    5759 1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8-09
    美国和加拿大一直都是赴外产子妈妈们的主要选择,不过,与美国最近的严查相比,这些孕妇赴加拿大产子的过程也并不容易。据报道,来自东北的张女士,两胎均是在温哥华所生。2014年,怀孕不久的她顺利办下了去温哥华的签证,便开始踏上了在温哥华生子的旅程。我们当时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想要给孩子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就去了。想给孩子多一个机会有条件就去,还是为了给孩子多一个选择的机会。这是很多中国妈妈的心声。大部分准妈妈在出国生完孩子后,还是会选择将孩子带回国内抚养成人,只有少数人会在孩子到适龄时直接将其送至国外读书。根据加拿大国籍法,出生在加拿大的任何人可自动获得加拿大国籍。18岁以后,孩子有权自己决定是否放弃加拿大国籍。正是基于这一点,一些准妈妈甘愿冒着被遣返的风险,前仆后继地前往加拿大生子。事实上,赴加拿大生子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光鲜。有些准妈妈没有选择中介机构,而是全靠自己联系住处和医院,除了要适应饮食、生活环境上的变化,往往还要忍受并不尽如人意的医院环境。报导指出,办理签证是出国产子的首要步。某中介机构人员说,如果客户此前没有出境记录,为了降低风险,通常会建议客户先办理美国的签证,办下来之后再
    5178 0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8-09
    近日,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和省报(the Province)双双报道了BC省官方的说法:外国人为了给孩子获得加拿大国籍而在这个国家生孩子,是完全合法的!!!只要他们能证明有钱支付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其实很多中国妈妈都存在着这样的担心,如果说来到加拿大生孩子会被海关遣返。那么,这一次加拿大当局的回应简直是太大方了……加拿大边境服务发言人 Lawley-Wakelin 表示,怀孕并不能否定她们(孕妇)作为游客的理由。但是,如果一个外国人以接受治疗的明确目的进入加拿大,并不能显示他们有钱来支付费用,那么有可能被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官员视为对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过大,从而可能不予受理个别申请。说到底,还是钱的事……当然,对那些不承认她们是来加拿大生孩子进行过调查、指控或定罪时,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局也没有认真进行过调查。根据BC省府信息文件,医院不能在医疗旅游的基础上进行运作创收。但非加拿大居民被要求提供$ 7,500顺产保证金,剖腹产则需要$ 13,000,大约是BC省居民参加医疗服务计划的3倍。但这依然阻挡不了加拿大生子旅游的热情……华人月子中心在加拿大已经默默的提供着
    6215 1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8-03
    该题目的意思是说:“民主党国会议员候选人说 EB5应该到此为止”。这两位候选人一个叫Paula Hawks,一个叫Jay Williams。他们强烈指责EB-5项目充斥着暗箱操作、不透明、腐败等乱象,认为EB-5应该彻底寿终正寝,而让一个更加透明、可管理和容易监管的项目替代,而不仅仅是改革(Reform)、换汤不换药。随着9月30日国会新议案审核的截至日期的到来,EB-5的拥护者Christi Noem众议员和John Thune参议院力推“改革”的概念。他们全力声援Chuck Grassley去年的EB-5改革方案的内容,例如对项目进行更加严格全面的监管、对区域中心及其法人更加严格的监管,对该EB-5立法的顺利进行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Hawks和William却对EB-5目前的乱象深恶痛绝:Hawks特别指出,就EB-5的问题准备在11月份选举的时候挑战众议员Noem。无论怎样,这是最近稍微有些沉寂的EB-5变法领域一颗比较重的石头了。不知会引来一块玉、还是遭受一顿乱棍。今年是大选之年,美国终于迎来了改朝换代,EB-5立法看来也成为了竞选的“佐料
    2599 2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7-26
    近年来,由于收入增加生活条件变好,华人赴寰球各地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美国更是一个必经之地,除了旅游的,越来越多留学生也开启了海外求学之路,对于移民大国,赴美留学更是趋之若鹜。赴美生子也是一大热门,虽然美国的月子中心曾遭到了美国政府的突袭检查,很多都关门了,赴美生子也冷了一段时间,不过在前段时间,赴美生子再次兴起了,更有二十多名孕妇从拉斯维加斯集体闯关入境生子,而且没有受到什么阻碍顺利入关。美国人特别讲究诚信,在办理签证的就直接说明来美国的目的,而且提供自己的一切准备材料,什么时候赴美,赴美后住在哪,在美国的花费这么办,自己准备了多少钱,只要不浪费美国的钱,赴美生子还是可以被签证官同意的,到底在美国生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以给美国带来收入。但是诚信是一回事,不小心又是一回事,美国人讲诚信,也很多疑,如果海关发现入境者的赴美目的与签证申请的内容不符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可能享受一次美国海关的小黑屋,然后很客气的送回来,名之曰遣返。而海关的这些猜测主要来源于自己的随声行李物品和钱。赴美生子可以入境吗?如果你是赴美生子的话,那么你在申请签证的时候就实话实说,在海关也照实的说就好了,但是
    5320 3
  • coolman 发表了帖子 2016-07-22
    全球征税?不少新移民都很担心自己一旦获得美国绿卡后,就要承担很多的税收负担。这主要源于对美国全球征税政策问题有错误的理解。现将新移民对美国全球征税政策的五大常见误区进行分析与纠正: 一旦获得美国绿卡,美国将对获得绿卡的人的全球资产(包括中国)进行征税吗?这个理解完全是错误的。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资产和收入的定义。资产是你从过去一直到现在已经获得的财富,收入是你当年的投资收益或者工资丶奖金和提成所得。美国的全球征税政策针对的仅是个人收入,而不是个人资产。举例来说,假定你在国内有2000万人民币的房地产出租,每年获得租金200万人民币。一旦你获得美国绿卡,美国税务局并不会要求你为2000万人民币的房地产资产价值交税,而只会对每年200万人民币的租金收入征税。 获得绿卡后,是否还要增加交纳资产利得税呢?在您拿到绿卡之后,美国是有一个资产利得税的概念,但是这个资产利得税只是在你出售资产时才需要申报。美国税务专家对此问题,曾提出过一些合理省税的办法。为了准备资产利得税的申报,客户可以在拿到绿卡前先将资产卖掉,或者转到不移民的一方名下,这样等拿到绿卡之后
    2221 0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